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 第三百九十章 返乡踏青,神羊岭(4k)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第三百九十章 返乡踏青,神羊岭(4k)

簡繁轉換
作者:观星若尘梦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09:22:19 来源:源1

在越国,被奉为立国之本的禹王祭典,主要在春秋两季进行,更确切的说,是在清明和白露这两个节气,前者是大禹的诞辰,后者则是大禹逝世的日期,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大禹治水大功告成、天清地明的那天,也恰好是这个时节,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想到前世清明回乡扫墓的习俗,赵青心中一动,已打算于今天下午返还此世的家乡,在留给自己许多难忘回忆的地方,重新住上一晚,再看情况,决定是否跟着石鸢萝前往禹王陵一带。

说起来,虽说石鸢萝自称要带她一起过去,看上去满心好意,且得到了诸稽鞅的认证,但在那场虚空会议之后,赵青忽然间注意到,对方似乎跟“天庙星官”有着不少相符之处。

修为境界都是下六气大成,平日里在越国毫无名气,近十年来从不跟别人打交道,却突然冒着道疫的风险,第一时间赶到了公羊无暄出现的地方,显露出结交、投资自己的意思……

虽然这些情况,完全可以用巧合来解释,石鸢萝看上去也不像是个坏人,在石买被诛后大概率持续受到监视,应该不太可能接触、加入虚空道,但以防万一,还是小心点为好。

……

寄了一封延时到明早送至石府的信件,向郑旦叮嘱了一番她接下来训练的重点,借助于初步复苏的神兵之力,赵青腾云驾雾,飞回了久违的家乡。

阳光如金,透过云层,洒在会稽山深处的林海中,为这片深藏的仙境增添了一抹神圣的光辉。

寻到了那片熟悉的地域,她轻轻降落在山顶,和随行的猿公一起拐过一个个山坳,感受着山涧的清泉声和飘来的竹叶淡香,沿着溪流向下走去。

“嗷嗷——”几声呼唤性的猿啸响起,赵青惊讶地看到,一群山羊从山坳中钻了出来,围在她和猿公身旁,咩咩直叫,正是赵青当初放牧的那些白羊。

这段时间,它们白天在猿公用自己气息划出的领地内随意活动,晚上则住在猿公离开前专门挖出的隐蔽山洞,有着足够的草料,因此历时月余,并未丝毫折损。

看到这一幕,赵青心中满是欣慰,忍不住微微一笑,会稽城的风貌固然多样,但家乡给她的感觉却是别处难寻的宁静,有着无可取代的温馨之感。

本以为自己跟芮溪、猿公住在禹王宗庙内的那座精致的阁楼,连同周围优美的风景,以及外面繁华的都市和招揽到的合格下属,已让自己感受到了家的氛围。

然而,当她回到家乡,走进了那片青翠的竹林,寻找到当初任凭它们离开的一只只山羊,重新捧起附近一如往日般清彻的溪水,步入那个再普通不过的荒村、陋居之时,却又是另一种新的感受。

此刻的家乡,春意正浓。家里小院种的几棵枣树已经开花,黄绿色的小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院内的土地上长满了杂草,还有野花在边上一丛丛地盛开。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又突然飞向了远方。

与此同时,赵青亦注意到村里有十几道炊烟升起,竟然多出了十几家邻居。这里十分偏远荒凉,交通很是不便,没理由专门搬来,她心中疑惑,猜想他们多半别有目的。

要知道,像这种大山深处的荒村,正常情况下经常有猛兽出没,单家独户绝难应付得来,必须得有大量同伴照应,也就是说,至少得一次性搬迁个七八户,方可形成稳定的聚落。

她来到棚屋跟前,从窗口望去,发现屋内物什被人专门拿走了一些。这是因为附近的村民看出赵青在离乡后必然前程远大,将其作为纪念品,沾沾福气,且留下了交换用的戈币。

当年吴军入山清剿的时候,这一带乡里的村民空前团结,生死相托,面对灾难越发激发出了椁朴善良的本性,少有行窃之类损害本地人利益的不良习气。从这些小事之中,便可见一斑。

而根据屋内积聚灰尘的深浅痕迹推断,这些戈币中稍显陈旧的部分,也同样被后面的人当成另一种形式的纪念品拿走,换成了价值更高的崭新戈币,如此反复多次,倒也有趣。

对于这点小事,赵青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在意。她回来本就是要造福乡里的,有村民贪点小便宜也无妨。实话说,对于荒村里那些废弃的房屋,她从前可没少搜刮过,也确实取得了些收获。

在这个清明时节的午后,赵青漫步在故乡的小径上,心中充满了感慨。她抬头望向高空,只见云卷云舒之间透出一丝湛蓝的天色。这如同她心中的故乡记忆一般,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却永远不会消失。

至于猿公为什么没有跟在她身边,那是因为它跟赵青相似,清明返乡之后,也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暂时待在深山老林之中,而非是这个人类所住的荒村陋居。

……

周围的景色如诗如画,赵青不禁放慢了脚步,仔细欣赏着这一切。黄雀们欢快地在空中飞翔,不时地绕着她转圈,发出交交的清脆叫声,显然是在表达它们欢迎的情绪。

就在这时,几个劳作而归的村民走了过来,看到她后,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他们上下打量着赵青,眼中流露出疑惑的神色,似乎并未认出她来。

“小姑娘,看着面生,是第一次来的吧?我们这里可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要不要我带你参观一下?”一个中年村民热心地凑上前来,脸上堆满了笑容。

赵青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是的,我是第一次来这里。”她倒也乐意看看这个曾经熟悉的家乡,如今都有了怎样的变化。

“咱们这个村子啊,虽然地方偏僻了些,可是却也有着独一无二的地方。您看那边的山岭,它可是咱们村子的宝藏啊!”村民说着,指向了一座草木茂盛的山岭。

“神羊岭那边的山垄之间,长满了野生的葛藤。您看那绿油油的叶子,多好看啊!这就是咱们村子的主要产业了。用葛藤抽丝,纺织成的葛布,可受欢迎了!”村民亮了亮他所背的一大捆藤条,自豪地介绍着。

赵青有些好奇,询问道:“神羊岭?是因为山上的羊很有灵性吗?”

“是的,神羊岭那边的山羊非常有灵性,所过之处,从没有猛兽敢于侵犯它们,显然别有特异之处。”村民解释道:“我们这里的人都很崇敬这些白羊,认为它们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

赵青听后感到有些新奇,她没有想到自己曾经放牧的这些白羊,竟然会受到如此的崇拜。村民们对它们敬畏有加,时常会收集新鲜的葛叶,作为食物献上。

提着手中的镰刀,村民装出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压低声音解释道:“刚才你路过的那个院子,就是我们村里的‘神羊庙’了。据说,这间房屋里曾经住过一家传说中的修行者,这些白羊原本就是她们家养的……”

在和村民们的聊天中,赵青也得知了这些人搬迁而来的缘由,原来附近的乡邑这段时间出现了一批异地来客,自称想要让逝去的主君落叶归根,要以重金作为代价,让人帮助寻找其先祖的墓地。

为了得到一笔可让平民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重金”,光是这一带的区域,便有成百上千的村民,专门在山里寻找了好几天,结果毫无收获,不过,却因此发现了这边山羊的异常。

《吕氏春秋·异宝》载:“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楚人之鬼,剑拔驽张,面目狰狞,多为凶神恶煞,故人多惧之;而越人信奉之鬼,多为吉祥之神,人多信而求佑。

由于把山间的白羊当成了吉祥之神来崇拜,又联想到了曾经住在这边、素有本事的赵青一家,附近的村民们很快就出现了一个专门寻神羊庇佑的风气,有不少人家搬迁过来,定居于此,令这个荒村重新振兴起来。

中年村民之所以一见到赵青就如此热情,自然并非是他真的这般好客,而是这个村庄已形成了初见规模的“旅游业”,当地的村民想要当导游解说,忽悠她在这里参观,花钱吃饭、住宿。

不过,据这个村民所说,神羊岭的名气并没有广泛传播开来,反而有着逐渐被时间冲淡消失的趋势,虽正值清明时节,最近来的行客却越来越少,村子变得冷清了许多,言语间流露出些许无奈和叹息。

……

接下来,赵青继续跟着村民参观村子,看到了每家每户门前挂着的腌制鲤鱼,“庶人食菜,祀以鱼”,这一尾尾鲤鱼,正是村里为了祭祀大禹而自发供祭的物品。

不远处的空地上,一群少年少女正在荡简陋的秋千,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还有几个人聚在一块斗鸡,占据上风的那人喜笑颜开。这些活动,都是民间清明节常见的习俗。

另一边的屋檐下,十几名妇女在锅盆里熬煮着丈夫们收割回来的野生葛藤,缕缕轻烟飘向空中,再用工具进行抽丝,通过一系列繁琐的工序,逐渐将其纺织成白如雪华的精细葛布。

那首《诗经》中的《葛覃》描绘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由于山陵之地少有农田,大部分人靠着捕鱼打猎维生,所获取的鱼类肉类难以长期保存,没法贩卖到山外较繁华的地域,因此,织葛业已是村子里主要的对外产业,而非平原地区常见的耕田务农。

据赵青所知,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的越女,每年劳心费力,却仅能织出一两匹的葛布,用于制作夏季售卖的薄衣,每匹布大约能换取三四石栗米,工作十分艰辛,收入却相当微薄。

赵青驻足观看良久,心中感慨万分,这些勤劳的妇女们用自己的双手为这个村子创造着价值,也让她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希望。

想要造福乡里,她打算使用的手段,自然并非简单粗暴的分发大量钱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搞好当地的教育业,让平民也有着通过学文习武改变人生的希望,方是正确的道路。

当然,由于赵青肯定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实打实地教导乡亲,她准备在未来开展的项目,其实是花费钱财让人到山里支教,并以此作为榜样推行开来,形成广泛的风气……

“天色已晚,离这边最近的乡邑却还有几十里路。小姑娘,你要不要来我家吃点晚饭,填一下肚子,以及住宿一晚?”

聊了一路天,中年村民在自家门前停下脚步,把背着的葛藤条放下,打量着看上去没带什么东西的赵青,有些犹豫地开口道:“如果带钱的话……三四个小币就够了。要是没带,那就看我家秀娘的意思了。”

还挺便宜的嘛?赵青悠然一笑,刚想要直接透露自己“神羊庙”之主的身份,表示无需暂住他家,却瞥见不远处的路口拐角处,有一个小丫头蹦蹦跳跳地冲了过来,瞪大眼睛望向了自己,惊喜地开口道:

“阿青姊姊?你终于回村啦!”

听到自家女儿如此叫喊,中年村民神情一怔,揉了揉眼睛,再向着赵青看去,逐渐将她的身影跟他在附近乡里打听到的消息对上了号,顿时吃了一大惊。

想到自己一个搬迁过来的外地人,居然在本村人面前唠嗑了这么久,编造了一大堆神异之事,他不禁脸色通红起来,下意识地挠了挠头,奇怪地问道:

“阿雀,你是怎么认出青姊姊的?我记得我们家过去一直住在南林乡的西边,跟她们家没有打过交道啊?就连我跟你娘,也就只在乡邑卖货的时候,远远瞥见过她几眼而已。”

没等到小阿雀回答问题,中年村民转头向着赵青歉意一笑,开口问询道:“阿青姑娘,听说你跟你阿母先前是要前往大城邑医治伤病,怎么中途就回来了呢?莫非是遇上了难处?需要咱村里凑点钱帮忙吗?”

“打着你家山羊的名头,吸引前来祭拜的行客,我们这段时间来赚到的余钱,也应该有你的一份才是……”他刚想继续说下去,却被已跑到跟前的小阿雀打断了言语。

只见这个年仅七八岁的小丫头从背后掏出了精心编织的苇叶草环,戴在了自己的头上,然后单脚踮起转了个圈,双眼亮星星地对着赵青叫嚷道:

“其实阿雀确实没见到过青姊姊的面,不过阿爹经常跟别人说赵青姑娘得道成仙了,她所留下的白羊才会那么神异,所以,我猜想你回来的时候应该会变成仙子。”

听着小丫头童真可爱、语气却异常坚定,觉得自己是仙子的发言,赵青不禁哑然失笑,随手点了点阿雀头上的草环,令其变得五彩缤纷起来,绽发出了炫丽的光芒。

而在展露出一手“仙术”的同时,她亦注意到了这个草环复杂的编织手法,似非是一般的小孩所能掌握,大概率是某家大人送给阿雀的礼物,看上去,小丫头在这个村里还挺受欢迎的。

“对了!仙子姊姊,在阿雀抓泥鳅的那条河边,有一个很会钓鱼的白发老翁,说他正在等待着一位清明回乡探望的仙子,希望你去见一见他。”

注意到头顶的草环大变模样,小女孩笑着把它摘了下来,捧在两手之间转起了圈,又像是忽然间想到了什么,开口补充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