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 第15章 往往咬人的狗,不叫!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第15章 往往咬人的狗,不叫!

簡繁轉換
作者:作家狼族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16:48:35 来源:源1

第15章往往咬人的狗,不叫!(第1/2页)

他侍奉陛下太久,太了解那位天可汗光辉伟岸形象下,对过往某些事情的复杂心结。

那是禁区,是逆鳞,是所有知情者心照不宣、绝口不提的暗伤。

如今,却被自己的儿子,以“请教”的名义,血淋淋地撕开。

“背后之人,其心可诛。”

房玄龄得出了和长孙无忌一样的结论,但角度不同。

他看到的不仅是太子的危险,更是朝局失衡的风险。

“国本动摇,非天下之福。”他忧虑地想。

太子若能真借此机会沉稳下来,固然是好。

但更大的可能,是引来陛下更冷酷的打击和更严密的监视。

魏王那边,又会如何反应?

他仿佛已经嗅到了暴风雨来临前,那令人窒息的沉闷。

“得多看看,再多看看……”他喃喃自语地对自己说。

作为宰相,他不能在局势未明前倒下任何一边。

平衡,维持朝局的运转,才是首要的。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判断东宫这股“新风”,到底是曙光,还是鬼火。

郑国公府,病榻。

魏徵剧烈地咳嗽了一阵,枯瘦的手紧紧抓着榻边。

侍女连忙递上温水,被他无力地推开。

“太子……近日……读何书?”

他喘着气,声音嘶哑地问身旁侍奉的儿子魏叔玉。

魏叔玉小心翼翼地回答:“听闻仍是经史为主,甚是勤勉。”

“勤勉……呵……”魏徵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甚至有些嘲讽的笑意,“是勤勉……还是……钻营?”

他那日听闻两仪殿风波后,几乎一夜未眠。

太子问的那些问题,像刀子一样也扎在了他的心上。

那些问题,难道他魏徵没想过吗?

想过!无数次!

陛下纳弟媳,于礼不合!

陛下晚年渐趋奢靡,听不进逆耳之言!

甚至玄武门……那难道是符合“仁孝”的吗?

但他不会那样问!

绝不会!

谏诤之道,在于匡扶君失,在于导君向善,在于维护君臣大体!

而不是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直插心窝,只为挑衅和撕破脸皮!

“非人臣之道……亦非人子之道……”他浑浊的眼中透出失望和痛心。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岂是为……逞口舌之利,行诛心之事?”

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

太子似乎走上了一条极端的路,而这条路的尽头,他几乎可以预见。

“陛下……会如何想?”他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看见那座至高无上的宫殿。

陛下不会喜欢一个学会了用道理来武装自己叛逆的儿子。

陛下需要的是顺从,是敬畏,哪怕那顺从和敬畏之下有些许不满,也好过一个学会了思考如何“反击”的储君。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魏徵喃喃念着老子的话,剧烈地咳嗽起来,心中一片悲凉。

他觉得,太子这突如其来的“好学”,恐怕并非是大唐之福。

两仪殿,侧殿。

李世民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心腹内侍王德。

“说。”皇帝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王德低着头,声音压得极低:“陛下,东宫依旧。太子殿下每日辰时即起,诵书习字。与杜伴读论《春秋》,与李伴读习书法,与李逸尘……仍是闭门读书,门外值守听不真切,似在探讨史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章往往咬人的狗,不叫!(第2/2页)

“李逸尘?”李世民的手指在扶手上轻轻一点。

“他的底细,查清了?”

“回陛下,李逸尘,陇西李氏旁支,家道中落,父辈并无显宦。三年前经考核入选东宫伴读,平日沉默寡言,并无劣迹,亦无特殊交往。此次……若非太子殿下突然转变,此人几无存在之感。”

“无存在之感?”李世民冷哼一声,“往往咬人的狗,不叫!”

他站起身,踱到窗前,望着东宫的方向。

“太子……朕的好儿子……”他低声自语,嘴角噙着一丝冰冷的笑意。

“几天功夫,倒真像是脱胎换骨了。只是这骨子里,换的是什么东西?”

那些问题,日夜在他脑中回响。

“舜帝避害……这是在质问朕当年为何不避吗?”他心中戾气翻涌。

“朕若避了,今日坟头草都已几尺高了!还有他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但他迅速压下了这些情绪。

他是皇帝,不能被情绪左右。

他看到的,是一个突然学会了使用“道理”作为武器的太子。

这比单纯的胡闹,要麻烦得多。

“读书是好事。”李世民忽然对王德说道,语气平淡。

“告诉太子,朕很欣慰。让他好好读,仔细想。若有不解之处……可来问朕。”

王德心中一凛,连忙躬身:“是,陛下。”

他明白,这不是关怀,这是警告,也是试探。

陛下要亲自看看,太子到底读出了什么“心得”。

东宫,偏殿。

烛火下,李承乾放下手中的《汉书》,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脸上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兴奋。

“逸尘,孤今日读《霍光传》,忽有所感。”他看向对面安静跪坐的李逸尘。

“殿下请讲。”李逸尘微微抬头。

“霍光权倾朝野,废立皇帝,然其身死后,霍家竟遭灭族之祸。”

李承乾目光灼灼。

“你说,这是为何?是因为他权势不够大?还是因为新帝寡恩?”

李逸尘平静地回答:“因其虽掌权柄,却未能善始善终,约束族人,更未能妥善安排身后权力交接,致使新帝及朝臣忌惮反扑。权势过盛而不知收敛,不知激流勇退,乃取祸之道。”

李承乾若有所思。

“所以……即便权倾朝野,若不懂‘势’之运用,不懂博弈之平衡,亦难免覆灭?”

“殿下圣明。”李逸尘点头。

“权力非一成不变,需审时度势,知进知退。正如臣日前所言,稳守并非怯懦,而是蓄势。”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感觉胸中块垒稍去,一种掌控感油然而生。

他不再觉得史书上的字句枯燥,反而觉得那字里行间,尽是权力博弈的鲜活案例。

“父皇今日遣人传话,夸孤读书用心,还说若有不解,可去问他。”

李承乾忽然说道,语气带着一丝试探和警惕。

李逸尘眼神微动。

“陛下这是在试探殿下。殿下只需谢恩,依旧稳守东宫,潜心读书。目前绝非主动‘请教’之时机。陛下想看殿下是否沉得住气。”

“孤明白。”李承乾点头,嘴角露出一丝了然的笑容,“孤自然会‘好好读,仔细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