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耽美同人 > 大唐第一公主 > 第159章

大唐第一公主 第159章

簡繁轉換
作者:羅青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4-08-26 16:18:17 来源:搜书1

李旦申時末回府,裴英娘知道他忙著照顧李顯, 肯定沒吃飯, 讓廚下現燉了一鍋熱清湯,濾去湯肥, 煮羊肉花絲餃子給他吃。

夜裡還要吃飯, 這會兒吃餃子正好。

餃子煮好了送到正院, 有帶鮮甜清湯的,也有撈出來拌蘸料的。主食簡單, 配菜就豐富了, 七八樣甜醬小菜,雕成各種精巧形狀,擺盤精緻,碼了整整一桌。另有一大盤油炸茶食, 配了乳酪、杏酪。

裴英娘幫李旦挽袖子, 看他慢慢吃完一碗湯餃, 遞一杯熱茶到他手裡。

他吃飯的姿態很優雅,速度倒是不慢。

他問她:「你不吃?」

裴英娘搖頭, 「我不餓。七兄好了?」

「吃了藥,過兩天疹子就能消。」李旦低頭喝茶。

裴英娘嗯一聲,漫不經心問:「阿兄, 太子送你的美姬, 你藏到哪裡去了?」

李旦猛地嗆了一下, 不停咳嗽, 難得露出狼狽情態, 放下茶盅,「誰和你說的?」

裴英娘冷哼一聲,擰他的胳膊,擰半天沒擰動,只擰到袍袖。

官場上的人,拉攏別人時,總喜歡送美人示好。高官給低級別的官吏送,官吏討好上官,也給上峰送,平級之間的互相送。

送來送去,好像不送個美人出去,就很沒面子似的。

就不能換點新鮮花樣嗎?

送珠寶,送宅子,送田地,直接送金鋌也好呀!

當年太宗李世民也喜歡給大臣們的後院塞美人,還好李治和武皇后沒有這個愛好。

李旦看裴英娘面上氣得咬牙切齒,手上的動作卻輕柔,忍不住笑,她生起氣來也狠不下心擰疼他。

這麼好,這麼乖。

先等他好好吃頓飯,才來發脾氣。

他朝周圍使了個眼色,使女們連忙撤走食案小幾,放下水晶簾。

帳幔外邊靜悄悄的,侍立的人都退下去了。

李旦伸手把裴英娘抱進懷裡,溫熱的唇沿著雪白的頸子印下一串濕熱的吻,呼吸間蘊著淡淡的茶香,「彆氣了。人是太子送的,我當場回絕,東宮還是硬把人送來了,我沒讓她們跟進府,直接讓桐奴帶去東市處置。」

帶去東市……裴英娘啊一聲,不可置信,「東市?」

她問過阿祿和馮德,府裡沒有新收的女婢或是歌姬,以為李旦把美姬轉贈給其他人或是送去哪裡看管起來了,沒想到他竟然直接讓人把美姬拉到東市去!

拉去東市,只有一種可能——送給客商。

商人一年到頭四處漂泊,很多人到一處市鎮便置辦一間宅子,養一名姬妾,既是為自己排憂解悶需要,也是為了和別人拉近距離——有姬妾照應內務,張羅酒宴,方便籠絡當地貴人。

假如李旦把美姬送給其他王孫公子,她們依舊能過上養尊處優的富貴日子。嫁給客商,就難說了,很多客商好幾年沒有音訊,商婦只好拋頭露面養活自己。還有一些客商會把姬妾當成家奴一樣轉贈來轉贈去,總之等到美姬們年老色衰,下場必定淒涼無比。

以後就算還有人敢給李旦送美姬,那些美姬敢跟他回府嗎?

李旦並不覺得自己做得有什麼不妥,對他這種出身優渥的天潢貴胄來說,幾個美姬,和財寶珠玉一樣,想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人命他尚且不放在心上,何況兩個來歷不明的婢女。

「如果要你為這種事憂心,我未免太失職。」他抽出裴英娘髮髻上的簪釵,一頭青絲像瀰漫的濃稠夜色一樣,鋪滿迦陵頻伽氈毯。

他俯身哄她,唇貼著她粉嫩的面頰啄吻,「不生阿兄的氣了,好不好?」

裴英娘抿嘴笑了一下,不想讓李旦太得意,可還是老實說:「好吧,這一次可以誇誇你,阿兄做得很好,以後也要這麼有覺悟!」

她出面解決美人,還是會有人前仆後繼往王府送人,煩不勝煩,李旦直接拒絕最好不過,噁心不到她面前。

她抓著他的胳膊,在他臉上飛快親幾下,「這是獎勵。」

烏髮雪膚,仰躺在他懷裡看他,烏溜溜的杏眼,生氣勃勃。

她大概不知道,她這麼一板一眼叮囑他的時候,他心裡有多歡喜。

李旦的呼吸變得急促,滾燙的氣息噴灑在她鬢邊耳側,挑開她的衣襟,慢慢褪下襦裙。然後抱起她,大踏步走進東間,撒下床帳,把她抵在堆疊起來的錦被上,幾下扯掉自己身上的束縛。

她微微顫慄了幾下,想了想,沒有抗拒,摟住他發燙的腰。她發覺李旦看起來古板嚴肅,其實私底下很不正經,比如特別喜歡白天對她動手動腳,當然夜裡更要動手動腳……

百子千孫床榻微微晃動起來,錦帳低垂,鎏金掛鉤劇烈震顫,卷草紋香囊花球像是在風中搖擺的蒲柳,隨時要掙斷絲絛,彈飛出去。

裴英娘年紀小,先承受不住,不自覺呢喃著撒嬌,「阿兄……」

感覺身上的人僵了一下,粗喘得更厲害,動作也更強勢。

她有點後悔,早知道剛才應該和他一起吃餃子的,今天肯定吃不成晚飯了。

最後確實沒吃成,她醒來的時候都是亥時三刻了。

房裡點著燈,珠簾半卷,李旦沒有睡,和往常一樣靠坐在床欄上看書。

她在錦被底下翻了個身,發現身上乾爽暖和,他幫她換了身裡衣。

這一點也是李旦不正經的地方,喜歡親手幫她穿衣服……也喜歡脫。

她蹭到李旦身上,抱住他,臉頰貼著他硬邦邦的胸膛,算了,原諒他好了,不正經的阿兄她也喜歡。

李旦拋開書卷,唇邊一抹溫柔滿足的笑容,不管睡著之前發生什麼,她每次醒來之後都喜歡挨著他撒一會兒嬌,全然的信賴依戀。

所以他每天醒了之後不想出去,總是要等她甦醒,看她迷迷糊糊著撲到自己懷裡,逗她說會兒話。

「讓半夏去傳飯?」他把她抱起來坐到自己懷裡,和他相比,她實在是嬌小,他隨手一抓就能把她捧起來。

她打了個哈欠,柔弱無骨,靠著李旦說:「太晚了。」

深更半夜的叫起婢女伺候她吃飯,不說麻不麻煩,主要是難為情啊,廚下的人要問了,為什麼這麼晚才傳飯?

因為李旦不正經,喜歡白日宣淫!

「不晚。」李旦說,下床走到外間,吩咐半夏去準備晚飯,回到內室,抱起慵懶嬌軟的裴英娘,幫她穿上半臂長裙,「先喝藥羹,再吃飯。」

確實得補一補,十幾歲的小娘子,應付不來二十多歲、血氣方剛的大男人。

一刻鐘後,裴英娘捧著琉璃碗喝藥羹,眼珠骨碌碌轉來轉去。要不要也給李旦補一下?最好的進補時節已經過了,冬天燉點什麼給他吃呢……

李弘喪葬期間,他餐餐吃冷粥,現在能吃葷腥了,得給他吃點好的。

就燉蘿蔔給他吃罷!

賽人參,假燕窩,蘿蔔是好東西。

想是這麼想,第二天看到李旦又早出晚歸,她沒捨得真讓他喝蘿蔔水,讓廚下燉老鴨枸杞三七菌菇清湯給他喝,人參、燕窩之類的名貴補品一樣都不放,只用黃酒煨湯,加幾把茶葉去燥。

李顯受了幾天罪,很快康復,又開始活蹦亂跳,花天酒地。

英王府長史上門拜謝,送了好些錦帛綢緞,裴英娘問過李旦,收下禮物,回贈幾壇乾和葡萄酒。

天氣越來越冷,庭院裡的綠意漸漸凋零,太湖石依舊挺拔,古樹森森,碧池瀲灩,岸邊層巒疊嶂,假山環繞,蕭疏冷峻。

裴英娘在假山洞的小池子裡養了幾隻小烏龜。小池子通向外邊的荷塘,半邊在明,半邊在暗,池邊砌了個小巧的圓亭,沒有置寶頂,四根簷柱恰好和以假山山石支撐,像是天然形成的,頗具匠心。

這天她坐在圓亭裡,伏著欄杆看烏龜打架,坐凳底下鋪了軟氈,山洞又幹燥暖和,靠坐不覺得冷。怕她凍著,半夏把薰籠移到欄杆旁邊,坐在小矮幾上煮茶。

小烏龜做什麼都慢吞吞的,打架也打得不慌不忙,老半天才伸出腦袋往外看一眼。

裴英娘正看得有趣,抓了把餌料撒進池子裡,馮德小跑進山洞,「娘子,聖人傳召,郎君請娘子更衣準備。」

她匆匆進房梳洗換衣,李旦一大早在西院和門客們議事,這時也回了正院,他只需要換一件八成新的錦袍就夠了,坐在一邊等她梳髻。

李治一般不會傳召李旦入宮,裴英娘蹙眉,仰起臉讓瓊娘把化開的梅花蝴蝶花鈿貼在她眉心上,怎麼今天把他們都叫去?

天邊搓雲扯絮,雪花洋洋灑灑飄落,天寒地凍,長街泥濘,不好騎馬,這個時節大多人選擇乘車出行。

卷棚車走到宮門前,換上人力牽挽入宮,快到光明門時,裴英娘聽到公主府家僕說話的聲音,掀開車簾往外看。

雪已經停了,宮牆靜靜矗立在凜冽西風中,公主府和英王府的車駕就在他們前面。

「今天阿父想小聚?」裴英娘回頭問李旦。

快到含涼殿了,李旦為她披上紫貂披風,拍拍她的發頂,「別擔心,阿父前幾日訓斥過六兄,今天應該是為六兄設宴。」

李顯的病來得奇怪,李旦進宮求見武皇后,驚動了李治。

問清前因,李治把李賢叫去含涼殿斥責了幾句——不是為美姬的事,李治暗示過李賢,武皇后難以撼動,當前只能以退為進,靜待時機,奈何李賢沉不住氣。李治早就想責罵他。

據說李賢當場痛哭流涕,懊悔不已,李治見他真心悔悟,沒有多加苛責。

李治在一日,太子的地位依舊穩固如山,這一點連武皇后也沒法改變。

李顯、趙觀音和李令月、薛紹客氣寒暄,聽到熟悉的說話聲,抬起頭,剛好看到李旦扶著裴英娘下車。

內侍宮婢環伺左右,他非要親自去攙裴英娘,把她抱下卷棚車後,還摟著她的背,低頭幫她攏好披風,生怕她被風吹著。

幾人不約而同撇撇嘴,知道李旦格外心疼十七娘,但也用不著這麼寶貝吧?

養閨女也沒這麼講究。

裴英娘想和李令月說話,剛邁開步子,李旦拉住她,牽著她走,「雪天路滑,別摔了。」

小時候她就穿不慣木屐,雨天、雪天的時候走起路來一步一個腳印,每一步都踩得結結實實、小心翼翼的。

那時候碰上雨雪天,兩人一起到含涼殿問安,他走在前頭,她跟在後面,追不上他的腳步,又委屈又著急,又怕摔跤,又不敢和他撒嬌,悶頭追趕,摔了也不吭聲,爬起來拍拍手繼續追。

後來慢慢熟悉,他牽著她走,她的膽子就大多了,一邊緊緊攥著他的手掌,一邊欣賞沿途的風景,漫無邊際和他說話,有時候還拉著他去太液池畔摘荷花玩。

反正有他照看著,不會讓她摔倒。

玉石階下有層薄薄的積雪,木屐踩上去咯吱響。

等裴英娘邁上台階,李旦才放開她的手。

兄弟妯娌彼此見禮,內侍笑嘻嘻迎上前,領著幾人進殿。

裴英娘低聲問李令月,「阿姊沒把胤郎帶來?」

薛崇胤胖乎乎軟綿綿,李治很疼愛外孫,常常讓李令月帶他進宮。

李令月說,「外面太冷了,怕把他凍出毛病,乳娘在家看著他。」眼珠一轉,扣住裴英娘的手,「我看你面色紅潤,氣色一天比一天好,什麼時候也生一個?」

幾人脫屐進殿,裴英娘失笑,沒把李令月的玩笑話當回事,隨口說,「還早呢!」

另一邊,李顯也和李旦說起子嗣的事,「成親快一年,該有喜信了吧?」

薛紹豎起耳朵,不是他愛八卦,而是李令月和裴英娘感情好,他探聽些消息,回去告訴李令月,李令月肯定很高興。

李旦眉頭輕皺,眼簾微抬,看向裴英娘,她和李令月、趙觀音走在一處,說說笑笑,俏麗明媚。

近侍們簇擁左右,熱情附和。

這麼快樂的小十七,在他眼裡,還是個沒長大的小娘子,他捨不得讓她這麼早當母親。

他眼眉微彎,微微一笑,繼續看著裴英娘,輕聲說,「我才剛成婚,不著急。」話鋒一轉,冷冷道,「你先把你府上的事料理清楚,不該你操心的,別多管。」

李顯低眉順眼,委屈道:「母親前幾日訓斥我,說我也是做父親的人了,以後得有個做兄長的樣子……我這是關心你……」

母親訓斥七兄?她不是從來不管兒子的麼……

李旦收回視線,若有所思。

到了內殿,一人笑著迎上前,「七弟,八弟,都來了。」

幾人愣了一下。

李賢頭戴紫金冠,身著赭色掐金線錦繡圓領襕袍,笑容和煦,鳳眼含情。

幾日不見,李賢身上的暴躁戾氣彷彿隨風而逝,又變成以前那個瀟灑多情,風度翩翩的六王。

李旦先拱拱手,和李賢見禮。

薛紹、李顯緊隨其後。

內殿設席案,眾人廝見畢,先後入席,李治笑著說,「早起看到殿外落雪,就把你們都叫來了。」

李令月和裴英娘對視一眼,起身坐到李治身旁,一個為李治斟酒,一個幫他盛湯。

一頓家宴,眾人各懷心思,吃得還算和樂。

燙好的石榴酒送到宴桌上,酒液是剔透的玫紅色,最好的鴉忽也沒辦法比擬它的晶瑩玉潤。

李治笑著對李顯和李旦說,「太子受小人挑撥,前些時日讓你們受委屈了,我已經責罰過他,今天趁著你們兄弟都在,讓太子給你們敬杯酒。」

內侍倒好酒,李賢起身離席,走到李顯和李旦的坐席前。

李顯誠惶誠恐,差點跳起來拒絕,下意識扭頭去看李旦,李旦朝他搖搖頭。

他沒敢動。

李賢態度誠懇,「七弟,八弟,為兄不該胡亂猜忌,疏遠自家兄弟,望兩位弟弟看在以往的兄弟情分上,不計前嫌,原諒我這一遭。」

李令月嗓子發癢,輕咳一聲。

薛紹眼觀鼻,鼻觀心,認認真真端詳食案上的精緻菜餚。

趙觀音捏緊手裡的絲帕。

裴英娘靜默不語,看著李旦。

李旦對她笑了一下,端起酒盅,「小事而已,六兄不必放在心上。」

他一口飲盡杯中的石榴酒。

李顯連忙跟著舉杯,一氣喝完。

兄弟幾人盡釋前嫌,大聲說笑,氣氛重新變得歡快起來。

裴英娘低頭吃醍醐餅,吃到一半,旁邊端茶遞酒的近侍悄悄扯她的衣袖。

她抬起頭,李賢站在她面前,「十七娘,上次房家賞花宴,你選的茶花奪了花王,孤忘了恭賀你,特來向你賠罪。」

到底是為什麼賠罪,不必說出口,大家心知肚明就行。

裴英娘欠身坐直,餘光看到李治看著他們,笑了笑,說,「今日英娘身子不適,實在不能飲酒,殿下隨意,英娘以茶代酒。」

身邊近侍會意,斟了杯熱茶送到她手上,她端起茶盅,淺啜一口。

李賢面色不變,依然笑得溫和。

從這天起,李賢果然一改往日的激進作風,既不和武皇后爭鋒相對,也不積極籠絡群臣,每日龜縮東宮,悶頭編撰書目,和學士鴻儒們探討學問。

每隔三五天進宮探望李治和武皇后,風雨無缺,噓寒問暖,孝順至極。不管武皇后的態度有多冷淡,他始終慇勤恭敬。

太子博學、仁孝的名聲漸漸流傳開來。

東宮屬臣們悄悄鬆口氣,還是聖人有辦法,痛罵一頓,竟然真的把太子罵醒了!

太子消停了,李顯重又活躍起來,呼朋引伴,天天在英王府舉辦鬥雞比賽,他出手闊綽,貢獻各種稀世罕見的寶貝當綵頭,英王府儼然成了長安城最熱鬧的所在。

李旦沒有去湊熱鬧,先前示弱的目的已經達到,他現在天天待在家中,抱著怕冷的裴英娘一起貓冬。

李賢幾次親自登門,請他繼續執掌之前刊印書目的事,李旦沒有應承。

書坊的第一本詩集已經刻印好了。

各大驛站廟宇的留詩,少說有萬餘首,裴英娘請儒學士等人品評出其中的上上品,再經過層層反覆篩選,最終只選一百二十首刊印。

選出優秀的詩作後,打聽清楚詩人的姓名籍貫,去信問詢。

信是相王府的門客所寫。

李旦是皇子,見過太多名滿天下的鴻儒大家,他的老師隨便拎出一個,都是名震一方的傑出人士。

能得到相王府的青眼相待,眾人無不欣喜若狂。

身份低微的文人缺少門路,揚名之後出仕做官,能從王府博士、幕僚做起,對他們而言,可以說是很高的起點,以後陞遷很快。

其中有數十人立刻回信,每人都是一封洋洋灑灑數千字的文賦,表明自己的激動之情。更有十幾人馬上收拾包袱進京,想當面致謝,李旦和裴英娘已經接見過其中幾位。

當然也有清高傲物的,讓別人幫忙傳一句口信,態度敷衍。

裴英娘沒有在意,她的目的是影響文壇風向,又不是要重用那些文人——老實說,詩寫得好,不一定代表詩人是可用之才。

臘月中旬,阿福冒著嚴寒風雪,趕了幾個月的路,回到相王府。

裴英娘接到稟報,讓他先去洗漱吃飯。

庭院裡笑聲陣陣,馮德領著家僕們豎起高桿,桿子上繫著長長的夾纈彩幡,彩幡迎風飛揚,颯颯響。

快到年底了,按著風俗,長安家家戶戶豎桿揚幡,為家中的小郎君、小娘子祈福。

裴英娘前天從公主府回來,不經意和李旦提起薛紹和李令月為薛崇胤豎桿立幡的事。

她小時候很羨慕裴十郎和裴十二娘,因為裴家年年為他們倆掛綵幡。

只有她什麼都沒有。

這麼多年過去,她還記得自己躲在迴廊裡仰頭看院中彩幡,然後頭也不回地逃到後院,剛巧碰上武皇后……

她只是隨口一提,都這麼大了,侯服玉食,嬌生慣養,庫房裡金錠銀塊堆成山,什麼都不缺,哪會稀罕一張彩幡。

誰知這日一早剛醒,聽到外面迴廊裡腳步紛雜。半夏和忍冬把一大捆趕製的夾纈、織金、印染彩幡搬到廊下,池邊十幾根翠竹竹竿,都是為豎彩幡準備的。

自然是李旦暗暗吩咐的,他容不得她有任何遺憾。

裴英娘坐在薰籠上,腿間蓋著百花錦被,一手托腮,隔著半卷的珠簾凝望庭中獵獵飛揚的彩幡。

阿福躡手躡腳進房。

裴英娘屏退使女,只留下半夏在旁邊煮茶。

阿福警惕地看一眼半夏。

裴英娘蹙眉,讓半夏也出去,「是不是有什麼不妥?」

她已經得知馬氏的死訊,大理寺向她通報此事時,連帶說了蔡淨塵的噩耗。

阿祿和府中其他人哭了一場,湊份子為蔡淨塵辦法事。

裴英娘不動聲色,當著外人的面掉眼淚,心裡卻篤定,蔡淨塵絕對沒有死。

阿福走到茶爐前,拿起扇子搧風,用爐炭燃燒的聲音作遮掩,一五一十說了蔡淨塵改名換姓的事。

他怕書信被人截去,不敢輕易透露實情,唯有親口當面說出,才最為穩妥。

忍耐幾個月,他終於能說出真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