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 第344章 不能占女儿便宜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第344章 不能占女儿便宜

簡繁轉換
作者:千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7 16:43:19 来源:源1

第344章不能占女儿便宜(第1/2页)

赵松全:“妹夫的为人爹还不知道?家里的事只要玉珍点了头,他从来不说半个不字,自然没有反对的意思。”

赵成忠拧眉沉思。

如今他们这些娘家人条件是不如女儿女婿一家,但也不能相差太大,不然将来有点啥事,他们这些娘家人想帮忙都帮不上忙。

既然女儿女婿有意将这桩买卖交给他们来做,那不如把握住机会,看看儿孙们能不能争点气,将生意做起来。

“主意是不错,不过亲兄弟明算账,咱也不能白得他们的东西。”他看向几个儿子,“既然要将他们这门手艺学来做买卖,外头学艺是什么行情,咱也按行情走,你们觉得如何?”

三个儿子一致点头。

“我们没意见。”

赵松全和赵松祥是觉得,他们作为妹妹的娘家人,不能贪图妹妹的便宜,虽然妹夫这人好,但他们不能贪得无厌,毕竟妹妹妹夫这两年对自家已经够好了。

赵松武从去年开始,一直帮着姐姐姐夫一家看着豆腐摊,自然也是知道豆腐生意如何的。

这门手艺学到手不亏。

见几个儿子没意见,赵成忠又往几个儿媳妇看去。

“你们呢?”

老二媳妇李氏和老三媳妇邱氏忙说,“爹,我们也没意见。”

倒是之前跟赵玉珍因为赵小兰和五福定亲一事生了些嫌隙的许氏有些不情愿。

“爹,玉珍都没提钱的事,咱们提钱,会不会不太好?”

赵成忠摇头,“珍儿没提是她重情义,咱们要是也不声不响的,未免太过心安理得了些。”

听见这话,许氏也只能不情不愿的说了句。

“那就按爹说的来吧。”

谁都不会介意家里多份收益。

既然妹妹妹夫一家都能将这个买卖做好,他们肯定也行。

“既然都没意见……”赵成忠看向赵松全和赵松祥,“老大老二明日去杏花村,跟玉珍说一说,她如果同意,咱们就开始置办碾子和豆腐挑子。”

“如果不同意呢?”赵松祥问。

赵成忠紧接着道,“不同意咱就不做,总不能叫外人说咱们扒在女儿女婿身上吸血。”

……

杏花村。

从林家老宅买了粮食的人家,当晚吃过之后,跟老丈人和外祖家住的近的,连夜将粮食的消息送了过去。

大家手头都不富裕,有些家境不好的,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眼下有便宜粮食,还是新粮,甚至比他们之前用新米换的陈粮还要便宜,为了家里人都能多吃一口,说不定将家里陈粮也卖掉一些,还能多吃两口饱饭呢。

这样一来,不用知夏特意去宣传,第二天一早就陆续有人来家里买粮了。

赵松全和赵松祥第二天来家里干活之前,先找到了赵玉珍说昨天全家人在一起商量之后做的决定。

“妹妹,爹说你要是按他说的来,我们就试试做这桩买卖,要是不按他的来,我们就不做了。”

赵玉珍有些无奈。

“爹咋这么固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4章不能占女儿便宜(第2/2页)

赵松全解释道,“妹妹毕竟出嫁了,虽说你是为我们好,可我们若心安理得的受了,难免让人说闲话,说你有一个扒在身上吸血的娘家,爹说我们家虽没啥本事,至少不能拖你的后腿。”

赵玉珍想了想。

“那就这样吧,学艺的钱我就不单独收了,等原儿开始卖豆腐,第一个月赚的钱我们两家人平分,之后你们赚多少都是你们的。”

似是担心赵松全会继续推辞,她又继续补充。

“大哥可别再跟我说你们占了我的便宜,哪怕一天只能赚二三百文,一个月到手也是有**两的,更何况还不一定只能卖到两三百文呢,我们镇上豆腐摊啥行情你也是知道的。”转而又开玩笑似的说,“到时候大哥二哥可别舍不得给我分账啊。”

既然要开始做这个生意,前期投入是少不了的。

娘家那边条件现如今比不得自家,外头教手艺少说也得十两左右,如果还没开始就收了娘家人的银子,家里俩老人恐怕会焦虑的睡不着觉。

赵松全和赵松祥听得妹妹这话,也就没再坚持了。

“行,等回去了,我会将妹妹的话转告给爹,他老人家要是点了头,明日我就让原儿去将碾子和豆腐挑子定了。”

这边的事情一说定,兄弟俩就去后山干活了。

……

赵松全和赵松祥晚上回家跟家里一商量,打算就按赵玉珍说的法子来,第二天就开始定制工具,为了不让妹妹吃亏,他们打算等工具齐全之后,前期尽量多卖一些。

有了村里的媳妇婆子们发力,几天下来,林家这边的粮食也卖了几千斤出去,虽然比不得镇上的生意,对于这个成果,知夏还是很满意的。

原本之前就已经卖了两万多斤出去,这几天一卖,只余下五万斤粮了,至少是将堆在后山院子屋檐下的粮食给清空了。

可附近村子的庄户数量毕竟有限,发力那几天确实卖的不错,几天之后,生意也逐渐平缓下来。

反正家里有娘和梁大娘盯着,余下的粮食可以慢慢卖,知夏倒是不心急。

她盘算了一下。

码头那边的摊位,现在一天得消耗**十斤面,一个月就是两千四五百斤,要是将来人再多一些,消耗也会更多,至少得预留三万斤粮供应码头的馒头摊。

也就是现在能让他们卖的粮食,只有两万余斤了。

……

入冬之后,天亮的越来越迟,黑的越来越早,全家人都套上了袄子,去年入冬腌制的腐乳为家里赚了一笔银子,赵玉珍今年也没闲着,想着有梁氏帮忙,又有牛可以拉磨,她置办的坛子比去年更多了些。

就是可惜家里能堆东西的地方都堆上了粮食,腌制好的摊子,只能哪里能堆就往哪里摆了,堂屋、正屋,以及几兄妹的屋子里,全是封罐腌制的陶坛。

知夏天天在家里活动,小心翼翼的像在走钢丝,生怕将这些坛子给碰到摔到了。

五福和四海同样如此。

也就是平安还小。

但凡有个一两岁能自己到处跑了,赵玉珍都不敢这么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