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 248赚不赚钱?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248赚不赚钱?

簡繁轉換
作者:小小菜心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5 16:47:57 来源:源1

♂!

不得不说,从陈文浩口中说出“5万人民币”,将在场所有人都惊到了。原因很简单,横向对比差距太大,和已知的认知形成了强烈的冲突。

说到太空旅游,在二十年前还只是科幻电影和小说中的场景,即使在现在,几家私人宇航公司成立后大肆宣传太空旅游这个概念,但实际上还是“说得比做得好”,尤其是用于跨大气层飞行的飞行器,接连跳票好几次了吧,还不是一家跳票,而是几家都跳票。

就拿美国xcor航天公司的亚轨道飞行器为例,2015年5月的时候就号称已经完成主翼等主要部件的安装,当年秋季就可以交付使用。结果呢?两三年过去了,连根毛都没交付。最搞笑的是,飞行器面世时间一再跳票,预定却搞得有声有色,2015年上半年的时候就已经超过300人预约交费,均价10万美元,结果因为预约情况太火爆,这家公司还涨价了,飞一次的费用变成了15万美元,理由是,“花得起10万美元的中产阶级也应该能接纳提高的5万美元。”,真是够操蛋的。

此外,还有英国的维珍银河公司、蓝色起源等私人宇航公司也开始接受亚轨道飞行的预约,票价基本高于15万美元,同样的预约者如云,同样的成行时间一再爽约。至于近年有点被神化的马斯克提出的“每人花20万美元就可以到火星旅行”,只能说是一种美好的愿景。

所以别看近几年提到太空旅游的新闻越来越多,其实都没有什么实质进展,真要统计真正作为游客上太空的例子,依然要从2001年老毛子的联邦航天署将一名美国富翁送上太空算起,这让后者成为人类首位太空游客,而这位富翁则为这次太空之行付出了2000万美元。随后又陆续有6个人通过这次方式进入了太空,单价依然是2000万美元这个天价数字。

所以当几年前,几家宇航公司将进入太空的门槛定在了15万美元甚至更低时(虽然至今还未成行),不少媒体和探险爱好者拍手称快,反应非常热烈。

尽管如此,太空旅游依然还是顶着“富人俱乐部”的名号,其实也没说错,15万美元,就算放在欧美发达国家,有多少中产家庭能一次性拿得出这笔钱?还不是因为生活必需,而只是为了在地球的高空晃悠一圈。

而5万人民币,折算成美元还不足8000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都算是触手可及。

“这么低廉的收费,公司能盈利吗?”这是在场高管都想问的问题。按照陈文浩之前所说,用于载人的飞行器有四个座位,坐满了也就20万人民币的收入。这么点钱,让飞行器起降一次的费用够不够?

“大家要形成一个新概念,从我们开始,跨大气层飞行器的进步将是跨代式的。其意义不亚于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从手工作坊时代进入到蒸汽机器时代。”

陈文浩解说的声音并不高昂,但是内容却高调得震耳发聩,众人停下了手中的事情,停住了和同事的小声讨论,将所有注意力都投注到他这里。

“我今天不想谈电推进系统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意义,我只想告诉大家一组对比数据:美国航天飞机服役时期,每次进入太空可负载22680公斤的货物,每次发射的综合成本为5亿美元,每公斤货物送进太空的费用大约是2.2万美元;美国的spacex公司,对外宣布其龙飞船载重量超过3300公斤,而且可以从外太空运回同等重量的货物,折算下来,每公斤货物去一次太空的单价不超过2万美元,如果多次发射的话,每公斤费用可以降低到1.8万美元。”

“虽然随着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进步,费用一直在降低,但是也就这样了,如果还是使用传统的化学推动方式,很难有突破性的变化。”

“而我们将要投产的飞行器,可以重复使用,有效载重负荷将达到3000公斤以上。经初步推算,每次飞行成本可以控制在200万元以内,每公斤载重成本不会超过400元,折合60美元左右。”

在座所有人的内心情绪是复杂的:1.8万美元和60美元的对比,公司这是又开挂了。只要飞行器过关,等于是又开拓出了一个朝阳产业。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恐怕都是垄断生意。

不过疑问还有,在惊和喜的气氛中,有人弱弱地提问,“可是20万和200万还是有不少差距,这收费是不是太低了。”

陈文浩用手指拨动了一下面前的飞行器投影,让它旋转展示的速度加快了几分,“首先,5万元的价格只对中国国民有效。其次,我并不打算在载人业务上赚钱。大家请看飞行器的顶部,这里有一个小型货仓的设计,可以搭载各类小型测试仪器,设计负荷是500公斤。”

“以现在市场行情,每百公斤的仪器高空搭载服务,单次收费在300万元左右。国内不少高校和研究所都有这方面的科研需求,但因为单价不高,国内有能力提供这项服务的单位对此并不热心,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我们可以一次性为多个单位提供这项服务。价格优惠点,就算150万的单价,光这一项就能收入750万元,抵扣掉飞行器折旧费用,依然有赚。”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为了充分利用飞行器的运力,在飞行器后半部的位置还有一个悬挂吊舱的设计,在飞船乘客和仪器装置区满负荷的情况下,还能将1500公斤的货物带入地球轨道。”

“这部分运力所蕴含的市场价值和潜力,我就不多说了。总之,大家不仅不用担心会亏本运营,这一块还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实际上,对于这块运力,陈文浩有自己的计划和用处,只是还没到公开的时候。他的每一步举措,都在为正面地改变世界而努力。在他看来,世界上的太多纷争都是因为资源和利益,大家如果都局限在小小的地球上,矛盾只会越来越激烈。

何不走出去,海阔天空?

或许会有人嘲笑,关你什么事,操得这咸萝卜心。

姑且就当是理想主义者的执念吧。当其实现不了时或许就是中二,但现在或许,大概,有希望能做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