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清地宁,以德载道 4k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清地宁,以德载道 4k

簡繁轉換
作者:观星若尘梦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09:22:19 来源:源1

能发现我半隐身的状态吗?赵青心念微动,知晓应当是自己在模拟“不老长春功”接入谷内元气网络时,被相当于网络管理员身份的谷主给察觉到了踪迹。

从谷中居民和谐的生活,与这两个少女出来相邀的情况来看,这里的谷主应该是一个性格温和之人,并无恶意。

于是,她解除周围的隐蔽效果,现出身形,跟着两人向着潭边一间石屋敞开的门户行去。

在进门之后,赵青眼前一亮,只见石屋内部的家具装饰摆放得错落有致,均以松木柏木制造,手工极佳,予人耐用舒适的感觉,墙上还挂了几张字画,清雅脱俗,深富幽趣。

感受着屋内精致淡雅与自然融合的美感,她心中微动,察觉到这里与外面纳西族人的居所风格大不相同,反而带着中原地区文雅之士的韵味,不由得若有所思。

再向内穿过了两个隔间,赵青看到地面上有一块凸出来的岩石,直连石屋底下的山体,正面刻划着“不老长春谷”五个字,字与山岩浑然一体,且又不可分割,仿佛石面上原本自带着的纹路。

岩石背面,则有一个空洞,内有泉水潺潺流出,并立着一个石龛,中空无物,多半便是昔年谷中“神书”放置的位置。

绕过岩石,便是几级向上的台阶,以及道路尽头的一扇古朴木门,两个少女守在外边,示意她将其推开。

赵青平静地向里行去,房门无风自开,瞧见了屋内正伏在一张桌案前、手中拈着一支毛笔、在纸上书写的不老长春谷谷主,对方运笔轻重缓急恰到好处,笔尖所至,有若行云流水,意到笔到。

那是一个穿着淡黄色的轻衫,约莫十七八岁年纪的少女,肤色娇嫩,晶莹雪白,双眼明澈有神、晶光灿然,嘴角边有个酒窝,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像是感应到了赵青的到来,她轻轻落下最后几笔,伸手取过旁边一个印章盖在纸上,把毛笔先往清水浸洗,搁在砚台边缘,微微仰头,向着来者望去。

看清楚了少女的相貌,赵青心中微讶,这个谷主跟王语嫣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应该不是李秋水,那就是李秋水的小妹,李清宁了?

《庄子·至乐》云:“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

《老子》亦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也。”

观其姿态与动作,这个李清宁的一举一动,无不带着清虚宁静的道韵,仿佛在轻抚每一个人的心灵,境界高深之至,确实不愧于她的名字。

看来,对方并未像自己先前猜测中的,因为未曾习武而年老死去,而是得到了逍遥子的指点,早早地就来到了这座不老长春谷中,不但青春长驻,还当上了这里受人尊崇的谷主。

赵青心中暗暗思索,并向着桌案上刚写成的一篇诗文望去,只见是首名为“桐柏崇道观”的诗,诗曰:

妙道心期赤水求,隙驹光景任川流。朝真净界琼台月,涤想鲜飚玉宇秋。芝茹荐盘香露散,茶腴烹鼎绿云浮。劳生可念荣华束,食顷HD枕上游。

字迹秀丽整齐,亦不失飘逸自然,形神俱备,有种清静无为的意韵,显露出李清宁在书法上的高超造诣。

桐柏崇道观?赵青知晓这应该是道教南宗祖庭之地,位于天台山,最初由孙权遣葛玄建立,唐睿宗景云年间,敕为司马承祯置观,始有桐柏观之名,并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改名为桐柏崇道观。

现在的桐柏崇道观,全真道南宗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应该才逝世没几年,但已然相当兴盛,殊不亚于唐时。

话说,逍遥子有一部分的传承来自于司马承祯,也许正是从这个宫观中得到的?

在赵青心中若有所思的时候,李清宁两手支着巧俏的下颔,微笑着道:“这首诗是家父昔年观祖父出家所居的静室、游览天台胜景时所作。琼台夜月、玉宇清秋,终不过黄粱一梦,转瞬即逝。”

“庄子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我深以为然,故而只在师父处习得了‘琴棋书画、诗酒茶花’这女子八雅,未曾修习过道家的武学。”

说到这里,她主动起身,取过不远处的一罐茶叶,燃起炭炉,准备生火煮茶,招待客人。

瞧着李清宁纯熟的手法、姿态优雅的动作,赵青心念微动,细品对方刚才的话语,知晓桐柏崇道观正是扫地僧曾经出家为道的地方。

同时,她感应着李清宁身上的气息,猜测着对方在不老长春谷得到滋养后的境界修为,与她的目的所在。

过了一会工夫,等到水煮沸之后,李清宁几次倾倒,斟出了两碗佳茗,将其中的一碗递给赵青,茶香四溢。

默默地品了几口茶,李清宁突然开口道:“不老长春谷的情况,正合道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要旨,再加上谷中阴阳地磁有异,方才出现了这奇异无比的灵网界域。”

“老子有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这样一处世外胜地、人间桃源里,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变得平和宁静,忘却了一切的纷争,达到了‘天清地宁、万物顺生’的至境。”

“当年师父偶入此地,感悟天地自然之妙,拿到了一卷吕祖留下的神书,飘然离去。两百多年悄然而逝,却是不知他现下如何。”

知道不老长春谷与世隔绝,没有外界的消息,赵青主动告知了她这些年外界发生的大事,包括扫地僧由道入佛、隐居于少林寺中,逍遥子近期即将得道飞升的情况。

听到赵青与扫地僧、逍遥子都有过切磋比试,李清宁的眼中显露出好奇的光芒,微微一笑,开口道:“赵姑娘,你既然想要感悟不老长春谷内的道韵,不妨与我也交手几招,亲自体会其中的奥妙。”

“好。”赵青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李清宁入谷不过六七十年,在不老长春谷中尚属年轻,也不曾专门专武,能够当上这里的谷主,应当是设法改善过了谷中民众的生活,与领悟到了谷中真正奥妙的缘故。

虽然同样是依靠元气网络自行运行“不老长春功”,但人与人之间终究是有着资质的差异,在心性与先天经脉的情况上有着高下之分。

在赵青的感应之中,对方体内蕴藏着的功力,远在先前遇到的每一个纳西族人之上,堪比“天人交感”的层次。

再加上李清宁青出于蓝的天赋资质,与她近乎与道相合的心境,只要身处于这片山谷之内,便可说是一位当世大宗师级别的人物,甚至在战力上还要更加惊人。

见到赵青应下了切磋一事,李清宁不紧不慢地起身,清洗了两只茶碗,整理了一会桌案。

随后,她在屋内打开了一条向下的通道,走到了石屋底下的一个空旷石洞,将洞中一张石桌上摆放着的棋子收起,转过身来,淡淡开口道:“赵姑娘,你先出手吧?”

在赵青的感应中,不老长春谷方圆十数里的巨型气场缓缓向内收缩,天地灵气朝着这个地下石洞奔涌而来,化为上千缕细密的元气丝线,汇聚于李清宁的围身数尺之内。

它们以一种玄妙的轨迹极速流动,编织着,散发出淡淡的微光,有如为她披上了一件神圣的薄纱。

刹那间,这片天地仿佛活了起来,有了它自己的生命,或者说,成为了李清宁身体在外界的延伸,有了自己的心跳、呼吸,奇异无比。

不老长春谷共有上千人,人均年龄超过百岁,从小饮用长春泉水,积蓄着内力,全部加在一块,相当于十数万年的磅礴功力,总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就算李清宁只能引动其中的一成力量,威力之强,亦非是世间任何高手所能抵挡。

赵青明白这个道理,将心神的感应放到最大,在对方构建完护体薄纱之后,终于对不老长春谷元气网络的整体结构有了深刻的领悟。

只见她腰间的七彩虹光剑陡然出鞘,分化出了成千上万的繁复剑光,仿佛一片洒落而下的清寒月光,要融溶进每一个观者的心灵深处。

每一道剑光,都对准了其中一根输送力量的丝线,要将其切开截断,且力道掌握到了精微之极的地步,几乎毫无外泄,绝不会对石洞的环境、陈设造成损伤。

感应到赵青针对性极强的攻势,没有过什么交手经验的李清宁虽不知应当如何破解,却也并未显露出慌乱之意,而是朝着她淡淡一笑,不闪不避,翩然出指。

瞬息之间,赵青忽地发觉整个石洞、整片不老长春谷完全消失了,天地间只剩下她和李清宁,后者正一指向她点来,似若在极远处,但又像近在眼前。

恍惚之间,她似乎被触动了心内某种难以形容的情绪,像游子返归家乡,寻仙者忽入仙域,感到周围忽生疏离之感,空间不再真实,仿佛化作了梦境的世界。

由于赵青斩向元气丝线的剑光,本是靠着精神感应来确认的具体方位,锁定了丝线不断变化挪移的最脆弱之处,此刻失去目标,顿时有所散逸,便要被对方的护体薄纱挡在身外。

与此同时,这个梦境般的世界中,倏然出现了上千个李清宁的形象,神情、打扮、动作各异,千人千面,如梦似幻,令人难以捉摸。

其中每一个李清宁,都同步地点出了一道指力,攻击铺天盖地而来,几乎无可抵御。

小国寡民,“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但为了防止外界可能的侵袭,终究还得备上一些甲兵。

这一招“千幻千面千劫术”,便是她数十年来感悟人心与天地变化,所创出的护身对敌之法,凭借着元气网络的加成,威力大得不可思议。

然而,面临着这般难以想象的危险处境,赵青却如同李清宁一般不闪不避,也没拔出蕴含着奇异能量的紫薇软剑进行防守,只是淡然一笑。

下一瞬,上千个李清宁的幻影、梦境般的世界陡然消散,铺天盖地而来的道道指力侵入了她的周身五尺之内,却显露出了一张由元气丝线织成的薄纱,将其轻易地挡在了外面。

原来,目睹对方的亲自试演,加上先前模拟“不老长春功”的感应经验,赵青在这片刻之间,便主动陷入了对方制造出的幻境中,由内而外,领悟出了像李清宁一般调动不老长春谷元气网络的法门。

凭借着更为高深的境界修为,她瞬间抢到了原属于李清宁的大部分权限,反客为主,在力量、招式、经验上都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可以说提前取得了胜局。

两人的动作戛然而止,显然是都明白了当前的情况。

望着神色有些愕然的李清宁,赵青微微一笑,道出了自身对不老长春谷玄妙的领悟:

“庄子曰:‘未形之分,物得之以生,谓之德也。阴阳和气,质成我身者,地之道也。’是以身御天地阴阳之气,其间奥妙,既在于心,亦在乎德。”

“德者道之用,道者德之体,通生万象,造化有为有不为,至德无为无不为。想要孕养天地之道,就必须在‘德’的方面大下工夫,这也是老子所著《道德经》中阐述的至理。”

在她的感悟中,“德”作为“道”外在的显化,同样是每个修行者都应该去钻研的至理,绝不可以忽视。唯有“以德载道、以道御德”,方能达至“天清地宁、万物顺生”的境界。

而正是因为从李清宁切身的展示中,悟出了不老长春谷的“小国寡民”“无为”之“德”,赵青才能够操纵谷中元气网络的部分威力。

就是不知道,属于自己的“道”与“德”,究竟在哪里?又该如何真正领悟呢?她在心中暗暗思索,逐步完善着自己求德修道的思路与方向。

听到了赵青的话语,李清宁也若有所悟,知晓对方竟然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彻悟了自己数十年的修道成果,不禁惊叹不已,并切身体会到了外力的不可依靠。

……

又是十数日后,襄阳城外的一座山谷附近,赵青一边思索着将先前在不老长春谷处的收获,融入“万象浩虚功”的方式,一边搜寻着独孤求败隐居的位置。

这几天来,她并没有在附近发现身上金光闪闪、头顶生有肉角的菩斯曲蛇,寻找起独孤求败来,颇有些困难。

这天夜里,赵青攀上边上一座小山的顶部,向着四周望去,忽然间听到极远处传过来了一阵雕鸣,声音微带嘶哑,但激越苍凉,气势甚豪。

是神雕的叫声?她心念微动,立即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掠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