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唐末从军行 > 第94章 终身大事

唐末从军行 第94章 终身大事

簡繁轉換
作者:随笔道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16:48:47 来源:源1

第94章终身大事(第1/2页)

其实,正常来说,李怀宣是不可能在酒宴上动手脚的,他也没这个动机,况且要是在酒宴上动手,那跟着陈从进一同来到妫州的雄平都,怕是会闹翻天了。

虽说陈从进知道无论在什么时代,结婚对象,都是极为重要的,况且有一个强力的妻族,对他也会是很强的助力,但就此时而言,娶李家女,他既没有特别的渴望,也没有太多的排斥。

不渴望,是因为单论实力而言,再给陈从进一些时间,他将会比李家更加强大,而不排斥,则是在眼下,比李家更合适的,也没多少。

至于娶五姓七望,陈从进有自知之明,那不是自己现在可以够的上的,正所谓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况且,这年头,五姓七望也早就没了唐初时的风光,天下支离破碎,到处都是藩镇,乱兵,这些大族也只能在长安朝廷上耍耍威风了,等到黄巢同志出山,这些大族就会成为过眼云烟。

时至酉时,陈从进在亲兵的随扈下,朝着李家家宅而去,都在一个城里,不多时,陈从进便来到李宅门口。

此时李府已经是大门洞开,李怀宣亲自出门迎接,在李怀宣身后的,都是他的儿子,女婿等亲族。

陈从进满脸笑意的步入府内,显然,李怀宣对陈从进的到来十分看重,整个府邸清扫的干干净净,可以说一尘不染。

李家众人见陈从进不是一个人来,身边还带着十人亲卫,众人心中皆是腹诽不止,而李怀宣却是毫不在意。

李怀宣坐镇清夷军已经很多年了,多年来,李怀宣在怀戎城开枝散叶,从一个小家庭,逐渐变成了一个家族。

如今的李家有子五人,女七人,至于孙子,孙女辈已有十余人,李家人丁虽不能和世家大族相比,但在这怀戎却也是大族。

李怀宣控制清移夷军多年,三子皆在军中,女婿,姻亲也多在清夷军中,中下层军官也多与李家有亲,而在妫州刺史府内,李家也有多人在六曹内任职。

可以这么说,在妫州事务上,李怀宣或许没太多的话语权,但在清夷军中,李怀宣的话,那是说一不二。

只是李怀宣虽为清夷军使,但在外部,缺少真正意义上可以引为奥援之人,因此,李怀宣一看到陈从进,得知其还未成亲,那真的是大喜过望。

年轻,勇武,身居高位,手握雄兵,这样的人,如果李怀宣放过了,那怕是要欲哭无泪了,至于说陈从进唯一的缺点,那就是亲族太少,就他一个人,实在是单薄了些。

只是李怀宣的女儿皆已嫁为人妇,唯有孙女辈,年龄刚好合适,而在李家中,排行第六的孙女,李芳霏,身段,容貌皆是上上之选。

在李怀宣第一次见到陈从进后,回到家中,便对孙女李芳霏推心置腹,诉说李家之难,一听这话,李芳霏就知道阿翁是何意思了,不过,这种事,其实李芳霏的心中,也早已有了准备。

她已经十七了,作为李家女子,平素里锦衣玉食,到了关键时刻,她也是需要为家族出一份力,她的作用,便是用来联姻,巩固盟友,让双方家族守望相助。

只是在早些的时候,李芳霏以为自己会像姐姐姑姑一样,或是嫁于妫州的某个大族,或是清夷军中新晋的将领,但没想到的是,阿翁竟会将她嫁给新任的妫州刺史。

作为日后将度过一生的夫君,李芳霏不可避免的想要知道陈从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此,在李怀宣说完此事后,李芳霏寻了自己的二叔,想要了解此人。

二叔言,此人勇略不凡,相貌堂堂,以一己之力,于万军之中,一举袭杀李茂勋,而且品行端正,从来不去声乐之所,非要说缺点,那就是家族人丁不旺,不,陈从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连家族都算不上。

听到二叔这般说,李芳霏心中有些甜滋滋的,谁家女郎不曾幻想过,有这样的夫君,虽说她知道自己是联姻的工具,但是她的内心中,也渴望自己的夫君是个英武果敢之人。

至于缺点,这对李芳霏而言,其实也不算缺点,人丁不旺,等她嫁过去了,不就旺起来了。

…………………………

陈从进在众人簇拥下步入厅中,陈从进作为客人,自然是坐在李怀宣的左下首之位,至于他的亲卫,也是厚着脸皮,陆续坐了下来,李家家大业大,很快就有仆从陆续添上几案,碗具。

待众人落座后,一道道的菜肴也就端了上来,陈从进屁股还没坐热,李怀宣便连连敬酒。

说了好一通口水话,李怀宣才步入正题:“陈刺史,年少英武,气宇轩昂,实乃人中龙凤啊!”

说到此处,李怀宣微微一顿,目光和蔼的看向陈从进,又道:“老夫不才,坐镇清夷军多年,于这妫州之地也算略有根基,只是听闻从进尚未成家,此乃人生大事啊,怎能久拖。”

陈从进笑笑,随即托言久在军中,且家中无亲,因而耽误了。

李怀宣闻言,摇了摇头,随后侧着身子,低声对陈从进说道:“老夫膝下最疼爱者,乃是六孙女芳霏,年方十七,知书达理,温婉贤淑,容貌才情皆属上乘。”

说到这,李怀宣便停住话语,其实李怀宣说的已经很直白了,就是想让陈从进主动一些,他说到这个份上,其实已经是有些丢人了。

按世间常理来说,李怀宣坐在家中,有的是人上门求亲,根本不至于这么主动,只是实在是李怀宣心中忧虑,迫切所致。

陈从进听到这,心中略一思索,随后笑着道:“得蒙老将军厚爱,待从进回府,寻的良日,定然遣人上门求亲。”

这年头,讲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奈何陈从进没父母了,这等人生大事,也只能自己操办,至于当事人的意见,其实并不重要,陈从进入乡随俗,也没想要见见李家六娘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4章终身大事(第2/2页)

听到这,李怀宣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低声道:“老夫这孙女,自幼聪慧伶俐,日后定然能为陈家开枝散叶,安定后宅。”

随后,宴会继续进行,谈妥了最重要的大事,李怀宣也和陈从进闲谈起了当下的局势。

“听说又有贼人起事了,此人名为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如今以攻克濮州,曹州,中原不靖,这天下越来越乱了!”李怀宣饮了一杯酒,有些感慨的说道。

“王仙芝?”陈从进喃喃自语道,这个名字,他有些熟悉,似乎是和黄巢一同出现在历史书上。

想到这,陈从进脱口而出道:“贼众中,可有黄巢?”

李怀宣看了陈从进一眼,随即点点头,说道:“这个名字,老夫在邸报上,看到过,不过不是在王仙芝的军中,六月份,此人聚众数千,攻打州县,祸乱山东。”

陈从进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不住的高呼道:“他来了!他来了!那个考不进长安,最后却打进长安的盐贩子,他终于出现了!”

李怀宣见陈从进脸色有些兴奋,诧异的问道:“此等小乱,旦夕可定,从进莫非是想要军功。”

陈从进哈哈一笑,道:“男儿从军,又有何人不想要军功。”

现在要是陈从进跟李怀宣说黄巢以后会攻入长安,当上天子,李怀宣肯定不信,毕竟谁也想不到,一伙盐贩子造反,声势会搞的这么大。

“搓尔贼众,中原军州众多,朝廷可随意调遣,又怎会调幽州军,依老夫看,想要军功,还不如打契丹人。”

听到契丹这个名头,陈从进的思绪被李怀宣转移了过去,黄巢虽然在后世名头大,但在眼下,却只是众人闲暇时的谈资,根本不会想到,黄巢将是大唐的掘墓人。

而平定黄巢,也将是唐廷最大,也是最后一次大封官位,诸多节度使,观察使犹如雪花般,飞往各地。

像李克用,朱温这些人,都是在平定黄巢的战事中,逐渐奠定了自己的势力,不过,这事显然和陈从进的关系不大,他远在妫州,朝廷就是脑子抽了也不会调陈从进南下。

陈从进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赶上这一桩盛事,不过,此时想太多也无用处,唯有深固根本,养精蓄锐,届时,兵精粮足,无论是南下平定巢乱,还是回身一击,夺取卢龙节度使之权柄,想得到一切,唯一可行法子,便是在自身实力上。

见陈从进面露沉思之色,李怀宣叹了口气,有些担忧的说道:“如今的契丹人,不像沙陀人,他们已经能自己冶炼兵甲,仿照中原建制,奚人已经完全不能与契丹人匹敌,老夫担心,若是契丹八部一统,再收复奚人,将来怕又会是突厥再现啊!”

陈从进有些诧异,想不到李怀宣的眼界还挺远的,刚刚自己还在想,李怀宣看不出来黄巢会搅乱天下,但他现在却对自己说着契丹的威胁。

而李怀宣的担心,在原来的历史上,确实成真,契丹一统后,降服奚人,建立了辽国,而在其后,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让后来的宋朝先天不足,而陈从进所在的妫州,自然也在其中。

想到这,陈从进缓缓说道:“契丹人,将来定是国朝之劲敌。”

“哈哈哈,从进这般想,老夫甚是欣喜,不过,言契丹乃国朝劲敌,倒也未必,契丹八部,内部中明争暗斗,时有为水草丰美之地,而动刀动枪,这草原诸部,起势的快,可败亡的也快。”

二人又谈了些胡人诸部的情况后,随后李怀宣将话题转向当下:“从进入主妫州,军伍之事,老夫相信从进自然能办妥,可不知理政之事,从进可有头绪!”

陈从进略一沉吟,随后将自己的大方略,托盘而出:“兴修水利,引水灌溉,军粮足,则妫州安。”

李怀宣闻言,眉头紧锁,随即缓缓说道:“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兴修水利,开河引水,这些事,所耗人力甚多啊!”

“某大军在手,地处边陲,胡人诸部繁多,若有不顺我者,悉数讨之,届时以俘开河,何愁人力不丰。”

陈从进语气平和,可口中的话却是如此杀气腾腾,李怀宣眼中带着些许深意,陈从进虽说看着和气,可骨子里,还是武夫,不过,李怀宣其实并没有太过惊讶,若陈从进是个软弱之人,他就不会走出袭杀李茂勋这样的险棋。

家宴举行了约两个时辰,宾主尽欢,李怀宣年纪虽大,可这酒量确实不小,陈从进走路都有些轻飘,可李怀宣看着还是很稳重的模样。

………………

八月十六日,陈从进遣录事参军陶师琯,上门求亲,这其实就是走个过场,陶师琯刚开口,李怀宣便立刻应允了下来。

而在随后,便是下聘,陈从进虽说现在是一方大员,但实际上,他本人其实并不富裕,在幽州时,陈从进敲了朱有容三万贯,赏赐诸军用了两万来贯,还剩小一万贯,而在上任时,朱有容又抠抠搜搜的给了六千贯钱。

这些钱以及妫州钱帛,陈从进都不想动用,他想要一切从简,到时候给一些马匹,精美的刀枪,再给些银器,就当聘礼了。

不过,陈从进有些想多了,李怀宣显然是调查过陈从进,知道他刚刚上任,没什么钱,在求亲的当晚,李家便遣人送来大量的钱帛,粗略估算,怕是有三万贯左右,除了钱,绢帛外,还有一些金银器物。

李怀宣知道陈从进没有长辈,唯一的一个大伯,也很早没和陈从进父亲来往了,所以,李怀宣的想法,也是一切从简,尽快完婚为好。

什么是包办婚姻,这就是包办婚姻,新婚夫妇,只有在迎亲时才能互相见面,不过虽然这个风俗不可取,但在这个时代,只要成亲了,几乎很少有和离的。

(好久没有写大章了,今天写个四千字大章O(∩_∩)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