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唐末从军行 > 第120章 又是一场叛乱

唐末从军行 第120章 又是一场叛乱

簡繁轉換
作者:随笔道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16:48:47 来源:源1

第120章又是一场叛乱(第1/2页)

杨承荣那跋扈至极的文书,很快便被送入朱有容的面前,一看到这封文书,朱有容的心中,先是大怒,随后却是神色大变。

眼下牙军刚刚动荡,还没稳定下来,而经略军也重新组建不久,若是和杨承荣开战,朱有容其实并不太乐观。

在和心腹部下商议良久,最后,朱有容还是暂且同意杨承荣求赏的请求,但是朱有容也很清楚,这个求赏,很大可能,只是杨承荣试探而已。

不过,眼下他缺的就是时间,能拖住杨承荣多久,就拖多久,随后,朱有容先是假意派人前往蓟州,以赏赐钱帛数量为借口,试图拖延住杨承荣。

而另一边,朱有容却是加紧整顿牙军,以及经略军,幽州,一直以来,皆是大镇,民风彪悍,军力强盛,在幽州,只要能真正坐稳节度使的人,那他就可以调动十余万大军。

不提那些守城,维护治安的州兵,单是有名有字的军号,幽州便有九个之多,守幽州的经略军,守昌平的防御军,守燕乐的纳降军,怀戎的清夷军,蓟州的静塞军,檀州的威武军,以及在南面莫州防御义昌,义武,成德的唐兴军,渤海军,雄武军。

而论兵力,驻幽州的经略军数量最多,有一万五千甲军,而纳降军,静塞军,唐兴军,渤海军,雄武军,马步军数量,皆是一万余人。

昌平的防御军和檀州的威武军,数量皆是八千人,只有清夷军的数量算是最少的,只有六千人。

朱有容不仅在加紧整顿牙军和经略军,另一方面,除了防御南面的唐兴,渤海,雄武三军外,其余各军州的刺史,军使,朱有容都派人联络了。

不过,就在朱有容和杨承荣双方信使来回奔波时,杨承荣讨赏一事,已经在幽州镇内,各州之间传开了。

此时的幽州镇内,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平静中,正所谓,前车之鉴,从张允伸后,几乎每一任节帅都坐不长久,张简会就干了几个月,张公素位置坐的长些,但也才两三年的功夫。

而后来的李茂勋更是只当了一天,现在的朱有容,在位时间也不长,但是按照这几年的惯例,只要有军将起兵,那么在位的节度使就要换人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有容人心未附的弊端也就愈发明显,让其感到灰心的是,各州刺史,军使,对即将到来的夺位之战,皆是持坐山观虎斗的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这年头的军头就是这么奇怪,就这么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是有外镇入侵,这些军头都会豁出力气,共击强敌,可若是奉旨出外,没有厚赏,十成的实力,恐怕只能发挥出一二成。

而节帅夺位,亦是同理,对这些军头而言,他们更进一步,只有节度使之位,就算当上节度使,那也未必就是好事。

遍观天下节镇,不,就是当当只看幽州一镇,上百年了,就一个张允伸活的最久,在位时间最长,可即便如此,张允伸依然无法将节帅之位,安然的传给张简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0章又是一场叛乱(第2/2页)

因此,各州的军头,对新任节帅朱有容的调令,一个个皆是推脱,或言军心不稳,或言奚人有所异动,或言整肃军伍,尚需时日,再敷衍些的,直接推说自己身体不适,不能领军。

究其原因,便是朱有容骤然为帅,其威望不足所至,当然,若是此次杨承荣举事,朱有容一战而枭其首,则其威望必然大增,卢龙节度使之位也就坐稳了,

九月底,朱有容的调令抵达怀戎,依朱有容之令,清夷军马步军六千,另雄平都两千余军卒一并调用,皆暂归清夷军使李怀宣节制,大军先行移防至广平。

而这份调令,也让李怀宣和陈从进心头明白,杨承荣起兵,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因此,调令一到,李怀宣当即寻来陈从进商议对策,一见面,李怀宣当即道:“从进,依你之见,朱有容调兵,是否应召?”

陈从进闻言,并未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出兵有何益?不出兵,又有何弊?”

朱有容把陈从进当贼一样防着,陈从进对其也是观感不佳,但是陈从进此时也摸不准,若是杨承荣上位,对自己,是利还是弊。

李怀宣微微一笑,道:“出兵,便是押注朱有容,若其胜,或有赏赐,若是不出兵,坐山观虎斗,亦或是胜者已现后,再出兵,则稳坐钓鱼台,谁胜,谁败于我等何干!”

挺而走险,那是无路可走时,亡命之徒的选择,陈从进如今已是妫州刺史,去帮朱有容,陈从进是半点兴致都没,朱有容今年清夷军和雄平都的赏赐,军饷都停了,就算朱有容赢了,对陈从进还能坏到哪去。

于是,陈从进直言道:“既然如此,那便再等等吧,且看着杨承荣和朱有容二人,谁更胜一筹。”

李怀宣听后,满意的笑了笑,他就担心陈从进现在沉不住气,又想来一场火中取栗的壮举来,当知此一时彼一时也。

这时,李怀宣忽然问道:“那依从进之见,杨朱二人,谁可胜出?”

“战阵之上,谁能言必胜,况且,两个军头,谁胜谁败,都是一个鸟样!”

……………………

或许是双方谈崩了,亦或是杨承荣看破了朱有容的缓兵之计,又或者是各州的军头反应,给了杨承荣信心。

十月十六日,杨承荣于蓟州誓师起兵,广发檄文,言朱有容:“暴虐害民,其恶之罪,罄竹难书,今举义旗,兴义师,誓除奸贼,以解民之倒悬。”

骂完口水话后,杨承荣整合军伍,于次日,率军直逼幽州而来,杨承荣此番所率主力是静塞军。

不过,一些州县郡兵,觉得杨承荣讨朱有容之战,胜算极高,因此踊跃参军,而杨承荣悉数纳下,并对众人言:“他日富贵,必共享之。”

静塞军一万兵力,另得州兵千余人,杨承荣下令,广造军旗,以示军威之盛,杨承荣号称精锐甲军三万众,入幽州,讨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