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唐末从军行 > 第370章 不奉诏

唐末从军行 第370章 不奉诏

簡繁轉換
作者:随笔道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16:48:47 来源:源1

第370章不奉诏(第1/2页)

郑从谠见陈从进不说话,想了想,回道:“今日仓促了些,这样吧,老夫过些时日再给郡王回复。”

不能当场谈妥,陈从进有些遗憾,不过,钱粮在人家手中,陈从进不动兵的情况下,确实有些困难。

于是,陈从进淡淡的说道:“既如此,烦请郑相尽快回信,当知大军停驻一日,所耗钱粮甚多。”

郑从谠深深的看了陈从进一眼,并未答话,而是转身离去。

郑从谠在心中,忽然有一股无力感,大唐怕是真的不成了,黄巢攻入关中的后遗症,已经是越来越严重了。

若非朝廷碰上了黄巢这档子事,陈从进又岂敢如此跋扈,积重难返!积重难返啊!

而就在陈从进和郑从谠刚刚相谈后,第三天,朝廷所派来宣旨的宰相郑昌图也已抵达雁门。

陈从进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给朝廷一个面子,于是亲自奔赴雁门,面见宰相郑昌图。

说起来,陈从进眼下也算是个宰相,毕竟身上还挂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算是个虚的宰相,但自己还是郡王,论地位,这些实权宰相还得向自己行礼呢。

而抵达雁门后,郑昌图即便是知道旨意来的慢,陈从进已经夺取了大同,雁门二镇,但是郑昌图还得公事公办,宣读诏书。

诏书的内容,和萧郗派来急报中的意思,是差不多的,总之就是让卢龙,大同,雁门三镇,各安其地,谨守藩篱,不要同室操戈云云的。

陈从进接了旨后,言:“圣人旨意,来的如此之迟,李克用早已遁逃,本王刚刚上书朝廷,请授王猛为雁门节度使。”

郑昌图言:“郡王,李节帅侵攻他镇,然其还是忠于国事,征讨黄巢颇有功绩,虽有小过,但瑕不掩瑜,还望郡王撤出雁门,让李节帅回返雁门吧。”

“本王已任王猛为雁门节度留后,军令下达,岂能朝令夕改!”

郑昌图怒道:“郡王如此行事,欲败坏天下呼!”

陈从进也不惯着,回怼道:“国事如此,又岂是本王之过!”

“郡王若能退兵,此举必然受天下瞩目,将来史册之上,必留郡王忠心耿耿,勤于王事之美名,若是不退兵,野心勃勃,悖逆作乱,恐怕史笔如刀啊!”郑昌图语重心长的劝说道。

陈从进念头一转,回道:“昔战国之际,诸侯相互攻杀,数百年而不休,今本王全据三镇,则三镇复生安宁,若今退兵,他日则操戈再起,百姓何辜,竟受此罹难!”

郑昌图气急而道:“此强词夺理之言,大唐又岂是周室可比。”

陈从进不言,郑昌图又逼问道:“旨意已下,郡王究竟奉不奉诏!”

逼问的急了,陈从进也发火了,扔下一句话后,转身便走。

“此乱命也!本王不奉此诏!”

“跋扈至极!跋扈至极!”

郑昌图一怒之下,当即离雁门而南下河东。

郑昌图的心中,憋着一股火,却又无处发泄,先是在魏博被那个乐从训羞辱,给陈从进宣旨,其竟然不奉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0章不奉诏(第2/2页)

乱大唐者,果是河朔三镇!

陈从进拒绝奉诏,那就说明此人已经下定决心,要全据大同,雁门了,一想到这,郑昌图就对大同防御使赫连铎深感不满,若非此人烂泥扶不上墙,陈从进又哪来的借口出兵。

既然如此,郑昌图已经在考虑,如果朝廷要讨伐陈从进的话,可以出兵的藩镇有几个。

成德魏博就算了,北边还能听朝廷的,估计也就义昌和义武了,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倒还是忠心的,只是其现在还带着兵马在河南之地和巢军作战,讨伐陈从进恐怕是有些分神乏术。

若是义武不出兵,义昌杨全玫那也是独力难支,天平,义成,河阳,宣武,忠武诸镇,都被巢乱所牵扯,就算出兵也出不了几个人。

真要打的情况下,恐怕只有河东镇,昭义镇,至于北边的振武,天德,那连郑昌图都不指望了。

振武军兵变,节度使契苾璋因为援救赫连铎一事,赏赐不足,已经被王卞赶下台了,内部乱纷纷的。

天德军拢共就三四千人,还得防着境内的党项人,自顾不暇根本不可能出兵和陈从进打。

为今之计,郑昌图只能派人急奏朝廷,自己先去河东,联络族侄郑从谠,等待朝廷下一步的命令,别看郑从谠年纪比郑昌图大,但是论辈分,郑昌图比郑从谠还高一个辈。

虽然陈从进觉得,就朝廷眼下这个处境,估计是不太可能再号召诸镇来围攻自己,至于河东军,当初打李克用的时候,河东镇闹出了多少乐子,陈大帅都不稀的说这帮人了。

而在郑昌图离开后,陈从进加紧控制雁门镇的举措。

陈从进先是将忻代二州的州兵,重新整编,又从静塞,经略,雄平三军中,各抽调千余人,组建雁门军,人数四千众。

陈从进迁安守圭为雁门军军使,至于王猛的节度使头衔,那就是个虚职,作为陈大帅身边最信任的老伙计,王猛一日不跟随在大帅身边,那大帅都有些吃不好,睡不香。

而王猛自己也很高兴,一跃而上,当了节度使,不管有没有实权,到了节度使这个位置,那就是武人最巅峰的职位。

说实话,王猛当初从军时,做梦的时候都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当节度使。

忻代二州,百废待兴,对于治政方面,尤为重要,而且又是处于和河东镇的最前线,局势更是复杂多变。

陈从进在自己的人才夹带中,挑了半天,决定从藩府中,迁幽州判官范学俊为忻州刺史,推官刘兴业为代州刺史。

处理了雁门镇,后面还有一个小麻烦,那就是大同镇防御使赫连铎。

雁门如今算是陈从进的前线,中间隔着一个大同,这不控制在手中,那陈大帅就真的寝食难安了。

陈从进思索着,该怎么安排赫连铎与白义诚二人,赫连铎此人是大同防御使,他就算迫于无奈降了,但其毕竟是吐谷浑的共主,降了,也是口服心不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