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煽风点火(第1/2页)
“一旦此书流传,则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人伦尽丧,天下崩坏。”
“届时烽烟四起民不聊生,陛下,你将成为断送我大晋江山的千古罪人。”
孔闻伯这番话说得声色俱厉痛心疾首。
仿佛真的已经看到了天下大乱生灵涂炭的末日景象。
然而刘启却只是笑了笑。
“孔大人,你先别急着给朕扣这么大的帽子。”
“朕只问你一个问题。”
“在你看来是祖宗的规矩重要,还是让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民活下去重要?”
孔闻伯被他这个问题问得一愣。
他下意识地就想回答当然是祖宗的规矩重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禽兽就是因为有这些规矩的约束。
但当他看到龙椅上那个男人那双不带一丝感情的冰冷的眼睛时。
他却又将这句话给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因为他知道一旦他这么说了。
对方一定会用那两场刚刚结束的堪称神话的战争来狠狠地抽他的脸。
会告诉他就是因为你们这群抱着祖宗规矩不放的老顽固。
才害得我大晋差点就被北方的蛮夷和东海的倭寇给亡国灭种了。
这个罪名他担不起。
“陛下,规矩和生存并非是相互对立的。”
孔闻伯深吸一口气换了一种更为委婉的说法。
“圣人立下规矩正是为了让天下能够长治久安,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只要我等恪守圣人之道君圣臣贤,天下自然太平,何来生存之危?”
“说得好听。”刘启的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嘲讽。
“君圣臣贤?孔大人你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你自己。”
“你们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圣人门徒里,又有几个是真正的贤臣?”
“朕还没动手清算你们,你们倒先自己跳出来了。”
“就说你孔闻伯,身为翰林院大学士,两朝元老,士林领袖。”
“你的嫡长子在山东老家侵占民田上万亩,逼死人命数十条。”
“你的二儿子在京城利用你的名头开设赌坊放印子钱,逼得多少人家破人-亡。”
“你的几个得意门生如今都身居要职,哪一个不是富得流油家中良田万顷妻妾成群。”
“这些钱这些地难道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你们就是这样来恪守你们的圣人之道的吗?”
“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天下太平吗?”
刘启的每一句话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孔闻伯的脸上。
让他那张原本还充满了道德优越感的老脸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想要说那些都是污蔑是无稽之谈。
但他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因为他知道皇帝说的句句属实。
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皇帝那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目光面前,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扒光了衣服的小丑。
所有的肮脏和不堪都暴露无遗。
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片死一样的寂静。
所有刚刚还跟着孔闻伯一起慷慨陈词的文官们。
此刻全都低下了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生怕皇帝的下一句话就会点到自己的名字。
他们这才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的帝王到底有多么的可怕。
他不仅要砸他们的饭碗还要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刘启的目光掠过大殿,像鹰隼俯瞰疆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百七十八章煽风点火(第2/2页)
底下那群刚刚还慷慨激昂的文官,此刻一个个都成了被掐住喉咙的鸡。
在场的人终于认清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时代变了,游戏规则也跟着变了。
他们过去赖以为生的那套东西,现在根本不好使了。
皇帝手里的王炸,是工业化和新思想,这两张牌太硬了。
任何还抱着旧观念不放的势力,胆敢挑战他的权威,下场只会有一个。
就是被历史的车轮给活活碾死,连点渣都不剩。
“朕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
刘启的声音在大殿内回响,每个字都像砸在地上的铁块。
“你们觉得朕这是在刨自己的根,是在动摇国本。”
“觉得朕离经叛道,是个不敬祖宗,不尊圣贤的疯子。”
“没关系,你们大可以继续这么想,朕根本不在乎。”
“历史会证明一切,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疯子,谁又是这个国家的罪人。”
他停顿片刻,眼神冷得像西伯利亚吹来的风。
“朕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
“要么现在就脱了这身官袍,滚回你们的老家去。”
“朕可以当什么都没发生过,让你们安稳当个富家翁。”
“要么就给朕老老实实闭上嘴,拿起朕写的书,一个字一个字啃进去。”
“然后用你们的下半辈子去想明白一个问题。”
“是想当一个被时代淘汰的废物,还是想成为新时代的开创者。”
“话朕就说到这里,怎么选,你们自己看着办。”
话音落下,他看都懒得再看一眼底下那些面如死灰的臣子。
径直转身,拂袖离去,只留下一个孤高决绝的背影。
整个太和殿,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没人敢出声,甚至没人敢抬头看一眼。
那两本书,就这么静静躺在冰冷的地砖上。
却像两座看不见的大山,死死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他们心里都清楚,从今天开始,这个国家的天,算是彻底变了。
养心殿里,暖炉烧得正旺。
刘启独自坐在书案后,手里正把玩着一枚精致的玉佩。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却深邃得像是要把人吸进去的星空。
好像刚才朝堂上那场惊心动魄的对峙,对他来说就跟喝了口水一样平常。
赵含嫣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
“陛下,事情都安排好了。”
“孔闻伯一下朝就递了辞呈,人已经连夜出京回山东老家了。”
“跟他一起辞官的还有三十七个京官,大部分是翰林院和国子监的清流。”
刘启点了下头,似乎一点也不意外。
“让他们走,这帮人留着也是个祸害。”
“他们的脑子早就被圣人经典格式化了,没救。”
“派人盯紧点,别让他们在地方上煽风点火就行。”
“是。”赵含嫣应了一声,又接着汇报。
“剩下的人都老实下来了。”
“今天下午内阁就发了红头文件,要求全国所有官署衙门。”
“必须在三天之内,组织全体官员集中学习《国家论》。”
“而且每个人都得写一篇不少于三千字的心得。”
“宣传部那边也已经开始动起来了。”
“一批一百万册《帝国公民手册》加急印了出来。”
“正由新成立的风纪部队护送,往全国各地送。”
“估计一个月内,就能发到每个保甲长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