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请陛下归天 > 第二十四章 盛世还在继续,但盛世在走向灭

大唐:请陛下归天 第二十四章 盛世还在继续,但盛世在走向灭

簡繁轉換
作者:太清妖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52:00 来源:源1

第二十四章盛世还在继续,但盛世在走向灭亡(求推荐票月票支持)(第1/2页)

亲仁坊,韦府。

红灯高挂,夜色静谧。

庭廊之间,韦谅脚步匆匆地朝书房而去。

四周路过的侍女,停步站在一侧福身。

韦谅淡淡地点头,然后继续前行。

他刚刚回府,就遇到了父亲韦坚留在门房的人。

他身上的盔甲,还有腰间的千牛刀,都还没有来得及卸下,只能匆匆往书房而去。

站在书房门前,韦谅停步,稍微整理衣着,神色清醒,这才迈步走进房中,对着坐在桌案之后的韦坚拱手道:“阿耶!”

“嗯!”韦坚微微摆手,问道:“今日陛下召见了?”

“是!”韦谅放松下来,点头道:“今日午后,是大将军先召见,然后陛下又叫了过去。”

“是因为你和郡主的婚事?”韦坚抬起头,看着韦谅道:“所以陛下加授你的散官到朝议郎?”

朝议郎虽只是正六品上的散官,而且韦谅之前是正七品上的散官朝请郎,算起来也不过只是升了一等,但事情不能那么看。

朝中有规制,五品之上官员可荫一子为九品官。

朝议郎为正六品上的散官,恰好在这条线上,只要跨过这一条线,将来韦谅的儿子不管如何,就都有九品的官身伴身。

虽然依旧可能只是从九品下的散官,但有俸禄可食。

一切已经不同。

五品以上,在官场上就已经是另一个世界了。

哪怕仅仅是散官。

“不是!”韦谅摇头,说道:“陛下召见另有他事,事后嘱咐,今日之事不得对外而言,儿也是和程若水相聚的时候,听他所言,才知道和郡主婚事已经在宫中传了开来。”

韦谅授封朝议郎,必然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寒潮的事情不能提,那他和和政郡主的婚事,自然就被当做挡箭牌拿了出来。

和政郡主虽然是太子的女儿,但终究是庶女而已。

在皇帝的眼里,只有太子,太子的嫡子嫡女,才值得他关注。

毕竟李隆基有太多的儿子和孙子了。

韦坚缓缓的点头,琢磨韦谅话里的意思。

皇帝今日召见韦谅,是有其他的事情,而这件事情,皇帝让他不要对外说。

韦坚忍不住的抬头,想要问什么,又把话给咽了回去。

皇帝让高力士用和韦谅和政郡主的婚事,来挡住他人的嘴,自然是不想要别人问他和韦谅说了什么,甚至皇帝下了禁口令。

不许韦谅对外泄露进入朝见之言。

甚至包括韦坚。

韦坚一惊,抬头向韦谅,随即缓缓的点头道:“陛下既然如此安排,那么一切听陛下安排便是。”

“是!”韦谅认真拱手。

李隆基是不让他和别人提及今日朝见的内容,但面对韦坚,韦谅却是可以将李隆基不让提这件事,说出来。

君臣父子,也算是都有交代了。

……

韦坚明白了过来,有些赞赏的看着自己的儿子,笑着说道:“陛下如此做了,那么也就是说,你和郡主的婚事,陛下已经点头认可,日后再难有变数了。”

“是!”韦谅点头,说道:“其实从太子开口的一瞬间,想要拒绝,便已经不容易拒绝了。”

皇家的好意,不是那么容易拒绝的。

一旦拒绝了,那么最后必然会有反噬。

而且不仅仅是皇帝,太子,甚至是整个宗室,陇西李氏,赵郡李氏,都会用异常的目光去打量。

更别说还有那等小人,准备时刻构陷上媚。

尤其还有李林甫这样的宰相在一旁站着,一旦他们和太子府有了裂痕,将来大变来临,太子府不能团结,更容易死。

“好吧。”韦坚摆摆手,说道:“这件事便如此吧。”

“喏!”韦谅拱手领命。

“另外,此次你调到了薛畅身边,家里还是需要表示什么的。”韦坚抬头,轻声道:“薛家在军中,势力不可小觑。”

薛家自薛仁贵,薛衲,薛楚玉父子三人,已经在军中扎下了极深的根基。

加上他们背靠河东薛氏,力量和影响在军中极为的庞大。

现在韦谅和薛畅搭上关系,那么未来韦谅在很多时候就都能够借助薛家在军中的声望行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四章盛世还在继续,但盛世在走向灭亡(求推荐票月票支持)(第2/2页)

这是好事?

“喏!”韦谅点头躬身。

京兆韦氏和河东薛家联姻极多,甚至就连韦谅祖上都有娶薛氏女为妻的。

“这件事你别管了。”韦坚摇摇头,看向韦谅道:“为父会替你料理妥当的。”

“是!”韦谅躬身,突然,他想到了什么,抬头道:“阿耶,今日程若水和儿子提及,薛家和平卢节度使安禄山之间有宿怨?”

“是汾阴县伯和张守珪的事情吧。”韦坚有些好笑的看着韦谅,摆手道:“别道听途说,当年汾阴县伯被免职,虽然的确有救援不利的原因,但不是张守珪,当年那一战发生在年初,张守珪是年底才调任幽州的,两家……虽然有些纠结,但并不直接。”

“阿耶!”韦谅敏锐的捕捉到韦坚有过一瞬间的迟疑。

“唉!”韦坚长叹一声,然后看着韦谅道:“当年平阳郡公主持军中改革,在并未完成改革之前病故,汾阴县伯接替改革,十几年筚路蓝缕,逐渐的改革成功,但得罪了太多的人,以至于……”

“军制改革。”韦谅眼底闪过一丝凝重。

李隆基开元盛世的一大根基,就是完成了府兵制朝募兵制的转变。

虽然说天下军费开支狂增,但起码稳定了下来,并且天下昌盛。

甚至只要保证大唐军队常胜不败,有源源不断的缴获反哺,让大军收益大于付出,那么这种模式就可以不停继续下去。

大唐永远昌盛,也不会有什么安史之乱。

但,这种方式得罪了太多的既得利益,薛楚玉的大败就是其中之一,同时,募兵制的改革不彻底,留下了大量的隐患。

虽然盛世还在继续,但盛世在走向灭亡。

韦谅轻轻抬头,目光直接的看向韦坚道:“阿耶,也就是说,张守珪收拢了幽州那些谋害汾阴县公的人,而在张守珪倒台之后,安禄山又接手了这部分人,所以,薛家和安禄山之间,才会有仇怨。”

“大体如此,但……”韦坚看着韦谅摇摇头,郑重告诫道:“这些事你不准管,起码不是你现在可以管的……二十年内都不许碰。”

“儿子记住了。”韦谅肃然拱手。

“好了,去歇息吧。”韦坚神色有些沉重的摆摆手。

“喏!”韦谅拱手,然后转身就要离开。

“等等!”韦坚突然叫住韦谅,见他转身,这才说道:“陛下毕竟加封,写本谢恩折吧,让薛畅帮忙递过去。”

“喏!”韦谅神色凛然起来,这件事情,他几乎忘了。

“去吧。”韦坚摆摆手,说道:“好好歇息,日后言语动作小心些。”

“儿记下了,阿耶早些歇息。”韦谅拱手,然后才退出了书房,同时小心的关闭房门。

……

韦坚坐在桌几之后,神色微微凝重起来。

皇帝虽不让韦谅将今日殿中之言说出去,但韦坚是能猜出来的。

除夕之前,韦谅一直在韦曲养病,他真正令人在意的,还是和贺知章,王忠嗣说的那些话。

前前后后就那么一件事,会被皇帝知道。

而且自从除夕之后,韦谅在家里也找了很多的书在研究些东西。

现在看来,他很有可能已经意识到了他说的那些话将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只是他可能没有想到会被皇帝直接召见。

韦坚身体靠后,目光抬起。

那件事情。

王忠嗣提的那件事情,虽然很多东西都是猜测,但毫无疑问,他说服了很多人。

军中的弊症。

或者更准确的讲,陇西没有力量反扑,贸然反扑只会损兵折将,只能以守待攻。

韦坚不知道韦谅当时究竟看到了什么,但他肯定自己的儿子敏锐的捕捉到了什么,这才有了今日的面圣。

皇帝加封,说明了皇帝认可了韦谅的想法。

而韦谅的想法,和王忠嗣是一样的。

这从另外一个层面,帮助了他们的计划。

韦坚的目光落在桌案上一本看起来翻了很多遍的奏本上面,他的一只手忍不住的压了上去,久久没有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