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唐末从军行 > 第383章 渤海国

唐末从军行 第383章 渤海国

簡繁轉換
作者:随笔道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16:48:47 来源:源1

第383章渤海国(第1/2页)

陈从进听完敕勒达的介绍后,有些感慨,这个世界有些事情,确实很奇妙,大唐和吐蕃的国运几乎是一样的。

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称帝的那一年,同年松赞干布也正式建立吐蕃帝国,便是要完蛋了,也是同时完蛋。

当然,现在大唐还能再蹦跶一下,而吐蕃现在已经只能算是临死前的抽搐了。

问完大致的局势后,陈从进也只是感慨了一下,随即转入自己更为关心的商路问题。

陈从进详细的询问敕勒达从甘州一路东行的路线,以及沿途所经过的部落。

敕勒达想了想,觉得告知武清郡王也没什么关系,毕竟路途遥远,行商最大的困难,就是沿途可能遇到的危险,而不是货物过多,愁卖的问题。

而且,若是商队多一些,沿途行商反而会更安全些。

于是,敕勒达将自己沿途的路线,一一告知,陈从进急命一旁的杨建,迅速记录在册。

在事都办妥后,陈大帅十分的高兴,当场办了桌小酒席,折节下交,宴请敕勒达,在酒宴上,陈从进告知敕勒达,幽州的商业环境,非常完美。

决无苛捐杂税,也不搞投献那一套,不论是谁,只要来幽州安份守己的做生意,陈大帅一视同仁,要是有那个州郡的地方官,敢勒索财货,他决不轻饶。

敕勒达很是高兴,没想到来幽州把货物都卖出去还不算,居然还能和幽州的武清郡王攀上关系,这实在是出乎敕勒达的意料之外。

敕勒达这些日子可是打听到不少消息,武清郡王,不仅仅是卢龙镇节度使,还是大唐的宰相,可以说是大唐整个北疆,最有权势的大人物。

契丹,奚人,鞑靼,全部都臣服武清郡王,而且敕勒达看着郡王还如此年轻,他忽然觉得,自己不应该太早退休,他还能在这条商路上,挣到更多的财富。

而且等下次过来,自己或许也可以在幽州开办一个商行,专售西域商品,利润更多。

酒宴散去,宾主尽欢,敕勒达本意是次日离开幽州回返甘州,但是宿醉未醒,因此多耽误了一天。

而就耽误一天的时间,陈从进就安排了刘小乙,从缉事都中,精挑细选了十余人,加入到敕勒达的商队中。

这支小队伍的任务,既是记录下沿途部落的情况,风俗,地理,以及行进的路线。

还有在抵达甘州后,联络一下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联络的目的,就是没有目的,纯粹就是打个招呼。

处理完此事后,陈从进结束了休息的日子,诸军的赏赐也都下发了,年赏,得胜回师也赏,钱帛的压力,让陈从进不得不再寻求新的钱财来源。

这一次用兵,幽州粮食的损耗并不多,主要是涉及在妫州的三座仓城消耗一空,后面河东镇又补了一部分钱粮,因此,对陈从进而言,粮食的压力并不大。

但是钱帛消耗就多了,种了两年半的田,攒了点钱,结果出兵李克用,还没怎么打呢,钱帛就消耗了六成多,这还得算上从河东要了十万贯钱,五万匹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3章渤海国(第2/2页)

当然,陈从进还有一个快速来钱的法子,但是这个法子,陈从进是不太愿意实施的,那便是售卖粮食。

眼下中原混战,到处都是流民,土地抛荒甚多,各镇缺粮都缺的厉害,这个时候卖粮,那根本就不愁卖。

只是,明太祖的成功案例,告诉了陈大帅,想要争天下,还是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个缓称王就算了,毕竟时代不一样,陈大帅的边上,已经有一堆王了,陈从进这个武清郡王也没那么显眼。

但是广积粮的道理,陈大帅记的很清楚,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卖粮。

陈从进看了一圈的地图,南面现在不能再去了,再打的话,那就真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只是往北的话,看起来能挣钱的好像就剩渤海,新罗这些半岛国家。

但是,如果出兵进攻,其中风险很大,这个风险大不是指战争的风险,当然,打仗总是有风险的,只是陈从进所想的风险,是指出兵的花费,不一定能收的回来。

因此,思索过后,陈从进心中有个大致的预案,那就是带些骑兵,然后前往契丹,就地征召契丹诸部。

逼迫渤海国向自己臣服,若是臣服,那就不打,要是不愿臣服,那就带着奚人,契丹人,杀进渤海国内,获取钱粮。

这个臣服,可不像振武军节度使王卞那样的臣服,王卞就是个穷鬼,把他榨干了,都挤不出多少钱,而渤海国不一样,那肯定是家底在的。

陈从进是要渤海国臣服,然后连年上贡,就跟后世的大宋的岁币一样,拿着渤海国的钱粮,来为自己南下争霸天下,提供后勤资金。

一想到这,陈从进急命杨建,把近些年来,渤海国的文书,情报,全都拿过来,他要仔细查看。

渤海国,是唐在东北地区设立的羁縻政权,其经济与大唐相似,也是农耕文化,政治制度,也全部向大唐看齐。

但和大唐北方种植粟米有所不同的是,渤海国以稻米为主,水稻种植技术发达,据记载,渤海国人口从建国初期的约七十余万人,到现在,人口规模估计在三百万之内。

说起来,大唐对渤海国虽是羁縻统治,但是人家是定期向朝廷进献特产,比如鹿,马,药材,金银等。

这种态度,比起在大唐治下的河朔三镇,不知道恭敬了多少倍。

此时的渤海国立国已近两百年,内部极为**,军事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而且北方屡屡遭受靺鞨,契丹诸部的侵扰。

陈从进虽然让契丹人降服,但是靠近渤海国的契丹部落,依然是时常侵入渤海,掠夺钱粮,渤海国不堪其扰。

听闻今年年初的时候,渤海国还派人去朝廷,希望让朝廷约束一下契丹,不过,现在的朝廷自己都一摊子事,哪有空管渤海和契丹之间的破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