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 第 110 章 神秘的突击队。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第 110 章 神秘的突击队。

簡繁轉換
作者:最爱吃豆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46:15 来源:源1

第110章神秘的突击队。(第1/2页)

时间仿佛凝固了,院子里的喧嚣在孙良成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渐渐低落下去。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这位副总司令的最终决断。

过了好一会儿,孙良成终于缓缓地、沉沉地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疲惫和决断,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算了。”

这两个字一出,院子里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刚刚还在慷慨激昂的薛佳兵和那名想要报仇的骑兵营长。

孙良成微微抬高了声音,面无表情的说道:“不进城就不进城吧。”

这让院内的西北军军官们大为不解,孙良成的脾气是出了名的骄横。

就是在西北军内部,除了服冯总司令以外,谁都不服。

就是现在代总司令宋哲源的话,孙良成都不一定会听。

顿了顿后,孙良成那冷冷的目光扫过众人,用低沉没有感情的腔调说:“刘鼎山……他还在峨岭口,带着他的杂牌部队,替我们挡着中央军的追兵呢。”

“咱们现在,去打他的洛阳,去抄他的家……天下人会怎么看我孙良成?会怎么说我们西北军?说我们不顾袍泽情谊,趁人之危?”

这番话像一盆冷水,浇熄了众人心头的怒火。

是啊,刘鼎山还在帮他们断后呢,这可是铁一般的事实。

人家就一个洛阳城,肯定不舍得丢,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时,一直观察着孙良成神色的参谋长王清瀚,通过孙良成脸上那微妙的表情变化,就已经猜到了孙良成的真实意图。

不过,作为参谋长,他的肯定不会能说破。

他赶紧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由衷的敬佩对院内的军官们说:“副总司令不仅深明大义,体恤袍泽,还宰相肚里能撑船,实乃是我等的楷模啊!”

这时,孙良成这才将目光转向那名一直垂手肃立、脸上交织着愤怒和尴尬的骑兵营长。

“我问你,不让进城……那饭食、干粮、补给,他们……给我们准备了吗?”

骑兵营长眼看副总司令已经彻底定调,心中那点报复洛阳守军的念头,再不敢有半分表露。

他连忙挺直腰板,恭敬地回答:“报告副总司令!准备了!守军说……说他们准备了干粮和饮水,用吊篮从城墙上……吊下来给我们。”

听到“吊篮”二字,孙良成眼中杀机一闪,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沉默了几秒钟后,面无表情的孙良成微微点了点头,冷冷的说道:“行吧,就按他们说的办。”

随后,又转身望向参谋长王清瀚,对他下令道:“清翰,传我的命令,让各部队今晚就在郭寨村里原地休息,顺便收拢后面的部队。”

“是!副总司令。”王清瀚点点头。

随后,孙良成的目光再次投向中校,神情严厉的对他下令:“把你的骑兵营,给我撒出去!沿着洛阳外围,派出侦察分队!给我盯紧晋军的动向了!”

“晋军要是敢摸过来,老子要第一时间知道!”

“是!副总司令!”中校轰然领命,脸上最后一丝不甘也化为了军人的绝对服从。

就这样,洛阳的危机暂时化解了。

而此时的洛阳城内,刘镇庭已经命令部队加强了警戒。

为了防范可能会攻城的西北军和晋军,刘镇庭还命令洛阳军校的学员们暂时停课,全部编进部队扩充防卫力量。

另一边,血战了一天了后,随着太阳下山,峨岭口的枪、炮声终于停熄了。

峨岭口,这座通向洛阳的门户,此刻真正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血肉横飞的磨坊。

整编师官兵依托地利和工事,用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硬生生挡住了51师复仇的怒火。

而51师,在白天的进攻中损失惨重。

虽然,每次进攻受挫后,又借助炮兵对峨岭口阵地进行了好几轮的轰炸。

可是,51师的每次进攻,都会被守军强而有力的反击。

尤其是,好不容易借助炮击,拿下了一块阵地。

可是要不了多久,就会看到手持机关枪、大刀的敢死队重新夺回阵地。

这种情况,让一直在后方观战的51师师长谭道源,感到极度震惊和佩服。

他不禁惊叹,整编师的韧性和意志怎么会这么强。

在51师的指挥部里,谭道源正神情惶恐的接听着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正是已经升任代总司令的唐生致。

面对唐总司令的严厉斥责,谭道源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额头上不断渗出的汗水,他只能一边用手帕擦拭,一边苦着脸回应着:“是!是是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0章神秘的突击队。(第2/2页)

“我知道了,总司令!”谭道源的声音有些颤抖,“我向您保证,明天一定能够成功拿下峨岭口阵地!”

就在这时,电话那头的唐总司令似乎突然说了些什么,让原本一脸苦相的谭道源突然露出了惊愕的神色。

他疑惑地问道:“什么?今晚?”

然而,当他听完唐总司令在电话里的指示后,谭道源的脸上瞬间浮现出喜色。

他连忙点头应道:“是!我明白了,总司令!我马上就去安排!”

寒风卷着嵩山主峰的碎石,刮得人脸生疼。

几个小时前,一支三百多人的突击队,在本地向导的帮助下,试图越过嵩山主峰绕到峨岭口峡谷后方。

他们紧贴着陡峭山壁,在向导指引下,终于才艰难挪过了那条仅容侧身、稍有不慎便坠入万丈深渊的羊肠小道。

脚下是深邃的山涧,头顶是墨染的夜空,只有粗重的喘息和碎石滚落的闷响在寂静中回荡

如果不是向导一直提醒他们:“不要往下看,一直往前走就行”。

他们当中,怕是得有人葬身在这山涧中。

两个小时后,当他们的双脚踏上相对平缓的山地上时,一个个紧绷的神经总算是轻松了下来。

队伍短暂停下后,士兵们靠着冰冷的岩石喘息,并拿出水壶和干粮补充体力。

身上流出的汗水在寒风中迅速冷却,贴在湿透的军装上,特别难受。

带队的,居然是一名年轻的少校。

他脸上沾着尘土和汗水,颧骨在昏暗光线下显得格外突出,眼窝深陷,透着一股长途跋涉后的疲惫。

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清亮,像浸在冷水里的黑曜石一样,锐利地扫视着四周陌生的地形。

他走到裹着破旧棉袄的向导老汉面前,客气的低声询问道:“老哥,这儿是哪儿?咱们还得走多远啊?”

老汉哆嗦着,手指着前方一片更浓重的黑暗:“官长,翻过这道梁子,就是峨岭口峡谷的屁股后头了……再往前,就是杨村。”

得知他们已经快要到目的地了,少校微微一愣。

深陷的眼窝里,那点清亮的光骤然燃烧起来。

身上的疲惫像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专注!

薄薄的嘴唇紧紧抿着,嘴角却不受控制地向上牵动了一下,脸上露出了振奋的神情。

通过他一直在克制情绪的情况来看,这名少校绝对是个很沉稳的人。

这名少校是中央军第十军、四十八师、二八四团的一名副团长。(不要看下面,就从这段简历来看,谁能猜到会是哪位**名将?)

之所以会担任如此危险的任务,是因为他不仅不是黄埔生,还是杂牌出身。

跟随上级投靠常老板后,这名少校不仅被解除了兵权,还被送到了陆军大学学习。

毕业后,要么给黄埔生当参谋长,要么给黄埔生当副职。

反正,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掌握过兵,带过兵。

作为非黄埔生,如果要想获得大佬们的信任和赏识,他只能通过此次行动,证明他的想法和能力是没问题的。

他轻轻拍了拍向导老汉的肩膀,笑着对向导说:“好!麻烦你继续帮我们带路,我们现在就去杨村!”

在向导的带领下,三百个拿着自动火器的突击队,再次出发了。

他们悄无声息地,向杨村的方向缓缓摸去。

少校和向导走在最前方,他的脊背绷得十分笔直。

那股压抑的兴奋和即将爆发的战意,在他紧握枪套的指关节上清晰地跳动着。

又走了半个多小时后,眼尖的少校注意到前方似乎有情况后,一把拽着前面的向导,将其摁在地上。

同时,他还压低了嗓音,对身后的人小声提醒道:“大家都别动!前面有情况!”

几秒钟后,只见他悄悄探出头,谨慎的打量着前方的情况。

一番打量后,发现有一支十几人的队伍,在杨村村口建立了防御阵地。

除此之外,村口附近还有几支巡逻的队伍。

看到这一幕,这名少校知道他找对地方了。

他激动的将背着电台的通信兵找来,努力的克制着心中的激动和兴奋,对通信兵下令道:“快!马上给师座发报!告诉他,我们已经到杨村了!”

四十八师师长接到突击队发来的电报后,兴奋的说了句:“好!这个黄副团长,还真是个人物啊!”

随后,将这条电报传到了唐总司令那里。

于是,这才有了唐总司令给51师师长谭道源打电话交代的那一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