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请陛下归天 > 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气,天下最是可贵 求推

大唐:请陛下归天 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气,天下最是可贵 求推

簡繁轉換
作者:太清妖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52:00 来源:源1

第二十九章少年意气,天下最是可贵(求推荐票和月票支持)(第1/2页)

上元佳节,长街上人影纷纷。

然而即便是如此,眼下街上的人也还不算太多。

到了晚上,那才是火树银花,星灯如昼,鱼龙狂舞,璀璨繁华街市景象。

张镐骑马跟在韦谅身侧,面色不由得微微有些凝重。

几番交谈,他发现这位韦家郎君,虽然文典深厚不如自己,但言谈之间,却总能一言直指根本。

相对于在很多地方,张镐言谈之间的咬文嚼字,韦谅也总是忍不住的皱眉。

“张兄!”韦谅稍微拉住马缰,看着张镐认真道:“以在下之见,张兄若是今年参加科举,韦家就不奉陪了,但若张兄肯缓上一年,明年科举,那么这一年的所有开销,韦家全部承担,在下也会帮助张兄扬名,甚至到了明年科举之后,一旦张兄中举,韦家在选官之时也会协助,但若是张兄不耐……”

“明年再考!”张镐直接抬头,脸色虽然有些难看,但也有些放松的苦笑道:“和韦郎君一番言谈,在下终于察觉自身所差严重,如今回想,竟有恍然隔世之感。”

真传一句话,假经万卷书。

科举的关键在于把握重点,纵论核心,言辞有度,章法有节,而张镐以前科举,总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甚至在一些不重要的细枝末节上用大量笔墨。

耽误了时间,也消耗了考官的情绪。

这才导致科举屡屡失利。

如今回头来看,自己的那些错误,真是愚蠢的可笑。

“在下需要好好的沉淀沉淀。”张镐苦笑着点点头。

“也好。”韦谅点头,说道:“韦某虽然年幼,但如今也在圣人跟前侍奉,偶尔也需写些谢恩折一类的东西,正好让家中聘张兄为西席,帮助韦某处理一些事务,另外,在下读书时有些问题,也正好向张兄请教。”

张镐有些苦涩,但还是坦率的说道:“如此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一句话说完,张镐彻底的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他之所以急着科考,急着考中科举,就是因为他手上欠大慈恩寺的香积钱不少,正常情况下只有考中进士,才能让大慈恩寺宽限一些。

如今,他入了韦府为西席,大慈恩寺那边自然就会缓和下来。

韦谅从张镐身上收回目光,眼底闪过一丝兴奋。

他原本对秋翠的哥哥并不抱多大指望,一个生活窘迫到让自己的妹妹到韦家作婢女,却还要坚持科考,而且还是在欠了大笔香积钱的哥哥,能有多好。

不过现在,从言谈之中,韦谅能看得出来,张镐的学识非常的渊博,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很多不通的地方,只要点破,也是迅速就能反应过来。

他只需要积淀一年,科考不成问题。

当然,仅是个人能力方面。

至于其他,还是需要韦家出力。

当年,张镐落入今日的窘迫,实际上更多的是和他的性情有关,沉默,不善言辞,内向,甚至有些恐惧与人交往。

这种人,在如今这个世道,落入这种境地并不奇怪。

但这样的人,一旦通透,未来将会极有助益。

……

上元节,东市人潮汹涌。

从东市出来,韦谅看向对面的平康坊,对着张镐道:“走吧,去平康坊找个地方歇歇脚。”

张镐想要说什么,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走吧。”韦谅转身看向一青一白男子打扮的春婉和秋翠,说道:“带她们见见世面,对了,刀拿好。”

“喏!”张镐神色放松下来,拱手领命。

四名侍卫,有两人在平康坊外看住马匹,有两人跟着韦谅等人一起进了平康坊,只是落入一丈左右。

平康坊最繁华的,就是从东市过节而入的一段。

如今虽然不过是午后,但教坊之中,红灯高挂,罗裙之下,白皙隐现,不知不觉中引人向往。

春婉和秋翠看得面红耳赤,但韦谅却只是平静的向前。

张镐跟在一侧,有些好奇的问道:“少郎似乎对这里并不感兴趣?”

“少年意气,天下最是可贵。”韦谅侧身看向张镐,说道:“守少年意气,守一往无前,守坚韧不拔,这种消磨少年意气的地方,能不来最好不来……”

“说的好!”一个声音从侧前方传来,韦谅下意识的抬头。

就见一名穿着灰色布袍,头戴骨簪,风姿俊朗的青年士子站在前方,满脸赞叹的看着韦谅,对他刚才的话很是赞同。

站在一侧,一身大红襦裙,手里提着灯笼的妇人,看样子是他的夫人。

韦谅神色欣喜的拱手道:“多谢兄台赞同。”

“客气,客气。”灰袍男子客气的拱手,看向韦谅的目光,像是遇到了知己一般。

韦谅刚要开口说些什么,突然,他的目光看向一侧的妇人,皱眉小心的问道:“咦,可是王家娘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九章少年意气,天下最是可贵(求推荐票和月票支持)(第2/2页)

王韫秀一愣,上下打量着韦谅道:“这位郎君有些面熟!”

韦谅笑了,赶紧认真拱手道:“在下京兆韦谅,三年前曾在太子府见过娘子,后来听说娘子朔方成婚,家中还备了一份厚礼……原来,兄台便是王家娘子的夫婿,原来竟然是自家人,来,来,一起坐坐。”

韦谅满脸惊喜的上前,拉住满脸懵的元载,朝着旁边已经清静的酒楼走去。

从王韫秀身边走过的时候,韦谅轻轻给了她一个眼色。

王韫秀有些惊讶的上下打量韦谅,她知道今日要和韦谅相见,但没有想到,竟然如此巧。

张镐站在一侧,将这一幕清晰的看在眼里,他如何不知道今日除了那男子,其他一切都是策划好的。

王韫秀跟在韦谅的身后,进入了酒楼。

春婉和秋翠立刻紧跟而上。

张镐有些迟疑,但还是紧跟了上去。

……

酒楼位于教坊边缘,靠近平康坊西南侧权贵人家宅院,所以相对安静一些。

元载看着坐在身侧的王韫秀,然后又看向对面的韦谅,问道:“所以,你们是亲戚?”

“是的。”韦谅有些好笑的点头,说道:“在下的姑母,是王家娘子的伯娘。”

王忠嗣从小被皇帝养在宫中,十几年悉心照顾,后来更是让他做了忠王友,和太子李亨同榻而眠好几年,几乎等同兄弟.

王韫秀大婚,李亨虽然在长安,但也是送了重礼的。

太子如此,太子府内外自然少不了要有一番表示。

元载自然知道,韦谅说的他的姑母,王韫秀的伯娘是谁,但有些话韦谅能说,但王韫秀和元载却不能说。

“所以今日?”元载目光不由得微微皱起。

“今日原本是要陪从张兄购一些东西的。”韦谅看向坐在身侧的张镐,道:“张兄是韦府新聘西席,文采渊博,学识精湛,世所难得。”

“郎君过奖了。”张镐苦笑着摇头,说道:“张某虽然小有博才,但仅是如此,若非郎君指点,在下恐怕再考十次科举也难中举。”

元载诧异的看向张镐:“张兄也是今科贡士吗?”

“是!”张镐点头,说道:“不过在下已经决定放弃这次科举了,好好沉淀一年!”

“其实张兄也是可以参加这次科举的。”韦谅侧身看向张镐,认真说道:“张兄如今认知有进,于这次科举虽然不一定中举,但去考场上多积累积累经验,以新的角度看待考题,或许也能有所得。”

看着韦谅沉吟的模样,张镐明白,自家这位新东主说的不是反话,他轻轻点头道:“是!”

“如此正好。”元载一拍掌,欣喜的说道:“正好和张兄切磋一下文艺。”

“请!”张镐笑着拱手。

韦谅侧身看了王韫秀一眼,微微挑眉。

王韫秀轻轻颔首,心照不宣。

元载也是博览群书之人,和张镐言谈丝毫不落下风,甚至有些时候,还要在张镐之上。

而且这还是在张镐得到韦谅的指点之后。

……

许久之后,张镐看向元载,拱手道:“以元郎英姿,此番科举十拿九稳。”

“张兄客气了。”元载笑着拱手还礼,说实话,他入长安城来,能和他纵论如此之久的人,并不多。

张镐低头笑笑,元载是王忠嗣的女婿,光是这层身份就足够保证他科举畅通了。

韦谅抬头,笑着看向两人道:“二位见解深远,既然如此,我等不妨猜猜,本次科举,策论会考什么?”

科举,策论永远是最重要的。

甚至写得好的,皇帝会亲自去看。

猜度考题,本身就是士子必做之事,也不稀奇。

元载略微沉吟,说道:“或许可能是兵事,从去年以来,石堡城之事,就被议论纷纷。”

韦谅看了元载一眼,摇摇头道:“如今新年,此番天子迎太上玄元帝君金匮玉书入长安,此乃大事矣,科考说不得就与此有关,所以,或许可能是孝?”

“这可能还是要看金匮玉书当中究竟写了什么?”张镐微微抬头,说道:“或许可能是礼。”

元载微微低头,说道:“或许可能兵,孝,礼都有。”

“那就是道了。”韦谅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也可能真的如此。”元载突然抬头,看向张镐和韦谅,尤其是张镐,毕竟他也要科举。

“那多做准备便是。”王韫秀在一旁接口,多少有些不在意。

“是是是!”韦谅,元载,还有张镐,三个人同时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相互对望之间,神色满是轻松。

“杀!”一声冷喝突然从窗外传来,随即,更加的怒吼声响起:“诛奸相,扶朝纲……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