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女神惨死后,我拔剑斩鬼! > 第524章 河滩,野炊

女神惨死后,我拔剑斩鬼! 第524章 河滩,野炊

簡繁轉換
作者:日照山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3 16:45:44 来源:源1

第524章河滩,野炊(第1/2页)

收拾完一切,我回到酒店洗漱休息。

第二天,我没有按照原计划回程。

李叔三人正常开车走了。

童谣两人见我不走,立刻也改签了机票。

说既然是对付修行人,那和对付小鬼不一样。

还是三个人一起上,也好有个照应。

于是白天的时候,我们三人便依旧在县城里吃吃喝喝。

到了傍晚,我们到了大峡河边。

这条河从县城的边缘地带流过,拐了个弯就进入峭壁峡谷间。

由于地势原因,夏天一但雨水过量。

这个弯道口就容易涨水。

因此靠河的附近基本上没有住户。

只远远近近,高低错落,有一些搭建的简陋铁皮房。

多是一些无家可归的孤寡人员,或者是一些打渔的人,临时搭建的窝棚。

河滩上是大量的鹅卵石,行走期间要当心。

时不时,还能看见鹅卵石间有螃蟹爬。

我们眺望河两头,河上面也不见有船只。

童谣道:“这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万一船不在这边,咱们就错过了。”

我道:“放心,我有办法。”

童谣问什么办法。

我便将自己的计划说出。

我打算,等天黑的时候,把老龟放出来。

在他身上留下印记,这样他就跑不了。

然后再让他去巡河。

鬼的速度比人快,来来回回巡河不算难事。

而且,鬼能最快感应到人体阳火的不同。

修行人和普通人肯定不一样。

它应该能立刻感觉到。

况且,入夜后,正常情况下,河面上是不该有船只的。

童谣闻言,说这个主意不错,对我们来说省力。

又看了看时间,夕阳西下。

天很快也就要黑了。

童谣提议道:“我刚才还在浅滩里看见小黄鱼了。

不如我们去捡些柴火,搭个石灶。

捉点儿鱼虾螃蟹来吃。”

童谣辈份高,遇见大事时,也是真不含糊,相当勇猛。

但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还像个没长大的小姑娘。

边说就边蹦跶:“野炊野炊,开始行动!我去捉鱼!”

江北道:“那我去捡柴火。”

我道:“那我负责搭个石灶?顺便去借点儿油盐?”

我示意了一下远处的一个铁皮窝棚。

再是野炊,没盐也没法入口。

当即,我们三人就分工合作。

搭石灶的事儿比较简单。

选一个稍微干燥的地方,用三块大石头围起来。

再找一块扁形的石头,或者有凹陷的石头。

洗干净了架在上面,也就成了。

接着,我就朝远处高地的窝棚走去。

窝棚边上堆了一些废弃的纸皮、塑料瓶、铁丝一类的。

窝棚的主人,应该是靠捡废品为生。

门没关,里面点的还是油灯。

这里没法通电。

屋内,一个满头白发,身形佝偻的老太太,正吃力的捆扎着纸皮。

我略一思索,便敲了敲破旧的木门:

“老人家,能帮我个忙吗?”

老太太抬起脸,哑声道:“小伙子,怎么了?”

我道:“我想找你买点油和盐,一点就行,我和朋友们在河滩野炊。”

老太太慢吞吞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

“哦,可以啊。我拿碗给你们弄一些。”

她摸出两个旧碗,在其中一碗里,倒了半碗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24章河滩,野炊(第2/2页)

然后又在另一个碗里,倒了一些盐,问我够不够。

我一边说够了,一边摸出两百块钱递给她。

老太太一愣,摆手:

“太多了,太多了。

你们吃就行,不用钱。”

我道:“你不收,我们不好意思要。

你放心,我那两位朋友,都是有钱人,很大方的。

收下吧。”

老太太这才又高兴,又不好意思的收了钱。

我端着碗走回河滩边,江北也捡了许多枯枝干柴回来。

童谣一个人摸鱼效率太慢。

我和江北也加入其中,挽起裤腿,跳下河滩边的浅滩。

很快就搞了几条小黄鱼和螃蟹,河虾。

我就着水杀干净。

江北两人已经在石灶处升起火。

火烧起来,架在上面的石头被烤的炙热。

我将一截新鲜的树枝,枝头砸碎,用树枝纤维当刷子。

然后在石头上刷油,再将杀干净的鱼虾放上去煎。

鱼虾在石板上,被烤的滋滋颤动。

虽然只有简单的油盐,但香味很快还是弥漫开来。

这时,后面传来老太太的声音:

“你们破费,给你们再送点儿吃用。”

我转头一看,是刚才那老太太。

佝偻着身体,提着个塑料袋,里面装了筷子,碗。

还有切好的萝卜、白菜。

老太太道:“家里就萝卜和白菜,这个烤一烤也好吃。

这还有辣椒面、味精……你们看看……”

我们立刻接过东西,当即也邀请老太太一起吃。

她估计也喜欢热闹,没怎么推辞,就和我们一起坐下吃了。

将白菜叶子,和切了片的白萝卜,放在石头上煎炙,撒上调味料。

那香味儿就别提了。

我们纯粹吃个乐趣,打发时间。

期间,老太太问我们,怎么天黑了才来野炊。

我们谎称白天忙没时间。

老太太又道:“晚上河边风大,要注意别生病了。”

我们连连应好。

童谣好奇道:“老婆婆,你怎么一个人住这里啊?你的孩子们呢?”

老太太叹了口气:“唉,老了,不中用了。

和孩子们住在一起碍眼。

我也不想让他们为难,就自己出来住了。

捡点儿废品卖,能活。”

童谣心直口快,气鼓鼓道:“真是不孝顺。”

老太太道:“唉,也不是不孝顺。

我经常生病,孩子给我花了不少钱。

但他经济也不宽裕,还有三个孩子要养。

儿媳妇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照顾孩子,也很累。

是我拖累他们了。

小两口压力太大,经常吵架。

我就干脆自己出来,自力更生了。

也减轻他们的负担嘛。

不过,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是会接我回家团聚的。

前天儿子和媳妇儿,还给我送了一碗炒腊肉吃。”

老太太脸上,没有对生活或者后代的不满。

江北嘴更毒,不满道:

“我看都是借口。连老母亲都没能力养,那还生三个孩子。”

老太太认真道:“小伙子,你这话就不对了。

多子多福,传宗接代嘛。

再苦再难,孩子还是要生的。

我们这些老东西,苦点就苦点嘛。

对了,你成家了没有啊?

看着年纪也不小了,要早点生孩子啊,养儿防老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