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 第三百七十章 船上巧斗,渔父初现(4k)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第三百七十章 船上巧斗,渔父初现(4k)

簡繁轉換
作者:观星若尘梦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09:22:19 来源:源1

所谓的“吴钩”,也被称之为“吴戈”,这是一种将短戈和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特殊兵刃,兼具了挑、刺、钩、啄、劈、斩、格等招式变化,其样式类似于手戟,但更为轻巧和灵活。

作为吴地常见的兵刃,吴钩通常被用于近身搏斗,其品质一般较高,价值自然也非比寻常,若以越国的物价来换算,一把精良吴钩就相当于三千以上的大币,多达二百石的粮食。

显然,能够从万里之外的吴地移民而来,承担得起旅途上的费用,这些吴人并非受不了夫差苛政的底层,而是来自于颇有家资的中户大户,想要选择一个更佳的生活环境;

其中三个取出吴钩的吴人,实是另外一人的侍卫仆从,从他们持拿兵刃的姿势动作来看,应当修习了一定的武艺,已是凝练出劲力的正式武者。

相反,舫船上的越人,大多数不过是普通的平民,纵有“好勇斗狠、多轻生死”的血性,但仅有一半人紧随其后,亮出了品质不一的青铜短剑,与吴人的武器装备相比,显然处于劣势。

看上去,这些短剑的品质参差不齐,均已生出了斑斑点点的青铜锈迹,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裂痕和磨损,若是被吴钩的刃头正面击中,恐怕连一击都承受不下来。

成年后从未见到如此凶险的对峙环境,方才那名对神灵祷告的农夫慌忙搬起了一只板凳充当防具,掩护着妻儿向着后方退去,途中差点被地上散落的行李绊倒;

好在边上持拿短剑的越人见状后及时伸手相扶,同仇敌忾之下主动前迈一步,于另外二十多名手无寸“铁”的越人身前筑起了一道扇形的防线,要在吴人武者的威胁之下,保护他们的同族弟兄。

而那些跟吴国没有直接仇恨的外越人,虽然事不关己,但船舱内的空间大小有限,也担心双方在兵刃厮杀下波及到自己,连忙聚集起来退到了另一个角落;

加上分成前后两团的越人和仅有四个的吴人,本想要尝试劝解、却生怕引起众怒、最终无奈归到这些外越人中的两名船夫,将整片空间分割成了四块。

霎时间,原本即将抵达富阳里或富中大塘,怀揣着对未来美好憧憬的众人,就落到了这般骑虎难下的困境,心中都充满了矛盾和纠结。

是啊,生活本就不易,每个人都渴望安稳的生活,眼见未来即将迈向美好的新篇章,谁会希望在这个关键时刻跟人发生激烈的冲突,付出血的代价呢?

无论是吴人还是越人,他们都不愿在目标即将实现之际,却因为一些口角上的争执、微不足道的矛盾和纠葛,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其实,他们原本可以采取行动来阻止事态恶化,却因为彼此之间的隔阂和紧张关系,以及犹豫、恐惧等复杂的情绪,令冲突一次次升级,而错过了和解的机会。

在船尾默默地观察着此事的起因经过,了解到了当下越人主流的思想,赵青心中若有所思,知晓在勾践新政策的影响下,越国虽然发展相当迅速,生活环境很是不错,但却暗藏着许多社会上的矛盾。

除了因越王对外地人待遇过高,而引发的排外思潮之外,跟正常的吴越争霸历史不同,由于主世界经历的时间要长出数倍,待到当初跟吴国有血海深仇的老一辈越人去世,几代人之后,两国间仇恨将会变淡起来。

固然,这有利于越国灭吴之后双方民族的融合发展,但这多半已是数十上百年的事情,跟现在的关系不大;

然而,从近处来看,倘若大多数越人因为条件变好,更愿意安于现状,而非向吴国报仇雪恨,参军训练的动力不足,那肯定是越王勾践所不容许的。

虽说这条舫船上发生的冲突,仅仅是偌大越国中一处不起眼的角落,但从中亦已窥见当前社会问题的一斑,以勾践、范蠡、文种等人的理政水平,多半已有察觉,会在不久后的将来,尝试给出解决的方案。

以总人口数仅有晋楚十分之一左右的一隅小国,吞并强大的吴国,北上观兵中原,就必须要有远比现下越国更多的人口,更忠诚的子民,更优秀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

至于武功最高不过阳劲大成的船上人,家财未过千金的商贾,或许在常人眼中已是了不起的大人物,在数月之前也算是能引起赵青重视的存在,可现下跟她的差距实在太大,难以激起多少水花。

转头望了一眼显然有耳力探听到舱室内情况的老船家,赵青并未从他正抬头望向船顶的目光中窥见担忧之色,心中明晓对方自信的来源,不由得微微一笑,然后回归了静观水道两岸景色的状态。

……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脚的,在盘算出舫船的狭小空间、不足以发挥出己方武者钩法的技艺,大概率无法无损取胜后,只见吴人大户强行敛去眼中的惧意,后退半步摆了摆手,首先打破了场上的僵局。

他从身上的衣袋里摸出了一把晶光闪烁的珍珠,迎着窗口射入的阳光晃了晃,又掏出了一杆精致的量枰,然后模仿越地音色开口言道:

“如你们所见,我只是一个来自吴地的行商,跟越国之间并没有任何过往的仇恨,相反,我们主仆四人不远万里而外,正是为了响应越王召集四方之民迁徙入越的政策,可令越地的商业更加繁荣。”

“身为越人,却私下里无视王上的政令,聚众对外人排挤欺辱,这岂是忠于君主的国民所为?若为外人所知,将会沦为全天下的笑柄,让越王吸引各国贤才的措施化为泡影。”

“方才首先带头起哄之人,无视了这严重的后果,是为不忠,因为一件小事就引发了流血冲突的危机,置他人生死于不顾,是为不义。此人让你们陷入不忠不义的境地,其心实在可诛矣。”

说到这里,吴人注意到已有不少越人战意消退,深思他所言的道理,已开始了互相辨别指认“罪魁祸首”的分裂行为,不禁心中大定,知晓现下就算爆发冲突,三名健壮的护卫也能保得自己周全。

毕竟只是没受过教育的平民,原本团结一致的越人一方在话术的诱导之下,已失去了刚才的配合,且难以在短时间内重新组织起来,从而让吴人商户生出了占据力量优势的信心。

看出另一边的外越人也因矛盾似已化解,放下了心中的警惕性,中年吴人从手里那把珍珠中挑出了一颗最宝贵的大珠,朝着外越人中一个身形高大、隐隐成为他们中临时领头者的壮汉走去,朗声开口道:

“方才诸位保持中立,没有跟着某些不忠不义之人同流合污,让我免遭于兵刃之灾,已算是我新结交的友人。这颗价值两千钱的上品珍珠,正是我为此事而赠出的谢礼……”

“如能将我等安全护送到富阳里一带,途中不再受到此等凶徒蛮人的威胁,只要期间平安无事,剩下的二三十颗珍珠,亦可一并奉上。”

这一番言辞,顿时让许多外越人眼神一亮,态度偏向了这个“友善”的吴人商贾,对船上越人的态度也出现了变化,眼神狠厉,目光中充满了不善,意在警告他们别再惹事。

通常情况下,一斛珍珠可视为五十金,也就是一块上品白璧、半件下品宝兵的价值,相当于大户人家百金资产标准的一半,吴人商贾给出的珍珠数量,虽然还不到一升,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已是一笔极为可观的财富。

与处于文明社会的越人相比,出身于蛮荒之地的外越人还要凶悍得多,对于珠玉金钱也更加渴求,当吴人提出了珍珠作为报酬之际,有相当一部分立刻便跟越人成为了敌对的关系。

“既然知道自己在妨碍王上政令,冒犯从吴地迁徙而来的友人,还不快把兵器放下!”

刚脸露喜色接过了那颗璀璨夺目的大珍珠,肌肉虬结的外越人壮汉立刻显出了他身上密密麻麻的蓝色纹身,手持短钺朝着越人一方吼道,惊得那农夫妻子怀中的婴儿哇哇大哭起来。

几番言语、一把珍珠,就彻底扭转了场上的局势,让船上的越人陷入内忧外患之中,不得不说,这个吴人大户敢于冒着风险到越国来闯荡,确实有着他的水平,具备着豪商富贾的基本素养。

也就是在矛盾双方从吴人越人转为越人与外越人的时候,伴随着舱室棚顶上的几声轻响,以及船头甲板处的落地之声,分隔舱内舱外的竹帘被人掀了开来,显露出一名年仅十二三岁的少年。

少年左手五指挟着四枚轻巧的小戈币,右手则紧握着一柄由特大号戈币改制而成的袖珍版短戈,从眉目上来看,此人应当是老船家的孙辈,先前在船舱棚顶练习飞镖抛掷之法,现下被此事惊动,赶了下来。

“难道帮着吴人欺辱其他国民,就不违背王上的法令了吗?不要忘了,在会稽城,我们越人才是这里的主人!好心赐给你们外越人几亩义田来种,却喂养出了这么些中山狼来?”

作为越国习流之师水兵的后代,少年自有他的热血、坚毅,虽然人小却也有着属于他的威严,绝不信任敌对吴人的言语,刚一入船舱,就疾挥左手激射出了四枚尖利的戈币,在气焰嚣张的外越人壮汉身前插成了一排。

只见少年从越人农夫妻子怀中抢过啼哭不止的婴儿,左手抱着,右手则将袖珍短戈的竹柄捏得咯咯作响,头上束着的抹额在从船室甲板处吹进来的河风中摇曳,显出他少年老成的姿态。

“呵呵,你想要船上平安无事,从而得到吴国人许诺的珍珠,我也不会特意阻拦。”露了一招出众的镖技之后,这位老船家的孙子冷冷地瞥了一眼神色得意的吴人商贾,也没有继续追究下去,而是严肃地出声宣告道:

“在舫船航行至富阳里停靠下来之前,无论哪一方的乘客,都不要再发生冲突了,一切争端事项,均留到码头上再行解决。”

“到了那时候,你,”少年抬臂将戈头指向吴人手中仍握着的那把珍珠,又转而朝着外越人壮汉的下颌方向,目光中露出轻蔑之色,冷声喝道:“敢于拿出这一捧珍珠作为赌斗的彩头,跟我比划一二,较出高下吗?”

听到少年的话,外越人壮汉脸色一变,随后爆发出强烈的怒气。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看上去不过十二三岁的少年,竟然敢用这种方式挑衅他。

“你——”壮汉猛地往前踏出一步,却被身边的同伴拉住了。那同伴给了他一个心知肚明的眼神,示意他不要冲动。

明面上,少年的意思是用武力决出胜负,惩治这背信弃义的外越人,且暗藏有另一个条件,那就是如果吴人狡诈不肯支付多余的珍珠,没有赌资可押的外越人壮汉,也算是输了这一场。

原本没有赌约的情况下,本就是想挑起矛盾的吴人商贾,事后找借口不给珍珠,对于外越人来说,起码还有赐予一颗大珠的恩情;

但既然有了涉及到更多珍珠的赌约,这些格外贪财的外越人,便会将整捧珍珠均视作自己的东西,并认为吴人应该为他们的风险与损失担责,最终纠缠不清,激化矛盾。

最好的结果,自然是少年完美战胜对方、狠狠地惩罚敢于勾结吴人的外越人,既让他们内部因失去珍珠而互相指责埋怨,也让他们“理直气壮”地赖上吴人商贾,向其索要“应当”重新补偿给自己的珍珠。

这般话术与手段,与方才吴人商贾的诱导如出一辙,运用心理战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轻易操控了船内三方的局势。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顶尖的武者和智者方能掌握命运的舵轮、而平凡之辈只能成为时代洪流的牺牲品。

早年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老船家,深知这一点,所以他竭力教导自己的孙儿习文练武,希望少年可以考入会稽武院这样有广大前途的地方。

隔着船尾至舱室的竹帘,赵青感应着这趟几经周折的航途,心中微动之间,已知晓了这个少年的名字“诸发”,其人或许是后世“诸发使魏”中越国能言善辩的使臣,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

没有过多干涉普通人的生活,她只是随手抛撒出了一捧可增幅灵气孕养、吸收速率的“灵根原菌”,将其附在了此次事件中表现良好的诸发身上,算是对方得到的奇遇,为少年接下来赌斗获胜增加一些筹码。

与此同时,亦有一道蕴藏锋锐的剑意暗中入驻了诸发所持短戈那枚面值五十的特大号戈币,将其淬炼打磨到了比吴钩更胜半筹的强度,作为对方减轻了船上争端的回报。

接下来,在诸发的要求之下,全船在驶至富阳里码头之前,一直保持着平安无事的状态,唯有明白自己亏大了的吴人商贾唉声叹气,以及另一边的外越人壮汉情绪暴躁,捏着大珍珠暗自发怒。

没有人注意到,在旅途的后半段,距离舫船约两里的位置,忽然间多出了一条可被称之为“舲”的乌篷小船,船头坐着一名手持钓竿的渔父,人与船结成了一个仿若天地初始般就存在的整体,默默跟在后头。

渔父身披再寻常不过的蓑衣,脸型修长,年纪约在四十左右,肤色黝黑,满脸风霜,眉头像时常皱到一起的样子,却有股罕见的文秀神采,双目藏神,使人有孤傲不群的感觉。

在这浩渺天下之间,除了大国小国实控的朝堂和城邑、郡县外,还有另一个属于江湖宗派的世界,很多时候又被称为“山上的世界”,跟各国之间的斗争两相隔离,只使用传统的武林规矩来进行交流。

话虽是这么说,但有很多人都清楚明白,“山上”的人常常会在“山下”编织出另一个身份,“山下”之人对于“山上”亦然,两者之间明暗身份的转换,已成为了朝堂江湖高层中人的默契。

他们的真实身份与目的,正如同雨雾中的船只,令人难以捉摸。

而江湖中代号“渔父”的人物,早在两百多年前便已是一个禁忌般的存在,而当这个“代号”所拥有者新旧交替之际,更是在多国掀起了腥风血雨,让千百个宗门帮派为之胆寒。

比起前方普通舫船内发生的事情,“渔父”更关注的还是船尾坐着的赵青,在感应中逐渐皱起了眉头,缓缓转身从边上的鱼篓里抓出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将其放生进入了水中。

“鱼抓错了,那就在放归时标上记号,再重新捕上一条。”

只见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目光透过飘扬的篷布,远望着天际的尽头,声音仿佛从缥缈的远方传来,充满了世间的苍凉和洒脱。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