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 第96章 施恩求救,入住新宅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96章 施恩求救,入住新宅

簡繁轉換
作者:泡泡的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8 来源:源1

第96章施恩求救,入住新宅(第1/2页)

武松拍拍身上的尘土,问道:

“怎么?想通了?”

赵楷沉默地点头,武松笑道:

“君子欲行大道于天下,须先身居高位。”

“汉高祖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所谓逆取顺守。”

“你想当太子,先要得到宠幸,手段不重要,先当上太子再说。”

武松点破赵楷的心思,吓得赵楷慌忙左右四顾。

确定没有外人听到,赵楷这才说道:

“我说你个武松,能否悄声细语?”

“怕什么,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你是皇子,想当太子有何不对?”

赵楷无语...

“正好,我要把蹴鞠改一下,变得更有意思。”

“你的王府有没有球场?我需要一个场地。”

赵楷点头道:“有,我有一处庄院。”

“很好,到时候我找你。”

武松换好衣服起身,何运贞对着赵楷行了一礼,跟着武松离开。

望着武松离去,赵楷心中暗道:

这武松文武双全,也是个讲义气的汉子,我须和他好生相处,他日争夺太子之位,有他相助,或许能成。

回到客店,何运贞的小厮在里面候着。

见到两人,小厮上前说武松的宅子选好了。

前阵子,何运贞说给武松买一处宅子。

今天办好了手续,小厮过来禀报。

何运贞大喜,当即吩咐客店的伙计收拾房间里的东西,今日就搬到宅子里去。

自己的宅子,总比客店好。

而且,武松会在汴京常住,也需要自己的宅子。

正忙着搬东西的时候,一个年轻男子进了客店,找到武松,手里拿着一封信。

男子自称是孟州牢营施恩的仆人,施恩让他到汴京找武松。

拆开信封,里面是施恩的亲笔信。

内容和武松料想的一样。

奴仆站在面前,恭敬地说道:

“两月前,孟州城来了个蒋门神,拳脚甚是厉害,把快活林占了。”

“老爷和他理论,那蒋门神不顾皂白,抬手便打。”

“老爷不是他敌手,被他占了快活林,老爷吃了他的打,自己也在床上动弹不得。”

“想起大老爷临走前吩咐,又听说大老爷中了状元,便让小人送信,求大老爷做主。”

武松把信折好,说道:

“当初我离开孟州时,便对贤弟说了,小心那个张都监,他自不信。”

“如今我在京师还有些许事情未了,急切回去不得。”

“你且先回去,告知贤弟,莫要和那蒋门神争执,也休要得罪那张都监,凡事等我回去计较。”

这奴仆把话都记下了。

武松又写了一封信,拿出十两金子递给奴仆做路费,吩咐他快回去。

手里握着金子,奴仆感激不尽,匆匆回孟州城去了。

何运贞不知道前因后果,问怎么回事?

武松把事情原委告知,何运贞说道:

“这施恩老弟居然不信哥哥的话,着实不该。”

“不过,孟州城属于京西北路,那转运使与我父亲是同榜进士。”

“哥哥若想为施恩贤弟出头,我与父亲说说,参那张都监一本。”

转运使负责一路监察,相当于省纪委书记。

孟州城归京西北路管辖,找京西北路的省纪委书记查张都监,轻而易举!

这就是科举做官的好处。

不用遇到点事情就打打杀杀,可以借助朝廷的手段。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你很能打吗?能打有个屁用,出来混,要有关系!

武松现在是状元,榜眼、探花都是他的小弟。

还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能调动的官场资源很多。

所以,武松才选择走科举,而非混梁山、当草寇!

武松笑了笑,说道:

“待过些时日,我衣锦还乡,须路过孟州。”

“到那时,若是需要,我再与你说。”

何运贞满口答应。

施恩的事情,再次证明武松能预知未来。

几个月前的事情,武松就猜到了,神了!

东西收拾完毕,何运贞指挥伙计搬东西。

宅子的位置很好,也很大,何运贞的老爹花了不少银子。

武松前途无量,花这个钱值得。

新家里面的家具一应俱全,也是何运贞一手置办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6章施恩求救,入住新宅(第2/2页)

家里还有十几个奴仆婢女,虽不甚多,也够用了。

武松坐在厅堂上,感觉终于在汴京落脚了。

小厮走上来禀报,说刚才有人送信到客店、何家,让武松、何运贞明日到吏部授官。

殿试发榜后,按照惯例,所有进士到吏部授官、发放官服、印信、文书,然后各自赴任。

何运贞笑嘻嘻问道:

“哥哥,小弟给你买几个娘子如何?”

“无需,我清河县老家还有三房小妾,用不着。”

“哥哥龙精虎猛,三房小妾哪里够用。”

“你这猢狲,竟敢讽刺我。”

“那小弟先回去,明日同往吏部。”

何运贞起身离开,武松就在宅子里住下。

大宋和辽国的球赛踢得太精彩,街头巷尾都在说状元郎暴揍辽国球头,最后一场极限反转,赢得比赛的事迹。

原本炙手可热的武松,又加了一把火。

京师街头巷尾、男女老少、权贵平民,无人不知武松之名。

最开心的当属传道书舍的掌柜李庸。

武松名气当红,《三国演义》只要刊印出来,立即被抢购一空。

一部《三国演义》的价格已经炒到了200两银子。

翌日早上。

何运贞来到宅子等候。

知道武松不喜欢马车,何运贞也改为骑马。

换上御赐的袍服、玉带,武松骑马出门。

到了吏部,欧阳雄正在和其他进士高谈阔论,说自己如何支持新法。

何运贞见了,心里很不爽,想捡一坨马粪堵住欧阳雄的嘴。

见到武松,欧阳雄喜滋滋跑过来,对着武松行礼:

“哥哥来了,恭喜哥哥御赐集英殿修撰,这等清贵的官职,好不惹人羡慕。”

“谁是你哥哥,不要乱叫!”

何运贞不爽,他和武松是结拜兄弟,欧阳雄这一声哥哥,叫得他难受。

“何公子,我叫哥哥,与你何干!”

欧阳雄鄙夷,何运贞更生气了,怒道:

“我与哥哥是结拜兄弟,你算甚么鸟人!”

同榜进士都在,武松不想被人听见。

“好了,别吵了。”

“欧阳老弟,你以后不要一口个‘哥哥’,让人说你结党营私。”

欧阳雄腆着脸说道:“君子有党、小人无党,我真心佩服哥哥,不惧他人言语。”

何运贞好想一巴掌扇过去。

其他进士见到武松,也走过来行礼招呼。

所有人都知道武松昨日御赐集英殿修撰,这是极其清贵的官职。

北宋时期,官员的职务分为三个:

官职、差遣、贴职。

官职指的是一个人的官位职务,比如礼部尚书、户部侍郎、大理少卿。

差遣指的是一个人的任职,就是说这个人实际上在干嘛。

这是宋朝非常特殊的地方,比如一个官职为大理寺少卿的人,他根本不在大理寺上班,他在外地当知州。

就像何运贞的父亲何正复,他是河东路转运使,但他的官职是工部侍郎。

最后是贴职。

贴职就是头衔,比如大学士、学士、直待制、修撰等头衔。

这个头衔没有实际用处,但是代表了皇帝对官员的恩宠和文学、学术地位的认可。

要想做高级官员,必须有贴职。

贴职,就是一个人成为高官的身份证。

这批进士300人...299人,李杰是三皇子赵楷冒充,已经去掉了名字。

299人,只有武松得到了贴职—集英殿修撰。

虽然只有正六品,但是身份瞬间不同了。

好比这些人刚刚踏入筑基期,而武松已经有了成为大罗金仙的资格。

放眼望去,都是渣渣!所有人都是!

“恭喜武兄成为集英殿修撰,日后必定平步青云。”

林震笑呵呵恭喜,何运贞阴阳怪气地问道:“噫?林兄怎么不跟王公子一起?”

林震呵呵笑了笑,说道:

“我一直跟着何公子的...”

“休要这等说,承受不起。”

林震讨了个没趣,讪讪退下。

吏部官员出来,所有人各自站好。

武松走到最前面,何运贞、欧阳雄站在武松身后。

他们是一甲进士,和其他人不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