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 第421章 我需要的‘儒’学

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第421章 我需要的‘儒’学

簡繁轉換
作者:焰火璀璨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09:22:10 来源:源1

说白了,在场没有外人,大家身份相同,谁也不比谁高贵,被骂了也算不上什么丢脸的事。

而且,这种内部事情,谁会忘外宣传,说句不好听的,一般人,想被王轩骂还没资格那!

被王轩这么一骂,大家也都清醒了过来了。

“皇帝收不到商税,什么原因大家心知肚明,那是皇帝无能,但是,在福建这一亩三分地,是我王轩说的算,再说,我都带头交税,你们还敢透漏,怎么着,你们比我更厉害呗。”

王轩目光环视一圈,“那个觉得自己比我强,你可以站上来说话,来来来,我把位置让给你!”

下面一群人忍不住心中腹诽,这特么是说让就能让的吗,没有绝对实力谁敢站上去,怕不是马上被群起而攻之。

“告诉你们,这税不白交,且不说别的,单单是咱么FJ省内道路修的好,运费上你们都能节省出来这一成的利润。”

“更何况,咱们福建今天这么好的经商环境是哪里来的?”

“这是特么是杀出来,别的不说,就说上次宁波商人的是,人家足足派了2000多伪倭寇,1000真倭寇,一个不好咱们这好日子就没了,难道养军队不需要花钱啊!”

“上次是我免费给你们出头。”王轩伸手点了点在座的几个海商,“这点,你们心里要有数,难道你们以为,没有强大的实力,这货品就是可以随便卖的!”

“单单是那些真的假的海盗就打的你们不知道姓什么!”

“这还单单是咱们大明,若是想安全地把东西卖到倭国,你们难道以为就不需要打出一条血路!”

“赚钱,谁不知道海贸赚钱,但是,那每一两银子都是沾满鲜血的,就算现在让你们往倭国去,你们敢吗,船没等到就能让你们全部葬身海底。”

“还有小琉球,真以为是那么好开发的,你们以为岛上没有土著吗?那些居住在山林里的少数民族就是那么和善的?没有强大武力的震慑,你们种的那点粮食都不够人家抢的!”

“再说了,单单一个小琉球你们就满足了?小琉球再往南,那边有更大一片岛屿,可开发的耕地更多,安南,同样如此,无论是去占领土地还是卖商品过去赚取高额的利润,哪个不需要武力的保护!”

王轩这一通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各大家族的人都没想到,王轩还有这种想法,想往南,往西继续占领土地,可想到若是未来有一天,自己家族能有良田百万,奴仆无数宛如一个王国一般的生活,一个个呼吸又变得粗重起来。

事实上,有王轩的武力威慑,交税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在加上王轩给大家描述的前景仿佛香饵一般诱惑着大家,现在,也没什么人再有反对的意思了。

毕竟,那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切实可行的,毕竟,在小琉球,大家是看到那片土地了的,而大家对王轩的建城的本领和武力也充满信心。

这偌大而繁华的新城便是王轩从无到有两年多时间建造起来的,而军队的战力,最起码前段时间的倭寇事件让大家看到了结果。

在座都是老狐狸,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忽悠的了的,大家也是看了到实例的。

“好,我昌家支持五洲先生。”

“我邢家也支持五洲先生。”

“我姜家同样支持五洲先生。”

“我施家……”

“我董家……”

“我魏家……”

“我蒋家……”

一个个家主脸红脖子粗地站了起来,表示支持,在场所有人无一人有反对的意思。

王轩这才满意点头,高声笑道:“这就对了,咱们全福建齐心合力,还怕未来闯不出一个美好明天吗!”

“相比于江南各地,水土肥沃,我大明最富庶的地方,可江南人这些年已经过的太安逸了,他们已经失去了斗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福建九分山水一分田,虽然富庶之上不如江南,可我福建人有闯天下的决心,相信,未来,我们一定会超越江南那些人!”

“对,让那些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的江南人看看!”

“对,让他们看看!”

会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颇有一种群情激奋的感觉,这让王轩忽然有种自己在特么干传销的感觉。

不过无所谓了,趁热打铁,王轩又继续说道:“说起这个,现在满天下的官员,江南人占一半,而朝中高光和内阁阁老,江南人占八成,这还是皇帝为了平衡南北势力故意扶持了北方人的原因,这样可不行,对咱们为来发展不利。”

“特别是江南现在流行的东林党学说,更是我等开拓的大敌,这两年,我福建越来越有钱了,也需要在朝堂之上有我们自己的势力,而未来,要开发那么多海外土地,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学说支持,这一点,我希望在座各位统一意见,在我福建必须兴起一个新学派,为我等行动正名。”

这一点其实很重要,无论古今,都讲究个名不正责言不顺,一个海外皆蛮夷之地,擅起边衅的罪名就够烦人的了,虽然王轩不觉得大明有实力派兵打到福建来,可单单是舆论上各种拖后腿也是很让人讨厌的。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王轩讨厌现在这种腐儒思想,除了禁锢思想,让人变的故步自封和软弱可欺毫无骨气之外,一点看不到好处。

在他心里,大汉时期的儒学思想才是最好的。

王轩的一番话,听的所有人有些云里雾里似懂非懂,但是有几点大家还是明白的,福建一系在朝堂之上力量过于分散且没什么竞争力,一直是江南几大家族的附庸,这对未来发展极其不利。

“我等有些不明白,还请五洲先生言明。”

“这么说吧,要扩大在朝堂之上的力量,一来防止江南人拖后腿,起码一点,一旦小琉球开发出来,那边盛产的粮食也是要卖的,若是大规模运送到北方,肯定会冲低粮价,到时候,江南这些粮食商人可不会干看着不管的!”

“二来,有我们的人,我们的学说支持,能更大规模地调动福建和整个大明的力量,我说的各位明白了吗?”

说道利益上的事情,这些家伙便一点就通了,若是真开发出上千万亩良田,特别像王轩说的一年能三熟,那对粮食价格必然产生冲击,到时候利益纠缠之下,不闹起来就怪了。

而事实上,哪里是上千万亩,若是计划顺利,单单是安南就可以开发耕地便达到一亿四千万亩啊,而且都是一年三熟的土地。

这可是全世界第二大水稻出口国,若是安南被开发出来,就能让大明人口轻松再次翻倍。

“五洲先生说吧,我等应该怎么办!”

“当然是让族内的读书种子改变思想!”

“这如何改变?”一群人直接懵逼,儒学就是玩意啊!

看一群人的样子,王轩只能说的更细致一点,“这儒学可不单单是现在这种解释,何为儒?咱们就说说儒学的来历。”

‘亻需’为儒,意思便是人们需要的就是‘儒’,孔圣人那时候走遍六国却没能推广开儒学,为什么?便是儒学并不能让当时战国时期的六国强大,所以推广不开。

到了汉朝的时候,经过前期的修养生息,汉朝实力逐渐强大起来,汉武帝想灭与匈奴开战,可但是的社会主流思想是黄老之术,所以,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

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

至此,使儒学成为华夏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这才是儒学真正第一次走上历史舞台,其原因便是,符合了当时统治者的需求,也就是‘亻需’,而那时候的儒学,可没有善待外族,这不争,那不抢的规矩。

这些规矩还是从宋朝开始,便是因为当时‘大宋得国不正’而引起的,‘重文轻武’的思想之下,才有了后面的一系列举措,宁可赔钱给辽国也不愿意打仗。

但是,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开拓海外土地,这才有利可图,不然单单憋在我大明范围之地,靠这九分山水一分田,福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而江南人不同,若是大明保持现在这种状态,那么,未来几百年都会是江南人说的算,因为湖广熟天下足,因为赋税七成出自江南,因为即便是皇帝,也不敢那江南怎么样,江南乱责天下乱。

要想打破这种垄断,唯一的办法就是开拓海外,然则,我们需要人才,需要哪种上马为将下马为相的人。

也同样需要这种学说支持我们的行动!

这么一说,大家便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而要说对读书人的影响力,这些大家族确实最大的,说白了,大部分读书人都出自这些家族,即便是那些差一些的家族,也要受到这些顶层家族的影响。

就算是真的贫民出身,真有才学的也会收到各个家族的支持,既然是利益相关,那黑的白的还不是任大家分说。

读书人这张嘴,怎么说都特么有道理,开疆拓土是他,好大喜功是他,无非还是看利益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