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唐末从军行 > 第421章 有缝的蛋

唐末从军行 第421章 有缝的蛋

簡繁轉換
作者:随笔道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16:48:47 来源:源1

第421章有缝的蛋(第1/2页)

想收买丁全礼,单单靠一个美人,那肯定是不足的,但如果丁全礼收了美人,那就相当于打开一条缝。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有了缝,那丁全礼就不再是无懈可击了,才能有接下来的操作和步骤。

丁全礼有些不太理解,一个商队过了关,还要见自己,这是想干嘛?

心生疑虑的丁全礼,略带戒备的看着眼前这个恭恭敬敬,低眉顺眼的商人,问道:“你要见本将,有何事务?”

沈良左右看了看,恭敬的说道:“小的有些要事,想要将军细谈。”

丁全礼想了想,一个手无寸铁的商人,有何可惧,于是挥手,挥手示意身边不用跟着自己,

随即,丁全礼走到一旁,问道:“说吧,什么事?”

“将军,在下沈平(化名)忝为商队主事,久闻将军镇守石岭,治军严明且体恤商旅,心中早已敬佩不已。”

沈良微微躬身,目光扫过丁全礼的脸庞,随即又迅速垂下,声音压得更低,“此番通关,蒙将军关照,商队方能顺利通行。小的无以为报,备了些薄礼,钱五百贯,另有西域的琉璃一盏,还望将军笑纳。”

沈良顿了顿,见丁全礼神色未变,又上前半步,语气添了几分恳切:“将军镇守一方,辛苦万分,往后我等商队往来此关,还望将军多多照拂一二。”

丁全礼此时心中忽然有种感觉,莫非先前是那妾室阻拦了自己的财运,否则为何她一死,财运便汹涌而来。

不过,钱虽好,但却并非是丁全礼最喜欢的东西,他要是想搜刮钱财,那守着石岭关,从每天过路的商队中搜刮一点,想要钱,那还不简单。

至于琉璃,这玩意既不能吃,又不能用,只能摆着看的玩意,有什么好的,不过,既然人家送上门,这种白捡的东西,收了也就收了。

丁全礼咳嗽了一声,义正言辞的说道:“好说,以后你的商队,只要不携带弓弩铁甲等违禁之物,过关自然无虑。”

沈良连忙应道:“是是是,小的向来是守法的,本本分分的做生意。”

说到这,沈良低声道:“等过了关后,小的就送到将军府上。”

丁全礼嗯了一声,随即挥手示意沈良离去。

送礼,也是门技巧,一开始就给人家送美人,正常情况下,是个人都会有所怀疑的,当然,如果是不正常的武夫,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刘小乙和部下商议好后,决定慢慢渗透,第一次送些见面礼,熟络了,再送厚礼,然后再送上缉事都培育的美人,夜夜吹着枕头风。

饶是丁全礼是块铁石,刘小乙觉得,自己也能把这块铁石给吹腐化了。

第一步办妥后,沈良没有过多的和丁全礼接触,而是将礼物送到丁宅后,便立刻离去。

按照计划,下次返回时,就是十二月底了,然后,再一次路过,应该就是年后了,连送了三次厚礼,到时候就可以顺理成章给丁全礼送上美人。

……………………

陈从进在幽州,处理完出征后,积压下来的文书,有些慵懒的伸了个懒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1章有缝的蛋(第2/2页)

事务繁杂啊,又要管军队,又要管民事,唐朝的制度,其实从一开始,就有很大的缺陷,正式的官员数量太少,根本管不了这么大的一个帝国。

因此,唐廷不得不弄出一大堆的临时使职,来管理各种具体的事务,而时间一久,这些临时使职反而变成了常设的职务。

比如,就连节度使这个当下最有权势的职位,在大唐正儿八经的官职中,那也是属于临时使职。

混乱的官制,使得很多使职都有业务重叠,比如,同一件事,这个可以,那个也可以管,看起来管的人多了。

但实际上,反而更没人管,这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浅显道理,这本来这是很混乱的一个局面,但愣是因为现在是兵荒马乱的时代,显的不那么重要。

这个时期,全国上下,几乎每个藩镇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在军事上,这种政务上的混乱,反而是被掩盖下去了。

陈从进想着,是不是应该把后世的内阁提前弄上来,用来辅助自己,陈从进不像有的军头,成天就知道刮地三尺养军。

对于民生之事,陈从进是很重视,所有的文书,自己都要亲自过目,他知道,民生经济就是国力,只有国力能维持住,军事战争才能坚持下去。

只是,时日一久,陈从进确实感觉自己的精力严重不足,毕竟,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和朱元璋一个样,一天可以批几百份奏折,再说了,现在是乱世,注定军事才是维系权力的第一要务。

虽然有掌书记萧郗,帮助自己处理公务,但是时间一久,陈从进就发现,萧郗一人的精力,也已经不足操持如今这么大的盘子。

而且,陈从进也隐晦的发现,萧郗的权力,似乎有些过大了。

平衡大师的本能,是作为一个统治者最基础的特质,任何一方势力过大,都会造成权力失衡。

大唐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原因很多,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便是中期时,节度使的权力不受制衡。

这就跟滚雪球一样,节度使叛乱,割据,为了抵抗朝廷,不可避免的需要笼络武夫。

长年累月的笼络下,武人的地位,被一步又一步的抬高,以至于到了今天,兵骄逐帅已经成了一件很普遍的事。

而到了宋时,文人地位的提升,又是走到了另外的一个极端。

虽然现在陈从进还没察觉到文人有势力过大的迹象,不过,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也是一件正确的事。

想到这,陈从进直接召见卢光启,萧郗,杨建,陶师琯等底下文吏,商议组建内阁。

当然,陈从进没直接说是内阁,而是咨议制度,也就相当于顾问,办公地点就设在节度府前院。

咨议人数暂时定为五人,以后再视情况而增加,最低五人,最高九人,单数的缘由便是在有不同意见时,进行投票。

各曹各司的文书,先送咨议院,对于处理意见,咨议院商议后,提出处理意见,再送到陈从进面前,同意就直接批,不同意,就打回去重新再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