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 第四百章 辩论,炼化(4k)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第四百章 辩论,炼化(4k)

簡繁轉換
作者:观星若尘梦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09:22:19 来源:源1

“这你就想岔了,没有领会到我真正的意思。”

听到批评自己的回复,田瓘向前迈上一步,将近九尺的高大身体缓缓坐定,虽然头发已有几分花白,但眉宇之间仍流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神情,让人感受到气势上的压制。

只见他身着高冠博带,长袍纹饰华美,五色十二章交相辉映,颇有“错采镂金、雕缋满眼”之风,平静地望着眼前微笑的范蠡,随手拈下了几朵天上的流云,将其置于峰顶化作一口清泉,然后解释道:

“一名在训练时百发百中的新兵弓手,在战场上的表现多半比不上射术一般的老卒;熟悉安全的环境下发挥出的能力,到了陌生且危险的地方就不一定适用。”

“因此,就算他刚才的表现达到了我需要的水平,看在其年纪太轻的份上,仍然得降低一些评价,在加入我们田氏成为客卿后,暂时没法获得较高的待遇。”

“还有,‘鸱夷子皮’这个名字,虽然只是代号,但听上去也太平庸了些,同样难以让他人为之信服,最好还是改上一改。”

范蠡此人,虽然生于楚国宛地三户,只是民间的普通家庭,但追溯其先祖,却是名声显赫的晋国上卿范武子,在血缘上属于昔年晋国六卿祁姓范氏的支脉子孙。

或许他在最初崛起之时,家中已沦落到了平民的境地,根本没得到晋国范氏大宗的半点支持,但当范蠡在楚越之地闯出一些名头后,同氏同源的大宗自然不吝于提供少许帮助,进行投资,使得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深。

不过,无论范蠡跟范氏大宗发展出了怎样的交情,原先是何等关系,一切均随着晋国范氏、中行氏在六卿间斗争中的失败而大为改变。

数年之前,在赵鞅的追杀下仓惶逃奔到齐国、家族势力百不存一的末代宗主范吉射,在诸国间的影响力,显然已不再比得上身为越国重臣的范蠡,被给后者反超了。

然而,虽然逃到齐国之后,范吉射仅得到了一座大邑的封地,沦落到了三四线势力的水平,但由于先前范氏、中行氏曾跟齐国田氏结盟,其实过得还算不错,至少没到悲惨凄凉的地步。

为了在齐国站稳脚跟、想要成为田氏附庸、得到更多庇护的范氏,得益于在晋国常年政斗的丰富经验,很快察觉到了田氏的窃国意图,于是主动将精于谋略的范蠡推荐给了田氏家主田乞,在边上牵头,想要双方达成初步合作的协议,两相得利。

而在主管此次合作事宜的田乞庶长子田瓘看来,位于区区一个被吴国拿捏的越国,范蠡就算身掌国中重权,亦难以跟在齐国权势更盛的田氏相提并论,就算双方进行合作,也应有着主从之别。

至于边上的孙敌,此人虽为吴国泓上剑卫统领之一,但自觉在孙武隐退后越发不受重视,念及齐国田氏主脉有代齐的潜力,且被后者许诺事成后可担任大司马之职,统率三军,或可再现其父孙武领军纵横天下之威,故而与效忠吴王相比,更倾向于跟田氏搞好关系,等待着跳槽的时机。

“话虽是这么说,可是让你在一个初入伍就能射箭百发百中的新兵,与另一个始终能力平庸的老卒之间,挑一个来投入资源进行培养,你又会如何选择呢?显而易见,天赋出众的前者更有成长性。”

“更何况,同样是在校场比试射靶,射术尚可的弓手,年少出师的养由基,最终取得的成绩都会是全中红心,但实际上的技艺水平,却是天差地别。若是后者,就算初入战场,亦可远胜侪辈,立刻大放光彩。”

直视着田瓘的眼睛,范蠡同样坐了下来,指尖微划,便令那口清泉变成了一条曲折的溪流,并在溪流上游放置了一只铜爵,爵内自然地涌出酒水来,淡淡开口回道:

“此外,我先前已经说过,子皮他深得吾师看重,现下正在修习一门玄奥的神通,或许需要等待三四年,也可能只要半年,才可答允你的条件,入齐助田氏一臂之力。”

“也好。”这时,收到了边上孙敌传过来的讯息,田瓘目光微亮,随手捞起酒爵品了一口,并未因时间的推迟而显出不耐烦之感,只是气势再沉凝了几分,向外扫了扫袍袖,道:

“到时候,如果能在齐国听闻到鸱夷子皮这个名号传扬开外,证明了他确有这般过人的潜力,我再给出更高的待遇。就目前而言,我们双方还是仅限于部分情报、物资交换的合作程度吧!”

……

待到不太满意的田瓘,跟孙敌一前一后离去,范蠡边上的曲水忽地现出了几尾欢跃的金鲤,驮着酒爵清洁了一番,而峰顶处眺望远方的白衣年轻人,也缓缓转过身来。

只见对方身着白衣素袍,温润优雅,周身气机与外界天地毫无交汇,仿佛一片独立的宇宙,堪称至静,但细看之下,却能发觉,其人无时无刻不保持着高速修炼的状态,却显露出了至动的特征。

他的目光如利剑一般锐利,似乎能透视世间一切的伪装和潜在的缺陷,却莫名给人以亲近之感,让别人对美好的生活心生向往,自然而然纠正其偏,表现出最积极奋发向上的心态。

若是田瓘知晓“鸱夷子皮”光凭目光扫视,就有如此惊人的能力,势必为自己方才直接扫袖而去的行为而后悔不已。

“少伯兄,在由阴谋算计汇成的深潭之中,窥尽变幻莫测的人心,这就是文子老师带给我的考验吗?这般磨砺的方式,也算是独一无二的了,或许真能让我进一步悟出理想与实际的区别。”

阳子居的右手捧着一卷刻着上古天篆的玉简,左手五指微捻,幻化出五方仙气缭绕的虚空世界,气质中透着一股沉静与内敛的力量,让人不敢轻易靠近。

当他走到范蠡身边,收起玉简,终于开口之时,天地似乎也随之静谧了片刻,云霞徐徐而落,仿佛在边上倾听:

“吾曾闻,继吾师老聃得道之后,亢仓子得其纯,志凝宇宙,德若天地,渐臻全道至真之境;辛文子得其博,遍览万书,总领纲纪,以计算解寰宇之秘。”

“这些日子,我初阅少伯与文子合著的数百卷用于教授民众的医药卜筮、农圃种树之书,其道虽浅而易,但它们均为不曾修行的常人而编纂,却是前人所未涉及的领域。”

“若是子居所料不差,这一大片规划好的稻田,应该采用了不少你研究出来的新技术吧!也难怪山下的农夫们口中常念叨的人物,除了越王勾践之外,就是文种和你两人了。”

原来,范蠡想要向田瓘“推荐”的顶级人才“鸱夷子皮”,正是辈份算得上是他师叔的老聃新收弟子,阳子居。

不过,由于道家中人轻视礼法,范蠡本人其实也在跟着文子做事之时、接受过老子亲自指点的缘故,两人之间,却是一见如故,互相视为好友。

这么在意我无事编写的那些杂书?范蠡心中若有所思,但并不想在此提及这些小事,于是转移话题道:

“子居,田氏之所为,实乃篡国夺位之举,就算吾师提供、促成了这么一个机会,你也没必要掺和其中吧!”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是昔年汝师所作歌句,如今在楚地广为流传。”阳子居微笑着回道:“齐国公室与田氏之间的冲突,可没那么容易污染到我的心境。”

“实话说,在我个人看来,姜齐自太公望之后,便均是庸庸碌碌之辈,就算是那开创霸业的齐桓公,真正的功绩亦是寥寥,绝对比不上直接让管仲来担任齐国国君的大治。”

“如果臣子的贤德胜于君主,颁行的新政好过旧政,前者将后者取而代之,跟古时的禅让其实区别不大,又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呢?”

“慎言!慎言!你似乎有点太激进了。”范蠡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四周,诚心提醒道。

“怀疑平庸之君的作用仍胜过贤能之臣的,那不过是国家的体~制与当前环境出了问题,不复上古时期的纯朴善良,需要一个象征性的君主才能稳定人生。”

阳子居款款而谈:“然而,你扪心自问,从远处来讲,周公之于成王,从近处来讲,赵盾之于灵公,在这些能臣掌执国政之时,国家治理的情况,难道比君主执政时要来得差吗?”

“更进一步细究,数年之前越王勾践侍奉于吴,越国政事由汝友文种掌执之际,越国的民众,也照样过得好好的,跟勾践回国后其实区别不大。”

“有王无王、有君无君,两者之间,必然可通过某种方式达成一致,让绝大多数的中低层民众,在平稳安康的生活中,感受不到其中的差异……”

“神农不贪天下,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自贵於人,天下共尊之。”沉思片刻,范蠡眨眨眼睛,回复道:“今之王公侯伯,德行渐衰,自恃尊贵而凌虐于民,取而代之,亦正道也。”

“看来,关于田氏代齐之事,你已经帮他们想好了各种‘正当’的理由,连我都差点被说服了!子居,你下次跟我开玩笑、练习辩论之术前,还是先提示下吧。”

当范蠡笑呵呵地终结了这个话题,两人默契地没有互相表露他们心中对君臣之道真实的看法,而是遥遥点了点溪流中的酒爵,令其分裂成了两个,开始饮用起来。

虽然话是这么说的,但事实上,阳子居个人的观点,却远比他对范蠡今日所言还要激进得多,不过,观点是观点,行动是行动,在没有掌握足以颠覆天下的力量之前,阳子居在外人面前,反而倾向于保守的态度。

“人间政事,与天地政令何其相似也。却不知,子居在御六气之变的修行上,是否有着与先前理论相对应的独特见解?”又过了一会儿工夫,范蠡像是想到了什么,忽然好奇地问道。

跟完全避世隐居的亢仓子一脉不同,同为老子门下,辛文子却抱着视情况而在入世出世中变易的态度,开创了将治国理政之道化入修行的新派别;

从阳子居答应此次磨砺来看,他应该是更偏向于后者,不过具体的情况,在阐释大道的细节上,肯定是有所差异、另有创见的,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若非如此,据范蠡所知,看似悠闲、实则长年闭关的老聃,也不必亲自带徒,而是会将阳子居推荐到文子的门下,觉得这样已足以传授其道法,让他成为自己的师弟。

……

与此同时,禹陵园区中的明堂侧殿之内,“朝菌”赌局在丁号玉簋注数清算完毕之后,斟戈忘怙刚刚宣布可以对最后的戊号下注,早已准备好的赵青,便抢在众人前头,道出了跟西施几乎一模一样的话语:

“所有筹码,均压戊号朝菌能活上数载春秋。”

“你确定吗?”斟戈忘怙神色平静,指了指赵青手中已积攒到七百多颗的薏苡,淡淡开口道:“虽然我比较欣赏某些有新意有趣味的手段,纵然赌输亦可得到弥补,但大前提是,不要出现重复的情况。”

“赵姑娘,如果你没把握让我生出足够的兴趣,就匆忙压上全部,明明已经赚了这么多筹码,却想效仿施夷光四季画卷的布置,取巧获得额外的奖励,实在是得不偿失。”

“何来得不偿失?我自有办法,且欢迎大伙也一起跟注。”在众人颇不看好的目光注视之下,赵青微微一笑,自信开口,径直压下了全部筹码,其神态坦然自若,甚至让其他人在下注前都不禁犹豫了片刻。

不过,想到斟戈忘怙刚才已下过定义,表示仅有戊号玉簋内的朝菌方可作数,又想不到什么别的“作弊”手段,当姑蔑孚成第二个下注之后,场上众人也跟着压了自己原来打算好的筹码数。

但很快,这些觉得赵青纯是自讨没趣、浪费筹码、甚至为之痛心的巫师们,便体会到了懊悔沮丧的感受。

其中的原因、事情的经过很简单,也就是在当斟戈忘怙正式打开戊号玉簋盖子的一瞬间,一大股浓郁之极的孢子烟雾从里面喷射而出,眨眼间便迅速扩散开来,在整座殿堂内飘荡起伏。

不过间隔了数息时间,这千百万颗理论上相当脆弱、数量远没这么高的孢子,竟然已从空中汲取到了足够的生机能量,短时间内长成了伞蕈状的雏形,幽绿色的荧光接连成片,呈现出层层飘带的形态,随风而浮沉变幻,令此地仿若化作了一片绿色的星海。

但这个如梦似幻般的场景,却仍非场上最引人注目的重点,因为随着赵青简简单单的伸手一招,包括戊号在内,地面上的五只玉质方座簋竟然自行跃起,径直飘浮在了她身前三尺的区域。

考虑到这些被设下重重禁制、元气屏障的玉簋本是斟戈忘怙所有,实在没理由这么听赵青的“话”,毫无疑问,这便意味着一件超乎想象的事情:它们被她给炼化,更易其主了。

目前看来,在刚才那任凭众人各施手段的半个时辰内,赵青显然对戊号玉簋的朝菌进行了一系列特殊的生物改造,但她究竟干了些什么,用到了何等手段,却仍然无人知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