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请陛下归天 > 第四十三章 帝心如渊(求月票)

大唐:请陛下归天 第四十三章 帝心如渊(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太清妖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52:00 来源:源1

第四十三章帝心如渊(求月票)(第1/2页)

南熏殿中,李隆基坐在御榻上,看着李林甫的背影彻底消失,他的眼神闪过一丝沉凝。

许久之后,李隆基淡淡的看向一侧的高力士,问道:“右相刚才那番话,大将军如何看?”

高力士稍微向前半步,谦卑的躬身,同时从袖子里面抽出一本奏本,道:“这是老奴连夜整理出来的,寿王这两年来所有的行事记录,大家请看。”

李隆基微微抬头接过,深深看了高力士一眼。

寿王李琩居于十六王宅,内外行事从来都有内侍严密监控,甚至于内侍省对他的监控,还要在东宫之上。

所以,李琩是真的很难做什么。

李隆基翻开奏本,细细的阅读。

李琩这几年,每日行事都很有规律。

每日起来,先往佛堂,念诵经文,为母亲武惠妃和义父宁王李宪祈福,祈愿他们冥寿无疆。

之后是用早膳。

看到用早膳这一部分,李隆基的眼神不由得眯了起来。

每日早膳,除了惯例的用人试菜以外,李琩还要银针试菜,试水,试酒。

但凡是入口之物,他可以说是无物不试。

甚至每日膳食,也都是内侍和仆人食用的大半,而他自己食用小半。

这已经不是试菜了,这是分毒。

李隆基的呼吸沉重了起来,他迅速的向后翻阅。

每一日,每一餐,几乎顿时都是如此。

而李琩每日所做,除了诵读佛经以外,其他的事情什么都不做,也不见任何人。

整个寿王府,眼看着就要败了。

这样的寿王,自然不可能筹划刺杀右相之事。

“他在害怕。”李隆基侧身看向高力士,冷声道:“他在害怕什么?”

高力士拱手,无奈道:“大家明鉴,自从惠妃和宁王相继薨逝之后,寿王便日日战战兢兢,他所恐的,不是他人,而是……”

“谁?”李隆基眼神冷冽。

高力士轻轻躬身,沌口道:“右相多年以来,为人谨慎,行事周全,当年废太子瑛谋逆便是右相周转,老奴如今还记得当年惠妃曾称赞右相‘心如明镜’,诸事尽在掌心,其实……其实今日虽然被人构陷,但这里面,也未尝没有几分道理。”

“他在害怕右相,怎么可能?”李隆基难以置信的直抒惊讶。

高力士躬身道:“如今朝中,谁不怕右相呢!”

“好了,不要乱说。”李隆基被高力士一番话弄的有些好笑又无聊,然而安静下来,李隆基的脸色却微微沉了下来。

大殿之内,突然间再度安静了下来。

韦谅站在丹陛左侧,微微低头,面色沉重。

今日,他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帝心如渊。

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帝心翻涌,一个浪涛,就能打死人,便是李林甫这样的宰相也不例外。

今日,皇帝明显是对寿王动了杀心。

或者说长久以来,他对寿王的杀心就从没消减过。

尤其是每日夜里面对杨玉环的时候。

明明已经是自己床榻上的娇艳美人,但身为皇帝,却不能够名正言顺的纳为己有。

那种感觉,足够滋生出空前的杀心。

所以当机会到来的时候,李隆基一个念头闪过,便再也遏止不住了。

人就是如此。

尤其是拥有了杨玉环的李隆基,在面对和杨玉环有关的事情的时候,更是如此。

至于李林甫,以韦谅对李林甫的了解。

李林甫对与李琩的生死其实并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自己的根基。

名声仅仅是一方面,同时还有根基。

李林甫这些年虽然有了不少亲信力量,但实际上他手下还有相当多的人,是武惠妃时期和他联手结盟的。

当年武惠妃只差一步就成为皇后,李琩也只差一步成为太子,但因为张九龄,杜暹,李元纮等人的先后反对,最后功败垂成。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相当多的官员投靠到了武惠妃门下,尤其是李林甫和杨洄。

在武惠妃死后,尤其是杨玉环入宫后,李琩这个武惠妃的儿子,和杨洄这个武惠妃的女婿,同时遭到冷落,所以这个派系几乎所有人都投靠到了李林甫麾下。

如果现在因为李林甫的原因,而导致李琩因为一个明显是栽赃的罪名被杀,那些人或许不会去怪皇帝,但一定会对李林甫离心离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三章帝心如渊(求月票)(第2/2页)

种种考量之下,李林甫不得不暂时保下李琩。

当然,仅仅是暂时。

等他做好充足准备,能将事情做的和他没有一点关系,那么寿王李琩,死便死吧。

……

韦谅手按在千牛刀上,看着眼前的大殿,他无声的吐出一口浊气,眼神深沉。

在刚才的对话当中,他隐约感受到了李隆基对李林甫有一丝试探和猜忌。

一个刺杀案,一个轻松的诬陷,将所有一切都炸出来了。

高力士的回答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他也看清楚了皇帝的想法。

如今不过才天宝元年,李隆基表面上还是个贤君。

他这个人,从来不是什么长情之人。

从姚崇宋璟,到张说张九龄,李隆基用宰相从不长久,每个人不过四五年任期。

而如今,李林甫做宰相六年了。

权倾朝野的六年。

韦谅稍微瞥了丹陛一眼。

他知道,以皇帝多疑的秉性,恐怕他心里已有了要动一动李林甫的心思,今日这一番话,就是一种试探。

尤其李林甫和皇室争斗靠的太紧。

李琩还在那里呢。

如果不是这些年,李林甫和太子府的关系从来没有真正的走近过,不然的话,李隆基早就对他下手了。

但如今,也到了他动心思的时候了。

韦谅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前世史书上天宝年间发生的事情。

从韦坚,李适之,皇甫惟明,王忠嗣,到杨慎矜,王鉷,都是从某种程度上,有可能动摇李林甫的宰相之位,所以才被他辣手诬陷。

这些动乱和太子李亨的关系实际不大,甚至李林甫自己的问题也不是关键,关键在李隆基。

李隆基想要换人了,而李林甫不想被换下去,所以,他才会疯狂的针对每一个威胁到他的人。

不管这个人是太子的人,还是他自己的人。

因为他太清楚,自己得罪的人太多了,一旦自己被罢相,不知道多少人会群起反噬。

他和他的家人下场都不会好。

……

韦谅一身绿衣金甲,无声的站在那里,但他神色已经严肃了起来。

这的确是个机会,但同样危机重重。

李林甫为相六年,又哪里是能轻易被替换掉的。

加上李隆基的老迈,所以在前世,即便是李隆基试图扶持起其他人来代替李林甫,最后都没有成功。

反而是李林甫,在朝堂杀了个人头滚滚。

这里面居然有李隆基老迈和李林甫狠辣的原因,也有其他人根本没摸清楚李隆基真正的**所在的原因。

所以根本没办法替代掉李林甫,一直到杨国忠的出现。

高力士刚才已经在试图撇清李琩和李林甫的关系,同时暗中渲染李林甫的威胁。

一个念头在韦谅的脑海中升了起来。

其他人替代不了李林甫,但杨国忠可以,说明在天宝年间,大唐之前运转的那些规则,已经完全失效了。

韦谅也可以成为杨国忠。

但是,他需要小心。

这很难,尤其是像他一样的人。

他一旦娶了太子的女儿,天然就存在一层阻碍,加上李林甫的威胁,就更难了。

但这也是机会,因为他成了李隆基的孙女婿。

和杨国忠也不差多少。

疯狂的念头闪过,韦谅平静了下来。

一瞬间,他的眼底满是惊骇。

刚才的那些他从来没想过的想法如同涓涓细流一样都流过他的心底,始终消磨不去。

因为他知道,这一切是有机会的。

不过,韦谅的心底,还是有些不对的感觉。

若是说,刺杀案从一开始就是某个人的算计,目的就是为了引出李琩,同时打击李林甫和李琩,甚至让李隆基有换人的打算,那这个人,就有些恐怖了。

“韦卿!”一个声音突然从丹陛之上传来。

韦谅顿时肃然,从丹陛左侧走了出来,他快步走到了丹陛之下,拱手道:“陛下!”

李隆基坐在丹陛上,看着神色稚嫩却尽可能装作成熟的韦谅,心中有好笑,但却又淡淡的道:“刚才朕之言,你也听到了,此中诸事你也全程参与,说说吧,你如何看?”

韦谅的呼吸一瞬间沉重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