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同我仰春 > 第卅七章 南苑秋獮三

同我仰春 第卅七章 南苑秋獮三

簡繁轉換
作者:理之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9 16:46:03 来源:源1

绍绪三年,九月初九,南苑。

今日是南苑秋獮的围猎日,比的是各武将的个人能力,便以猎物多寡作为标准。

南苑这个地方是狩猎的好场所。南苑依燕山而建。东北角是南苑北大红门,北大红门外便是清水河。清水河自燕山而下,沿西北向东南流,至北大红门处折向南。以清水河为界,以西便是南苑。自北大红门进南苑,便是东宫所在。东宫本是皇帝驻跸时用来处理政务的地方,如今是绍绪帝行宫所在。

沿着清水河一路向南约二十里地,便是西宫,原是皇帝至南苑时行宫所在,因着虎啸事,现在西宫没有人居住。再往南十里,就是南大红门。这是南苑的东南角。

西宫正西方向三里,便是晾鹰台。台高一丈有八,坐东面西,西面便是演武场。

西宫的西南方向约十里处,有一虎苑,虎苑南边便是团河,团河也是一大致西北自东南走向的河流,于南大红门处不远和清水河交汇,两河合流,略偏南而去。

虎苑往西偏北方向约十里处,乃象苑,是圈养皇帝来时带来那些大象的地方。象苑更往西偏北二十里开外,沿燕山余脉,便是散养马匹处。这一系列建筑以北,清水河以南,便是南苑围猎之所。

这个围猎所占地极广,地形复杂。有东部的平原草地,有因清河支流和团河支流形成的海子丶水泡,也有西部的燕山山脉余脉留下的山陵。故走兽飞禽应有尽有。

李武带的护卫部队,不可能遍巡整个南苑占地,主力保护的就是东宫建筑群丶西宫建筑群和晾鹰台等主要地点,另外要重要看顾的是虎苑丶象苑都圈养猛兽的地方。

由于猎物中有飞禽,有走兽还有可能从山上下来的猛兽,所以庆国秋獮南苑自然有一套折分系统,这便按下不表。

参与围猎的皇子丶勋贵子弟及军中将领可以每人带五骑另加二十步卒参与围猎。各自以不用颜色,不用纹章的抹额和臂袖区别。

皇子带的五骑自是出自羽林卫,二十步卒无一例外都是锦衣卫。将领可以带自己的兵卒。勋贵家庭则一般带自己的家将和护卫。从这个角度说,皇子参与只是点缀,主要还是看勋贵和将领。所谓将熊熊一窝,所以围猎的本质是考验将领的个人武力值和领导能力。

绍绪帝已经端坐在晾鹰台上,今日随侍的除了甘林,还有邓修翼。李威目光扫过邓修翼,直接看向甘林去,向甘林微微一笑。

心里想的是,邓修翼还是来了,即便云苏如此坚持不让他参加,他还是到了南苑,且并未和李威通气。

李威腿脚不便,自不参与围猎。另外陪同的还有襄城伯杨震岳和良国公秦业。

杨震岳今年已经六十三岁了,按照祖制确实可免。而秦业留下,让李威确有完味,毕竟他今年只有五十九岁,按制只有六十开外才可免。他不下场,一定是和皇帝通过气的。

另外根据祖制,十八岁以下小将可随父兄,不独立带队。可惜英国公府无人带队,李威不下场,李武要巡场,李云璋要机动护卫。

皇帝话里明里暗里的意思都很明确,英国公府不能没有队伍。李威明知推不掉,还是再三求免,并殷殷希望将李云璜和李云玦托付给良国公世子秦烈。秦烈比李威年长一岁,是年三十八岁,正是一个将领最好的年华。

秦烈长子秦彪已经二十二岁了,必将独立带队。而次子秦虓今年十六,必随父亲秦彪一队。托付给秦烈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襄城伯的世子杨翊骅今年四十二岁,长子杨钺铮今年十七,亦是一队。论亲疏,人人都知道襄城伯是英国公府杨老太太的亲哥哥,所以襄城伯是李威的舅舅,托付给杨翊骅岂不更美?

所以良国公秦业便一直眯眼看着李威,既不推脱,也不答应。李威看秦业如此反应,便猜测他和皇帝可能有约定。

绍绪帝心里也很疑惑李威的话,但是绍绪帝喜胜于忧。虽然他只是答应了秦业不下场,秦业却不是他的心腹,他没有告诉秦业要做什麽。

李威这个举动,其实是在疑心秦业,予以试探,这正说明这两人也不是一路?正中绍绪帝下怀。

而他仍有忧虑的是,李威有备而来,不知子落何处。就怕推脱太多,李威话锋一转,将子侄托付给襄城伯世子,或者襄城伯世子念通家之谊,主动请命,绍绪帝不好否决。

正在他们讨价还价之际,号角已吹响吉时已到,这便是应该要出发了。

永昌伯卫定方毕竟年轻,在庆国一众勋贵中,除了李武今年仅三十一岁排序最末,永昌伯卫定方年仅三十六岁,比李威还小一岁。

他率先打马而出,带着次子年方十二岁的卫靖达,到皇帝跟前抱拳,「陛下,我永昌伯府誓拔头筹,臣先行一步。」说完头也不回率队疾驰,一路沿西偏北方向而去。卫靖达亦向皇帝抱拳,追随父亲,一时尘嚣直上。

而卫定方之子,年方十八的卫靖远也打马上前,「陛下,父亲已然绝尘而去,臣为人子,不敢落后,待臣为陛下射下白鹿,臣告辞。」卫靖远则也向西率队前往。

镇北侯曾达的次子跃跃欲试,曾令兰今年亦是年方十八,这是他第一次带队秋獮。他心里的对手便是同龄的卫靖远,一看卫靖远走了,他就有点着急,也想出发,被曾达一个眼神制止住。

而曾达的长子曾令荃则沉稳很多,在旁边控马,一语不发。而三子曾令荣也不知道为什麽总是一幅睡不醒的样子,曾达也是无奈。

这时良国公秦业的次子秦焘,带着十四岁的次子秦虢出列,笑着向皇帝拱手,然后面向父亲到,「父亲且和英国公再议,儿子想出发了。」秦业对着秦焘颌首。

秦焘便正色向皇帝道:「禀陛下,臣良国公府丶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秦焘,请战,望陛下恩准!」绍绪帝连忙颌首。

秦焘持弓大喝,「将士何在?」其追随五骑及二十名甲士高举右臂,齐呼:「庆国万岁,庆国万岁!」

然后秦焘弓弭指向西偏北,「出发!」一鞭抽下,一骑如箭,身后其子秦虢及五骑并发,甲士跑步疾驰。

「果然英姿!」绍绪帝又赞叹一句,面向李威说,「想当年英国公也是如此!」绍绪帝讲的便是隆裕帝最后一次秋獮,是年李威三十一岁,与秦焘今年比还小三岁。

忠勇侯一看,便笑着上前,「陛下,臣武值不如英国公,但也不敢人后,且陛下看我忠勇侯子弟如何骁勇。」说着从腰角拔出配剑,「忠勇侯府!」,一众甲士丶骑士并蓝继岳的两个儿子应道:「在!」声音响彻!

「出发!」忠勇侯府三支队伍,扇状出发。绍绪帝心里舒坦很多,果然可心人!远远有一声低低地虎啸传来。绍绪帝瞥了一眼在旁边的李武,李武抱拳,率队去向虎苑。皇帝还是始终忌惮猛虎发威。

与此同时,良国公秦业给长子使了一个颜色,秦烈打马上前:「陛下,这忠勇侯不地道,臣二弟先行,本该轮到臣上,他插队!倘若他回来猎物比臣少,便作罢。倘若比臣多,请陛下记得他插了我良国公家的队!」说吧,带着队伍走了。

绍绪帝哈哈大笑,对着良国公说:「你儿子竟是一个不吃亏的人,堂堂一个国公府和一个侯府争什麽?」良国公老脸红着连连向皇帝拱手。

秦烈走了,李威也没有了可以托付的人。绍绪帝又向李威道:「英国公待如何?」语气已经不同之前平和,隐隐露出威胁之意。

「罢了!」李威一拱手道:「常言道慈母多败儿,请陛下恕臣腿跛之后,意气消沉之罪。犹记得隆裕二十五年秋獮,臣年十二,追随陛下合围野狼,幸得陛下指点,最终破狼。自此,臣行军也罢,秋獮也罢,敢一人徒手搏狼,终是陛下栽培。」

一开绍绪帝听得还笑意切切,听到最后脸上的笑,甚剩形而无意。

「云璜丶云玦出列!」

「是!」两员小将,打马上来。

「尔等不可堕英国公府威名!多寡不论,当独立前往!尔等可敢一试?」

「父亲(伯父)放心!儿子(侄子)定当不堕英名!」两人在马上抱拳。

李云璜打马先驰。

李云玦缠了一下手腕的护腕条,又理了一下箭羽,向着绍绪帝说,「陛下!看好了!」然后对着绍绪帝爽朗一笑,向周围的勋贵们抱拳,才打马而去。

「好男儿!」绍绪帝左右看着,毫不吝啬地夸奖一番。站在皇帝身边的邓修翼,敛下目光。

旁边陆楣给两个锦衣卫使了一个眼色,两人仿若要去巡场一般,悄悄离开。

英国公的队伍一走,镇北侯曾达抢在襄城伯之前,向皇帝抱拳:「陛下,臣走了!」然后带着曾令荃丶曾令兰和曾令荣三人三支队伍隐隐如扇面合围而去。

场上只剩下了襄城伯府,杨翊骅和杨翊骝也分别带着儿子,缀着曾达而去。

这时太子带着队伍上前,「父皇,儿臣也就去了?」一脸请示。

绍绪帝挥了挥手,只见太子竟不同众人,往正北的海子水泡而去。

二皇子上前,「父皇,儿臣想去燕山脚下一猎!」

「去吧。」绍绪帝回道。

「是!」

至此,所有队伍都出发了。尘土缓缓,秋风致爽。

晾鹰台上,除了坐着的英国公李威丶良国公秦业丶襄城伯杨震岳,只剩下陆楣和李云璋。

陆楣近身到了皇帝身边,附耳说上了两句,只看皇帝摇了摇头。拉进陆楣的手腕,拍了三下。陆楣抱拳而去。

甘林指挥着小太监给皇帝丶李威丶秦业丶杨震岳倒茶。

四人皆无意寒暄,各自拿起茶盏抿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