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红楼之庶子贾琮 > 17、第十七章 二房下场

穿越红楼之庶子贾琮 17、第十七章 二房下场

簡繁轉換
作者:契丹皇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16:48:51 来源:源1

王子腾今日诸事不顺,原本不过是看在亲家以及一起长大的份儿上,想要去安慰一下贾赦。顺便探探口风,打听一下贾赦的意思。自己的妹妹,再怎么不好,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呢。本想着若是能帮王夫人说两句话,大事化小,也就罢了。

谁知道偏遇着一桩“惨案”。大房母子三人,不过一盏茶的时间,都被鲜血淋漓的抬了出来。加之被气病在床的贾赦,贾家大房竟然一下子折进去四个!

王子腾是个聪明人,一看这般情景,就知道贾家二房定是不好了。早朝的时候贾恩侯才告过御状,不过一个时辰,一家子都折了进去。于情于理,万岁爷都是要恼的。王子腾带着贾珍,将邢夫人、贾琮、迎春三人抬回大房,又见贾珍拿了帖子,请了太医。然后连忙起身告辞。

贾珍拱手道:“今日多亏了王大人了,否则,我都不知如何是好了。”

王子腾客气道:“我与恩侯几十年的交情,不过是顺手而为,当不得一声赞。”

二人客气一番,方才话别。

王子腾走后,贾琮蹭的一下子,从床上蹦起来,光着脚就跑到邢夫人跟前。邢夫人此时也睁着眼,见此忙道:“哎呦,我的小祖宗,你可慢着些!”又招呼丫鬟,“还不扶着你们主子!”

贾琮咧咧嘴,笑道:“母亲莫慌,我一点事儿都没有。”转身叫丫头们打了水来,细细的擦了一回,又漱过口,换了身衣裳,又成了那个活蹦乱跳的小淘气包了。

邢夫人见此,方才放心,道:“可是吓着我了,你哪儿来的那么多血?”

贾琮还未接话,此时本应仍旧“昏迷不醒”的贾赦走了进来,哼道:“素日里就知道淘气,偏着也能淘气出花样来。夫人不知,琏儿到现在还头晕着呢。”

邢夫人一听,疑惑道:“琏儿怎么了?”

贾琮笑嘻嘻道:“母亲不是问我的血哪儿来的嘛?从厨房偷了半截扎血肠的外衣,系个活结,灌两碗血进去。我一‘撞破头’,丫鬟们都围过来,挡住不叫人瞧见。再趁机扯破了血肠,涂得一身,任谁也猜不到是怎么回事。”

邢夫人听了,心中好笑:“果然是平日里吃出来的鬼点子!只是你也过了些,厨房里鸡血鸭血,什么没有,偏着欺负你哥哥。”

贾赦瞧了眼邢夫人神色,见她说的恳切,道:“不怪琮儿,动物的血有股子腥味儿。若是用下人们的血,怕走了风声,琏儿孝顺,自愿用他的,也算他的孝心了。”

邢夫人面色如常,笑道:“迎丫头呢?也叫她过来陪我说说话吧。琏儿也是好孩子,老爷不如去瞧瞧他怎样了?”

其实大房忠心的下人多着去了,用谁的不行?不过是此次“装病”的事情,将除了贾琏、凤姐儿以为,大房所有人都掺和了进去。贾琮有点小心眼儿,总想着也把贾琏夫妻拉下水才好呢。用过了贾琏的血,日后他们夫妻两个,想要装作不知情都不可能。

贾赦许是知道贾琮的小心思,也许是不知道的。不过他自然也是抱着这个想法,毕竟贾母是府中的老太君,若是贾琏夫妻投诚到那边,也不是不可能。贾赦心中自然是相信自己的儿子,就是怕邢夫人日后会放心不下。贾琏夫妻对此事也能猜的出来,众人都是心照不宣而已。

这就是大家子的悲哀,本来无事,为了投诚、避嫌,也得搅出些事情来。

不说大房这边各怀心思,在说王子腾这个倒霉催的孩子。回府之后,立即提笔给皇上写了折子。

平日里写折子,都是有固定格式的。先要请安,再表忠心,拖拖拉拉一大截写完,才提一两句要紧事。今日王子腾却顾不得那些了,提笔只将自己所见一一描述下来。

自己下朝后去贾府如何安慰贾恩侯,正巧遇见贾恩侯病了。在屋中聊了一盏茶的时间,却有丫鬟慌慌张张跑进来,道贾恩侯夫人、女儿不知为何晕倒在地,人事不知,小儿子在祖母房中被叔叔逼死。自己自是不信的,跟着贾家族长去瞧了瞧,只瞧见母子三人倒在地上,都是鲜血淋漓。连忙将人接了回来。至于三人倒是怎么“病”的,自己是一概不知的。因着是人家内宅事务,不好插手,还望万岁爷详查。

皇上收到这封折子,自然是怒火中烧!瞧瞧,多么惨绝人寰的案子啊。朕早朝时才说,这荣国府的爵位,日后定是他贾家大房的。此话才说不到几个时辰,这大房险些就要绝户了!这是公然想要抗旨吗!

皇上毕竟想着是荣国公家,世家老臣,本不欲把事情闹得太大。本来早朝时贾赦把事情捅开,他还觉得有点小题大做。如今一看,却觉得幸亏贾恩侯先一步把事情闹大。否则以大家子的传统,天大的事情一床被子遮掩过去,日后真叫二房袭了爵,这皇家赏的爵位岂不成了笑话!

万岁爷就是朝臣百官的启明灯,万岁爷的意志,就是大家行事的宗旨。所以当皇上冷哼了一声,皱了两下眉头,晚饭少用了半盏酥酪之后,御史们纷纷闻风而动。次日,万岁爷的案头上,就摆了厚厚两摞了弹劾折子。

贾家老太君长幼不分,逼着长子让出荣禧堂给次子;贾家二老爷贾政,长幼无序、鸠占鹊巢,窃居荣禧堂十余载;二太太王氏,苛待庶子,令庶子自幼抄经念佛,移了性情。

再有,一品诰命贾母,为长不慈,令一品诰命儿媳跪在瓷片上,险些废了双腿;正六品工部主事贾政,心狠手辣,为包庇嫡妻,逼死兄长幼子,意欲灭口;史家两位侯爷,助纣为虐,协助姑母、表弟,狼狈为奸。

御史是什么人?文人!文人最厉害的就是一张嘴皮子,噼里啪啦跟刀子似的。本来皇上只有三分怒意,看见这些折子,就有了五分了。再看见王夫人叫庶子整日抄经的那一段,直接升到了七分。

你道为何?先帝在当今幼时,受了和尚的蛊惑,丢下幼子老母,出家当和尚去了。当今幼时受了许多苦,最见不得逼着人念佛的。一见王夫人不怀好意,逼着小孩子日日抄经,不许读书,心中怒极,觉得所谓毒妇不过如此了吧。

只是皇上毕竟是皇上,并未立时发作,隐忍到次日早朝。

所谓“掐架”,只有两方各执一词,才掐的起来。若是没人反驳,那些御史言官们,也就到此为止了。偏着贾母和史家兄弟都是蠢的,拉了一群趋炎附势的,纷纷给贾政说话。御史们一看这个,怎能善罢甘休?两方人马骂了整整一个早朝,骂的口干舌燥。

拿银子骂人,是御史言官们的本职,熟练工种,到底还是史家兄弟落了下风。

最后万岁爷拍板定论,一品诰命史氏,念其年长,降为从一品诰命,着其自省。正六品工部主事贾政,无才无德,心术不正,一撸到底,贬为庶民。六品宜人王氏,褫夺诰命,收监三月。再责令贾政限期搬出荣禧堂,并罚银十万,充公抵罪。史家兄弟为虎作伥,爵位夺其侯爵,均降为伯。

早朝散后,宫中内官便来贾府降旨。自贾母起,贾赦、贾政、王夫人、乃至贾宝玉、贾环、贾琮,只要没病死的,除了邢夫人有恩旨,允许其卧床养病外,其余人等,一律得下跪接旨。便是贾母,也是硬撑着身子,从床上爬了起来。

内官念完圣旨,贾政跪在地下直磕头,心惊肉跳,不敢出声。王夫人听说自己要被收监,早就瘫软在地,被侯在一旁的衙役,一把架起,就往外拖。贾母本就硬挣着,见此情景,眼睛一翻,又厥了过去。宝玉、贾环、探春,早就哭成一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