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唐末从军行 > 第510章 天子暴崩

唐末从军行 第510章 天子暴崩

簡繁轉換
作者:随笔道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16:48:47 来源:源1

第510章天子暴崩(第1/2页)

而就在陈从进和乐彦祯之间的战事,一触即发之际,长安城中,爆发了惊变。

当今天子,突然身染重疾,田令孜隔绝宫廷内外,仅仅相隔一天时间,宫中传出消息,天子立建王李震为太子。

同日,李震更名为李焕,次日,也就是光启三年,十月八日,天子骤崩,李焕灵前继位,改年号为文德,是为文德元年。

田令孜掌握神策左军,控制京师,全掌朝局,天子年幼,朝廷政令,皆出田令孜之手。

八日,天子登基,九日,杨复恭被抓,连同杨复恭党羽百余人,悉数被抓,十日,未经朝廷官员审判,杨复恭及其党羽,悉数被杀。

此事一出,长安城中,大小官员噤若寒蝉,竟无一人敢与田令孜争执,但是所有人心中都有疑惑,天子三天前还好好的,看起来中气十足。

怎么就两天的工夫,突然就不能视朝了,而且宫廷内外被隔绝,无论是立太子,还是太子登基,全是田令孜一个人操办,然后通知朝廷官员的。

长安城中,一时间风言风语,流言蜚语不绝,对此,田令孜的举措是,抓人,杀人,这种高压行为,便如史书之上,周厉王道路以目的再现。

很多官员,都隐约感到风雨欲来之状,一些聪明人,已经是削尖了脑袋,在谋求外放。

十二日,宰相张濬密逃出城,赶赴凤翔,请李克用出兵,诛杀权宦,同时,尚书右仆射王徽,也逃至河中,请王重荣出兵,清君侧。

而两个宰相相继出逃,更是让长安城中,惶惶不安,田令孜此时也有些后悔,这事,是不是干的急了些。

但干都干了,还能时光倒流不成,田令孜也知道,他牢牢掌握着神策军,所以,最大的威胁,不是在长安城内,而是在长安之外。

因此,田令孜立刻遣使,加封李克用为秦王,并令其抓捕张濬,押送长安,又派人加封王重荣为琅琊王,将郡王提至亲王,而要求也是一样,也是让王重荣将王徽抓捕送京。

所以说,这个田令孜也是瞎搞,秦王是太宗皇帝的封爵,田令孜居然敢授予李克用,也不知道李克用敢不敢接这个爵,真要接了,那怕是唾沫星子都能把李克用淹了。

大唐真可谓是风雨飘摇,安宁不过数年的长安城,战乱的阴霾,又要笼罩在这座饱经风霜的帝都之上。

………………

而在另一边,朱全忠在濮州大败朱瑄,朱瑾两兄弟,斩首三万余级,攻下濮州后,不知是出于何种考虑,没有继续进攻二朱,转而是亲率大军南下,进攻秦宗权。

应该是秦宗权又在蠢蠢欲动,让朱温决心彻底扫除秦宗权的威胁。

十月初,秦宗权在蔡州一带,再次击败秦宗权的蔡兵,将其围困在蔡州城中。

秦宗权打了这么多年仗,那可以说是从来不守城,天天都是和别人野战决生死的,除非是别人不野战,那是他也是攻城的一方。

但是在连续数次,兵败朱全忠之手,显然接连野战失败的秦宗权,也是有些恐惧了,居然开始玩起守城了。

只是当秦宗权开始守城的时候,也足以证明,秦宗权的败亡已经不远了,其实,大唐武人的风气,是崇拜野战的,除非是双方差距实在太大,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用守城,来消耗对方的兵力,士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10章天子暴崩(第2/2页)

当然,其实陈从进也是喜欢野战的,血勇之气,一战而决双方胜负。

但问题是,陈从进每次用兵,都试图追求兵力上的优势,再加上碰到的好几回,都是郑从谠,王处存这样的人,要不就是像卢彦威这种立足不稳的,真正碰的决定胜负的野战,那还真没打过几回。

而在河中,就在王徽抵达河中,请王重荣出兵时,河中也爆发了惊变,也不知为何,十月份的惊变也太多了些。

王重荣在听王徽信誓旦旦的说,田令孜弑杀天子,于是,当即决定,起兵入京勤王。(田令孜办事还是很稳妥的,这是王徽这些朝臣怀疑的。)

但是王重荣性情暴虐,执法严酷,时常辱骂部将,此番要出兵长安,部将常行儒因为巡哨等军务琐事,而再次被王重荣斥责鞭打。

这导致常行儒心生怨恨,在十月十八日夜,常行儒发动兵变,亲率亲卫,突袭王重荣官邸,王重荣乘夜出逃。

但是王重荣还没来的及逃出河中府,便被常行儒抓住并当场斩杀。

在杀死王重荣后,常行儒自号节度使,并找到一脸狼狈的王徽,表示自己也是忠于大唐,忠于天子的,出兵勤王一事,他也能干。

所以,常行儒希望王徽能以宰相之贵,为自己背书,承认自己节度使之位,试问刀架在脖子上,王徽就是不同意,也得同意。

不过,王徽同意了,河中诸军可没同意常行儒当节度使,况且王重荣哥哥王重盈还活着,并且手握重兵,驻守在与河东交界的阳凉北关与霍邑之间。

当河中府兵变的消息传到霍邑后,王重盈当即举兵,南下讨伐常行儒。

常行儒闻讯,极为不安,在军中,王重盈的威望比他高多了,常行儒起兵就是被王重荣辱骂后,头脑一热就动手了。

他动手时,根本就没考虑过后续该怎么收场,在冥思苦想后,常行儒那简单的头脑,还真被他想了一个好招。

常行儒请王徽作为使者,希望他去劝说王重盈,表示天子危在旦夕,他要率兵入长安勤王,让王重盈为了大唐的未来,放下私人恩怨。

而王徽早就想脱离常行儒的虎口,于是连连点头,信誓旦旦言,一定会尽心尽力的劝说王重盈。

可当王徽跑到正在南下的王重盈军中后,立刻改变口风,言常行儒狼子野心,让王重盈尽快诛杀常行儒,再入京勤王。

留守河中府的军将,没什么人愿意听从常行儒的命令,在一片诡异的宁静中,常行儒竟没做任何反应。

很可能他是对王徽报有信心,当王重盈大军抵达河中府时,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进入蒲州。

常行儒被抓时,还一脸茫然,他连对外的情报都无法掌控,根本就不知道王重盈已经兵临城下。

王重盈在抓住常行儒后,下令将其凌迟处死,并诛杀常行儒满门,以告慰王重荣的在天之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