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从道兵开始的都天灵官路 > 第227章 天铅自然大道

从道兵开始的都天灵官路 第227章 天铅自然大道

簡繁轉換
作者:公孙义从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09:22:2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27章天铅自然大道

武庸坐居长环道府,与蓬莱道官-袁仲坐而对视,二人相隔案几,默然良久。

「道兄若只借三方神君,自当是可以。」

「万幻巧变丶混元刚稳丶星斗最是擅斗,或能帮的上道兄。」

闻袁仲借人,武庸也不为难,右手一指,三神君当即现身一礼。

这太阴袁氏如今棋差一招,满盘皆输,主脉损于博弈中,却是两支脉尚存。

那冀州元初真君,太阴炼神,度了三九大劫,进大真君,代太阴宗子。

蓬莱道官一脉,还竟有此心去夺嫡,倒是气魄不俗!

二人对坐,见武庸如此大方,将七神君中最强的的三尊借出,再得先前武庸兵发蓬莱也是为其解围,袁仲心中亦是一暖。

思索片刻,右手一招,如揽寒月,将那太阴玄仪幡往案上一压。

「我知晓你有星斗丶大日神通,只怕多半也会行得日月星三光道。」

「这太阴玄仪幡虽说不擅征伐,但也是最最纯正的太阴灵宝,今日,我便以此为赠,借你三神君以用半年。」

「也还你先前的恩情了!」

袁仲心中一叹,对这东海道官他亦是又爱又恨。

爱其有理有义,关键时刻能成助;恨的是此人太过有主见,联姻不成,盟约后其又纵横于各上族之间,实难交心!

但他仍旧感武庸之恩。

二人对饮数杯,袁仲便领着青沅道将和那刚刚归族的长女,连带三尊神君,齐出东海,直往玉京而去……

徒留武庸独坐亭中,望着这案几上的寒月长幡沉吟不语。

这袁仲的性子,真是有些不知如何言说。

武庸稍稍拉他一把,一是还人情,二也是觉得东海近邻是个稍稍能预测的熟人倒也安稳。

未知那袁仲翻脸的时候是真的兵发东海,心怀歉意的时候也是真的就实打实的出手。

他还真是未曾见过这随手将一尊灵宝用于还人情的手笔!

无奈轻笑一番,武庸将这寒月幡收入袖中,转身再朝道府而去。

天有三光日月星!

这却不是他此时该考虑的,他如今只一心栽在那三灾道果,天铅自然大道之上。

与左右交代一番,武庸再坐于长环之上洗炼丹砂丶采摄灵机丶调虚空之精气。

东海上,墨玉石王与武烈丶武枫御鲲灵法舰出混沌,血神子隐于暗处护航,回庆云界收取那数千里方圆的灵庄灵地!

大半个甲子未曾再入云土大荒,期间变化亦不小,扶摇武氏在此处布道已历三代,服饵之术风靡南瞻云州,二代中已经开始出现了筑基术士。

而服饵灵丹所必须的灵草,亦在此处广布种植。

那大风岭上,松柏竹梅桃五友为武庸将这几千里灵地打理的算是不错,积攒的饵丹丶灵药价值几以亿计。

墨玉山脉中,那位墨玉石王之女玉姬曾随武庸入九州数年,颇有超凡之见解。

通云土诸山脉,缱兵将开凿,取灵玉以作符丶掘丹砂以水洗,亦是堆积了海量的资粮。

只是云土诸王久久未归,倒是有些人心思异,况东部云土的庆云仙道统开始涌入南州,庆云界之主-云梦景氏集权也愈发严重,不少灵材宝料出界便定要缴税……

好在,云土诸王回归,武氏的风道术士们也再度登上了改变他等命运的地方!

「呼,我真想起来了当年在那寒峰之顶捕庆云妖的日子,在那鬣狗原上焚荒,在那青眉山涧绞杀猴妖,在那海角崖侧荡清灵山……」

「是啊,小庆云神通~咦,这些年府中小庆云妖可没多少了,一朵刚刚祭炼完丶还未蕴养的一转庆云都炒到了六十万道铢,不若我等再为府中捕上一轮?」

诸修感慨间,突然灵光一现。

府中有规矩,任务之中的某些额外得物,进府中后可与获得者分成。

话说着,诸修便分兵而行,入大风岭木仙观的;游走云上高峰之顶,结风道法阵拘捕庆云妖的……

诸修在云土忙活了许久,近月之后,那鲲灵法舰才满满当当的运着无数资粮宝材回返九州灵界!

而此时的大风岭木仙观松柏竹三友丶石王之女丶甚至大荒人族中数名服饵术士也随军齐齐上了鲲灵法舰。

毕竟这是扶摇武氏的第一块混沌飞地,对于武氏来说,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而此刻的东海道府亦在重整,长环仙道上诸修主力回归,又与先前掌控松懈了几分的海域秋后算帐。

至如今,东海之上有太玄丶青玄两脉蓬莱宗派道统丶有真灵鲛族世家……

此三处最大的道场,已经久不受制,诸方道吏,武灵秀丶何嫣丶周伯约丶金风子丶赵伶等人与两方道营丶一部傀军道主同出长环,与三方道统开始了逐层相谈!

而此时的长环仙道。

那万里澄澈的穹空之上,突有青云密布,青云外是无边白气绵延万里!

正当东海生灵惊叹于天象变化之时,自长环仙道之上,忽生一道恐怖的裂响,仿佛这面天地中,裂开了一道大口。

只见那东海之上聚水脉而筑的长环仙岛突像是坠落了一片幽暗之中,其周围的空间猛然碎裂,四周海水翻覆,沉入那破碎的空间之内。

就在此时,那坠入空间大裂丶宛若一叶孤舟的长环仙岛上突有一道神光闪耀,贯穿天际。

只见那神光之外,有一片天清地浊的世界虚影,其中有扶桑神木开天辟地。

天者,愈发轻而清,其色为玄,地者,愈发固而坚,其色为黄。

天色交汇,有玄黄之气天然而生,缠扶桑神木,宛若神藤。

其中又有大日金乌伏于扶桑树冠,地肺金灯挂于枝节之上,寒月神幡插在树干夹缝之中。

这般玄黄天地虚影还未完全显化,神光便陡然收摄,最终化作一枚金丹,此丹上,有花草鱼虫丶鸟兽走禽,有山川大地,海岳星辰;纹天地大道,现三才大劫……

此丹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一回闻!

金丹四阶,丹砂天符照耀四千三百二十年才得一丹,化作天铅自然还丹。

何为天符,天符曰日月,曰阴阳,曰天地之精,曰五行之始。

故知三五与一,天地至精。

此丹独含世界,历三五丶四九,等诸变,尽得斡旋造化之理。

武庸唇齿一吸,这完美之丹,便如潮流归海,瞬息之间入了其腹,重归祖气丹田。

此丹服之,以返虚身合天铅自然大道,是为炼虚合道,取一方世界尽归一身,破碎虚空,固性不朽。

斡旋造化之理,尽铭于金丹。

至此刻,天穹中变化还未停止,武庸周身无量神光照耀,头顶天灵中蒙蒙一片无垠幽境,中有一道恐怖的气机在其中孕育不止;气海丹田中有大界雏形,世界树开天,尽显世界真谛;下丹田万精之源以轮脉经络遍布全身,周身四万八千大窍齐齐点亮,似极了远古神明!

天穹之上。

三昧神风呼啸万里,摧倒灵山三十六,击毁岛礁四十五,行不意之灾,得天灾-神风道果。

一**日突现,焚江煮海,破灭生灵,坠落东海,炙烤不休,帝炎灭世,得天灾-大日道果

蓦闻鼓丶锣丶缶丶磬等声,直至天穹中有雷公法相与天齐高,雷羽双双振开,遮蔽天日;其面如蓝靛,喙首竖瞳,双手紧握仙锤仙杵,二者一击,立刻便是天雷生发,地雷翻涌,目之所及,尽化雷海。

再得天灾-雷公道果。

三枚天灾道果相融,号为三灾风火雷,化三灾大劫,若三色神纹,显化于武庸眉心,又似三叶花钿,与披肩银发相映,平添了几分神异……

「精气神永定,性命源交修,天籙灵神不朽身,修得四万八千窍。」

「这是远古天神之资啊!」

酆都南极注死判官不由得惊叹,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与之相关的记忆。

其中天香荀氏老真君所化的北城隍,西城隍周恒等齐齐显化在长环仙岛,与荀老太君一同观望。

「九州当代天骄,他当能入前三了!」

天香荀氏的老真君轻抚颔下长须,以此微微掩盖住那颤抖的双手。

至于荀老太君与身后两位老总管,望着穹空中抬手摆弄着整片天地的武庸,已是再说不出话来。

而场中,武庸终如愿以偿,证就三灾道果,三道道行几乎已在真人境走到了极致,开始自然的缓缓交汇。

而灵官宝诰此时才从无形中跳出,其上道符一个个重新打乱排列,组合,最终,化作了一篇真正的仙经。

一元始炁妙道神仙经!

此经通篇三千字,不讲拜神,不论求仙,不分上中下,不择性命源,此乃最古时期,先天生灵所修,道体有大藏,一气便通玄,修教什麽神丶仙,其证的是先天之极,驱道则,行权柄……

整篇仙经传度片刻,化入武庸心头,那灵官宝诰便悄然消散,只剩一缕金光遁入天灵七神天,落入酆都腹心的仙籙之中,与那先天不灭灵光交织,生出仙籙真名:

「****仙君「

其上的神位之名不断显化,在灵官之号丶大灵官之号间不断闪烁,最终停留在仙君号上。

似是武庸的未来的成就超出了命运长河的预期,命定威灵显化天尊?敕令三灾黄道大灵官?这些神仙名号一一被挤了下去!

他的道途已经无法再被命运长河所预测,但其成就似乎将不仅仅止步于真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