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 第416章 出主意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第416章 出主意

簡繁轉換
作者:千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7 16:43:19 来源:源1

第416章出主意(第1/2页)

知夏点头,“现如今能赚一年是一年,腐乳做起来不算难,指不定什么时候别人就琢磨出来了。”

赵玉珍看向她。

“我听你爹说,金大人还跟你定了藕粉?”

知夏面上带着笑意,“没错,我那两百多斤藕粉,被金大人包圆啦,说京中贵人听说藕粉能养生,特别喜欢呢。”

“卖的啥价?”赵玉珍问。

“三两一斤,共计收了六百两银子,物以稀为贵嘛,两百斤估摸着一个人也分不到多少。”

知夏带着商量的语气。

“娘,深山塘下面那一二十亩田灌水特别方便,我打算去村里问问大家愿不愿意将田卖给我,若同意卖,明年天气暖和了,喊人将田稍稍挖深一些,跟深山塘并在一起种上莲藕,后年天气暖和就能再收一波了,你觉得如何?”

赵玉珍没反对。

“现如今有了折腾的本钱,对你来说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要是觉得可行,可以先去问问里正,他们家好像也有几亩田在那边。”

得了她的准话,知夏心里有了底。

“行,这件事等过完年我再去找里正伯伯谈。”

赵玉珍提醒她,“那你得早一些,不然等天一暖和,大家都要买种育苗了,秧苗下了地,也不可能就这么让人白白浪费,庄户人家最是看重粮食。”

知夏想了想。

“那我现在就去。”

话音刚落,人就已经到了院门口。

躺椅上的赵玉珍睁开眼,望着女儿风风火火的样子,无奈的笑了笑,马上就十四了,还这么一惊一乍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长的大。

转念一想,就这样也挺好。

如果要让女儿尝过生活的苦之后才能长大,她倒宁愿她这么没心没肺过一辈子。

……

知夏来到沈纪之家的院门口。

“里正伯伯在吗?”

堂屋里,正围着火盆烤火的陈氏往沈纪之的方向看了眼。

“知夏找你,指不定又有什么事,去看看吧。”

“哎。”沈纪之起身,从堂屋出来,一脸和蔼的往院门口的小姑娘走去,“知夏找我何事?”

知夏眉眼弯弯,“里正伯伯,我来是想问问,深山塘下面那些田都是谁家的?我想将挨着深山塘的田买下种莲藕,伯伯可否帮我去问问村里那些人愿不愿意卖?”

“那边的田我们家就有三亩。”沈纪之望着她,“咋?你们弄的那什么藕粉,卖的这么好?一个塘都不够用了?”

知夏点头说,“还行,主要是少,物以稀为贵嘛,大家都没吃过这东西,自然就稀罕了。”

她手里这些藕粉都让金大人收走了,就留了一百斤供铺子消耗,可不就是卖的好么?

只是生意方面的事,当着外人的面肯定是不能明说的,不然别人还不知道他们家赚了多少钱呢。

沈纪之琢磨了好一会,这才看向她。

“知夏,你跟伯伯透个底,莲藕亩产大概有多少?”

知夏:“我没具体算,深山塘毕竟只有两三亩,中间深的地方是不长莲藕的,外面那一大圈,除了留种的,大概挖上来三千多斤,总的不到四千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6章出主意(第2/2页)

沈纪之心里有了数。

“深山塘下面那些田都是上等田,价钱不便宜,尤其原本人家也没想卖的,陈家沈家这边倒还好,毕竟得过你们家好处,该多少就卖多少,你们跟林家族亲关系本就不好,看到你要买,恐怕会抬高价钱卖,而且这些田养的好,直接改成塘总是可惜。”

“再一个,你要将十多亩田改成塘,谁也不知道深山塘的水能不能供得上那么大的荷塘,这事儿,恐怕还得从长计议。”

知夏知道,庄户人家最是重视田地。

上等田除了天时地利,还得田主人勤快肯干,才能养的那样好。

她是一个能听得进建议的人。

“那怎么办?”

沈纪之在心底斟酌再三,望着她说,“伯伯是这样想的,我觉得与其你自个儿费老大劲去挖塘种藕,不如将这件事交给村里人去干,谁家想赚钱,谁家自个儿挖塘去种,等藕丰收的时候,你就按你的要求多少钱一斤收就成了,就跟你爹娘收苞谷一样。”

“你要是觉得可行,我马上就将村里人召集起来说一下这个事儿。”

知夏听后,眼神都亮起来了。

“对啊,我之前咋没想到?自己挖塘种藕的话,还得雇人打理,确实麻烦,如果直接收现成的,完全就没有这个顾虑了。”她看向沈纪之,“还是伯伯会想办法。”

沈纪之哈哈笑着。

“伯伯也不是一直都会想办法,这不也是看你爹娘收苞谷才受到的启发么?”

如果跟村里收的话,大家伙也能增加一项收益。

这样一来,乡亲们都赚到钱了,村里的日子也就越过越好了。

知夏笑着说,“行,那就按伯伯的来,莲藕只能用深山塘这样的品种,得是粉藕才行,脆藕我是不要的,脆藕做不了藕粉,收价就跟苞谷一样,一文一斤。”

沈纪之点头。

“好,我都记着了,回头我就去找村里人讲。”

……

从沈纪之那里回到家,知夏便跟赵玉珍说了这件事。

“娘,我之前都没想到呢,还是里正伯伯点醒了我。”

“咱们也是当局者迷,你没想到,你开始同我讲的时候,我也没想到。”赵玉珍从梁氏手里拿过毯子盖在刚在她身上睡着的平安身上,“里正到底是里正,想的自是要全面一些,这样也挺好,大家都有点赚的,咱们也省事。”

“就是这样想。”知夏伸了个懒腰,“明天又要去镇上了,娘有没有东西要我带的?”

赵玉珍在她耳边压低声音。

“给我带点棉布回来,不用太贵的,我做月事带用。”

村里妇人的月事带都是棉布和草木灰,拆洗完重新装草木灰缝好继续用,用了之后又继续洗,一条用烂了才会换新的。

她的改良过,用的是棉布和自家做的纸,即便如此,最多也只能忍受用三个月,三个月后,必须得换,不然用着整个人都不舒服,再者,次数多了,不仅上面的印子洗不掉,味道也重,简直让人受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