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 第四百零四章 经略海外,感生之术(4k)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第四百零四章 经略海外,感生之术(4k)

簡繁轉換
作者:观星若尘梦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09:22:19 来源:源1

显而易见,借着此次祥瑞吉兆出现的机会,勾践接下来所言之事,便能得到上天的“认可”,让其他人难以反驳、违背。

听得此言,边上的舌庸心中早有所料,猜出了越王的意图,毕竟文鳐鱼现世这个祥瑞,就是他特意搞出来的:用吸引它们的饵料将其诱至江心,再让锣鼓声和鱼网把它们给吓出来。

虽然越国巫师数量众多,地位也高,传承久远,有着不少修为惊人之辈,但论起卜筮之术的高明,却是被远道而来的外人辛文子给压了一头,且将两门六壬占法《金匮》《玉门》传授给了范蠡、文种等人。

而身为范蠡的得力下属,舌庸也得到过对方一些关于占卜之术的指点,再加上本身中六气大成的修为,暗地里算出文鳐鱼迁徙的路线,隐秘办成这件事情,并不为难。

示意手下将官把祥瑞出现的消息在军中传开,鼓舞人心,他跟边上一位心生怀疑的大巫崇无忧对视了一眼,然后听着越王勾践缓缓开口,语气中透露出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前些日子,诸稽鞅汇总了这几个月来的民情,上报给我,认为迁入越地的四方之民,风俗、语言跟本地人差异颇大,短时间内难以融入,常常会产生冲突,积累民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不久前想出了一个办法,趁着此次祥瑞显现之机,正好跟诸位讨论一番。”

“《乐经》有言,‘乐者为同,同则相亲,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说到这里,勾践的手指轻轻地敲打着步光之剑的柄部,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为接下来的谈话定下基调。

“既然乐有统一人们的意志、情感的作用,就像政治能统一人们的行动一样。那么在教化民众方面,我们是否可以借助乐、舞等方式来培养民众的品性,化解外来游民引发的矛盾呢?”

还没等到舌庸作出回复,另一个跟在勾践身后的大巫秦伊附和道:“正是如此。乐有五声、二变、八风、六律、十二音。这些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乐章,引导人们感受不同的情感。”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巫师的职责,除了祭祀先祖、神灵之外,还需要在教化民众的时候起到辅助的作用。”勾践赞赏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用乐、舞等方式培养民众广博易良的品性,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心灵。”

“为此,我决定新设一个‘典乐’署,大司乐为中大夫,小司乐为下大夫,另有大师小师、大胥小胥,且不循常例,没有修为上的要求,仅根据相关才能的高低来评定职位,但并非像周礼那样针对贵族,而是进行‘正越常律,教化庶民’的工作,从此逐渐规范外来游民的风俗、语言。”

“三个月内,从神巫山、巫里等地,以及四方游士、民间艺人处选拔出足够数量的乐师,定下符合越俗的舞乐标准,然后便可推行‘正乐’之政。到时候,还需要诸位的协助与支持。”

勾践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而在三个月后,如果发现仍有人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公然使用、传播外夷与蛮吴的风音诵诗歌谣的,违者重罚,罪大者诛之。”

在宣布了这项针对排外情绪,加强越人凝聚力、抵制吴国文化入侵的政策之后,见到没有人提出异议,勾践点了点头,继续说起了下一个话题:

“有了解决外来人口,让他们逐渐融入越人的妥当手段,那么我们越国,也可以进一步放开这方面的限制……甚至,不止是被动地等待外地游民入越,而是主动地寻找他们。”

“主动吸收人口?这不会引发跟邻国之间的争端、冲突吗?”舌庸有些吃惊,连忙发问道。

因难以生存,正常流亡、投奔越国的游民也就罢了,那么给本国足额交税的民众,可是被视为王公贵族们的个人财产,岂能任凭他人引诱掠夺?

“不是从吴、楚等国吸收,而是另有其他的来源。”勾践的眼神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长剑探出,指向江面以东,那是与东海相接连的地方,越过这条不太明显的江海分界线,便是浩瀚无垠的汪洋:

“海外之广博,尤胜于荆楚、中原。”勾践的语气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向往和决心:“夷州、澶州,方圆数万里,有民十数亿。又有东鳀人,分为二十余国,各有其君长,国虽小而弱,但加在一起,亦是一个庞大的数目。”

“若是派遣水师出征这些偏远的海外岛夷,既可磨练你跟范蠡训练出来的新兵,亦可在岛夷们臣服之后,在海外建立通商口岸,扩大海贸规模,并从这些岛夷人中吸收人口、招募士兵。”

“除了岛夷之外,海布亦遍布着蛟龙之属,有着以龙类为核心组织起来的一个个海族群落,相当于一些小国,掌握着深海之中的丰富资源,历经千年万年的积累,总量可说是数不胜数。”

“若能凭借着我大越水师之威,让这些所谓的‘龙王’亦称臣纳供,或许更能取得比岛夷更盛的收获……最终,在力量的增长上胜过北面的吴国。”

舌庸听后有些吃惊,他从未想过越王勾践会有如此宏大的计划,居然想在与吴国为敌的同时,发动大规模的海外战争,但细细思索之下,却是颇有道理。

要知道,由于越人大部分以渔捕维生,越国府库的收入中,来自农业税收的比例,一向低得惊人。相反,却有七成以上来自于贸易,这七成中,又有大约一半来自于海上贸易。

因此,就目前而言,越国的经济命脉在于贸易,而贸易则依赖于海上安全和繁荣。因此,向海外扩张,不仅是为了领土和资源,更是为了经济繁荣和国家的未来。

……

“单纯的水师,只怕是难以让那些顽固不化的岛夷臣服吧?想要让这些部落氏族时代的野人配合我们的行事,规规矩矩地交易货物,乃至于加入外越杂军,多半还得要大量巫师帮忙。”

“到时候,神巫山、巫里等地的人手不够用了,莫非还得让守护禹陵的巫师也加入其中,参与海外征伐,进行教化岛夷、扶植亲越政权的工作?”

崇无忧的脸上带着几分不悦,他身材高大,脸庞线条刚毅,身着黑色的巫袍,上有山峦峰岳的纹饰,双臂各套着五只玉环,沉声开口道:

“天下间的好战之国,人民没有过得安生的,社稷传承没有十分平稳的,就算可以争霸一方,但也招惹上了大量敌人,断绝了回归正常状态的退路。国家常备着超出负担的武力,终究称不上好事。”

“好战之风一旦吹起,不仅仅会影响到军队的习气,还会进一步影响到官僚系统、世袭贵族,乃至于王族公室的思想,增加自己国家内斗生乱的可能性,昔年强盛的商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我看来,大越国祚如此长久,得以偏安一隅,那是一切皆以祭祀大禹为中心,其他的事情我们无需多管,于是国泰民安,一片和气。”

“实话说,看吴王夫差这种穷兵黩武,四面招惹强敌的路子,只怕我们根本不用特意报仇,只需要守护、祭拜禹陵就行,因为敌人终将自取灭亡,而我们受禹王庇佑,将万世长存。”

这是一种求安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常年守护禹陵,几乎从没参与过外界的事务,处于和平的状态,自然会对这种似乎徒然招惹敌人的战略有所抗拒。

听到崇无忧如此言论,边上的秦伊心中不禁冷笑,觉得对方实在太没眼力见,不想跟着水师出海,那闭个死关就行,何必公然跟越王唱反调?

“徐国乃大费伯益之后,昔年徐偃王亦有仁义圣德之名。”

勾践缓缓说道:“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得到实实在在的庇佑,最后还是被吴军所灭,徐人四散流亡,到了越国南方才勉强重新建立起了宗庙,恢复了祖先的祭祀血食。”

“吴国这些年吞并了大量小国,相当臃肿,正处于暂时外实内虚的关键时期,但若是消化完了新得到的土地与民众,那么形势便会完全不同了。”

“你所提出好战生乱的观点,确实有些道理。”勾践说着,眼神中闪过一丝寒光:“但就目前而言,越国实在没法做得这般完美,必须竭尽可能地抢时间,方才能有复仇报吴的机会。”

“否则以吴国发展的迅猛态势,等到夫差及太子友两代过去,重新把矛头对准越国,被压在东南一角没法发展的我们,恐怕再无反抗之能。”

“相反,若是在海外开拓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就算遇上了比吴国更强大的敌人,难以正面对抗,亦有着更多的退路而走,从而延续我大越的国祚。”

“你的意思是……”崇无忧皱起了眉头,他开始意识到勾践的决心和野心。

“当初楚文王得人献鹰,爪距神爽,殊绝常鹰。”勾践说道,“就像我得到你们这些贤臣一样,有着可以猎捕大鹏雏鸟的能力,但当雏鸟长成了翼展数千里的成年鲲鹏,神鹰再骏,也不可能与之抗衡了。”

“现在我听说在伍子胥与吴太子友的主持下,吴国重新修筑起了面向越国的长城,规格正在朝着对楚长城靠拢。”

勾践继续说道:“防护体系经营得越来越完善,已有数百座关塞坐落在吴长城的路线上,且修筑得愈发逼近越国边境。再这么持续建设下去,还能够被我们越国的军队突破吗?”

崇无忧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明白勾践的意思,吴国的强大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果他们想要向吴国复仇,那么就必须在这个关键时期抢占先机。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而你们这些守陵巫师,平均素质远远胜过那些杂流的普通越巫,正是我关于越国开拓的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勾践看着崇无忧,淡淡开口说道,同时拔出了他的步光之剑,明耀的剑光照亮天空,自然并非斩在崇无忧的身上,而是卷起空中飞翔的一条条文鳐鱼,将其裹在剑光之中,摄回到了江面,抛在了水师舰队的甲板上。

毕竟是有修为的灵鱼,虽然替他制造了一场祥瑞,但越人讲究实用,让先前军演表现较好的兵卒们吃了它们增进功力,才是勾践心目中文鳐鱼理想的归宿。

遥遥望见了这一幕,秦伊这个越王看重的大巫,以及他带来的下属,自是没什么感觉,但崇无忧却隐约感受到了勾践平淡神情下暗藏的冷酷,不禁心中微寒,默默叹了口气,决定应下此事。

“吾意已绝。”

越王勾践持剑向前,立于岑石最高处,举剑直指苍天,语气肃穆地道:“同样是三个月后,禹陵乡邑、巫里、神巫山,需各自选出五万名巫者,再加上本地文士、四方游士共十万人,入驻越国水师之中。”

“待到新一批各国情报汇总,值吉时吉日、东海风浪稍竭之际,大越水师一百五十万,并东瓯水师共二百余万,将分三路沿海而下,远征东鳀、夷州,以军中战功而计赏罚,只要胜绩足够,尔等后辈子侄亦可裂土封疆。”

裂土封疆?包括舌庸、秦伊在内,在场众人均是心中一震,明晓这是了不得的顶级封赏。毕竟,依附于越国的诸侯国,除了不久前新添的徐侯之外,仅有姑蔑伯,东瓯公,堇子三个而已。

而有了徐王子次留获封徐侯的前例在,看到越王确实有着真正分封自家诸侯的诚意,彻底僭越周天子的权威,而非像其他大国那样只称之为封君,所带来的吸引力,必将超乎想象。

……

当越王勾践宣布了他深思熟虑的海外大开发战略之时,远在万里之外的会稽山上,赵青已经寻到了斟戈忘怙所言的那块“感生石”,也就是施夷光先前提及的那个涂山氏传承。

“‘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

“这一块涂山氏留下的‘感生石’,居然涉及到了此类感生神话的法理了吗?”仔细观察着不远处茂密之极的丛林乱树之下,一块丈许大小、遍布混乱纹路的方形石块,她心念闪动,暗暗想到。(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