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 第五百二十一章 元气传感器,袭杀与取代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第五百二十一章 元气传感器,袭杀与取代

簡繁轉換
作者:观星若尘梦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09:22:19 来源:源1

同一时间,白羊峡高处的那间石室内,几个赵青正在操办着不同的事项,忙碌不已。

其中一名赵青指尖探出了一根根丝弦,延伸至距石室数十丈的山顶岩石处,连接着几个漂浮着的水膜空泡,里面的空气以各种频率振荡发出声音,又被牢牢限制在一小片区域,分别传给了几枚正在广播的玉符。

之所以不集中使用,而是分布在整片山头,自然是为了避免天线之间的互相干扰。

另一名赵青,则站在一具等高的玄冰人体模型前,眼中射出淡淡的渐变色光芒,渗入其中已然构造得无比真实的经络、窍穴、神经、血管、脏腑、骨骼,激发出周流不息的元气,以此来测试模型的可靠性,验证功法。

一名赵青,手中握着一颗内有万千微细光纤的水晶圆球,操控着晦暗的幽冥真水,在其中腐蚀纂刻出复杂之极的纹路,这是备用的微型氢弹,结构越发精简实用,单发威力在千吨当量上下。

还有一名赵青,轻轻伸手按在一张薄薄的晶屏上,指尖不断滑动,似是在输入与调整着各种数据,那晶屏闪烁着幽蓝的光芒,密布着错综复杂的符文与刻度,中央则是一个个微小却精准的红点。

“分布于白羊洞周围数十里范围内的元气传感仪,监测效果着实不错。”她轻声自语,在晶屏上画出了一根曲折的线条:“两个深夜偷偷摸到青藤剑院后山的修行者,究竟是什么来路?”

“从此人离开的速度与引发的元气波动幅度来看,修为境界应该在六境或更高,还是需要注意。毕竟有事不走正道,偏偏绕路而行,这就绝非偶然,多半有所图谋。”

赵青心中微动,神念勾连上了云层中大量以冰晶制成的光学镜片,启动了红外热成像的追踪模式,再辅以散布在各个山头的元气传感仪,双重监控之下,她很快锁定了那名潜入者的动态。

所谓的元气传感仪,听上去颇为玄妙,其实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不过是将无形的元气波动转化为可量化的参数,对周围一带的元气环境进行实时且精准的监测。

这些传感仪内部,均嵌入了经过特殊处理的魔气感应元件,作为元气生命,“魔气”对元气的波动极为敏感,能够捕捉到因修行者精神力、能量外逸所引起的元气环境微小变化,且自身的状态也随之微弱波动。

一缕普通的真元,在天地元气浓郁度或活性不同的环境中,能引动的元气量显然不会完全一样,在无灵之地更是仅有本身的能量起效,而“魔气”的变化也是类似的原因,只是要灵敏得多。

除了对魔气元件磁导率、透光率、折射率等常规属性的精确测量外,“元气透过率”,才是这其中的关键,代表着诸多材料中对天地元气的阻碍流通作用,也就是相当于“灵阻”一般的存在。

就像通过测量电压与电流,可用于了解电路的状态一样,元气传感仪正是通过将魔气元件和一系列灵材进行各种“串联”“并联”,巧妙地测量元气浓度与灵气压强的变化,来感知修行者的存在。

这种监控方式的优势在于其穿透性与隐蔽性。即便是修行者使用了高级的隐匿术法,试图掩盖自己的行踪,元气传感仪也能穿透伪装,直接捕捉到他们元气的真实波动。

即使修行者们有意收敛气息,试图融入平凡之中,也很难完全避免元气的泄露。正如一个人无法在水中行走而不留下涟漪,他们在运用元气时,同样会在周围环境中留下清晰的痕迹。

当修行者运气逼开污浊之物,或是像那名黄袍中年男子一样,以无形的威压让带刺的藤蔓自动散开时,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动作,实则都是元气运用的体现,从而被元气传感仪给捕捉到。

更令修行者难以规避的是,修行者若不使用真元催动秘法,就无法发挥真正的实力,自然也就无法躲过上方云层红外成像的监视;而一旦动用真元,无论多么微小,都会触发附近元气传感仪的警报。

当然,光学视觉搜寻与元气痕迹感应这两种方法,本就是许多高阶修行者都会同时运用的追踪之术,但施展的水平亦有高下之分,赵青过去就颇擅此道。

不过,将后者集成压缩于一台小型仪器中,还可以测量元气浓度小于亿分之一的微弱波动,并广泛散布以“守株待兔”,让别人连自己被发现了都无从知晓,这就是另一种更为高明的手段了。

“怎么处理?”听到外面出现了异常,几名赵青同时发问,接着商讨了起来。

……

作为一座人口达到数百万的巨大城市,长陵在不断扩建的过程中横跨了辽阔的地域,甚至各区块的气候都经常不尽相同。

渭河边的一处广阔水田里,雨丝绵绵,如细针般轻轻刺破夜的寂静,微弱的月光下,依稀可见一些村民正弯腰弓背辛勤劳作,收割着嫩绿的水芹,动作熟练而迅速,偶尔传来几声低沉的交谈。

水田波光粼粼,映着天际稀疏的星光,不远处,静静地卧着一个古朴的村落。

青砖黑瓦的房屋错落有致,虽然建筑简陋,却是早在长陵皇宫前便已建成,一砖一瓦都透着老气,墙上的青苔在微凉的雨丝中更显翠绿,增添了几分韵味。

这些村民黑且瘦,早已经习惯了在水中和雨中劳作,如此细雨,他们连蓑衣都未穿,只是任凭雨丝渐渐打湿衣衫。

在村落的一角,则有一家看似普通的农户小院,屋檐下整齐地挂着一串串咸鱼干,都是一指粗细的小海鱼,门前立着一尊破旧的土地神像,边上还种着几株瘦弱的菊花,在雨中摇曳生姿。

此时,一个面容隐藏在阴影中的身影悄悄接近,脚步轻盈,仿佛与夜色融为一体。

这人正是先前那名黄袍中年男子,他的目光在四周迅速扫视了一圈,确认无人注意后,便快速地走向了农户的门前,迅速从怀中取出一封密封的信函,放在了神像之下,然后轻轻挪动了神像前几块不起眼的石块。

通过改变这些石块的位置,形成的一个简单的特定图案,便是胶东郡用以传递讯息的手段,隐藏着解码密笺被打乱文字的关键,只有那些熟悉的人才能留意到,正确地解读出其中的含义。

接下来,他只需要等待即可。

胶东郡门阀最初的起家资本,正是来自于其贩卖至秦国各地的咸鱼干。大量的鱼类在制成干货之后,甚至可以满足三分之一秦境的肉类所需,逐渐成为了平常人家裹腹充饥、增鲜调味的首选之物。

长此以往,那些位于市场下游的鱼贩,自然也对胶东郡产生了深深的依赖,而郡内的高层则借此机会,将许多鱼贩发展为自家的谍探,建立起了一套隐秘而高效的情报网络。

一条条来自远方、廉价普通的咸鱼干,在运输的过程中,悄然成为了传递消息、联络各方的绝佳载体。鱼贩们穿梭于各地,不仅带去了食物,更带走了宝贵的情报与指令。

心里闪过这些念头,感慨于胶东郡先辈深谋远虑的同时,黄袍中年人又在农户小院环顾了一圈,确保一切无误,刚准备转身离去,动作却倏然一顿,接着朝向一旁的院墙斜斜撞去。

那堵并不算坚实的院墙轰然爆炸开来,却立刻被一声清亮的震鸣声给盖过。

黄袍中年人的袖中一道深青色飞剑倏然飞出,就像有自己的生命一般,急速的围绕着他的身体旋转,形成了防护性的光幕。

几乎同一瞬间,一柄透明的大剑自远处的黑暗中飞掷而至,径直刺穿了他原先所在的位置,以及后方的数道院墙、数间宅院,一团团的尘浪依次绽放,形成了一条笔直的线路。

然后,这条刚刚被划出来的线路开始迅速发光,内里有无数交叠在一块的符文稳定地传输着天地元气,立刻便让这片区域转化成为了一道急剧放大的剑罡,一柄足有数十丈长的晶莹巨剑。

剑身弯曲起一个明显的弧度,看上去似要朝着黄袍男子方才躲闪的方位斩去,却又在中途忽地崩解开来,迸射出密密麻麻的细小剑气。

屋瓦被切碎,墙被割裂,一些刚刚感觉到危险的猫狗身体碎裂成无数片。

大半个村落在这一击下毁于一旦,化作了残垣断壁,可其中却有一栋房屋几乎完好无损。

一块巨大的深青色龟甲虚影笼罩着那片区域,表面与落下的剑气碰撞发出连绵的叮叮响声,多出了数不清的凹陷,色泽也迅速黯淡起来。

这些年来,胶东郡猎杀了不知多少头海外的异兽,黄袍中年人拥有一件强大的龟甲防御符器,在关键时刻起效承伤,夺回了先手,并非出人意料之事。

只见他的身形在一片血雾中再度浮现,但围绕着他盘旋的深青色小剑却已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束细长的软剑,磅礴的真元顺着剑身上的符文不断激射出去,化作了无数道凌厉的风束。

之所以称之为一束,便意味着不止一柄,而是有很多柄剑,代表着极高的使用难度,堪称象征着这名修行者身份的独特印记。

一股强大的本命气息也从他的身体散发开来,加持在了风束之上,让它们悄然间多出了几分柔韧之感,就像是成群结队的灵活小鱼,在水中欢跃蹦蹦跳跳,好不快活。

于是,空气中同时溅起了一朵朵小小的元气浪花,一圈圈青色发光的波纹扩散开来,将大片范围内的天地元气搅得紊乱之极,难以被敌人感知和操控,也让黄袍中年人的真正出招变得隐蔽起来。

如果能够更深入地观察那些小鱼的动作,就会发现它们在跃来跃去的时候也在互相吞噬,辅以天地元气作为养料,快速地增长变大,最终将培育出唯一一条吞天巨鲸,演化出极其强横的杀招。

……

那片先前有许多村民在劳作、现下人群却四散而逃的水田里,却仍有一名依旧在割着秋芹、手中的镰刀拿得很稳当的中年男子。

距离他大约数丈的地方,一柄深青色泽的小剑速度开始飙升,剑尖直指此人的后心。

在如此短的距离之内,几乎任何的修行者都无法来得及闪避飞剑的刺击,更别提这柄飞剑先前一直在月光下的阴影暗中潜行,没有激起半点风声,可以说隐匿得十分完美。

千钧一发之际,这名混入老农中的袭杀者,其后背却有十数个窍穴通透发亮起来,向外涌出了一个晶莹的气团,紧接着猛然炸裂,气流激在了水面上,生出了冲天而起的泥水飞瀑。

无数雨点被震得反向飞出,恰似银河倒挂。

借助于一炸之势,此人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角度及时探出了自己的臂膀,手腕柔软至极的转动起来,整条手臂也画圆般急速的挥动,剑光在他的身前旋转、扩张,如孔雀开屏一般展开,光芒大盛。

很多柄细长的青色软剑连绵成片,晶亮的剑气编织如网,在他的身前形成了一面张开的光伞;空中许多还在飘洒的水珠和剑身相遇,击碎无数细丝,则像是伞缘垂落的流苏。

当黄袍中年人御使的飞剑骤然激射而至之时,这面光伞张开到最大,紧接着便收拢了起来,内中无数笔直激射的剑气和平挡在前的剑气纷纷相撞,发出如洪钟大吕般的震鸣声。

在这短短的一瞬间,很多柄细长的软剑以奇异的方式弯折扭曲,纠缠相绕,竟然在剑尖与剑锷处同时打了两个死结。

它们将外来的飞剑紧紧捆缚住,囚困在了剑束之间,伴随着剑身上的符文发亮震颤,逼出了其内灌注的所有真元,再不能作丝毫动弹。

“《纶布剑经》?怎么可能?”感应到了自己的飞剑被夺去的整个过程,正凌空飘起、蓄势待攻的黄袍中年人脸色蓦然一变,似是无法理解,不可思议地叫喊出了声。

据他所知,作为郑氏门阀可以说相当偏门、修行难度也高的秘传剑经之一,整个胶东郡真正掌握《纶布剑经》的修行者屈指可数。

除自己以外,每一位应该都是七境的宗师,家里的中流砥柱,怎么会在敌人的手上冒出来?

就算这一点能够用功法泄露来解释,对方所修的本命物,为何也是跟自己多年前向家中工坊定制炼成、长得一模一样的天枢束剑伞?两者之间的差异小到了如此程度,那么……

郑立人想到这里,心中陡然生出了冰凉刺骨的寒意,不禁思考起了千百种诡异可怖的可能性,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惧开始在他的心底蔓延,像是冰冷的蛇信子,舔舐着他的灵魂。

他下意识地从半空中落下,站在一根倾斜的梁柱上,几条刚从小鱼进化而来、满嘴利齿的鲨鱼状剑罡在周围不住游荡,鱼鳞片上遍布尖刺,看起来凶恶狠厉之极,护住了郑立人的身前身后。

见到此招已成,他心下稍安,刚准备施展新的剑式尽取守势,打算趁机遁逃,发送信号获取长陵驻军的支援,却倏地感到一柄锋锐的小剑从脚底激射而出,自尾椎而入,彻底切开了自己的后背。

如果对方知晓自己的一切修行功法上的秘密,对其中的弱点了如指掌,自然也能看破方才那式“游鱼嬉水”攻守中的奥妙,用最阴险的飞剑手段袭击自己的要害,瞬间致人死亡……

在这一刻,郑立人的脑海中飞快地闪过了他方才尚未完全想清的那个念头,凭借着六境巅峰修行者的顽强生命力,一时间并未死去,靠真元吊着最后一丝生机,身体缓缓向前倒去。

他勉强转过头,视线穿透了弥漫的血雾与尘埃,试图看清那袭杀者的面容。然而,当那双眼睛真正锁定住对方的刹那,郑立人仿佛被无形的重锤击中,心脏猛地一缩,几乎要停止跳动。

站在那里的,不是他想象中的任何敌人,而是一个与他面貌惊人相似的男子,不,那简直就是另一个自己,从发丝到眼神,从衣着到气质,除了那股冷冽的杀意,一切都与他如出一辙。

“你……你是谁?!”郑立人挣扎着开口,声音因震惊而变得嘶哑,充满了绝望与不解。他的意识开始模糊,但心中的恐惧却如野火燎原,无法遏制。

可那“另一个自己”只是冷冷一笑,没有回答,而是缓缓举起了手中的天枢束剑伞,那本该属于郑立人的本命物,在此刻却成了他死亡的宣判者。

剑伞轻轻一挥,无数细长的软剑再次编织成网,这一次,它们的目标不再是外来的飞剑,而是郑立人本人。

“原来……是我自己……”他喃喃自语,心中涌起的恐惧与悲哀交织在一起,几乎要将他淹没。

他试图回忆起自己的一生,却发现自己的人生轨迹似乎与眼前这个“敌人”重叠在了一起,分不清哪些是真实的记忆,哪些是对方的幻象。

人影手中的软剑轻轻一抖,无数道青色的剑气如丝如缕,缠绕上了郑立人的身体。那些剑气仿佛有灵性,精准地切断了他与天地间元气的联系,也切断了他生还的最后一丝希望。

郑立人感到自己的身体在逐渐失去温度,生命力如同沙漏中的沙粒,一点点流逝。他眼睁睁地看着那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黄袍中年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困惑与不甘。

“为什么……会这样……”他低声呢喃,声音渐渐消散在夜空中。

人影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看着郑立人的生命之火一点点熄灭。

也就在这时,那些残破的院墙、断裂的梁柱、毁坏的水田,以及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忽然间开始如蒸腾的水雾般渐渐消散,归为了虚假的幻象。

一个完好无损的“郑立人”身穿黄袍,简单地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衣着,摸了摸藏于袖中的飞剑,脸上微微一笑,便从那家门前有土地神像的农户处离开,大跨步走向远方。

当他飞渡过先前的水田时,一枚微微发亮的玉符出现在了“郑立人”的手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