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红楼之庶子贾琮 > 57、第五十八章 戎马生涯

穿越红楼之庶子贾琮 57、第五十八章 戎马生涯

簡繁轉換
作者:契丹皇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16:48:51 来源:源1

这日正好排到石光珠和贾琮一起当值。兵部递了折子上来,皇上看过之后怒火中烧,“啪”的一声就将折子甩在地上。因着宫中规矩森严,防止宦官弄权,一般此时是不允许太监侍候的。往日装傻卖乖哄皇上开心的太监们并不在此,这项重任就落在了贾琮的头上。这小子仗着年纪小,最善在刀尖上行走,并不将雷霆之怒看在眼里,也是活腻了。

贾琮见万岁狂怒,忙上前将折子捡起来,递上前去,低声道:“哎呦喂,这兵部太不是东西了,怎么把皇上气成这样呢。定是他们大逆不道,写了什么过分的话,万岁快消消气,您是九五之尊,哪能和他们一般见识呢。看谁不顺眼,罚他一个月只能吃青菜白粥,饿着他!”

皇上缓过神来,无奈的摇摇头,道:“你呀你呀,知道你是为了哄我消气。只是朕叫你御前侍候,并不是为了听你装乖卖傻的。你年纪轻轻就学识不俗,朕留着你将来有大用的,也是朕的错,竟差点把你养成了阿谀奉承的佞臣,要是叫上皇知道了,岂能绕我?”

贾琮小脸一红,这不是还没找准自己定位呢么,谁知道皇家对贾家是几个意思啊,万一真的还要抄家呢。

皇上见贾琮面露羞愧,又有石光珠等人在场,也不好多说。道:“不过也亏的你打岔了。你将折子传下去,你们几个都瞧瞧,说说有什么想法。”

贾琮连忙称是,将折子拿下去,御前侍候的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六部轮值的官员,挨个传阅。折子是兵部戍边将军递上来的,经过兵部尚书侍郎等人润色,提加了兵部初审意见。大意是说北部边关近年来战事不断,虽无大事,但北拓族对我□□上国并无惧畏之心,连年骚扰边关百姓。尤其近年,冬季漫长,北拓族存粮不够,各个部落三番五次南下扰民,对边关百姓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戍边将士们几次将敌人打退,却因着无长线作战命令,没有后勤粮草及作战计划,不敢深入敌营,加之北边天气严寒,对我们战士作战极为不利。戍边将军自然是血性十足的,请求皇上下旨,允许我方将士大规模反击,将敌人狠狠打疼。兵部大致赞同这一说法,主战,但比较委婉,主要是考虑到朝中主和派数量并不少,且不知国库如何,不敢妄言。

众人看完折子后面面相觑,也知道皇上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了。自上皇起,我朝先后嫁了3个公主和亲,北拓族一直俯首称臣,连年上贡,我朝自然也会每年赏赐粮食金银。没想到竟是喂不熟的白眼狼,三位公主都在嫁过去五年之内因水土不服病逝,北拓族虽嘴上称臣,却连年骚扰我国边关,并无俯首之心,连年上贡的贡品一年比一年敷衍,不过是些皮草牛羊,上等马匹越来越少。

皇上见众人看完,问道:“都说说吧,有什么想法?”

往常这时都是贾琮先做探路石,摸索皇上意思,然后众人附和圣意,偶有一两个意见不同的,再单独出来反驳。今日贾琮刚刚被训斥,不敢多言,众人见皇上心情不好,更不敢说话。皇上无奈的叹了口气,环视一周,问户部尚书:“照兵部折子里的作战规划,若是发动战事,起码四年之久,国库可撑得起?”

户部尚书掐脚一算,妹的呀,可叫兵部把我们坑惨了。回道:“回万岁的话,这个臣暂时不敢妄言。兵部只是大致列了一个规划,并不清楚出兵规模到底多大,战线多长,这个还要在战时根据实际情况计算。臣想了想,自万岁登基以来,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农户、商户日子过的都很兴旺,税收十分可观。若是能确保战事四年完成,即便国库有些吃紧,但还是能够保证日常运作所需,即便稍微有个洪涝干旱,也是可以挺过去的。”

皇上心里呵呵一笑,心说这意思我明白了,还是差了点。四王八公那几个老臣也该动动了,朕养他们这么久,就是为了养熟了宰的。转眼扫了一眼地上站的贾琮、石光珠二位,心里补了句,是四王六公。

皇上问了户部国库情况后,叫户部和兵部回去加班,做一份详细的战事所需来,看看这件事的可行性。又叫众人回去想想,后日早朝再议。各位人精们就算用脚趾想也知道皇上的意思了,不是皇上想要穷兵黩武,实在是北拓族欺人太甚,一日不将他们打趴下,边关一日不得安宁。

回去路上,石光珠挤进贾琮的小驴车里。贾琮唬了一跳:“这才刚出宫门,你也注意点影响啊,这么想出柜不成?”

石光珠沉吟了半天,道:“我就是有此意。”

贾琮连忙转身看他:“你要出征?”

石光珠神色一暗,“你果然聪明。我自能拿刀上马起,就每年跟着祖父旧将去边关住段时日。起初不过是为了日后有口饭吃,后来我见了边关百姓的日子,是打心底里想要做点什么。”

贾琮接道:“皇上看四王八公不顺眼很久了,也就那些蠢货还自以为精明,实际上皇上忍不了多久。尤其今日提到国库时,皇上瞄了你我一眼,他定是想对四王八公这些老臣动手了。北静王领着一群酸腐文人成不了大气候,却会在皇上主战时跳出来唱反调恶心人。你家为首的实权武将是一股难得的势力,于皇上来说,用着不放心,不用又可惜。金陵四大家族中,除了我家之外,其余三家早就腐朽不堪,纸醉金迷,空守金山为祸百姓,是最好的磨刀石。”

贾琮见石光珠面露赞同神色,接道:“你想出征,想接手缮国公留下的人脉,又担心皇上不用你。所以想利用我出柜,在皇上面前割袍断袖,彻底绝后,让皇上无后患之忧?”

石光珠迟疑了一下,张嘴想要说话。贾琮连忙打断,说:“你不用说了,我答应就是。择日不如撞日,后日早朝,也没多少时间容我们犹豫,不如现在回去面圣。”

石光珠脸上闪过一丝动容,面露苦笑:“我有时真不知你是聪明还是傻了。”

贾琮抿了抿嘴角,把头一扭,哼道:“你管小爷是聪明是傻,你只要知道你欠小爷的永远还不清。”

两人折返面圣,言说二人情谊相投、生死相许。刚刚得知将有战事,石光珠作为缮国公后代,为国征战责无旁贷。二人日后战场刀剑无眼,留有遗憾,干脆来向皇上坦白。并求皇上下旨赐婚,求一个名分。

皇上目光深沉,用审视的眼光看了二人许久,道:“这男男之事太过惊世骇俗,你们休要再提。石光珠,你先回去,贾琮留下。”

两人对视一眼,石光珠先行告退。

皇上留下贾琮,叹道:“你为了那小子值得吗?”

贾琮也不装傻,道:“回皇上的话,我也不知道值不值得,我就知道我有点喜欢他。更何况我是真的不喜欢女人,也不想留后。他是真的想要为国家百姓做点什么,我想帮他。”

皇上道:“你们两个都主战?”

贾琮摇摇头,“是也不是。石光珠虽是科举出身,但毕竟一门武将,他一心想要刀剑戎马。我倒是觉得,根本问题不解决,打几场胜仗也没什么大用。”

皇上眉毛一树,“说说什么是根本问题?”

贾琮补充道:“过去咱们对北拓族太仁慈了,赏银赏米,叫他们休养生息,一但这群白眼狼缓过来,遇到缺粮的时候,又会旧态复发,扰我百姓。这是他们骨子里改不了的血性。北拓族人在草原上长大,一生游牧,居无定所,骨子里有股不安稳的因素。叫臣说之前皇上定的通商政策非常好,两国派遣军队守卫交易场,保护双方百姓交易。”

又道:“除此之外,咱还得鼓励通婚,叫更多的北拓族人嫁过来,咱也多鼓励汉族的女人嫁过去,几十年后,两族血脉混在一起,不分你我,想打起来也不好打了。

再者,这场仗是无论如何都要打的,一但把他们打趴下,就要狠一点,叫他们割地赔款。割来的地,咱鼓励穷苦的汉民迁移过去,国家给补贴,穷苦百姓为了补贴,会有人乐意迁到边关的。百姓不够就再移流放之人过去,无论如何叫汉人一点点蚕食掉他们的土地。

而北拓族割地赔款后,势必有一部分人日子过不下去的,咱们也不能不管。鼓励他们南下,经过严格的审查,防止奸细入内,咱们在我国领土内划一两块地,叫他们定居。初期土地房屋都是国家掏钱,朝廷再派人教他们男耕女织,摒弃游牧的习惯,让他们离不开土地,一代代扎根下来。定有许多想要安分过日子的北拓族人想来。这些钱都用赔款出,也不会给国库带来压力。”

贾琮最后补充道:“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咱们一定打赢的基础上,不过小臣觉得咱们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皇上听了贾琮这篇长篇大论,哈哈大笑:“你个小滑头,朕可得收回上午那句话,你可不是佞臣,真是国之栋梁啊!大善大善!就按你刚刚说的办,你回去写个章程递上来。你和石家小子的事朕准了,到时候你们两个一起北上,等战事有了结果,后续移民事宜就由你负责。朕相信到时候以你们二人的军功,也有这个资格了!”又补充道:“此事若是办好,你们就是大功一件,利在千秋!朕定不会亏待你们!再有,日后你从贾家选个小子,过继给你和石光珠,石家小子要是有对不起你的地方,朕饶不了他。”

贾琮心里翻了个白眼,说来说去还是不放心石光珠留后嘛,不过这样也挺好,连忙领命称是。

后日早朝,在皇上定了基调的前提下,基本一致主战。偶有几个不长眼的,在皇上处置了四王八公一系列老臣,充了国库后,也不再吱声。及至开春,朝中一切准备就绪,石光珠、贾琮官升半级,随着大军一起北上,从此开始戎马生涯。这一走,竟比预计的还要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