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唐末从军行 > 第512章 乐彦祯邀战

唐末从军行 第512章 乐彦祯邀战

簡繁轉換
作者:随笔道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16:48:47 来源:源1

第512章乐彦祯邀战(第1/2页)

河中兵变,说起来河东军确实有机会冲入河中,但问题是,陈从进已经下令,让向元振南下进讨昭义了。

想来这个时候命令都已经送到向元振的手中,难不成朝令夕改,况且,等河中兵变的消息传到陈从进耳中,再从河北送到河东,这一来一回,王重盈早就坐稳了河中节度使。

要知道王重盈一直以来就是河中军中的二号人物,又是王重荣兄弟,由他上位,河中诸军皆是心悦诚服。

十月二十日,在聊城一带迁延十余日后,乐彦祯亲自带兵南下,乐彦祯的本意,是想坐等陈从进主动进攻,以逸待劳。

双方都清楚对方的位置,但两人却都没有主动进攻的意思,陈从进设大营十八座于高唐东南面,乐彦祯设大营于聊城东北面,双方直线距离,不过百余里。

在乐彦祯刚抵达聊城时,魏博军的斥候骑兵就已经开始和幽州斥候兵爆发冲突,残酷的斥候游斗战,已经打了十余日。

双方互有损伤,不过,总体而言,魏博的斥候骑兵伤亡更重一些,这是因为负责斥候查探的,大部分皆是奚部游骑。

这些人,射术,骑术比起魏博斥候而言,要更为精湛一些,当然,魏博斥候的优势,也是有的,那便是他们的衣甲更为精良,在游斗中,容错率会更高些。

当陈从进收到斥候回报,乐彦祯离开聊城,开始南下的消息后,心中一动,来了,一场大规模,决定河北的战事,开始了。

自束甲从戎以来,历阵数十场,锋镝交加的,尸填沟壑之景,陈从进已经看多了,对于战争,他已经没有刚开始时那般激动,振奋之情。

这一战,没什么花样,河北平原大地,一目了然,连座山都没有,所以这次,打的就是堂堂正正之列,十来天了,军中将士等的身子骨都快乏了,终于,乐彦祯已经等不急了。

二十四日,乐彦祯所部进抵博平城,其实按正常行军速度,二十二日就会抵达,但由于幽州骑兵时常在外骚扰,乐彦祯不敢大意,只能缓慢行军,每日行军速度不过十五里。

双方距离不过三十余里,已经是非常接近了,在抵达博平后,乐彦祯派出信使,学起了春秋时期的文明人,邀请陈从进,在二十六日,在双方中间地带,举行决战。

陈从进接受了乐彦祯的挑战,因为这正合他的心意。

而在其后,陈从进召集军议,安排战时的部署,并以刘世全为排阵使,

在临战的前一天,陈从进心中莫名的有些紧张,而又有些期待,陈从进在帐中,坐了又站起,站一会儿又坐了下去,心中烦闷之际,索性走出大帐。

“大王。”李丰见陈从进走出大帐,有些疑虑的问了一句。

“陪我在营中走走吧。”

“是”

此时军中已经用过晚饭,军卒大部分都在帐外,或是磨着横刀,或是整理甲具,明日就要大战了,所有人的心中,不可避免会有沉重感。

这么多军队,已经跟着陈从进南征北战多年,但都是军中的汉子,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打起来,别管优势多么大,总是会有同袍战死。

大家伙正专心做着自己的事,突然有人看见陈从进,连忙站了起来,拱手道:“大王来了。”

此言一出,附近的军卒纷纷站起来,大王,大王的喊声,此起彼伏。

陈从进将手往下压了压,笑道:“继续做你们的事。”

此时正是秋末,天气已经逐渐转凉,但还未到寒冷的时候,但天气虽好,可军中的条件,依然算是艰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12章乐彦祯邀战(第2/2页)

大军虽不能算是风餐露宿,但是军帐内的样子,着实没那么舒服,一个帐篷里,一般住十个人,这其中的味道确实是一言难尽。

这要是按现在的目光来看,武夫的日子确实是不好过,但要是横向对比,这已经算是条件非常好了。

其他藩镇,行军打仗,正常情况下,是一帐二十人,而陈从进从攻下渤海国后,就开始进行一些改革,从一帐二十人,改为一帐十人。

陈从进是从底层上来的,他知道武夫有时候暴虐,也跟平日里日子过的惨有些关系。

唐末五代,武人的社会地位,待遇,是很高,但是论起工作来,那又真可以说是又苦,又累,危险性又极高。

因此,陈从进很注重士兵的待遇,行军打仗,多用牲畜,马力来托运士兵的衣甲,兵刃,伙食,住宿,皆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改进。

所以说,陈从进在幽州军中的威望大,除了与士兵同甘共苦,能带着大家伙打胜仗,平日里注重士兵的生活细节,也是他威望大的原因。

在营中散步,陈从进眼见军卒一个个皆是在为明日大战而做准备,他心中一动,随意走到一个脸庞看起来有些稚嫩的军士身前,询问道:“几岁了?”

那军士正沉浸心神的磨着刀,被突如其来的声音给吓一跳,手中的刀都一不小心滑落在地。

“大……大王,俺十七了。”

陈从进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很好,随便问一个人,都能知道自己是大王,看来,以后就算出了什么事,自己也能靠刷脸来重聚军队。

陈从进这时盘腿坐在地上,捡起掉落的横刀,亲自动手,为这军士磨刀。

“大王,俺自己来吧。”

陈从进笑笑,说道:“怎么了,信不过本王,想当年我从军的时候,比你还小,这磨刀的手艺,我可还没忘。”

“不是,俺不是这个意思。”

“坐下,陪本王说说话。”

“哦…”

“叫什么名字?”

“俺叫董二”

陈从进“嗯”了一声,这名字,实在是没辨识度。

“今年十七,从军多久了?”

董二说道:“我是去年从军的,河东太谷人,家里碰到了昭义贼,一个人都没了,王将军看我,就让我从军了。”

陈从进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将刀磨的很锋利,甚至能透着一股冷冽的寒芒,陈从进满意的点了点头,手艺虽然生疏了些,但一上手,曾经的感觉又回来了。

这时,陈从进将刀递给董二,并拍了拍他的肩膀,勉励道:“董二,家中变故,非你之过,然世事无常,困厄可摧屋舍,散亲族,却不能夺人胸中之气。”

董二闻之,垂首攥拳,喉间有些哽咽却未出声。

陈从进见状,又道:“你姓董,本名二,虽朴素却又不能勉其志,若你不嫌弃,本王赠你一名如何?”

董二不说话,只是面露感激的眼光看着陈从进。

陈从进点点头,口中道:“本王赠你“砺”字,砺者,石磨刃,难磨志也,望你如刀经砺,虽经霜雪摧折,终能锋刃不钝,不改其志。”

董二闻言,猛地抬头,双目泛红,坚定的拱手道:“谢大王赐名!董砺此生,必效死以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