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 第 35 章 可以扩编一个远东哥萨克骑兵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第 35 章 可以扩编一个远东哥萨克骑兵

簡繁轉換
作者:最爱吃豆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46:15 来源:源1

第35章可以扩编一个远东哥萨克骑兵团了!(第1/2页)

当黄金荣被从家中绑走的消息传开后,整个上海滩都震惊了。

虽然,落架的凤凰不如鸡,黄金荣不再是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老大。

他的地位被后起之秀,自己的徒弟杜月笙取代。

黄金荣现在虽然不如以前风光,但毕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得知公公被绑走后,儿媳妇李志清(黄金荣养子黄均培的媳妇)决定向杜月笙求助。

现在的上海,还没有他摆不平的事。

当天晚上,李志清找到了杜月笙。

“杜先生,我现在是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您一定要帮帮我啊。”

坐在梨花木太师椅上的杜月笙,穿一身藏青暗纹杭绸长衫。

中等身材不算高大,可腰背挺得笔直,像棵扎在石缝里的竹。

明明没刻意摆架子,却让满室的烟气都围着他转。

脸是周正的国字脸,下颌线收得利落,却没半分凶相。

皮肤是江南男人常见的细白,不见半点风霜粗粝。

想来是常年养在公馆里,少了最早在街头打杀的磋磨。

最特别的是那双眼睛,双眼皮压得略深,眼尾微微往下垂,笑起来时眼尾会堆起两道细纹,像长辈般温和。

可此刻他没笑,眸子沉在眉骨的阴影里,黑得发稠。

听完李志清的哭诉,杜月笙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哎,黄老板真是走了一步昏棋啊!”

“我早就听说,这个与项老板合作的刘镇庭,是一位军人。”

今时今日,杜月笙的地位已经超过了黄金荣。

因为利益结义的三人,其实,已经没有多少结义的情分了。

杜月笙的言外之意,就是黄金荣已经在卢公子那里吃了亏,竟然还敢找军人的晦气。

话音刚落,坐在他右手边的一位老人,轻轻颔首,补充了一句。

“是啊,我托人查过,这位刘镇庭的父亲,是西北军的一名少将旅长。”

这位身着穿藏青长衫的老者,面容清癯,颧骨略高。

却因肤色是温润的象牙白,不显凌厉,反倒透着股读书人特有的沉静。

最惹眼的是他的眼睛,眼窝略深,双眼皮窄而长,瞳仁是偏褐的茶色。

不像杜月笙那般黑得发稠,却像浸了墨的宣纸。

他的一句话,竟然直接点中了要害。

语气依旧平和,却让李志清心头一震。

她还没来得及解释前因后果呢,这位老者竟已摸清了来龙去脉。

这时,老者忽然看向李志清,问了句:“不过,黄老板已经退居二线了,为什么要突然出手,动刘镇庭的货呢?”

李志清努力回想了片刻,缓缓说道:“这...这...今天下午,张老板来了一趟,然后就......”

杜月笙转核桃的动作慢了半拍,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哦?原来是这样啊。”

就在杜月笙思索着该如何解决的时候,旁边的老者忽然开口说:“杜老板,要不然...我去一趟吧?”

老者望向杜月笙的眼神里没有讨好,反倒像在与同辈议事。

杜月笙微微一愣,不明白老者是什么意思。

简单的眼神交汇后,杜月笙点点头:“好吧,既然皙子先生说了,那就按皙子先生说的办。”

李志清没想到,能求的动皙子先生出手,心里安稳了许多。

皙子先生虽然是杜月笙的智囊,但是,皙子先生的名声可一点都不比杜月笙小。

而此时,刘镇庭在绑架黄金荣之前,已经安排项老板的人押着设备赶到了车站。

并且,已经让项老板的人,带话给那名副连长,让他将仓库的货物,转交给项老板的人。

交接完毕后,由那名副连长押运设备赶紧回洛阳。

而刘镇庭,现在就带着少量的护兵,押着黄金荣在上海北站附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5章可以扩编一个远东哥萨克骑兵团了!(第2/2页)

除此之外,他还让人紧急联系了白俄少校科马罗夫。

让他带着已经招募的白俄部队,赶到上海北站跟他汇合。

在白俄少校科马罗夫的出面下,找到了流落在上海各个角落的白俄人。

这些军官与士兵都是23~27周岁的年轻人,其中90%参加过俄国内战,拥有一定的作战经验。

除了这些白俄士兵之外,还有大量的妇女老幼,这些人群中还包含了很多技术工人和专家。

他们听了科马罗夫的劝说后,当即同意了跟科马罗夫去洛阳。

毕竟,他们都是拖家带口的,需要的稳定的生活。

而刘镇庭绑架黄金荣,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在上海扬名!

他要在上海做生意,如果不打出名号,少不了被人找麻烦。

就像今晚,法国人就找黄金荣来找自己麻烦了。

幸亏他带了一个连的护兵,要不然,他不会出事?

见到刘镇庭后,科马罗夫兴奋地叫嚷着,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抑制的喜悦:“刘!我把人都带来了,咱们什么时候回嵩县城啊?我的肚子已经好几天没有喝到那美味的杜康酒啦!”

刘镇庭看着科马罗夫那急切的样子,不禁笑出声来:“哈哈!马上就走,等我处理完一点小事,咱们立刻启程。”

接着,刘镇庭话锋一转,问出了一个他非常关心的问题:“对了,科马罗夫,你这次招募了多少人呢?”

科马罗夫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他故意卖了个关子,用一种故作深沉的语气说道:“你猜猜看,刘。”

刘镇庭稍作思考,然后试探性地回答道:“加上妇女老幼,有1000人吗?”

科马罗夫摇了摇头,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显然对刘镇庭的猜测并不满意。

刘镇庭见状,心中一动,连忙改口道:“哦?难道有两千人吗?”

科马罗夫忽然像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一样,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刘,你可真是太小看我的能力啦!”

最后,科马罗夫终于揭晓了答案:“除了1500人的远东哥萨克骑兵外,还有3500多妇女老幼呢!”

刘镇庭没想到居然招募了这么多人,惊喜的抓住了科马罗夫的胳膊:“什么!这么多人吗?”

然而,科马罗夫却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哎,还是有一些遗憾的。”

“如果我要是早一点来,恐怕这个人数会更多的。”

原来,在他们来之前,万国商团下面的俄国联队,又招募了一批新鲜血液。

1927年1月16日,俄国联队正式成立。

军官被授予英国陆军军衔,随后俄国联队成为公共租界工部局下属的常备机构,也是万国商团中唯一的正规军。

此时的上海滩,生活着大概1.3万的白俄人。

之前,刘镇庭已经招募走了一批。

现在,除了被科马罗夫招募的人之外,很多白俄官兵都加入了俄国联队。

听完科马罗夫的解释,刘镇庭也觉得遗憾。

不过,这已经让刘镇庭很知足了。

1500个拥有实战经验的远东哥萨克骑兵,不仅可以扩编一个骑兵团,还可以从中挑出来很多人充当教官呢。

至于那3500名妇女老幼当中,还有很多技术人员呢,这可都是宝啊!

而且,有了这些妇女老幼的加入,他就可以牢牢掌控这些白俄人了。

除了在上海这边招募白俄人之外,他还让人跑到其他地方去招募白俄人了。

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他完全可以组建一支白俄师!

胸有成竹的刘镇庭,立刻安排带:“科马罗夫!你马上先安排妇女老幼坐最早的一班火车,先让他们回洛阳!”

就在这时,李志清和那位老者找上门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