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 第 53 章 战后统计。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第 53 章 战后统计。

簡繁轉換
作者:最爱吃豆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46:15 来源:源1

第53章战后统计。(第1/2页)

师部被白俄骑兵袭击后,为了确保曹福林能逃出去,参谋们把所有的灯都熄灭了。

然而,连同它一起消失的,是曹福林师长的命令、参谋部的协调、通讯兵的呼号。

而14师,本就火力不占优,唯一的曲射火力支援——迫击炮营,早已在白俄骑兵的第一次突袭被歼灭。

如今,连指挥中枢也被端掉。

刘镇庭立刻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命令全旅发起反击。

当漫天的喊杀声响起后,14师各旅阵地,已经失去了任何有效的抵抗意志和组织。

“冲啊!杀光韩复榘的兵!”

“活捉曹福林!”独立混成旅的士兵们,在胜利在望的刺激下,如同潮水般涌向已经动摇的14师阵地。

喊杀声、枪声、炮声,震耳欲聋,彻底淹没了14师阵地零星的、绝望的抵抗。

这声音不再是战斗的号角,而是催命的符咒。

各旅、各团的前线指挥官们疯狂地呼叫师部,回应他们的只有冰冷的忙音和越来越近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马蹄声与“乌拉”狂啸。

恐慌瞬间就蔓延开来,很快就有参谋顶不住压力,情绪崩溃下开始大喊道:“师部完了!白毛子冲进去了!”

“师长呢?联系不上师长!”

“迫击炮营也没了!”

在这个夜色当中,各旅、团指挥官们不知道敌人来了多少,不知道主攻方向在哪,更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打,往哪里撤!

这时,他们只能发挥各自为战的“保命”哲学: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所谓的“全局”、“协同”成了奢侈品。

旅长们、团长们,这些平日里吆五喝六的军官,此刻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活命!保存自己手下的这点本钱!

于是,混乱的命令下达了:“撤!往西撤!”

“不对,东边安全!快撤!”

“集合!集合起来再撤!”

命令相互矛盾,方向五花八门。

收拢兵力?组织有效防御?在失去统一指挥、对敌情一无所知的巨大恐惧面前,这些都成了空谈。

各旅、各团,如同被惊散的羊群,开始朝着各自认为“安全”的方向,仓皇、混乱地“撤退”——更准确地说,是溃逃。

值得庆幸的是,夜晚给进攻方方提供了便利,也为14师官兵的撤退提供了一定的掩护。

就这样,整个14师瞬间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

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原本的战斗队形早已被冲散,毫无秩序可言。

而这种混乱局面,恰恰反映了民国时期各军阀的真实状况。

军官指挥水平良莠不齐,兵员战斗素质各异,缺乏统一的指挥和有效的组织。

就在14师陷入混乱的同时,独立混成旅的部队抓住了这个绝佳的机会,毫不犹豫地发起了全面的反击。

一时间,喊杀声震耳欲聋,响彻整个战场。

14师的官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吓得魂飞魄散,更加慌乱地四处乱窜。

然而,在这漆黑的夜色中,许多人甚至连逃跑的方向都无法确定。

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很多有经验的老兵们虽然慌张,但并不会像新兵一样吓得不知所措。

一旦发现跑不了后,直接就将手中的枪支、武器丢掉,选择投降成为俘虏。

不过,在这极致的混乱中,并非所有人都像无头苍蝇。

那些身经百战、见惯了生死的“老兵油子”,虽然内心也慌张,但他们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他们深知,在绝对劣势和混乱中,抵抗等于送死,逃跑也未必能活。

当独立混成旅的士兵端着刺刀、举着火把出现在面前时,这些老兵会迅速做出最“理性”的选择——投降。

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扔掉手中的汉阳造步枪,卸下刺刀,甚至主动把腰间的子弹带、手榴弹都扔在地上,高高举起双手,脸上挤出最卑微、最无害的笑容。

并且,口号熟练的喊道:“长官饶命!俺是被抓来的壮丁!”

“俺不打了!给口饭吃就行!”

“长官英明!俺愿意跟着长官干!”

这些话,他们说得比谁都顺溜。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拿枪不过是找个饭碗而已。

今天可以给韩复榘扛枪,明天就可以他刘鼎山卖命,对他们来说毫无区别。

忠诚?信仰?在饥饿和死亡面前,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远不如一个热腾腾的馒头和一条命来得实在。

生存,是乱世中唯一的信仰。

相比之下,那些刚入伍不久的新兵们,则显得格外可怜。

他们被这地狱般的景象彻底吓傻了,要么呆立在原地,要么没有目的的乱跑,或者抱着枪瑟瑟发抖,完全不知所措。

他们的结局往往更惨:要么在混乱中被踩踏致死,要么在盲目逃跑中被流弹击中,或者因为反应稍慢,被愤怒的追兵或冷酷的白俄骑兵直接砍倒。

有些运气好的新兵,会被心眼好的老兵拽住,让他跟自己照做。

就这样,混乱整整持续了一晚上。

当东方的天空逐渐泛起鱼肚白时,晨曦的微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战场上,原本弥漫着硝烟和血腥气息的土地,此刻已被清理得差不多了。

“走快点!走快点!别他妈磨磨蹭蹭的……”独立混成旅的士兵们手持枪械,地驱赶着刚刚从草丛里俘获的敌军,朝营区内行进。

背着手的刘镇庭,领着一群参谋们缓缓地在营区内巡视着。

就在这时,一名作战参谋如疾风般快步跑了过来,来到刘镇庭面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报告参谋长,各团的情况已经统计出来了。”参谋的声音清晰而有力。

刘镇庭微微颔首,表示知道了,然后对他说:“念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3章战后统计。(第2/2页)

“是!”参谋应了一声,迅速从文件袋中取出一份报告,开始念了起来。

“根据战后统计,二团共击毙敌人一千五百多人,活捉俘虏近2800人左右。”

接着,这名参谋犹豫了一下,神情凝重地继续念道:“二团阵亡一名营长,两副营长、五名连长、九名排长,另有两名连长重伤,代理团长侯啸天身上有多处刀伤、枪伤,但经过紧急救治,目前并没有性命之忧。”

最后,又念道:“全团,共计阵亡官兵五百多人,轻伤一百多人,重伤三十余人。”

听到二团的战损后,刘镇庭的脸上仿佛罩上了一层冰霜,眼神中闪过一丝恨意。

尤其是背着的双手,用力的攥成拳头。

站在他身后的参谋们,原本还因为打了一场胜仗而心情愉悦,一个个神情也颇为轻松。

然而,当他们听到二团的损失情况时。

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和忧虑。

比较,一次性折损了六七百人,战损比很高了!

刘镇庭长舒一口气,似乎想要将心中的烦闷和压抑一并吐出。

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的说道:“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啊!”

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和恨意。

如果不是侯啸天乱来,也许二团的损伤不会这么大。

阵亡的官兵,大多是跟随侯啸天抗命后被围造成的。

后面的阵地战上,损失并不大。

不过,如果不是侯啸天弄这么一出,14师1旅也许不会直接发起进攻,结果也可能不会是这样。

总的来说,有得有失吧。

沉默片刻后,刘镇庭挥了挥手,示意参谋继续汇报。

参谋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三团,共击毙、击伤敌人约三百多人,活捉俘虏近1900人左右。”

接着,他详细地汇报了三团的具体损失:“三团,阵亡一名副连长,三名排长负伤。全团,共计阵亡官兵八十余人,轻伤三十二人,重伤七人。”

相当于二团的战损,三团的战损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白俄的哥萨克骑兵,歼灭敌一整个迫击炮营,并击溃敌14师师部,俘虏500多人。”参谋的汇报还在继续。

最后,参谋汇报了此次战役的缴获情况:“根据参谋部的统计,此役共缴获七千多支各种型号的步枪,轻机枪35挺,重机枪6挺。”

“并且,完整的缴获了9门82毫米迫击炮。”

听了三团和白俄加强团的统计信息后,刘镇庭的脸色总算好了许多。

随后,安排部队进行善后工作。

在一片荒芜的荒野上,有一座破旧不堪的庙宇。

这座庙宇虽然破旧,但却成了仓皇逃窜的14师官兵的临时避难所。

上午九点多,好不容易逃出来的各旅长领着残兵败将,终于与曹福林在这汇合了。

“师座,咱们跑回来的弟兄,连四千人都不到了,很多人可能跟大部队走丢了……”师参谋长程鲁山一脸苦涩地向曹福林汇报着情况。

铁青着脸的曹福林,声音低沉的问了句:“焕文呢?有没有看到他的旅部?”

程鲁山犹豫了一下,换一个比较稳妥的说辞:“暂时没有碰到,也许...也许,李旅长所部的撤退方向跟我们不一样吧。”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无尽的沮丧和无奈。

话是这么说,大家都知道,也许李焕文已经被俘虏了。

2旅旅长许耀文和3旅旅长王文奇等人,神情黯然地望着曹福林,连个大气都不敢喘。

昨晚撤退的时候,大家都是各自逃跑的,而师部跟1旅阵地又离得近。

听说师部出事后,李汉章亲自领着警卫连的人赶到师部支援。

如果不是李汉章的及时支援,也许曹福林也要被俘。

可是,为了保证曹福林能逃出去,李汉章和他的警卫连却逃不出来了。

曹福林阴沉着脸,不断地喘着粗气,显然他正在极力克制内心的愤怒。

昨天中午,他还率领着一支多达一万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出了洛阳城。

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晚上,一个师上万人的部队,就只剩下了一个半旅的兵力。

而且更糟糕的是,许多手下不仅丢掉了枪支,甚至连所有的重火力和辎重也都遗弃了。

突然间,曹福林像是想起了什么。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看向师参谋长程鲁山,厉声问道:“薛佳兵这个狗日的呢?他的整编旅现在在哪里?”

庙内的众人猛地抬起头,这才想起来,还有薛佳兵的部队呢。

自从昨晚开战后,再也没见到这家伙了。

众人面面相觑,努力的回想着有没有见到整编17旅。

曹福林阴沉着脸,咬牙切齿的咒骂道:“哼!等老子再见到他,一定把他的皮给扒了!”

过了好一会儿,强行压制住怒火的曹福林,又对程鲁山吩咐道:“老程,还有件事要麻烦下你。”

程鲁山连忙应道:“师长,您尽管吩咐。”

“我希望,你能代我去见一下刘鼎山。”

“嗯?”

程鲁山一脸错愕的望着曹福林,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曹福林叹了口气,一脸无奈的说:“你替我跟刘鼎山谈谈,怎么样才能把辎重和俘虏还给我们。不管是要钱,还是怎么着,你让他开个条件。”

听了曹福林的话,程鲁山顿时就明白了。

这14师是曹福林的根本,要是部队没了,曹福林就没有了立足根本。

于是,在曹福林的授意下,程鲁山带着几名护兵折返回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