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请陛下归天 > 第七十六章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四

大唐:请陛下归天 第七十六章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四

簡繁轉換
作者:太清妖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52:00 来源:源1

第七十六章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四州(1/3,求追读求月票)(第1/2页)

别院花醉,但更有诗醉。

堂中,玉真公主原本安然的坐在主榻上,笑呵呵的看着众多文人士子,朝中文臣在她的别院一一作诗,侧畔又有花香醉人,原本一切很顺利,一切美好,但突然,安庆宗提前站了起来,打断了原本正要作诗的韦谅。

玉真公主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直接问道:“安郎君有事?”

玉真公主不客气一句话,堂中众人齐齐看向安庆宗。

安庆宗虽是平卢节度使安禄山的长子,但这是在长安,这种随意打乱规矩的行为,是很令人讨厌的。

哪怕是饮宴。

尤其是饮宴,而且还是玉真公主的宴席。

安庆宗神色一如既往的平静认真,拱手道:“殿下,非是臣搅扰,而是因为下官前些时日,在市井中寻得一副名画,竟然是前相韦弘敏所留,原本应当还于京兆韦氏,但因臣三月初,和韦谅贤弟有诗词交往,故而今日想再请韦贤弟不吝赐教。”

玉真公主抬头,皱眉道:“是‘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那句诗?”

安庆宗嘴角微微抽搐。

果然,三月三上巳节,人们记住的只有韦谅的那首诗,其他的别人都不记得。

“是!”安庆宗只能无奈拱手,道:“那日韦贤弟赢了三千贯,故而,臣今日想再请韦贤弟赐教。”

玉真公主扫了平静的坐在那里的韦谅一眼,然后说道:“韦弘敏虽是皇祖父时的宰相,笔墨也传扬当时,但就千古而论,也并不出色,如何值三千贯?”

“值多少并不重要,文词之事,论一时胜负便已经足够了。”安庆宗沉沉拱手。

玉真公主看向韦谅道:“韦卿,你如何说?”

韦谅淡然起身,平静的拱手道:“请殿下赐题!”

安庆宗一愣,面色一瞬间沉冷,随即又温和的笑了起来。

玉真公主满意的笑笑,说道:“那便还是刚才的题,以月为题,纪念今日。”

“殿下!”安庆宗突然满脸苦笑,拱手道:“殿下,臣等虽然也有一时文采,但如何能与太白先生与王拾遗相较,还请殿下另外出题。”

“另外出题?”玉真公主微微一愣。

安庆宗拱手,说道:“臣看太白先生,诗剑俱佳,不如以剑为题,做一首诗吧。”

“好!”贺知章坐在上首,举着酒杯对韦谅,看向众人,欣喜的说道:“韦大郎文词宏广,今日可再见风采。”

李白坐在右侧上首,虽不发一言,但好奇的看着堂中的一切。

玉真公主轻轻合掌,笑着颔首道:“既然如此,那便按贺监所说而定,不过,虽然是风雅之事,但也不能让人平白出力,这样,本公主这里,有永乐坊的一座宅子,你们谁赢了,这宅子便归谁了。”

长安居大不易,一栋宅子有的时候,甚至能让宰相直接下台。

尤其还是玉真公主的宅子,更是价值连城。

即便是堂中不少人都有些眼热。

“是!”安庆宗认真的拱手低头,只是低头之间,眼神闪过一丝凝重,怎么一个个都好这样?

玉真公主看向安庆宗道:“既然安郎提议,那么便安郎先开始吧。”

“好!”安庆宗拱手,看了韦谅一眼,然后神色肃然起来,思虑片刻,他缓缓开口吟道:“玄铁淬锋十载艰,寒芒破晓裂重关。曾随明主平烽火,誓斩贼首靖宇寰。

霜刃惊破九幽魅,龙吟镇伏百邪顽。愿执此器安唐祚,剑气长垂曜史班。”

一首诗而出,众人惊讶的看着安庆宗。

愿执此器安唐祚,剑气长垂曜史班。

一句诗,直接定眼。

不错,上佳之作。

众人的目光不由得看向坐在一侧的韦谅。

安庆宗诗作已做,玉真公主也为他争取到了一定时间,现在该他了。

……

韦谅淡定的坐在桌几之后,平静的提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然后一饮而尽。

众目睽睽之下,韦谅不急不徐,一连喝了三杯酒,最后又才给自己倒了一杯。

他的动作有序,和缓,一举一动满是世家贵公子的儒雅风范,众人的心绪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韦谅举着酒杯,看着杯中清亮的酒液,轻声吟道:“贵逼人来不自由,几年辛苦踏山丘。”

韦谅抬眼看向堂中诸人,似笑非笑道:“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堂中众人顿时哗然,然而,听到后面一句,安庆宗却是突然感到一冷。

因为此时,韦谅深沉冰冷的目光已经落在了他的身上。

仿佛一瞬间,安庆宗在这件事情上所有的算计,已经全都被韦谅看透。

莫名的,他感到一股凌厉的锋锐感逼迫在自己颈间,一道灵光突然在他自己的脑海中闪过。

从平州到长安,似乎正好十四州。

韦谅眼神冷冽的看了安庆宗一眼,然后缓缓起身,对玉真公主肃穆的躬身道:“莱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他年名上凌烟阁,岂羡当时万户侯?”

韦谅一句话落下,满堂寂静。

在一片寂静中,坐在右侧上首的李白,这个时候感慨的念诵:“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他年名上凌烟阁,岂羡当时万户侯?”

一侧的王维赞赏的点头:“少年志气,天生激昂,当浮一大杯,太白兄,贺监,崔贤弟,来请!”

“请!”几人也不顾及他人,直接一杯酒饮尽。

一时间,堂中原本屏住呼吸的众人,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好凌厉的一首诗。

众人随即相互点头赞赏了起来。

玉真公主回过神,笑着看向韦谅道:“韦郎少年志气,他年名上凌烟阁,不说只是一个万户侯,公卿亦是等闲,前途不可限量啊!”

“多谢殿下夸赞。”韦谅肃穆的用力点头,他刚才所言,仿佛真的是他心底所想一样。

堂中诸人目光复杂的落在韦谅身上。

韦谅这是入了玉真公主的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六章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四州(1/3,求追读求月票)(第2/2页)

站在一侧的安庆宗,突然感到玉真公主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他立刻转身看向韦谅,轻叹拱手道:“贤弟诗才非凡,愚兄钦佩,这副画……”

安庆宗从桌案上拿起卷起的字画,递给韦谅道:“如今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韦谅淡漠的看了安庆宗一眼,顺手接过字画。

这一瞬间,安庆宗的呼吸突然间变的极轻。

也就是在这一瞬间,韦谅突然转身,认真看向上方的玉真公主,道:“殿下,臣今日赴宴,未曾来的及准备妥善厚礼,今日便以这幅画,敬献殿下,愿殿下万福金安,千秋盛颜。”

玉真公主突然笑了,看着韦谅点头道:“好,反正你也不是外人,这幅画本宫就接下了,那间院子,就留给你,将来可以作为你和和政的私宅。”

韦谅和和政郡主的婚事,在小范围的圈子内,自然是人尽皆知,但在这个圈子之外,知道的人不多。

众人这才想起,韦谅不仅是京兆韦氏子弟,皇帝信重,他还是太子的内侄,又是太子的女婿……

就在众人忍不住议论的这一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院外传来,随即,兵部职方司主事徐宾带着四名兵部护卫,快步的从院外而来。

在进入内院之前,徐宾将手下四名护卫留下,然后进入堂中,先是对玉真公主拱手行礼,然后也不等玉真公主回话,就直接来到了韦谅身侧,低声在他身侧耳语几句。

听完,韦谅神色微微一变,他轻轻摆手,这才对着玉真公主肃穆拱手道:“殿下,兵部有急务,臣需立刻回太极宫,今日……”

韦谅四周看了一眼,看到一侧记录的书吏,他快步走了过去,提起笔,在上面写了一首诗,拱手道:“本来应该做月吟诗,但因事打乱,臣一时也记不得前诗如何,眼下这诗,劳烦殿下送入东宫,送给郡主,臣告退!”

韦谅再度躬身,也不等玉真公主回话,直接转身就走,脚步极快。

徐宾也是一样拱手,然后快步转身离开,神色肃穆的可怕。

转眼,韦谅一行人已经彻底离开,堂内堂外的所有人看的都是一脸懵,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玉真公主转身看向贺知章,抬头问:“贺监?”

贺知章皱皱眉,说道:“具体何事,老臣也不知道,不过朝议郎原本三日之前就应该要离京的,因为太白入京,所以被圣人强留……至于兵部,兵部本身就事重,但应该不是大事,若是大事的话,来的就不是这么几个人了,恐怕老臣也应该一起离开才对。”

兵部所管都是国之大事,而且如今眼看着就要宵禁令,宫门也已经关了。

一般人别说是进宫了,就是长街行走,也都不许。

也就是韦谅是兵部出身,一切才能方便一些。

“也是!”玉真公主点点头,然后招呼人将韦谅留下的那首诗拿了过来。

稍微打开,看了一眼,玉真公主忍不住轻声念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秋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鸾台类转蓬。”

众人都听得懂,隔座送钩,这说谁再清楚不过。

尤其一侧李白在听到那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时候,忍不住抬头,神色惊讶。

因为这一句,和他刚才写的“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错。”李白点头,转身看向贺知章道:“贺翁,此子才气非凡,更兼急智超人,不俗,不俗。”

韦谅今夜做的两首诗,看的出来,都是临时所做,由此足见他的水准了。

“以老夫来看‘一剑霜寒十四州’和‘心有灵犀一点通’虽然极是出彩,但都不如一句‘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鸾台类转蓬’。”贺知章轻叹一声,说道:“反而和‘他年名上凌烟阁’相呼应,极是上佳,当痛饮一杯。”

“是!”李白笑着点头,举起酒樽,同时看向玉真公主道:“殿下,请!”

“请!”玉真公主笑着举杯。

……

安庆宗在一侧皱了皱眉,然后无声的退回到了自己原本的位置上,他的眼底满是凝重。

如今的一切,已经足够证明,韦谅上巳节在曲江池做的那首诗,的确是他自己所做。

不是什么抄袭而来的,这让安庆宗颇为失望。

以往的时候,韦谅从来没有暴露出身作诗的天赋,所以,安庆宗下意识的以为韦谅和自己一样,他所写的诗,其实都是别人帮他写的。

没想到,韦谅竟然真的是自己作诗。

不过更让安庆宗失望的是,那幅画,他竟然没有送出去。

要知道,那幅画里,可是有着安庆宗相当的水准,里面暗藏的东西,一旦在他日爆发开来,不知道会炸死多少人。

然而,韦谅对于安庆宗没有丝毫的信任,所以,他的东西,韦谅根本不敢接,也不敢没有多触碰,直接就转手献给了玉真公主。

有些东西,在韦谅手里留着,说不定将来什么时候,这东西就会成为他全家被抄的死证,但东西如今在玉真公主那里,谁敢去查这里面的猫腻。

只要一查,玉真公主就能看到安庆宗做的手笔,以玉真公主在皇帝身边的地位,可能仅仅只需要一句话,皇帝对于安庆宗的印象,就会彻底恶劣下来。

这反而会成为将来威胁安庆宗的一步棋。

真是警惕啊!

安庆宗脑海中浮现出韦谅的身影,面色不由得凝重起来。

随即,他也有些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韦谅迫不得已立刻离开。

安庆宗侧身看向四周,人们此刻已经忍不住的轰然议论起了韦谅写的两句诗。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时间,甚至就连李白和王维的诗句,写的是什么,都已经让人们遗忘了。

他们只记得韦谅做的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