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请陛下归天 > 第六十一章 我要监察天下兵马 冲三江,求

大唐:请陛下归天 第六十一章 我要监察天下兵马 冲三江,求

簡繁轉換
作者:太清妖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52:00 来源:源1

第六十一章我要监察天下兵马(冲三江,求追读)(第1/2页)

兵部官廨位于皇城,承天门大街东侧。

尚书省东侧。

李暐在官廨门口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手下吏员,大踏步地朝着官廨内走去。

韦谅紧紧跟上,目光却不由得看向不远处的尚书省,忍不住有些叹息。

在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时还是天下之首的尚书左右仆射,到如今已完全虚职化。

如今的尚书左仆射裴耀卿,自从开元二十四年被罢相,改任尚书左仆射以后,其实多处于不理世事之态。

毕竟六部尚书都能单独陛见,而尚书左右仆射,则多为皇帝所不待见。

年长日久,尚书左右仆射,便已经成了虚职。

韦谅抬头,紧走几步追上李暐,然后在门口验看过腰牌之后,才进入了兵部大院。

……

入目是一个极广阔的大院,十几辆大车被人拉着前往右侧后的库房。

上面蒙着牛皮,也不知道下面装着的是什么。

院中左侧还有十几名兵部官员在试验兵甲刀刃,也有人抱着厚厚的卷宗在来回奔忙。

前堂之中,大量地方官员端坐候凳之上,有主事登录来客名姓,然后散发堂后各司。

这是前院。

中院是两位兵部侍郎的官廨和中央正堂。

有高等级文武官员至此,一般是由侍郎接待,尚书偶尔也至。

兵部尚书召集诸侍郎,郎中和员外郎商议军事的地方也在这里。

尚书官廨在最后院落,是兵部尚书处置兵部所有事务的地方。

不经召见,其他人不得随意而入。

“左相虽领兵部,但实际来此不多,兵部实际主事的,是卢侍郎。”稍微停顿,李暐看了一眼后院,淡淡说道:“不过职方司多涉隐秘,所以卢侍郎对我们的事情,也不多管,就不必去见他了。”

“喏!”韦谅想起李暐说过,他自己有西北巡阅使的使职,这些都是皇帝直授,和兵部上官无关。

“兵部司考核调动天下军职,五品以下可以直接任命,五品以上就需要侍郎和尚书决断,甚至要禀奏圣人。”李暐看了一眼位在左上的大院,说道:“还有天下兵员调动,鱼符手令都在兵部司手上,对了,他们还有查验天下军籍的职责。”

韦谅轻轻点头,将李暐说的话全都记下。

“驾部司,掌御辇、御马、车乘、邮驿、厩牧;库部掌装备、军械、仪仗。”李暐抬头,看向前方的职方司院落,说道:“职方司做什么的,已经和你说过了,掌舆图、情报,城隍、镇戍、烽候,和诸司定行军方略,就这些。”

兵部的职司涉及极广,从十六卫,天下折冲府,各地兵曹,还有地方都护府,节度使,卫尉寺,将作监,太仆寺等等,要么在兵部管辖之列,要么和兵部关联极深。

“对了,兵部司郎中达奚珣,你之前算是变相的接触过了。”李暐有些揶揄的看了韦谅一眼,然后大踏步走进了职方司官廨当中。

韦谅有些无奈,算起来,达奚盈盈还是他亲手送进万年牢的。

虽然后来他撒手不管,宁王府也将人捞了出去,但彼此之间,还是有那么一点小恩怨的。

韦谅平静下来,迈步向前。

有时候,小恩怨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

……

职方司官廨之中,两侧是征讨,军情,地图,城隍,镇戍,堡寨,烽堠及征防路途远近诸事各曹。

四周来往官员见到李暐和韦谅,立刻站定,拱手行礼。

李暐也不理会,径直走向了中央的正堂。

韦谅跟着进入正堂之中。

李暐这个时候已经在中堂坐下,然后轻轻的敲敲桌案,说道:“都出来吧。”

两侧的东西偏房中,四名年龄不同的青袍官员,相继走了出来。

李暐指着站在殿中的韦谅道:“这位是千牛备身,朝议郎韦郎君,寒潮之论就是他提出来的,本官刚刚面圣,将人调了过来,用即刻起,韦郎君检校兵部职方司员外郎,知靖安事,知四方征战靖安之事。”

四人神色凛然,同时拱手上揖道:“见过韦郎君!”

韦谅躬身,拱手平揖道:“见过诸位。”

李暐指着右上身材瘦小,皮肤黝黑,但眼睛很亮的官员道:“这是军情掾主事周安。”

周安面色认真的对着韦谅道:“周安见过朝议郎。”

“见过周主事。”韦谅对着周安认真拱手,他看的出来,周安明显是常年渗透敌后,人才会如此模样。

李暐指向周安身后,一名头戴黑色幞帽,面相儒雅,胸前挂一把尺子的中年人,道:“这是地图掾主事徐宾,他母亲出身太原王氏,对地图造诣了得,天下地域,你说哪里,他能立刻给你画出来。”

徐宾率先朝韦谅拱手上揖道:“见过韦郎君!”

“见过徐主事。”韦谅肃然拱手,军情地图的绘制,向来是太原王家最在行,其他人学得一二已经很是不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一章我要监察天下兵马(冲三江,求追读)(第2/2页)

“他们二人负责针对吐蕃诸事。”李暐右指向左上身材魁梧,左面一道刀疤,眼神明亮的一人道:“这是征讨掾主事曹守,后面是镇戍掾主事杜正均,他们二人负责对突厥诸事。”

相比于曹守,杜正均看起来更加方正一些。

曹守和杜正均同时对韦谅拱手道:“见过韦郎君。”

“见过二位。”韦谅认真的拱手。

李暐这才看向韦谅道:“寒潮诸事,陛下旨意,必须严格保密,所以整个职方司,只有我等五人,加已经在西北的员外郎崔明六人知晓,如今事情推进,事越多,又要保密,所以人手不足,这才将韦郎给调了过来。”

“下官明白。”韦谅拱手。

李暐站了起来,转身朝着西偏房而去,韦谅赶紧跟上。

虽然是西偏房,但这里极宽,极深,大量的文档被放在两侧的书架上,而在整个房中中央,是一块巨大的沙盘。

韦谅下意识的走近,就见上面沟壑纵横,高原雪山,堡垒关卡,盐湖城市,整个青海高原清晰可见。

自然,这里面还有不少错漏之处,就比如青海湖,它没有那么大……

韦谅突然一怔,随即他立刻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山川倒也罢了,但湖泊却更容易受到时间的影响。

后世的青海湖,或许是真的小了很多。

而如今的青海湖,它的面积,远比韦谅原本所想的要大的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石堡城才会以“坐落药水河悬崖之上,三面险绝,仅西北有一条羊肠小道可行”,成为千古障碍。

……

“惊讶吧。”李暐的声音在侧畔响起,韦谅立刻回神,然后拱手。

“西北的地形高差,是任何第一次见他的人都没有想到过的,也是因为如此,大唐在高原上的局势才如此被动。”李暐摇摇头,手指落在兰州之上,说道:“皇甫惟明如今在兰州整顿兵力,据军前消息,高原如今依旧冰寒,按你的说法,他们说不定会用吐谷浑人冲击鄯州,来消化粮食压力。”

如今皇帝虽然改州为郡,但民间百姓朝中官员依旧习惯性的称呼为州。

韦谅点点头,说道:“所以,皇甫节度使是打算打这一仗,立足脚跟了。”

“试试吧,看是不是吐蕃人的主力。”李暐眼神幽微,轻声道:“若不是,会从另一个方面佐证吐蕃高原真的出了问题。”

韦谅点头。

李暐收敛神色,继续说道:“若是如此,皇甫惟明就会用一年的时间,来全部整顿军队,屯田储粮,然后等待冬日吐蕃人的第二次进攻,然后一战破之,同时将石堡城夺回。”

“石堡城怕是没那么容易被夺回来。”韦谅看着沙盘上石堡城的位置,神色越发严肃。

“看的出来。”李暐点点头,侧身看向韦谅道:“这也是兵部为什么,将朝议郎调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想借朝议郎的敏锐,找一个最省力的夺回石堡城的办法。”

“这可不容易啊!”韦谅看着地图,瞳孔放大,神色凝重。

“西北大局,必须要想办法夺回石堡城,然后屯田驻兵,效府兵事,边疆才能稳定。”李暐轻叹一声,然后抬头看向道周安和徐宾道:“朝议郎需要什么,你们就提供什么?”

“喏!”周安和徐宾肃然拱手。

尤其是周安,不是去过石堡城的人,是没办法知道石堡城的艰险。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那里最真实的写照。

想要将那里夺回来,大唐的损失绝对不会少,尤其吐蕃人也会有源源不断的支援。

那里会成为消耗大唐将士的血肉磨坊。

吐蕃人,也会通过这一战,竖立军威,更加方便的从各国掠夺粮食,从而消弭高原寒潮危机。

“走吧,我们去东边看看。”李暐转身朝着东院而去。

韦谅脚步赶紧跟上,反而是周安和徐宾停下了脚步。

看着韦谅离去的背影,周安淡淡的说道:“这位朝议郎在长安官场,最令人熟知的,就是二月初,他率三百金吾卫和右骁卫,不伤一人剿灭一百大食骑兵的事情,手段了得,加上寒潮之论,目光敏锐……徐贤弟,你觉得他能成吗?”

徐宾看了周安一眼,走向了沙盘位置,站在韦谅原本站立的位置,目光看向沙盘上的某处。

和韦谅之前的动作竟然丝毫不差。

“他在看黄河道,”徐宾看着沙盘,淡淡的说道:“他在想,是否可以通过黄河道,将人力送到石堡城后,南北夹击,而这,是如今我们想出的最好的办法。”

周安呼吸顿时深沉起来,他看着沙盘缓缓点头道:“今日第一见这沙盘,便能有如此想法,看样子,或许真的能想出好办法来,攻下石堡城,稳定边州。”

徐宾点头,面色极认真的说道:“希望如此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