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红楼之庶子贾琮 > 19、第十九章 书院

穿越红楼之庶子贾琮 19、第十九章 书院

簡繁轉換
作者:契丹皇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16:48:51 来源:源1

落日余晖,残阳泣血。

贾琮穿着素服,跪倒在地,身前是一方小小的坟冢。这坟冢颇新,规格不大,墓碑也很平常。里面埋的,就是贾琮的生母。

贾琮的生母吴氏本来并不是贾府的丫头,那一年水灾,百姓流离失所,贾琮的生母与家人走失。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在灾难年月里,想要活下来并不容易。辗转流离,最后被人贩子带到了京城,买到了荣国府。

贾赦彼时也不过十岁出头,两人两小无猜、竹马青梅。

人死之后,不过化为一捧黄土罢了。贾琮生母去世时,贾母发的话,看在生过一个哥儿的份儿上,停灵在贾家家庙。那里都是贾家旁系穷苦人家,没有银子送灵柩回金陵老家,只得暂时停灵。有些,一放就是几十年不得入土为安。贾琮的生母亦是如此。

直到如今,贾琮终于扬眉吐气了,再没有人会对他生母的事情指手画脚了。才掏了私房钱,将母亲葬在了西山的青山绿水之间。

贾琮在生母的坟冢前跪了好些时候,直到天色不早了,小酥酪和小糯米催了几次,贾琮放在起身回府,只是将生母的事情,记在心里。

二房搬走后,贾赦一家住进了荣禧堂。迎春被邢夫人接回到身边教养,贾琏和凤姐儿名正言顺的开始了管家生涯。贾母因着诰命品级,以及天差地别的两道旨意,轻易也不好在邢夫人面前摆谱了。每日晨昏定省,贾母的意思本来是取消了,自己看见邢氏得意洋洋的嘴脸,哪还会有好心情。只是邢夫人如何肯给贾母这个挑剔自己的机会,待到腿伤好了之后,即便贾母不见,仍准时到门外请安。

而贾琮,以读书为名,怎么也不肯住到荣禧堂去。贾赦以为他是因着贾政的前车之鉴,有意在和爵位有关是事情上与兄长避开,也不强求。只吩咐邢夫人,平日里多关照他一些。

贾琏夫妻两个一合计,大概也是爵位的原因。贾琮本来是庶子,与爵位无干,如今却因着懿旨,成了名正言顺的嫡子了。若是他日后想要争一争,这爵位还不一定怎么回事呢。可如今他态度明确,绝不入住荣禧堂,可见是懂事的了。两人思及此处,心里对贾琮更加疼爱了。

贾琮一个人在院子的日子,过得很是舒坦。他搬进了贾赦原来住的正房,院子够大,连着丫鬟、小厮、伴读、婆子、侍卫,全都住下还绰绰有余。自己当家,日子自然过得富余些,阖府上下,都知道在三爷那儿当差最好不过。

二房这边,王夫人收监,自然是赵姨娘和周姨娘理事。贾母借口自己孤单,仍将贾宝玉和探春养在身边。周姨娘平日里就是个木头人,二房出了这么大的事,她自然更不敢出头了。

王夫人在时,赵姨娘掐尖要强,唯恐被人欺负了去。如今王夫人不在,二房虽从荣国府中搬出来了,不过她自己做主,日子反而更好些。连带着下人们也对赵姨娘刮目相看,都道平日里赵姨娘的作为,都是被王夫人逼出来的。不过几日,上下皆赞赵姨娘慈悲。

贾政、赵姨娘、贾环三人,越来越像一家三口了,感情渐深,赵姨娘便想着分位的事情。她本来是贾府的家生子,做了通房丫鬟,因着生了儿子,抬了姨娘。其实,当初她怀的是双胎!探春不过比环儿早出生几刻罢了。龙凤胎本是大吉之兆,她也绝不会仅仅是个姨娘而已,起码要抬了做侧室的。

不料王夫人的宝玉先一步出生,口中含玉,更是难得。贾母自然是向着王家嫡女的,没的人家刚生出来历不凡的金孙,就被塞一个侧室。贾政对此也没什么意见,内宅之事,一向听母亲的。贾母当即发话,封锁了消息,谁也不许提探春生日的事情,将女孩儿抱到自己那里养着,记在王夫人名下。

哼,不过是个小孩子,刚生出来就含着玉,也不怕噎着!说不得是知道自己怀的双胎,故意倒腾出来的花样呢。如今王氏被贬为庶民,逐出王家族谱,难道还叫自己的女儿跟着她丢了名声不成?赵姨娘心里这般算计着,平日里便不动声色的说一些王夫人的不妥之处,话里话外的意思,贾政沦落到今天这般地步,都是王氏为妻不贤,折腾出来的,与老爷自己无干。

贾政本来心烦意乱,觉得面子全无,如今有人替他找好了借口,自然也偏向这个理由,心里不禁更厌恶起了嫡妻。

可怜的王夫人,她还不知道呢,等她刑满释放的时候,会有天大的“惊喜”等着她。

再说贾琮,本来当日入贾家族学的时候,贾赦的意思就是去应个景儿,过些日子再找好的师傅。如今贾府是他自己做主,想给儿子找个师傅还不容易嘛。贾赦的意思是,寻一个有名望有经验的先生来,请到家里读书。

只是贾琮想的更多些。自己日后不袭爵,又成了嫡子不能从商,还得从科举入手。日后做官,人脉交际很重要。贾家虽能给自己帮助,来往交际的却都是些世家子弟,空有虚职,作用不大,也学不到什么。因此求了贾赦,不请“家教”,进了“贵族学校”。

青云书院,与国同长,百年历史,是当初□□皇帝刚登记时,派人修建的。能进这个书院的人,或有权,或有钱,或有家世,或是有大才,都是有体面的。先前贾珠本来也想去青云书院,只是贾母、王夫人舍不得他受苦,只请了大儒到家里。

贾赦瞧自己的小儿子这般有志气,心中很是满意,只是嘴里还是稍微别扭了一下,道:“去了书院就要好好读书,再不许惹事生非,你那些个小聪明都收敛些!否则回来当心给你青菜豆腐吃!”

对于贾琮来说,青菜豆腐这一招,比打板子跪祠堂都有效。贾琮是个天生的吃货,无肉不欢,甜点也时时预备着打牙祭。若是真叫他天天吃青菜豆腐,还不如杀了他痛快。一听这话,哭丧着脸,道:“是——儿子定当谨遵父亲教诲。”

又过了几日,书院那边安排好了,贾琮开始了正式读书生涯。一家人对他十分担心,贾赦、邢夫人都早早起来,叮嘱贾琮。贾琏亲自备了马车送弟弟去读书,凤姐儿和迎春也都贡献了吃食点心衣物表示关心。

贾琮是从他自己的优哉阁那边的角门走的,此时正强提起精神,站在门口和贾赦挥手泪别呢。贾赦本来一点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慨,都被他这小刁样儿气没了。心中想想,也是自己小题大做了,又不是一去三五月,每天都要回家的,不至于大惊小怪。心中这般想,嘴上却不饶人,挥手呵道:“快走吧,快走吧,站没站相,再做怪模样,我扒了你的皮。”贾赦一向嘴巴不好听,贾琏、贾琮谁也没当回事,都捂嘴偷乐。

依依不舍的告别完,贾琏、贾琮先后爬上马车,缓缓驶向书院。贾琮一钻到车里,眼皮子就耷拉下来了,道:“困死小爷了,一大早就起来了,我得歇歇神,否则一会儿见了先生睡着了,多丢人啊。”

话一说完,眼一闭,嘴一张,就呼噜起来了。贾琏顿时哭笑不得,这哪是歇歇神啊,再拿个枕头估计睡得更香。快到书院时,贾琏方招呼弟弟醒过来,亲自拿了帕子擦了脸。牵着贾琮的小手儿,去拜见先生。

青云书院分四个院,梅、兰、竹、松。四个院不是按着年龄进度来分的,而是家世。

世家贵族、皇亲国戚,都在梅院,这里面都是一等豪门出来的子弟。兰院里面是家世一般的,虽然不如梅院,但拿出去也够看了。竹院就有些意思了,里面都是有钱的。本朝不似前朝,商贾不得入仕,□□皇帝英明,早先便有言,学问不分高低,商人子女也可科举。只是为了防止官商勾结,商贾出身的学子们,前途有限。最后一个院,本来叫菊院,不过后来遭到了学子们的强烈反抗,改名为松院,里面都是寒门学子,虽家境一般,但都是有大才的。

贾琮直接进的是梅院。兄弟两个秉承着高调至上的原则,都打扮的光鲜亮丽、人模狗样,大手牵小手,十分亲密的来到梅院。

梅院的都不是一般人,瞧见这番姿态,就知道了,新来的是个受宠的,得罪他就等于得罪了荣国府,因此对贾琮十分热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