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唐末从军行 > 第398章 进献钱粮

唐末从军行 第398章 进献钱粮

簡繁轉換
作者:随笔道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16:48:47 来源:源1

第398章进献钱粮(第1/2页)

见大势已去,杨震霖强压住心中悲愤之情,和陈从进谈条件,渤海军可以归降,但降军不能被改编为旗卫,也不能被调去围攻中京城。

杨震霖是有条件的投降,但这些条件,却不被陈从进所接受,其言:“战则战,降则降,今渤海势穷,若再迁延,全军覆灭,只在眼前。”

条件一直谈不拢,是夜,在被俘太子玮瑎的书信相召下,渤海军北司左卫,奔逃出营,五千余众络绎不绝的向陈从进归降。

这么多人出营,竟无人向杨震霖汇报,还是杨震霖自己察觉到有动静,派出护卫去探查才知晓。

可等杨震霖召集诸将,试图镇压叛降者,诸将皆沉默不语。

杨震霖心灰意冷,挥退众将后,随即亲笔写下一封遗奏,派心腹奔往中京。

奏疏中言:“今大军溃败,国事已不可为,太子玮瑎身为国之储君,临阵却弃众奔逃,旋为敌擒,以至军心大乱。

士无战心,诸将却皆怀降意,北司左卫五千余人,竟得太子书召,私自奔降敌营,及臣察觉,召集诸将欲图镇压,彼辈皆默然不应。

臣忝为左相,受国重恩,本当率师死战,以保社稷,奈何太子失德,诸将离心,臣,上不能卫护太子,下不能安抚军心,致渤海精锐尽丧,国祚濒危。罪无可赦,唯有一死以全臣节。”

在送出信使后,杨震霖于大帐中自缢而亡。

人性是复杂的,有人因为富贵而降,有人因性命而降,但同样,也有人会为了志向,为了君王,为了天下,甚至是为了报知遇之恩,而宁死不降。

杨震霖能当上渤海国之左相,他不是一个蠢人,对他而言,心中的希望破灭了,活着比死了,更加痛苦。

中和五年,正月十二日,渤海军大部,不战而降。

消息如同飞鸟般向四周传出,渤海举国震动。

大玄锡前脚收到杨震霖的绝笔信,人还未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后脚就传来大军全部归降的消息。

在惊惧之下,大玄锡突染恶疾,以至口不能言。

在危局时刻,右相,内相及渤海朝堂商议,紧急立四王子玮荣为监国,统揽大局。

玮荣一上位,第一道奏疏,便是将大军失败的缘故,归咎于太子玮瑎贪生怕死,私自弃军逃窜,以至被俘,又将杨震霖塑造成忠臣良将的形象,以此来形成强烈的对比。

玮荣往自己哥哥身上泼了一大盆脏水后,才将注意力投入在即将到来的幽州军身上。

玮荣一日之内,下诏百余道,全是诏令各地州军,卫军入中京勤王的诏书,为了增加数量,甚至把诏书都发到了黑水靺鞨部去了。

正月十四日,陈从进携降军,进逼瑕州,瑕州不战而降。

陈从进遣杨建再次充任使者,奔赴中京。

不战而屈人之兵,兵法中上上之选,陈从进这次是真的高兴,在战场上击败敌军,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可用大势,逼迫敌军不战而降,却比单纯的胜败,更加值得庆祝。

用兵之玄,其妙无比啊。

这次杨建携大胜而来,渤海国上下,人人皆用复杂的眼神看着杨建,既有恐惧,又有憎恨。

杨建一抵达中京,便先给渤海国吃了颗定心丸,表示此番出兵,只为了征讨不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8章进献钱粮(第2/2页)

渤海僭越称帝,自称圣人,自立年号,此乃大不敬之罪,征讨渤海,非为覆没其国,乃拨乱反正之举。

监国玮荣十分开心,以为陈从进是真的这么想的,于是连忙对使者表示,从今以后,渤海国皆用大唐之年号,对内罢称陛下,圣人等僭越之名号。

杨建很满意,又提了好几个要求,比如,需要在渤海朝堂上,设立一个监察使,以防止渤海再出现违制行为。

同时,为了更正渤海国的错误,先前的降军进行全部整编,像什么南司,北司,左右神策军等,全部废除,取而代之的是陈从进为渤海新设的旗卫。

陈从进以八个颜色,设立十六旗卫,以最先投降自己的六卫,为上旗。

当然,这么整编和后来的八旗还是有区别的,只是形似神不似,没有什么包衣制度,也没什么旗饷之类的。

这只是陈从进为了改变渤海军制而做出的决定,目的是打散原有的军将关系网。

同时,陈从进要求在渤海国中京驻军,当然,渤海王人在哪,驻军就在哪,毕竟渤海国是五京制,这个空子得提前堵住。

城下之盟,这些条件虽然不太舒服,但是玮荣却是心头松了一口气,不怕条件苛刻,苛刻说明陈从进真的没想覆灭渤海社稷。

因此,这些条件,玮荣全部答应,一点折扣都没有打,坚决执行。

谈完这些后,杨建才提出对陈从进而言至关重要的条件,也就是以渤海国的钱粮,用以补充幽州的征战需求。

纯靠种田,实在是太慢了,种田两年半,大规模出征半年,就把存的钱粮花了一大半,这还得算上从河东勒索了点钱粮,不然的话,花的就更多了。

杨建作为读书人,觉得直接索要钱粮,有失上国气度。

于是,隐晦的开口表示道,大军出征,所耗颇多云云。

闻弦而知雅意,玮荣当即知道,陈从进是要钱粮了,但这具体的数额,使者杨建却不说,反而要让他们去猜,这就有些烦人了。

内相乞元象和玮荣相谈后,认为杨建第一次出使的时候,所提钱粮,就是陈从进想要的。

于是,乞元象私下求见杨建,言渤海欲献武清郡王,价值二十万贯的钱与绢帛,粮食五十万石以供军需。

杨建直言,这笔钱粮,若是未出兵时,尚不可接受,更何况如今出兵数万众,战马损耗甚大,耗时四月之久。

总之,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这点钱粮,远远不够。

乞元象为了替渤海国少付些钱粮,和杨建彻夜相谈,诉苦,卖惨,绵里藏针,什么进献钱粮过多,会引发国内动荡,总之什么法子都使了。

最后,杨建退了一步,渤海国献价值五十万贯的钱,绢帛,粮谷稻米一百五十万石。

同时,在接下来的每年,需要进献幽州每年十万贯钱帛,三十万石粮,以供军需,作为交换,幽州将会全力庇护渤海国的安危。

(渤海国剧情结束,准备步入中原争霸赛了,各位牙军切勿聒噪,打下天下,人人封侯拜相,顺便再求个为爱发电O(∩_∩)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