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请陛下归天 > 第四十八章 改州为郡,权力的边界在哪里?

大唐:请陛下归天 第四十八章 改州为郡,权力的边界在哪里?

簡繁轉換
作者:太清妖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52:00 来源:源1

第四十八章改州为郡,权力的边界在哪里?(求追读)(第1/2页)

弦月西垂。

平康坊,右相府。

花影凌乱,斜堂幽暗。

李林甫面色阴沉的步入月堂。

一身青袍的苑咸从侧畔桌几后站了起来,拱手道:“右相。”

李林甫走到了桌几后坐下,将手里的奏本放在了上面,身体靠后,淡淡的看向了堂外:“那件事查的怎样了?”

苑咸认真拱手道:“找出了十几个各方的暗线,不过多数都在外围,距离核心极远,只有两个渗透的深些,不过……”

“什么?”李林甫皱眉。

“他们是宫里的人。”苑咸有些无奈,说道:“宫里的事情很难说,谁也不知道究竟谁是为谁做过事,当年谁又受过谁的恩惠,除非能用刑,不然很难问出来。”

宫里,牵涉到了废太子,颚王,光王,还有他们的母妃,宫中内侍的调动,几年来早就一团混沌了。

“不用问了,扔到别院了,过三个月,等人忘了他们,直接弄死好了。”李林甫神色淡漠的摆手。

“喏!”苑咸认真拱手。

“还有!”李林甫抬头,说道:“让外面的人都潜下来,不要再直接杀人了,试着用慢毒,或者其他什么手段,等一切安静下来,再重新让他们死。”

“是!”苑咸面色凝重起来,但没有随意发问。

李林甫看了苑咸一眼,满意的点头道:“不用操心什么,是眼下的事情动静太大,让萧嵩那老家伙知道了,他开始查了。”

李林甫和前相萧嵩之间关系极差。

当年萧嵩被罢相,就是因为李林甫的弹劾。

萧嵩这个人,能力虽不如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但相比李林甫还是要强一些的,而且萧嵩两任太子师,背后有整个江南势力的支持,

贺知章,陆景融这些人,都在他的麾下。

更别说他还是左相牛仙客的举主,对太子和皇帝都有很深影响,所以这个人李林甫很忌惮。

高力士的话传过来了,李林甫自然要照做,但也仅仅是照做而已,日后等这些事没人关心了,他会继续杀人。

“另外,将人手准备好,准备听令。”李林甫看着神色肃然的苑咸,道:“好了,便这样吧,你去将少郎叫到书房,我有事交代。”

“喏!”苑咸拱手,然后转身离开。

看着苑咸离开月堂,李林甫神色再度凝重起来。

这件事原本不该发生的,但一旦开始发生,外面的一切变化都顺而顺之的发生了,所以外面的事情不重要。

重要的是家中出了问题。

月堂出了问题。

李林甫的布置,前后也就那么几个人知道,但消息很快泄露了出去,李林甫顿时就警惕了起来。

他开始怀疑月堂的所有人。

也包括跟了他多年的苑咸。

李林甫微微低头,也因为如此,皇帝对他有些不信任了。

连改州为郡这样的大事,都不和他商量就决定了。

改州为郡,在普通百姓眼里,或许只是改了个名字,但在高层眼里,能看到的,却是汹涌的人心动荡。

改州为郡,刺史的权力经过百余年的运转,已经清晰的摆在了那里,那么郡守,郡守的权责边界又在哪里。

李林甫几乎能看到一郡,从上到下,从郡守,长史,司马,到下层的微末小吏,他们都会用尽一切力量去试探权力的边界在哪里。

贪婪是人心。

地方动荡不安,皇帝却稳坐钓鱼台。

李林甫看的很清楚,皇帝虽然看似是在放权,但放的是无关紧要的折冲府,却将天下监察权都收了回来。

以御史台监察天下。

偏偏,主政御史台的是和李林甫向来关系不好的李适之。

李林甫是宗室,李适之更是宗室,他还是李承乾的孙子。

论及血脉,他和皇帝的关系亲近还要在李林甫之上。

李林甫成为宰相,虽然和东宫有所争执,但他终究是宗室的一份子,宗室的诸王世子和他的关系没有那么差。

但李适之一旦受皇帝重视,那些人立刻就会靠近李适之。

李林甫已经看到了李适之在一点点的取代自己。

李林甫轻轻摇头,现在他还不能对李适之做什么。

皇帝改州为郡,意图深远。

虽然很多事情没有和他这个中书令商议,但孙逊,梁涉,赵安贞这些人肯定仔细商量过,才得出的结论。

所以,李林甫现在一切要以皇帝之事为主。

皇帝要收权,加紧天下监察,整顿吏治。

但李林甫清楚,皇帝要的不仅仅是这些,他要的还有钱。

也就是赋税。

谁做的不好,皇帝说不定就好换一批人。

李林甫也可以趁机从中提拔一批自己的人。

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所以,眼下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要迅速结束,以雷霆霹雳的手段结束。

庆王。

李林甫的眼神微微眯了起来。

自从废太子李瑛死后,他的五个儿子,全都交给了庆王李琮抚养,这五个人,才是废太子一党的核心。

……

书房门口,李岫站定,拱手道:“阿耶!”

“进来吧。”书房中的李林甫换了一身青色长袍,坐在短榻上,看着进屋的李岫问道:“你那边的事情怎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八章改州为郡,权力的边界在哪里?(求追读)(第2/2页)

李岫手里的事情,就是查察李林甫遇刺案。

表面上是万年县令郑岩在处理,但实际上在所有人背后盯着一起的人,是李岫。

“万年县前些天因为圣人祭祀太上玄元帝君,所以人手不足,现在这件事了了,他们就能将更多精力集中在查案上。”李岫轻轻躬身。

“没用的,接下来还有科举,科举前后就是大半个月。”李林甫摇头,道:“这件事不能拖下去了。”

“阿耶!”李岫有些茫然的抬头。

“朝中有大事要做,这件事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将背后的人抓出来,予以惩治。”李林甫看着李岫,问道:“你有什么办法吗?”

李岫微微低头,脑中一瞬间想出很多办法,但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

这里面,还是绕不过万年县去。

李林甫摇摇头,说道:“去找你表弟吧,看看韦谅那里有什么办法。”

李岫眉头一挑,拱手道:“阿耶,表弟真的能有办法?”

“嗯!”李林甫点头,说道:“此中的事情,很多他虽然没有对你说,但却都上奏到了薛畅那里,薛畅又上奏了高翁那里,之前有所涉及寿王,最后陛下打消主意,他应该也说了什么!”

很多事,有高力士在控制,李林甫也很难知道真实情况。

可即便如此,以他的能力,还是尽可能的搜集到了足够的消息,推断出一些并不难。

韦谅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能影响皇帝的判断了。

“所以,去听听他的看法吧。”李林甫眼神闪烁,脑海中回想起韦谅紧跟在皇帝御辇之后的身影,微微沉吟。

“是!”李岫拱手,道:“儿明日就去问他。”

“别问的太直接。”李林甫松了口气,说道:“二月科举之后,就是三月初三上巳节,就当是提前约一下吧,带上六娘,约上大郎,一起去曲江踏青吧。”

李岫似乎听到了什么异样的东西,想要说什么,但还是压了下去,拱手道:“喏!”

“为父就一个要求,不管他什么办法,动静闹的大些。”李林甫摆摆手,李岫拱手告退。

书房再度安静下来,只剩下李林甫一个人。

李林甫抬起头,看着窗外的月光。

脑海中却出现在在丹陛之上端坐,掌控一切的皇帝身影。

圣人啊!

……

平康坊,棺材铺中。

崔器坐在长凳上,看着眼前的方桌,原本自信的脸上也带着一丝愁容。

韦谅抱着千牛刀站在一侧,眯眼养神。

终于,崔器抬头看向韦谅,打趣道:“朝议郎每日抱刀站立,不累吗?”

韦谅有些诧异的看向崔器,说道:“崔县尉也是军中出身,怎么忘了,站立之时亦是锻炼之时,增强根基,出刀时才会更有力,更锋锐。”

崔器眉头一挑,问道:“朝议郎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韦谅淡淡的笑笑,转身看向外面。

清脆的脚步声从远及近。

崔器诧异的看向韦谅,韦谅已经站直,向前走去。

随后,李岫出现在了门口。

崔器瞬间起身,拱手道:“见过少郎君。”

韦谅跟着拱手,笑道:“见过表兄。”

李岫对着崔器点点头,然后对着韦谅招招手,韦谅会意的跟了出去。

小巷中,李岫稍微慢下脚步。

韦谅有些诧异的上前,问道:“阿兄有事吗?”

“嗯!”李岫面色微微凝重,道:“这件案子到现在,那三人的画像已经遍及长安内外,但一点消息都没有;锁子甲和狼牙棒的追查,莫名也没了消息;还有那达奚盈盈,宁王府出面将人保了下来,也没法查。”

韦谅轻轻点头,那三人的画像没有半点声音,很奇怪。

锁子甲和狼牙棒主导在查的是兵部,竟然也没有声音。

还有达奚盈盈,宁王府竟然出面了。

要知道,这可是涉及到了宰相遇刺案!

“谅弟怎么看。”李岫抬头,认真的看向韦谅。

“那些人比弟原本预想的要根基深沉。”韦谅微微摇头,说道:“时间过了这么久,弟其实有些怀疑,他们已经离开了长安城。”

李岫带着期望的看着韦谅道:“谅弟有什么办法吗?”

韦谅稍微侧头,沉吟片刻,道:“正经办法没有,馊主意有一个。”

李岫眼睛一亮,问道:“谅弟请讲。”

“那个叫吐鲁的刺客,他的遗体现在还在万年县吧”韦谅微微低头,眼神不忍的说道:“让万年县的人将遗体送到城外义庄,然后七日之后,准备安葬吧!”

“谅弟?”李岫有些没有听搞明白,

“现在在万年县,有冰封遗体,但在义庄,条件就没这么好了,七日时间,足够……”韦谅摇头,说道:“另外,该怎么安葬,何地安葬,都能引人注意。”

李岫琢磨着韦谅的每个字。

韦谅叹息一声道:“吐鲁为那些人做事,不管怎样,他们总得送他最后一程,所以,派人在义庄附近看着。”

稍微停顿,韦谅道:“阿兄,城外人手好安排。”

李岫瞳孔顿时放大。

很多事,长安城里不能做,但长安城外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比如,杀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