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 第17章 太子工程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第17章 太子工程

簡繁轉換
作者:作家狼族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16:48:35 来源:源1

第17章太子工程(第1/2页)

李逸尘面色平静,看向李承乾,语气沉稳:“殿下,魏王修撰《括地志》,广纳学士、声名日盛,看似得利,实则犯了大忌。”

李承乾眉头紧皱,仍带疑虑:“可父皇分明多次嘉奖,朝中亦多有赞誉,怎会是犯忌?”

李逸尘是知道这段历史走向的。

褚遂良身为谏臣,秉性刚直,最重礼法纲纪,绝不会坐视亲王逾制揽名。

他会上书谏阻。

然而他并未直言此名,只从博弈角度剖析。

“殿下试以博弈论思之。魏王此举,实为一场‘声望博弈’。他投入大量资源修书,所求乃是‘贤王’之名,以期动摇储位。然其忽略了两点:一是陛下虽一时欣喜,却绝不会容许任何皇子——哪怕是宠爱的魏王——过度集聚人望,形成东宫之外的第二个中心,此乃帝王大忌,是动摇国本之始。其二,朝中重礼法、守正统者众,见魏王如此张扬,必有人视其逾越本分,出面谏阻。”

李承乾仍半信半疑:“果真会有人反对?”

李逸尘笃定道:“必然。殿下莫只看表面喧哗。从博弈收益来看,魏王若安分守己,尚可长保恩宠;如今他主动抬高众人期望,博取大名,实则是将自己置于炉火之上。”

“若他并无争储之心,此举是愚;若他真有争储之念,那此步便是彻头彻尾的臭棋——因其过早暴露企图,引发陛下警觉与朝臣反弹,反而逼得更多人因维护礼法而站在殿下这边。”

他继续冷静分析:“殿下试想,若您为魏王,此时最优策略应是低调积攒实力,而非招摇过市。他反其道而行,看似获利,实则破坏朝局平衡,触怒清流,更引起陛下猜疑。而从殿下您的角度,魏王越是如此,您越应稳守东宫,不争一时意气,不堕入与他比拼声望的陷阱中。您要做的,是冷眼旁观,令其自陷窘境。”

李承乾听罢,沉吟良久,眼中疑云渐散,取而代之的是清明之色:“如此说来,他愈是张扬,愈是自毁长城?”

李逸尘点头:“正是。殿下不必急于一时。博弈须看长远,看整体得失。魏王已自陷‘囚徒困境’之变局——他越是想赢,就越需加大投入,而越是投入,便越招忌惮,最终收益就会适得其反。”

李承乾终于释然,心悦诚服道:“是了……是孤心浮气躁,竟未见这一层。孤还未纯熟掌握博弈之要,幸得逸尘点醒。”

他语带感慨,“这博弈论,实在精妙有用!”

李逸尘趁机进言:“殿下日后须得多从博弈角度思索朝局动向。凡事皆可置于局中析其利害、判其动向。如此,方能不惑于表象,不困于情绪。”

李承乾郑重应道:“孤记下了。定勤加思索,不负卿之教导。”

随后,李承乾展开那份朝会议题摘要,看向“徙死罪犯人实西州”一条,眉头微蹙,抬头看向李逸尘。

“逸尘,此议你如何看?父皇欲效仿前朝,以罪人充边戍,节省民力,稳固西疆。孤自然该附议……”

“附议?”李逸尘打断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锥。

“殿下,您若只知附议,与殿上应声虫何异?陛下需要的是一个能体察圣意、更能补益圣意的储君,而非一个唯唯诺诺的影子!”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锁定李承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章太子工程(第2/2页)

“此议背后,乃是一场更大的‘国家工程’博弈!而殿下您,身处东宫,眼光岂能只局限于是否赞同?您应当思考的是,如何将此事运作成一个专属于您的‘太子工程’!”

“太子工程?”李承乾彻底愣住,这个词他闻所未闻。

“不错!”李逸尘斩钉截铁。

“即为由东宫主导、或深度参与,能彰显储君治理能力、培养嫡系力量、并最终巩固国本的一系列举措。迁徙人口,开发边疆,此乃千年大计,其中所涉,岂止是安置罪囚这般简单?”

他语速加快,逻辑严密,如同在展开一幅宏大的战略图谱。

“殿下试想,此事若只循旧例,将死囚驱至西州,任其自生自灭,其结果无非是边地多了一批怨气冲天的苦役,管理不善,恐生变乱,于实边之效寥寥!此乃下策,耗钱粮而收效微,甚至埋下祸根。”

“那上策何在?”李承乾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急声问道。

“上策便是,将此次迁徙,视为一次‘系统性的定居’!”

李逸尘掷出一个李承乾完全陌生的词汇,不等他发问便立即解释。

“即非单纯流放,而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支持的边疆开拓与建设!殿下明日朝堂,不应仅仅附议,而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完整的‘西州开发方略’,将此役从单纯的刑罚,转变为一项由国家主导、东宫监督的强国工程!”

李承乾呼吸急促起来:“具……具体该当如何?”

李逸尘眸中闪烁着冷澈而精准的光芒,仿佛一切早已计算停当。

“第一,人口结构。除死囚外,更应鼓励招募良家子、无地农户、甚至寻求机遇的寒门子弟自愿前往!朝廷明文公告:愿赴西州者,皆按口授田,永业田加倍,十年内赋税减半!并提供耕牛、粮种、初始口粮!殿下,您要给的,不是惩罚,是希望和出路!此举不仅能实边,更能缓解关中人地矛盾,天下寒庶必对东宫感恩戴德!”

“第二,人才选拔。西州缺的不是劳力,是治理人才!可令国子监、弘文馆,选拔通晓吏事、心怀远志之年轻文吏与士子,自愿请缨,赴西州为‘教化使’或‘屯田佐吏’,任期三年,期满考核优异者,不但返朝升迁优先,其在边功绩更直接录入考功档案!殿下,这是在为您的未来,预先筛选、培养一批深知边疆、体察民情、且对您怀有知遇之恩的实干派官僚!此乃‘太子工程’核心之一!”

李承乾听得目瞪口呆,手指微微颤抖:“培养……孤的官僚?”

“不然呢?”李逸尘反问,语气近乎冷酷。

“难道殿下指望将来继承大统时,满朝皆是陛下留下的老臣,或是魏王笼络的学士?”

“无人可用,您即便坐上龙椅,也不过是个傀儡!必须从现在开始,借着此类国策,悄然无息地布局,撒下种子!”

他毫不停顿,继续推进。

“第三,军事与经济并行。徙民实边,安全为要。请奏陛下,于西州增设折冲府,府兵亦从迁徙良家子及当地招募中选拔,寓兵于农。同时,请设‘西州互市监’,由东宫推荐可靠之人主持,专司与西域诸国贸易。税收直接补贴屯田与军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