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黑道风云江湖路 > 第1162章 纸面皆顺,心底不安

黑道风云江湖路 第1162章 纸面皆顺,心底不安

簡繁轉換
作者:江湖老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6:46:39 来源:源1

第1162章纸面皆顺,心底不安(第1/2页)

绍城,喜来登酒店,套房内。

杨鸣坐在沙发上,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屏幕上是一份表格,密密麻麻的数字,债务明细,资产清单,现金流分析。

他手里夹着根烟,烟雾在空调吹出的冷风中缓缓散开。

对面坐着王小雅。

职业套装,齐肩短发,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

她跟着赵华玲已经七八年了,从赵华玲去江城的时候就跟着。

一开始只是个普通助理,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

财务分析、法律文件、商业谈判,很多事情赵华玲都直接交给她处理。

这次来绍城,也是赵华玲派她来协助杨鸣。

王小雅面前也有一台电脑,还有几份纸质文件。

她翻开其中一份,开始汇报。

“鸣哥,这是纺织厂的详细资料。”

杨鸣抬起头,示意她继续。

“华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王小雅说,“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3000万。主营业务是高端面料生产,包括印染、烫金、后整理等一体化服务。”

她顿了顿,翻到下一页。

“厂区占地8万平方米,位于柯区工业园,厂房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设备包括进口印染生产线三条,烫金设备五台,后整理设备若干。设备账面价值4200万,评估机构给出的市场价值约3500万。”

杨鸣在电脑上调出一份资产评估报告,对照着看。

“土地是租的还是买的?”他问。

“买的。”王小雅说,“工业用地,50年产权。当时拿地成本1500万,现在市场价至少3000万。”

“厂房呢?”

“厂房是自建的,当时投入2000万,现在评估价值2500万左右。”

杨鸣点了点头。

土地3000万,厂房2500万,设备3500万。

固定资产总价值9000万。

“员工情况?”

“在职员工280人。”王小雅说,“技术工人150人,管理人员30人,其他100人。月工资总额约200万。”

“现在还在生产吗?”

“停了。”王小雅说,“三个月前停产的。工人大部分遣散了,留了二十几个人看厂。”

杨鸣吸了口烟。

停产三个月,设备闲置,技术工人流失。

这些都是损失,但也意味着,重启的成本可控。

“说说债务。”杨鸣说。

王小雅翻到另一份文件。

“总债务4700万。”她说,“银行贷款2500万,农商行和工商行各1250万。供应商欠款1200万,涉及二十三家供应商。民间借贷1000万,三个债主。”

“银行贷款抵押了什么?”

“土地和厂房。”王小雅说,“农商行抵押了土地,工商抵押了厂房。设备没有抵押。”

杨鸣在纸上写着什么。

土地厂房都抵押了,这是预料之中的。

但设备没抵押,这是个好消息。

“供应商欠款的账期?”

“最长的两年,最短的半年。”王小雅说,“大部分是一年左右。我拿到了详细清单,二十三家供应商,最大的一家欠款350万,最小的15万。”

“民间借贷呢?”

“三个债主。”王小雅说,“最大的一个姓赵,绍城本地人,借了600万,月息3分,已经欠了一年多,本息加起来接近900万。第二个姓孙,借了250万,月息2分。第三个姓钱,借了150万,月息2分。”

杨鸣皱了皱眉。

民间借贷,高利息,这种债最难处理。

“这三个人什么背景?”

“赵老板在当地有些势力,做建材生意。”王小雅说,“孙老板是做外贸的,钱老板开典当行。”

杨鸣点了点头。

“工厂老板呢?”

“冯华,52岁,绍城人。”王小雅说,“2008年创办这家工厂,前些年生意不错,每年营业额上亿。这两年纺织行业不景气,加上他自己经营不善,开始亏损。去年亏了2000多万,今年上半年又亏了1000多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62章纸面皆顺,心底不安(第2/2页)

“他现在在哪?”

“跑了。”王小雅说,“三个月前,债主上门要债,他连夜去了泰国。现在应该还在曼谷。”

杨鸣掐灭烟头。

冯华跑路,留下一堆烂摊子。

债主要钱,工厂停产,员工遣散。

对别人来说,这是不良资产,碰都不想碰。

但对杨鸣来说,这是机会。

固定资产9000万,债务4700万。如果能把债务压下来,重组到3000万左右,净资产就有6000万。

而且,冯华跑到了国外。

这意味着,可以在海外完成交易。

杨鸣在国外通过朗安设立的那笔资金,正好可以用上。

钱在海外给冯华,冯华把工厂转给他。

账目清清楚楚,合理合法。

资金洗白了,工厂也到手了。

一举两得。

“你做过测算吗?”杨鸣问。

“做了。”王小雅说,“如果能把债务压到3000万以内,这笔买卖就值得做。银行贷款2500万可以展期或者债转股,供应商欠款可以谈,民间借贷是最大的问题。”

“民间借贷能压下来吗?”

“难。”王小雅说,“高利贷这种,对方不可能轻易让步。而且那个赵老板,在当地很强势。”

杨鸣沉思了片刻。

“你是怎么想的?”

“我的想法是,先找最大的债主,就是那个赵老板。”王小雅说,“如果能谈下来,其他债主就好办了。我已经联系过他了,他说可以见面聊聊。”

“他什么态度?”

“很强硬。”王小雅说,“他说本息900万,一分钱都不能少。如果不还钱,就走法律程序,查封厂子,拍卖资产。”

杨鸣点了根烟。

赵老板态度强硬,这不意外。

欠了他900万,他肯定要全额要回来。

但如果走法律程序,拍卖资产,最后到手的钱未必有900万。

抵押的土地厂房要先还银行,剩下的才轮到民间借贷。

所以,还是有谈判空间的。

“你约他什么时候见?”杨鸣问。

“明天下午,如果鸣哥你同意的话。”

杨鸣吸了口烟,没有马上回答。

他看着电脑上的数据,脑子里在盘算。

这笔买卖,从账面上看,很划算。

固定资产9000万,债务4700万,如果能压到3000万,净赚6000万。

而且可以用海外资金交易,洗白一笔钱。

但是……

杨鸣的直觉告诉他,不能这么快。

“不急。再等等。”

王小雅愣了一下。

“鸣哥,是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杨鸣说,“就是再看看。你先把资料整理好,我们再观察一下。”

“好。”

王小雅收起文件,合上电脑。

“鸣哥,那我先回房间了。有事您随时叫我。”

“嗯。”

王小雅离开了套房。

杨鸣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继续看着电脑。

他打开另一份文件,是工厂的历史资料。

工商登记,股权变更,诉讼记录,环保检查,税务申报。

一页一页翻着。

都很正常。

没有重大违规,没有环保处罚,没有税务问题。

但杨鸣还是觉得,这来得会不会太容易了?

这个工厂对于别人来说就是不良资产,可对于杨鸣来说就如同量身定做的西装。

半年前赵华玲就留意到这家工厂,当时就觉得是个好标的。

但一直没动手,就是在等时机。

等冯华撑不下去,等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等工厂停产。

这些都等到了。

现在,时机成熟了。

但为什么,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杨鸣掐灭烟头,合上电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