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请陛下归天 > 第十九章 皇帝面前,纵论兵机 求推荐票,

大唐:请陛下归天 第十九章 皇帝面前,纵论兵机 求推荐票,

簡繁轉換
作者:太清妖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52:00 来源:源1

第十九章皇帝面前,纵论兵机(求推荐票,月票支持)(第1/2页)

南熏殿中,一身绿衣金甲的韦谅小心的停步,他单膝跪倒在地,低头拱手道:“臣,左千牛备身、朝请郎韦谅,叩见圣人,圣人万寿无疆。”

“此时非是大朝,也不必行此大礼,平身吧。”李隆基坐在御榻之上,手里翻阅着高力士让人整理出来的关于韦谅之前所言的一切。

“谢陛下!”韦谅小心的起身,然后站立殿中。

高力士目光扫了韦谅一眼,神色放松了下来。

第一次见皇帝,便跪倒行礼,皇帝对他评价的那个忠字,看样子是没有错的。

尤其是一身绿衣金甲的少年英才模样,更是让人满意。

……

片刻之后,李隆基将手里的奏本放在一旁,然后淡淡的看着丹陛之下的韦谅,问道:“你觉得吐蕃有灭国之危?”

“虽然说真实情势,还需要朝中派人前方吐蕃核实,但……”稍微停顿,韦谅拱手道:“是,末将以为,这一场寒潮,已经造成吐蕃粮食大量减产,若是这样的寒潮继续下去,那么便是大唐不做什么,他们的国力也会自己衰弱下去,最终亡国。”

“倒是谨慎。”李隆基看着低头拱手的韦谅,点点头道:“所以,你觉得他们去年动兵,是为了防备大唐。”

“是的!”韦谅躬身,说道:“吐蕃虽然雄踞西北,但实际上是分为三块,唐古拉山后的吐蕃本土;唐古拉山外,黄河和长江源头左右的苏毗羊同,还有便是玛积雪山之下,地势更低的东西吐谷浑。”

韦谅前世看过太多的地形图,对此所知,几乎要在大唐所有人之上,这,是他最大的优势之一。

“嗯!”李隆基轻轻点头,虽然苏毗羊同和东西吐谷浑已经几乎完全被吐蕃控制,但四国国祚还在,都是吐蕃属国。

“唐古拉山之后,吐蕃本土天气严寒,导致粮食减产,所以,为了防备大唐趁机动兵,试图灭国吐蕃,所以他们调遣四十万大军布置在东吐谷浑和大唐边界一线,重兵防卫大唐,同时……”稍微沉吟,韦谅拱手道:“臣怀疑,他们其实也有大军下吐谷浑就食的打算。”

李隆基猛然抬头,目光死死的盯着韦谅,然后语气淡漠的说道:“便如同高宗皇帝和则天皇后就食洛阳一样。”

“是!”韦谅点头,说道:“吐蕃人将压力转移到了东西吐谷浑,然而问题是寒潮吐蕃承受不了,吐谷浑难道就能承受得了吗,天气严寒,东西吐谷浑一样受损不轻,不过是被强行压着罢了,一旦吐蕃兵损,吐谷浑说不定立刻就会和他们划清界限。”

“这是机会!”李隆基盯着韦谅,问道:“所以,你觉得,应该天暖时候,反击吐蕃,拿下石堡城吗?”

“不!”韦谅摇头,然后诚恳的拱手道:“陛下,臣以为不应当主动攻击石堡城!”

“为什么?”李隆基收回目光,他想起来了,韦谅和王忠嗣一样,都是缓攻派。

“陛下,其实以如今高原上的形势,真正应该着急的不应该是我们,不应该是大唐,而应该是吐蕃。”韦谅拱手,说道:“如今的吐蕃,其实最希望的,就是大唐集中重兵去攻打石堡城,而他们可以集中几十万兵力,和大唐在石堡城厮杀。”

“几十万兵力?”李隆基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是!”韦谅点头,有些无奈的说道:“吐蕃如今粮食不足,兵力集中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粮食消耗,这是其一;其二,兵力集中,大唐攻克石堡城不易,所以一时间也不会去攻其他地方,不容易发现吐蕃的真实情况。”

李隆基抬头,问道:“那其三是什么?”

“其三。”韦谅拱手,说道:“一旦进击失利,大唐的威望必然受损,四方诸夷,恐怕也会蠢蠢欲动,那样的情况,是吐蕃人最希望看到的。”

李隆基看着韦谅,问道:“你应该明白,石堡城一直在吐蕃人手上,意味着什么吧?”

“臣明白。”韦谅点头,说道:“吐蕃人手握石堡城,那么便可以冲下高原,杀入河州,湟州,洮州,兰州,鄯州,廓州,甚至绕路而下甘凉沙肃,直接威胁河西走廊丝绸之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九章皇帝面前,纵论兵机(求推荐票,月票支持)(第2/2页)

“所以?”李隆基直接抬头。

“陛下。”韦谅拱手,郑重的说道:“陛下,今时不同往日,吐蕃缺粮,尤其是今年天暖秋收之前更是如此,所以,一旦他们杀下高原,那么下来,恐怕就别想再轻易回去,尤其一旦他们掠夺不足,回程的军粮不足……”

“便可以趁机掩杀。”李隆基眉头一跳,这些套路,他并不陌生。

“所以,陇西当以固守为先,同时做好埋伏,一旦吐蕃人大军杀来,那么就将他们一口气,直接吃掉。”韦谅躬身,道:“毕竟以逸待劳,是军中最佳的战法。”

李隆基看着眼中闪过一丝凶光的韦谅,他轻轻笑了,满意的点头道:“爱卿说的不错。”

“另外,在陇西固守的情况下,从安西,沙肃,还有南诏之地,杀入其中,截断吐蕃人的粮草补给方式。”韦谅面色凝重的拱手,道:“其实臣最担心的还是西域,甚至臣怀疑,吐蕃真正用心的地方,就是西域,毕竟石堡城就是用来吸引大唐注意力的。”

“嗯!”李隆基轻轻点头,西域的重要性,根本不必多说。

“吐蕃本身的目的便是以石堡城吸引大唐注意,大军在陇右来回厮杀,避免大唐窥见吐蕃虚实,用战事消耗大唐国力,同时也有用战损消耗本身的军力,减少粮食消耗。”韦谅面色凝重的拱手,道:“尤其是他们可能用吐谷浑人来出击大唐。”

李隆基微微一顿,脸色阴沉了下来。

吐蕃人缺粮,自然要向外掠夺。

大唐防守严密,想要掠夺艰难,而最好的,自然是吐蕃自己的属国,东西吐谷浑。

羊同和苏毗位置甚至比吐蕃还差,根本拿不出多少东西来。

只有东西吐谷浑。

吐蕃人抢了东西吐谷浑的粮食,东西吐谷浑的粮食不足怎么办,将他们的战士派上战场,和大唐厮杀。

这样既消耗了大唐的国力军力,又消耗了吐谷浑的人力,减少粮食压力。

李隆基抬头,看着韦谅道:“你继续。”

“喏!”韦谅拱手,道:“所以,臣建议,陇右兰州,鄯州,河州,廓州,洮州,尽数以守为主,在吐蕃人杀来的时候,全部吞了他们,用他们的战马来充实军需,同时派人在西域,安西,沙肃,甚至是南诏动手,尽可能削弱吐蕃人获得粮草的机会,这样吐蕃人就会更加的压迫羊同,苏毗,东西吐谷浑,若是能引得他们反叛吐蕃……”

李隆基缓缓点头,然后抬手道:“继续。”

“归根到底,战场还是要归属在石堡城。”韦谅认真拱手,严肃的说道:“大唐长期稳守不动,吐蕃的计划必然会被打断,说不定,他们在内外压力之下,会被迫主动出动大军。

到时候,以逸待劳之下,大军纠缠吐蕃大军,然后派遣少数精锐,越过吐蕃大军,直插石堡城,然后夺回石堡城,也锁死吐蕃大军的退路,彻底吞掉他们,然后杀入东吐谷浑,拓地千里。”

“好,很好,很好。”李隆基盯着韦谅缓缓点头,脑海思绪不断,片刻之后,他才转身看向高力士,皱眉道:“为何朕觉得有些熟悉?”

“回大家,当年信安郡王夺回石堡城,也是趁着吐蕃人不注意的时候,以少数兵力夺回石堡城,而这一次,吐蕃人用的也是同样的手段。”高力士侧身看向韦谅,道:“都是用少数精锐,而不动用大军。”

“哦!”李隆基看向韦谅,问道:“你参考过信安郡王的战例?”

韦谅脸色有些茫然,随即他拱手道:“信安郡王拿回石堡城时,臣不足四岁,对其事印象模糊,郡王所用战法臣知晓不多,不过……”

“不过什么?”李隆基有些好奇。

“所谓兵法,其实不过是以强凌弱,以多欺少,以实击虚,以快打慢,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体如是。”韦谅神色郑重的拱手。

李隆基嘴里咀嚼着韦谅之言,一时间不由得有些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