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拥兵百万被赐死,起兵剑指朱元璋 > 第110章 贾诩:请陛下早做决断,逼朱元

第110章贾诩:请陛下早做决断,逼朱元璋禅让!(第1/2页)

皓月当空,清冷如霜。

月光透过湘王府的窗棂,在地面洒下一片破碎的银辉。

这里曾是他的府邸,如今却成了他囚禁旧日自我的牢笼。

朱栢站在窗前,那张曾让无数人畏惧的脸上,此刻却只剩下蚀骨的疲惫。

风中还残留着徐妙云身上淡淡的兰花香气,和他亲口说出的那个词——“嫂子”。

每一个笔画,都像一把淬了毒的刻刀,在他心上反复划刻。

他赢了,赢得了这座金陵城,赢得了整个大明江山。

可当她转身离去,那单薄的背影融入夜色时,他才发觉自己输得一塌糊涂。

他征服了天下,却连伸出手,触碰她衣袖的勇气都没有。

那短短的一寸,是君臣,是叔嫂,是永远无法跨越的血海深仇。

他用力握紧了拳头,骨节因为太过用力而泛白,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带来一丝尖锐的痛楚。

这点痛,反而让他混乱的心绪,有了一瞬间的清明。

就在这时,一道鬼魅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是从地面的影子里长出来的一样。

来人身穿玄色官袍,头戴莲花冠,面容笼罩在阴影中,正是大唐不良帅,袁天罡。

“启禀陛下。”

袁天罡单膝跪地,声音沙哑,不带一丝人类的情感。

“陛下”二字,像一根针,刺破了朱栢短暂的失神。

他缓缓转身,脸上的所有脆弱与怅惘瞬间褪去,重新凝结成一块万年不化的寒冰。

“讲。”

他的声音冷得像金陵城外的护城河水。

“金陵城内的奸细,已清理干净。”

袁天罡言简意赅。

朱栢的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碾死了一窝蚂蚁。

袁天罡顿了顿,继续道:“只是……城中那些文武百官的家眷,还有各个藩王的家眷子嗣,该如何处置?”

这个问题,才是他深夜求见的真正目的。

一座城池的归属,不仅在于城墙和军队,更在于人心。

如何处置这些前朝的“遗老遗少”,将直接决定新皇的声名。

是效仿历代开国之君,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还是施以仁政,彰显天恩?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等着朱栢的答案。

朱栢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

那冰凉的触感,让他愈发冷静。

他想起了蜀王兄朱椿的惨状,想起了那些忠于他而被朱允炆虐杀的宗亲。

杀戮,是他最擅长的手段。

只要他一声令下,金陵城内,必定会再起一场血雨腥风。

可……

他的目光越过袁天罡,望向窗外那轮孤月。

月光下,隐约能看到远处民居的轮廓。

那里,有无数在战火中幸存下来的百姓,正躲在黑暗里瑟瑟发抖。

他已经让这座城流了太多的血。

“传朕旨意。”

朱栢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严禁麾下任何士兵,以任何理由,侵扰金陵百姓,抢掠财物。违令者,斩。”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声音更冷了几分:“至于那些官宦家眷、藩王子嗣……圈禁府中,派人看守,没有朕的命令,不得踏出府门半步。胆敢作乱者,同罪。”

不杀,但也不放。

这便是他给出的答案。

既要安抚民心,展现自己并非嗜杀的暴君,也要将这些潜在的威胁牢牢攥在手里,让他们成为日后掣肘各方势力的筹码。

“喏!”

袁天罡低头领命,身影再次化作一道轻烟,消失在黑暗中。

房间里又恢复了死寂。

朱栢踱步回到桌案前,看着上面堆积如山的文书。

这些,都是金陵城的府库账册,官员名录,城防图……

代表着他如今握在手中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可他却感受不到丝毫的喜悦。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沉重而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甲胄摩擦的金属撞击声。

“陛下!”

亲兵在门外禀报,“项羽、白起、冉闵、霍去病……十位将军,并军师祭酒贾诩大人,在外求见。”

朱栢眉梢微挑。

这个时辰,他麾下最核心的武将和谋士联袂而来,所为何事,不言自明。

“让他们进来。”

门被推开,混合着血腥、汗水与铁锈味的阳刚气息,瞬间冲散了房间里残留的兰花香。

以项羽为首的十大战将鱼贯而入,他们身上还穿着染血的战甲,煞气腾腾,刚从修罗场走出来。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狂热,看向朱栢的眼神,充满了崇拜与敬畏。

在他们身后,是一个身着青衫的文士,身形瘦削,面容普通,唯独那双眼睛,深邃得如同古井,不起半点波澜。

正是毒士,贾诩。

“末将(臣),参见陛下!”

十一位文武重臣,齐齐单膝跪地,声震屋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0章贾诩:请陛下早做决断,逼朱元璋禅让!(第2/2页)

“平身。”

朱栢坐在主位上,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个人。

项羽性子最急,站起身便瓮声瓮气地说道:“陛下!金陵已下,您什么时候黄袍加身,咱们什么时候传国玉玺取来?俺已经等不及了!”

“不错!”

霍去病意气风发,接口道,“陛下,燕王朱棣也已称帝,此等乱臣贼子,末将请命,愿率三千铁骑,直捣燕京,将他的人头取来献给陛下!”

此时,朱棣等联军,已经兵败,联军败北在即。

一众武将纷纷附和,言语之间,恨不得立刻就为朱栢扫平天下。

他们是纯粹的军人,是朱栢手中最锋利的刀。

在他们看来,胜利之后,就该是论功行赏,享受战果。

然而,贾诩却一直沉默着,直到所有人都说完了,他才缓缓上前一步。

“陛下。”

他的声音很轻,却瞬间让喧闹的房间安静下来。

“金陵城虽已攻破,但陛下的大业,才刚刚开始。”

贾诩微微躬身,目光直视朱栢,那眼神深处,闪烁着智慧与冷静的光芒。

“如今,主弱臣强,朱元璋虽然被囚禁于奉天殿,但他毕竟做了几十年的皇帝,余威尚在。金陵城中的百官,嘴上不说,心里想的还是他这个‘太祖高皇帝’。”

“北平的燕王,虽然兵败,但若是退守河北,虎踞幽云,手握大明最精锐的边军,自立为帝,更是摆明了要与陛下一争高下。”

“其余各地的藩王,名为观望,实则各怀鬼胎。他们此刻,都在等着看,看陛下您,究竟是能定鼎天下的新君,还是昙花一现的逆贼。”

贾诩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眼下这看似一片大好的局势下,所隐藏的致命危机。

原本兴奋不已的众将,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凝固,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贾诩没有停下,他的声音愈发沉重:“陛下,如今之计,万万不可再等!”

“您必须立刻做一件事,一件足以昭告天下,定鼎乾坤,让所有宵小之辈,都不敢再有任何妄想的事!”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精光爆射,一字一顿地说道:“请陛下,立刻颁布登基传位诏书!”

“让朱元璋……禅让!”

轰!

“禅让”二字,如同一道惊雷,在每个人的脑海中炸响。

自古以来,皇位更迭,要么是父死子继,要么是血腥的政变。

逼迫在位的皇帝禅让,而且还是逼迫开国太祖朱元璋禅让,这是何等惊世骇俗,何等大逆不道的想法!

项羽等武将虽然桀骜,此刻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想的是杀了旧主,拥立新君。

冉闵眉头紧锁,这个沉默寡言的杀神,也忍不住开了口,“逼迫皇上禅让?这……这岂不是要让陛下背上千古骂名?”

“骂名?”

贾诩冷笑一声,那笑容里带着一丝不屑与嘲讽。

“冉将军,自古成王败寇。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只要陛下登临九五,谁敢说半个‘不’字?”

“如今,我们最缺的,不是兵马,不是地盘,而是一个‘名’!一个名正言順的‘名’!”

他转向朱栢,再次深深一揖。

“陛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您现在是湘王,即便攻下了金陵,在天下人眼中,您依然是‘反贼’。只有让朱元璋亲笔写下禅让诏书,昭告天下,您才是大明朝独一无二、名正言顺的皇帝!”

“到那时,燕王朱棣,便从与您争位的皇子,变成了反叛新君的逆贼!天下的舆论,各地的藩王,都会站在您这一边!”

“迟则生变!晚一天,这天下,便多一天大乱的风险!恳请陛下,早做决断!”

贾诩说完,便深深拜伏于地,不再言语。

房间里,死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端坐于主位之上的年轻身影。

他当然明白贾诩的意思。

这确实是眼下最好的破局之法。

既能兵不血刃地解决掉朱元璋这个最大的政治符号,又能将朱棣直接打成反贼,在道义上占据绝对的制高点。

只是……

禅让。

他想起了那个老人。

那个曾经手把手教他骑射,带他微服出巡,在他惹祸之后一边骂他“混账”,一边又替他收拾烂摊子的朱元璋。

如今,他却要亲手将这位雄才大略的开国帝王,彻底踩在脚下,让他受尽此生最大的屈辱。

一丝复杂的情绪,从他心底一闪而过,但瞬间便被无尽的冰冷所淹没。

从朱椿兄被吊上城门的那一刻起,他们之间所有的温情,便已经烟消云散了。

剩下的,只有不死不休。

“笃。”

最后一声轻响落下。

朱栢站起身,缓缓走到大殿中央,俯视着脚下这片被月光照亮的土地。

“贾诩。”

他开口,声音平淡得听不出任何情绪。

“臣在。”

“拟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