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 226喧嚣四起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226喧嚣四起

簡繁轉換
作者:小小菜心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5 16:47:57 来源:源1

第二天,陈文浩带着几名中层干部赶往市政府拜访,得到了书记市长等主要市领导的热情接待。

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就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总部园区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一步交换了意见。双方都认为,落户企业与当地政府相辅相成、经济相融,有许多共同利益。企业集中精力开展创新、开发产品、提升产能,而政府的任务则是为企业发展提供优秀的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双方要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同致力于打造义东的城市名片和企业品牌。

这是当天晚上,义东市本地电视台新闻栏目,播放这条新闻时的解说词。

当然,真正的交谈内容不会对外公开。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会谈的情况,最契合的就是这个成语:一拍即合!

义东的书记和市长都是新任第一届,当初两人先后被派来义东任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改变当地常年拖全省经济后腿的困境,两人上任后大刀阔斧做了不少事,不合格的官员靠边站,让能做事的人上来,四处跑项目拉投资,付出不少努力,经济起色不少,可是基础薄弱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缺少成熟的产业链,很难和毗邻的城市竞争,吸引不到有影响力的大企业落户。直到陈文浩将无限未来公司的总部园区定址义东,才算是打破了原来的死循环。

无限未来公司的园区启用后,对义东的提升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体现在影响力和知名度上,高等级的经济界和企业界人士接连来访、动辄吸引上百家的媒体聚集于此。穷惯了的,常做小透明的义东市哪经历过这些?!

正因为苦过,所以才会对现有的更加珍惜。在算过飞船项目的产值,以及今后的扩展空间后,义东的领导层很快就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坚定地要把这个项目留在自家的辖区内。但是,直接对抗省里的意志是不明智的,毕竟项目的名头太大,还顶着国家战略的大帽子。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企业的配合下,全力争取将这个项目落户到义东的土地上,这便两全其美了。但是,他们将要面对的直接对手是省城和姑江市两个庞然大物,省城自然不用多说,省里各项政策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向其倾斜,而姑江市因为毗邻江海市,基础比较好,最近几年的经济总量始终超越省城,雄踞全省第一。在此之前,义东的领导层根本就没打算去争,因为明知道条件差太远,就不浪费资源去做无谓之争。现在,则属于赶鸭上架,不上不行了。但前提是,陈文浩所在的企业要站在他们这一边,参与到这场有点螳臂当车般的对抗中来。

正是在这种前提下,陈文浩开始了和义东市领导层的对话,整个过程用上“一拍即合”这个词没有任何的夸张,双方的想法不谋而合,完美!

尤其是陈文浩还带来了好消息:他昨天向十几家来投标的企业透露了园区将建造20个左右的大型智能化生产车间的计划,让一帮子人像打了鸡血一般群情激奋。特别是当他表示,接下来选择合作商将优先考虑在园区附近建厂的,更是得到了热烈回应,几个国内企业的老总就差拍着胸脯喊,只要能中标,明天就来投资建厂。

当然,饭桌上的承诺不能太过认真,真正的杀手锏在于,陈文浩公开了目前智控程序的一些参数,并表示愿意和合作伙伴共享智控程序的成果。作为无人化智能车间的灵魂部分,智控程序决定了无人化生产的效率和状态。随着义东园区内智能车间名气越加响亮,很多业内人士早已发现了这套智控程序的优越性,一开始以为是设备提供商的技术升级了,一打听才知道这是无限未来公司自己开发的程序。综合来看,早已超越了市场的最高水准,毫无争议地领先于其他企业。这次招标的项目中,唯独没有智控程序的项目,因为不需要!

座谈之后,义东市政府上下立刻忙碌起来,首先要编写一份内容详实、有理有据、情真意切的专项申请报告,以此作为正式加入争夺项目落地竞争队伍的战书。

秘书处的几位笔杆子熬了一整夜,抓掉了无数根头发、喝光了几大缸浓茶,第二天集体红着眼睛交出了一份厚厚的报告《义东市申请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本市的申请》。

报告是交上去了,可是光交报告也不行。书记和市长,以及所有在省里有关系的官员,都开始动起来。中国语言博大精深,争取项目的口语说法叫做“跑项目”,其中精髓就在一个“跑”字上面。不跑,领导怎么知道你真得想要。

不过跑得太风骚,引起的反应也就越激烈。各种声音都有:

“有没有搞错,义东这种专拖低全省平均数的地方,也想争这种项目?”

“省内城市更应该错位竞争,义东的农业基础雄厚,好好地发展生态养殖业多有前途,来这凑什么热闹?”

“想揽瓷器活,也得看看自己有没有金刚钻。”

“不要以为凭运气拉到一家有点名气的企业就忘乎所以,除了这个,义东有叫的上名号的企业吗?”

……

绝大多数言论都是唱衰的,绝大多数人对此事并不看好。事实就摆在眼前,无论是区域优势、经济状况,还是交通条件、工业基础,义东和其他竞争对手都还有很长一截的距离。

两天后,来自无限未来公司的一份陈情书为这个话题增添了新的热度。

陈情书通过黄省长的秘书传了上来,黄省长留给陈文浩这个沟通方式,本是期待他的后续回复。

或许是不愿直接表态,也或许是不以为然,这份陈情书并没有被省办冷藏,其内容很快被传开,其中有三点特别令人瞩目:

一是无限未来公司在表达了对创新中心项目浓厚兴趣的同时,解释了智慧车间单独搬迁的影响,希望能让义东当地承接该项目落户。

二是无限未来公司除了现有的生产项目外,还联合了多家智能设备生产商,以义东园区为中心,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链,投资总额不低于一百亿元。

三是无限未来公司计划分五年,总投资最低一百亿元,首年投资不低于三十亿元,联合省城大学等三所知名学院的机械、电子、自动化等相关院系,打造江省的学企联合创新基地,资助学院的科研工作,接收学生的实习培训。

之前各方的嘲讽碍于义东的地级市身份,还不算露骨。但是这次,无限未来公司只是一家民企,哦,严格来说是通过海外离岸资本投资的。但是,谁在乎?

狂风暴雨来袭:

“一家企业也想决定国家级项目的方向?!有点钱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分量了?!”

“灭亡之前必先让其疯狂!呵呵,我倒要看看这个家伙如何把自己作死。”

“贪心不足蛇吞象,省里邀请他们加入创新中心,不但不感恩,还大提要求。省里那么多企业,真以为缺了他们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