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察其始而本无生,神人 4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第二百一十五章 察其始而本无生,神人 4

簡繁轉換
作者:观星若尘梦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09:22:19 来源:源1

在赵青看来,李秋水这种人能因为妒忌童姥,在她练功正当紧要关头之时,于脑后大喊一声,使得她走火入魔,从此成为侏儒,永不长大,可见其人本性为恶。

而无崖子,则更像个因为学了太多东西、而过度追求完美的文艺爱好者,抱有极深的完美主义。

他这种人,其实并不能爱上别人,只能爱上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形象。

童姥、李秋水两人,自然不是完美之人,因此,他把心思投射在了一个以李秋水小妹为蓝本、创造而出的形象之上,沉迷于其中,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越是追求完美之人,结果却反而越不完美,“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是赵青从中品悟中的道理。

不过,在她看来,人生本来就不完美,所以才去追求,只有知道的越多,才知道自身不知道的越多。

修行之路,本就是追求完美的道路,一步步前进,打破一切阻拦,方能“心中无碍,逍遥长生”。

可以说,就这个角度而言,无崖子的追求完美,其实是正确的,只是他不应该把这种心思放在感情之上,而是应该放在修行之上。

“无崖子前辈,你可知你的师妹李秋水,现在已是西夏国的太妃,当今西夏皇帝的母亲?”

赵青想了想,无情地揭露道:“从西夏国的公主已经有十几岁来判断,她很可能早在丁春秋偷袭你之前,就在西夏国谋划这件事情了。”

听到了她的话,无崖子的脸色倏然一变,整个人都有些不可置信地颤抖起来,沉默了一段时间后,语气复杂地开口问道:“赵青姑娘,你说的事情,可是真的?”

“确实是真的。”

无崖子主动送功结交,赵青对他自然有所倾向,另外补充道:“关于你想要寻找的逍遥派传人,我也有一个不错的对象推荐,就是你女儿李青萝的女儿,也就是你的外孙女,王语嫣。”

从王语嫣在武学见识上碾压大她十岁的慕容复来看,她的武学天赋,无疑是天下一等一的,虽然不知道内功修行天赋如何,但作为逍遥派的传人,至少也比资质平平的虚竹要强得多。

“李青萝一家居住于太湖曼陀山庄,与慕容家所在的燕子坞比邻,之前我曾经有过拜访,故而知道此事。”

这里的拜访,自然是编造出来,以增加言语可信度的。

无崖子神情怅然,思绪万千,沉默良久,忽然间流露出感激之色,勉力向着赵青拜了一拜,道:“多谢姑娘告知,让我有机会得知事情的真相。”

“唉!武功高强也未必是福。世间不会半分武功之人,无忧无虑,少却多少争竞,少却多少烦恼?当年我倘若只学琴学棋,学书学画,不窥武学门径,如清宁一样,这一生我就快活得多了。”

“不过,既然已经身处当下环境,我也没有必要心怀忧怨,而是应该澹然处之,从而达到‘忘于形迹,天地无为’的至境。”

仿佛终于明悟到了一个关键的道理,他脸上痛苦的神色逐渐消退,显得格外宁静平和,气息也变得缥缈起来,有一种与周围环境相融的感觉。

原来李秋水的小妹名叫李清宁吗?赵青心中暗暗思索,“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出自《庄子·至乐》。

最高的快乐,就是无忧无乐;最高的赞誉,就是不褒不贬。

正是由于天之无为,才得以清虚;也由于地之无为,才得以宁静。所以,天和地二者的无为结合起来,万物才得以演化、生长。

李清宁这个名字,与李秋水相比,听起来更加有道的蕴味。可惜她并没有修行武学,估计已经老死去世了。

见到无崖子一会儿工夫,就从痛苦的状态恢复到了平静,且在心灵上隐约触及了“无忧无乐”、“清虚宁静”的境界,赵青不禁有些佩服。

随即,她生出明悟,知道这本是他这三十年来“闭关”的积累,在这个特殊的契机之下,自然地被诱发释放了出来。

在此之前,赵青隐约间有所怀疑,觉得逍遥派的武学,似乎精神境界容易追不上内功境界,导致神气失衡,心性出现问题,便如同李秋水、童姥一般。

但在见到无崖子的顿悟之后,她在心中摇了摇头,更正了自己的看法:

应该是心灵在变得“逍遥”的同时,容易在天地自然中取得体悟,但也有了心灵容易迷失的缺陷。

这一得一失,正是逍遥派武学的特点。

赵青心念微动,又开口道:“前辈赠功于我,我却以这等‘消息’回报,已算是我的过失。不知,前辈刚才领悟到的心境,应该如何理解?”

在她的感应中,伴随着无崖子心境的改变,对方原本近乎死气沉沉的身体,骤然诞生出了一股新的生机,虽然离疗好他的伤势差距甚远,但却几乎弥补了这三十年来他的精神损耗。

无崖子的目光仿佛同时蕴含着深邃与平澹,平静地凝望着赵青,忽然间长叹一声,缓缓道:

“赵青姑娘,以你的修为,其实无需称呼我为前辈。《庄子·至乐》有言,‘察其始而本无生’,世间万物只有变化,而并无生灭。”

见识到了赵青在武学上的卓绝见解,他改变了自己的称呼,将她视为平辈,乃至于更高的地位。

“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乃是‘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的主旨所在。悟透了这一点中蕴藏着的奥义,生死轮转,亦只是一种气的变化。”

童姥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将自己的“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关于青春常驻的一小部分,传授给了无崖子,但由于缺失最根本的内功运转之法,他一直只是初窥门径,仅仅修成了表面的驻颜效果。

此刻一经领悟,北冥神功也逐渐接近了“生死化而为气,气化而为生死”的境界,转换出了不少额外的生机。

“正是如此!”赵青听到无崖子的解释,也不禁心生感慨。

对方的这一席话,无疑点透了各类延寿功法的要旨,指明生气死气之间的转化,中间还有一个“有形”的阶段,使得她生出了种种相关的领悟。

“春秋冬夏四时行”,春为少阳,秋为少阴,冬为太阴,夏为太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亦有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正是“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弱”,将生死两极的轮转,由两仪化为了四象,变得更加深入详细。

四季轮转,对于人而言,就像树木的年轮一般,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

将树木的枯荣变化,映射到人的身上,那么“非枯非荣,亦枯亦荣”的大成境界,应该是在一次次轮转过后,在原先的双树内部,诞生出一颗虚幻的崭新树苗,从而使得枯荣并存?

……

忽然间,赵青跃至半空中,一指点在无崖子的头顶百会穴上,将存储的全部枯禅真气,尽数转化为了纯阳的生气,灌注而下。

那是一道炽热却不失温和的气息,绵绵密密,若断若续,殊无半点躁急之意,自“百会”沿“承浆”“廉泉”“天突”等穴而下,输入“北冥神功”中最紧要的穴道“膻中穴”内;

安装最新版。】

再自“膻中穴”化成千百条细细的一缕缕热气,散入全身各处穴道。

“百会穴”属督脉,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膻中穴”属任脉,为人身诸气所属之处;

此番运气,赵青将纯阳的气息注入无崖子体内,自任督二脉的“百会”“膻中”散于全身,再从他体内吸回纯阴的气息,不断轮转,正是枯荣禅功中“半枯半荣”境界的内功运转方式。

但不同的是,枯禅本来是由一个人修行的,赵青却将其改为了两人分别“一枯一荣”的形式,以自枯荣处吸来的真气作为引子,融入对“生死化而为气”的领悟,对无崖子进行治疗。

当然,若非任督二脉并不位于下肢、经脉还没有完全损坏,她也不能用出来这样的方法。

半个时辰之后,赵青收回手指,轻轻跃了下来,看向生机大涨、神采奕奕的无崖子。

虽然对于下肢完全破碎的经脉,并没有多少效果,但在她的感应之中,随着上身经脉的部分修复,对方可以发挥出来的功力,大致提升到了四五成的地步。

同时,随着精神与身体的逐渐复原,在寿命上,也延长了二三十年的样子。

实际上,就治疗他人而言,在赵青的推断之中,除了两人同修枯荣禅功,依靠气息配合一起达到“非枯非荣,亦枯亦荣”的境界,不然的话,“一人枯一人荣”,已是此功的极限。

凭借着“天人交感”吸取天地精气的能力,在治疗的过程中,她持续补充输出的真气,并没有生机上的损耗。

当然,赵青之所以为无崖子疗伤,自然也不是纯粹的做好事。

在“阳枯阴荣”、相当于丹道家“退阴符”的作用下,她的至阴真气变得更加冰寒,起到了洗练纯化的成效。

同时,无崖子的经脉与真气亦在逐渐熟悉“阴枯阳荣”、“进阳火”的方式,为她接下来想进行的功法实验,提前作好铺垫。

与鸠摩智相比,无崖子的修为境界、武学素质显然更高,恢复之后,或许能给她带来不少启发。

……

从治疗的余蕴中回过神来,无崖子望向赵青,眼角不禁泛起喜悦的泪光,感激不尽地叹道:

“赵姑娘,如此大恩大德,我不知该如何报答。若是日后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与星河相助,我们俩定当全力以赴。”

就算达到了“无忧无乐”、“清虚宁静”的境界,并不意味着人就此失去了“忧”与“乐”的能力,而是说,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随时随地进入这个心灵完满的状态。

对于无崖子来说,帮忙找到了一个合适传人,还为他延长了二三十年的寿命,如此大恩,他当然不会阻止真实情绪的流露。

“别的事情,还是等到了完全治好之后再说。”赵青想了想,开口问道:“无崖子先生,不知你的师父,是怎样一位绝世高人?达到了怎样的修行境界?到了今天,还可能在世吗?”

“我师父,逍遥子的修为境界?”

无崖子沉吟半晌,回道:“据我师父所言,他已然修成了‘神人’的境界,寿命或许能达到三百岁。当初他传授我们三人武功时,就已有一百七八十岁了。”

“但六七十年来,逍遥派先是一分为二,再有叛徒作乱,他却一直未曾现身,恐怕已经在外仙逝了。”

“‘神人’之境?”赵青心念微动,出声问道。

是“修成元神”的境界?还是《逍遥游》中的“神人”?不管是哪一个,都是极其惊人的成就了。

无崖子点了点,沉声道:“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正如其中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师父也是从来没有吃过东西,“辟谷绝粒、服气炼形”,只需吸收天地精气便足够维持生机。”

“至于‘乘云气,御飞龙’,虽然并没有真的‘飞龙’来御,但他也达到了近乎‘御风而行’的境界。实际上,据师父所言,他修行的根本功法,就名为‘逍遥御风’。”

“辟谷绝粒、服气炼形”?赵青心中微惊,在突破“天人交感”之后,由于大量的天地精气补充,她已能数日一餐,吃点水果蔬菜,就可足够身体所需。

但离完全“辟谷”,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不过考虑到功法上的差异,也难以估计具体的情况。

而“御风而行”,虽然大概率只是在低空腾飞,一步“飞出”数十丈的距离,且中途依靠外力而不落地,但显然不是“天人交感”可以做到的。

而这里的“御飞龙”,“飞龙”也许就是“元神”,指的是“阴神阳神合一,元神出窍飞行”的高深境界,以离体的元神进一步驾驭天地间的能量,逐步臻至“天人合一”的至境。

所以说,“神人”之境,就相当于“天人合一”的另一个称呼吗?但《庄子》中本来就有“天人”的说法,为何还要改换称呼?

话说回来,逍遥子究竟是否还活着?能不能活到他所说的三百岁?

如果还活着,他为何并不理会逍遥派的这三个徒弟?是感情澹薄?还是在修行上出了问题?

“这是我们逍遥派的掌门信物‘七宝指环’,又称‘逍遥神仙环’。当初师父将它亲手传给了我,称其中蕴含着特殊的秘奥,随后就离开了,再也没有第二次出现。”

见到赵青这个大恩人对逍遥子颇感兴趣,无崖子心念微动,主动从左手脱下了一枚宝石指环,准备借给她一览,看看有没有机会发现其中的玄奥。

赵青接过指环,仔细观察,只见这个指环上的宝石呈现出七彩之色,内部还有一块很小的空间,填充着水银、黄金、美玉、水晶、朱砂、球璨、珊瑚共七种不同的事物。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中有言:“人身中有七宝事,为富国安民,精炁血满也。”

“精是水银,血是黄金,炁是美玉,髓是水晶,脑是灵砂,肾是砗磲,心是珊瑚,此是七宝,归身不散,炼就大药,万神尽登仙矣!”

显然,七宝指环的七宝,正是指的“精血炁髓脑肾心”这七样事物,水银、黄金、美玉等等,则是比喻的作用,用以强调人身七宝的重要性。

所以说,逍遥子所言七宝指环的秘奥,其实就是让人注重“精血炁髓脑肾心”的修行?

赵青心中暗暗思索,向指环内试着输入了一些真气,并将精神探入其中,检查它的内部空间,看看还有没有别的特殊之处。

不知为何,她冥冥之中生出感应,觉得这个指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99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