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从道兵开始的都天灵官路 > 第295章 将远行

从道兵开始的都天灵官路 第295章 将远行

簡繁轉換
作者:公孙义从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09:22:20 来源:源1

第295章将远行

姬水帝女-姬茯苓携后天灵根-紫桑作礼亲上扶摇。

与武庸在东阁相见,道童焚香,案座插花,煮茶对饮,致歉相交,论道半日有馀。

帝女茯苓才出的扶摇,两侧道统轻推开扇屏,引路而出,武庸轻步送在后方,仰头望去,正是青空彩云流絮,晚霞映天若火。

正合姬茯苓此刻的心情,连步履都不免有些轻快了起来。

「那道兄可得说好了,莫要记茯苓的仇咯!」

锦霞挂天,彩云别映,道童引路,帝女在前,武庸负手跟在后方,一同送别至扶摇山门之外,姬茯苓这才转过头来,蛾眉舒展,素手轻招,告别道。

寰首望向后方,只见两位道童立于左右,天边缤纷诸彩,红霞映于那素衣道人面上,晶莹白发如覆丹琉,英姿不逊玉颜仙,一愣神的功夫倒让姬茯苓有些看呆了。

再望向武庸,只得身子一转避开视线,倏忽间便化作流光直冲天际而去……

「玄尊觉得,那姬…仙君是何意,此女是真是假?」

九头狮子缓缓从山门之侧走出,九颗狮首,似是要甩去那一份刚睡醒而将消散的倦意,打了个哈欠道。

姜水仙君喜迎收徒,姬水仙君前据而后恭?

这让他这般在荒域久历纷争的九灵大圣都看不懂了。

「真又如何,假又如何?」

武庸右手抚额,轻眺环顾着这四方丹霞。

姬沅仙君久历道庭,两万七千载岁月,行霸道,犹如家天下。

姜祖根脚正承于道庭初创,高居昆仑,顺天道而俯九州。

他才没有这份闲心去选边站,修道至今,什麽场面没见过?就是当初他也没有少借琼明与天香之势占坑位。

「于你我而言,也未必不是一个台阶。」

「好好休养吧!」

武庸垂眸瞥了这九灵狮圣一眼,三天之战已然十载了,当日雷公行法的创伤仍未祛尽,使得其气息依旧不稳。

那目光投来,倒是让九灵心头腹诽了起来。

【你那往死了劈的天雷降法,本座能养回来就不错了!】

但九灵心头却是更加忌惮武庸了,这指玄雷法刚烈,触及了根性本源,实难调养,仙庭筹备这十数年来竟无几分好转。

他甚至怀疑这腹黑玄尊是故意吊着他半条命如此调教的……

然,暂且结了此事。

武庸居扶摇山中,以神仙大道论根性,自丹法丶符籙丶豢灵丶掌雷丶呼风丶御火等等诸术与群真讲。

庆云妖王坐蒲团,木灵七友伏竹席,东海诸道奉以礼,扶摇群真侧耳听。

自扶摇嫡脉神通,掌摄乾坤扶摇力,外道行遁小庆云,飞沙走石风行法,呼风唤雨欲遮天……

一一相诉。

再到,三昧神风招摇寰宇,大日帝炎万日凌空,雷公坛法独立乾坤!

扶摇女君居云台之左,研磨丹砂丶青金,悉辨天精丶奉地髓,灵官衍丹法,女君诉阴阳之理,四时之火候,若锦瑟相合;

灵官演神符,祭酒尤真且划墨,居云台之右,压天符四角,演至精妙之时,轻吐朱言解造化之因,诉诸符法玄妙……

日辄山门,予群真演法,夜宿东阁,扑朔阴阳造化。

久而久之,扶摇道统传扬而分诸脉,便以丹符神通传世。

直至。

清晨时分。

武庸倚暖阁之东,轻撑窗台而眺,见窗外层次迭芘,八面窗外青州低翠,再至天井屏窗之外,将一片碧空圈入。

殿中四耳炉中,已经燃起醒目清香,九头狮子为铁锁所拘,缚在了暖阁外门廊之上。

圜首望见武萱丶尤雪二人各擅丹法符道,伴左右同参大道。

武庸顿觉心生纵意,倚在七角罗汉榻侧,扭头便温言相问:

「唔……九州无事,我欲去那浩瀚星海丶三垣星宫一趟,一是受贵人邀,习星道律令丶法随真言;二是去贺『天一帝君』升位之喜。」

「途中历经长远,或许颇为有趣。」

「一同去否?」

此时仙庭无碍,周际诸界安稳,也毋可擅动,蜗居清修,不如动上一动。

况且有那位居中天星主传承的帝君相邀,或有可动之机!

武萱与尤雪本在琢磨丹符,骤然得闻,互相望上一眼,只当是武庸相邀同游,自是欣然答应,三人又在东苑暖阁,笑谈许久,武庸为二人大致或介绍丶或揣测途中兴许会遇上何物。

混沌界海无垠,再往西,不知历经多少世界丶云洲,才至浩瀚星海,再在那无边的星海宇宙寻得三垣所在,可不容易呐。

平日清修少居,三人在阁中互道诸事,久别新逢,言笑晏晏,独留九头狮子在外平遭萧瑟秋风所扰……

仙庭元年。

九月。

仙庭八部筹立已成,九州五野已定,二品灵界-九州升格,四方扩土百万,玉京祖庭高极万里,直通青冥。

得宣九州诸界,渡劫之上,有籍名姓者,入玉京之巅参庭会。

武庸亦是在收得传昆仑召,于山中捎留下传信,便驭九灵而踏金云,腾挪而化纵地金光,赶巧于庭会之夕。

天渊云海之上,皆是各地渡劫大真君,且都是其中颇具能量的角色!

只是,仙庭晋升,这天渊也广大,高了太多。

『原先天渊不过数万里,紫府罡煞的儿郎借长辈法宝之利,尚能登上天渊。』

「如今这天渊高远之极,可真是鹅毛不起,柳絮将沉,寻常丹道也未必能飞遁过去了啊。」

诸君入天渊而登祖庭白玉京,玉京仙山如今更是高绝,这浮于天渊之上的仙山至今,直入青冥不见顶,大了何止十倍?

光这天渊之上丶玉京山下便是沃野万里,,实打实的可称作祖庭中州了。

诸君再沿玉京仙山而上,跨穿云海入得青冥,至山巅白玉京上,已近乎仙境般,居高天之顶,是谓玉京天。

祖庭玉京的变化远比九州要大。

群仙再登白玉京之顶,上仙庭,昆仑仙境,为玉京群真谓之曰:上京天。

武庸驭九灵狮圣,坐天铅金云,直跨玉京天,入上京,行至昆仑宫阙之时,只觉眼前一闪倏忽间便落入了茫茫白雾之中。

只见此方天地渺渺无边,四方絮白,似是上天之极,武庸神色一紧,只觉此处似乎有些眼熟,倒又道不上来哪里不对。

「你小子就不能朝下瞟一眼吗?」

一阵没好气的声音从正下方传出。

武庸视线下移,只见这茫茫云海的下方正矗立着一座九面道台,台上幡旗云台林立,大若万丈不止。

「游仙台?」

武庸微微一惊,而身下的九灵更是毛发陡然,呲牙一吼,其声上通三境,下临九幽,虚空震碎,险些就现出了那九头神魔真身,神魔大圣境的气机不自觉的立了起来。

不怪他害怕,谁家荒域神魔被数十上百的真仙丶半仙围起而不恐惧的啊?

这一插曲惊得下方坐上游仙台的诸渡劫丶半仙齐齐惊呼,仙庭中怎会出现如此大敌?蓬莱真仙背后的斩妖剑更是陡然出鞘了来,仙庭圣境可容不得这般意外。

「且慢!」

武庸大袖一甩,青丹葫芦陡然大开,其中万丈天铅大手猛然拍出,将那炸毛的九灵若拎小猫一般,提起其腰身便往葫芦中拽。

【九灵,伱可莫要这时候给本宗掉链子。】

沉声威喝一道,武庸按捺下了这应激的九灵,天铅大手将其强行拽入了葫芦中,同时有天铅诸气无边而生,化万里金云若天降灵芝,及那斩妖剑光至,竟为这金云所托,再斩不下半分。

「此獠乃是庸前番费心力收付的镇兽,只是蓦然为群仙神威所惊,或为些许应激罢了。」

「望诸仙主恕罪!」

以先天青丹葫芦稍加阻碍上那斩妖一剑,武庸朝着那蓬莱真仙微微一礼,将内因解释完,再才将金云散开,斩妖剑倏忽而起,再归那真仙鞘下。

即使是如此内因,这蓬莱真仙亦是惊异非常,与羽化仙面面相觑。

『这家伙能接我斩妖剑?』

『这小子哪儿拘了一头仙狮真灵?』

饶是参加过那一战的真仙,清微仙主这才断定:果真是那怪物啊!

【不是,他怎麽真敢把这般大凶带在身边的?】

此中从头到尾,真正了解那只当时出场焉了吧唧的九头狮子身份之人,恐怕只有两位仙君和那阴月鬼圣。

实在是那只吞天噬日丶高若五千馀丈的大凶,怎麽也和平日武庸座下那只状态不佳的大猫难以联系到一起啊!

这番插曲可是将这正襟危坐的诸君心绪一一搅动了起来。

「咳咳!」

「此番是本君不察,忽视了此事。」

游仙台上的宙极仙君清咳数声,为此插曲背书。

「不过,本君相信我自三天之战归来的诸君应当能大致理解本君吧?」

「我等仙庭立,自然是难免要时时宣召,各立庭会。」

「但群真诸仙各有道业,更不可能若凡人王朝般,日日点卯。」

「以此游仙台为基,诸群留下印记,跨无尽虚空丶同岁月所在,心念一动便可以聚神念于此虚幻之境奉庭会,今后却是无须时时驻足上京天了……」

诸仙群真各有道业,怎能贪暮权位,时时围拢在九州乃至上京天呢?

有此游仙虚庭却是正好,不拘时空,诸君所奉本职,不扰道业便可。

每到庭会,只需要寻一处僻静之处,存神沟通游仙台,自然能隔空,甚至隔着混沌参仙庭会。

此言一出,群真皆惊,方才的小插曲须臾间就被抛到了脑后。

即便是武庸这般见多识广的,也不得不道仙庭此举精妙。

且不论这随时随地的传讯沟通如何,三天古界的仙道兵马可是吃足了这游仙幻图的先机。

光是能跨混沌参与庭会,透明化的统治丶实时的沟通便可以辖扩至无尽混沌诸界,只看这件仙器极限有多广了。

那强大的荒域不就是败在了这一点上麽?四方叛乱,旗下诸多世界各有心思,情报传达不便!两战而陨了域中近半底蕴,从那无上的掠夺者沦为了受创者,此刻只能卧在祖神世界树下舔舐着伤口了……

武庸惊叹之馀,此届庭会便已经开始了。

姜祖开头便是点名武庸,指玄大灵官,待刚刚无意出了道风头的武庸起身,宙极仙君环顾四方。

「扶摇武氏-武庸,号指玄大灵官,开先天仙道,神仙之法,行三才之道,掌御三灾,将合三光,占尽阴阳造化,可称仙资绝伦。」

「今日起,便入本君门墙,授宙极仙光,参岁月大道。」

「本君也无甚表示,武庸,你如此道行东郡也罢,东海也罢亦不足以支撑你这真仙之相的门庭了,然九州又无合你的道场……」

言至此处,姜祖微微一顿。

「便如此吧,祖庭玉京仙山高远浩渺,沿祖脉划出一座真仙级道场给你,也算本君对你,对一尊未来的神仙所励了。」

「王公丶独孤仙丶董君,三位天官瞧瞧能否划开一片玉京支脉,立下一座道场?」

这突兀的收徒,群真诸仙愣是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羽化仙刚在思索,那面王公立刻便开始发声:

「禀仙君,玉京祖脉扩土十倍不止,可若是要划真仙道场,最多不超过十二座,吾正要汇报此事,自天渊之上的中州到玉京天,最盛之脉当重划十二道场……」

「中州之东,有玉京峰顶云涧若天河倒挂,呈天河相,可立一座天河道场,正合扶摇九天之意!」

姜水丶琼明一唱一和,独孤仙时不时赞同一语,倒是让羽化仙懵了,感情他们都打上重分玉京的算计了?

倒也是,玉京十二上族当初能占祖庭玉京仙山,可至如今诸仙入驻,群仙须得道场各划吧?

然面对着场中诸多渡劫丶半仙的目光,姬祖不言,微微点头,示意王公继续。

十二支脉道场,绝不可能为原本的上族所有了,只能是重划灵庄,非真仙何来的资格所占。

此时诸修才看穿这从头到尾的一切,先抑后扬,不过是姜祖为武庸这座真仙道场埋的伏笔罢了。

武庸受此道场,当即便是向姜祖一礼,再向姬祖躬身,谢过诸仙……

随后便是大凤群仙之位业。

敕封,九州之西,荒州牧守,太华道人。

敕封,九州西南,南州牧守,西华界,七妙道人。

……

「禀仙君,指玄于禹余境以星术……」

「是故西极无量,渺渺星界,帝君升位,指玄为天一帝君所指,当迎于三垣星宫,拜见星主,全星诰之理。」

「且我仙庭也应当派遣一真仙往复西极星界,携礼以贺当世第一尊帝君!」

待得封武庸仙官时,其推而未受,将此因果道出。

挂上仙职可着实无甚意思,不如去遍观诸世,早证仙道……

「既如此,你且去便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