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 第7章 分粮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第7章 分粮

簡繁轉換
作者:张如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16 04:48:39 来源:源1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农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马氏端菜过来又开始提下午几个孩子打架的事,阴阳怪气道:“爹,娘,这肉啊,你们可得多吃些,大河二河好不容易给护下来的,现在啊二哥心里眼里可只有自个儿媳妇儿孩子了,带回来块肉我这个做婶娘的做了给尝个味道,大丫几个非不依,要全端过去给自己娘呢,二哥也不管管,瞧大丫几个把大河二河给咬的”,说着撸起儿子衣袖给张氏看,这个事儿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张氏看了看,咬的还不轻,马氏什么性子她心里门儿清,事情肯定不是她说的这样,但是大丫几个也是该敲打敲打,丫头片子尾巴还翘的挺高,只要她还在,几个儿媳妇就翻不了天。

“嗯,娘知道,大河二河啊平时就孝顺,来,到奶奶这里来”,张氏招了招手,让两个孩子过来,给两小娃嘴里一人塞了块肉,把两孩子喜的眉开眼笑。

“香不?”

“奶奶,真香,肉真好吃”,大河二河回道。

“行了,过去吃饭吧”,喂完肉张氏打发两个孩子去厨房吃饭。

“娘~,您对大河二河真好,还得是男娃孝顺呢”,马氏马上谄笑着奉承道。

“娘,没有不孝敬您和爹的意思,这肉是三娘她二姐特意让带回来给三娘坐月子补身子的,不是我买的,农忙辛苦大家一起吃我没意见,但总得给三娘留一碗吧,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大丫几个那是小孩子间玩闹的,不值当一提,下午我也说了大丫了”,张老二听到马氏的话后回道,这都点名到自己头上了,肯定得解释几句。

“弟妹,小孩子吵架打架都正常,咱这一大家子的孩子多,哪有不吵嘴的,她们几个头发也被大河二河薅掉不少呢,小孩子的事儿咱大人别跟着掺和”,张老二解释完又对马氏道。

在这个家里张老二是顶看不上马氏的,见天儿上窜下跳,偷懒耍滑,又爱挑拨是非,生怕别人看不见她,把家里男人管的死死的,老三就是个耙耳朵,也不管管。

张老二大男子主义挺严重的,在他看来家里男人就是天,哪能让女人骑到头上,就是刚成亲和徐氏感情最好的时候,家里也都是听他的,徐氏刚开始嫁进来也泼辣,看着厉害,但是其实家里做主的还是张老二。

“哟,二哥这就护上啦,以前可没见管啊”,马氏讽刺道,下午的事儿她就是不解气。

“行了,少说几句,快吃饭去吧,爹娘在呢你插什么嘴”,张老三扯了扯马氏袖子,这婆娘咋这么傻,娘又不是没听见,还一直说。

“我不聋,快吃饭去吧你”,果然,张氏没好气训道。

“哼”,马氏不敢再说话,轻轻哼了一声去厨房了,有了儿子就是不一样,二哥这说话也有底气了,老婆子也偏心自个儿儿子,一家子没个好东西。

结果去厨房一看全都吃上了,就剩点儿白菜汤,肉渣都没看见,马氏鼻子都气歪了,老天爷这下可亏大了!自己特意埋在白菜底下的肉啊,大嫂太狡猾了!

“大嫂,你们怎么也不等等我,这就吃完啦”,马氏道。

“三弟妹,这得趁着天还没黑赶紧吃完好干活儿呢,我就招呼孩子们吃上了,你别怪哈,我给你留菜了呢”,李氏笑着道,先来的先吃,今天有肉呢,自己可不会客气。

“这就剩汤了”,马氏嚷道。

“今天汤里有油水,白菜汤也是好菜呢,弟妹你不吃吗,不吃的话我就分给孩子们了啊”,李氏边吃边道,要不是全吃完说不过去,马氏肯定会闹,这汤也没得剩,汤泡饭香的很。

“谁说我不吃啦,我还饿着呢,当然吃!”说着去盛饭,一看锅里基本就剩豌豆黄豆了,粘着点儿米粒,干饭全被刮走了,马氏更气了,知道再说也没用,乖乖盛出来吃了,边扒饭边想着这可不行,得赶紧分粮分开开伙,这一大家子吃饭自己太吃亏了。

眼睛扫到两个女儿碗里还有烧的萝卜和豆角,一点儿不客气的全夹过来。

“个丫头片子,也不知道给老娘我夹点儿菜”,马氏斥道,其实是说给大嫂李氏听的,儿子她舍不得训斥,只能拿女儿撒气了。

两个女儿不知事,一看自己碗里菜被夹走了呜呜哭道,“呜,娘,我的菜…”

“什么你的我的,老娘养你们费了多少米啊”,马氏不耐道。

两小娃呜呜两声看没用只好继续扒饭。李氏当没听见,反正说的也不是自己女儿。吃完饭李氏收拾厨房,妯娌两个做饭洗碗分工了的。

马氏出来坐到自己男人身边干活,悄声说道,“咱们啥时候分粮啊,这一起吃饭太吃亏了,都捞不着好菜”。

“应该就这两天吧,都脱粒的差不多了”,张老三懒懒回道,说实在的他也想早点儿分开吃饭了,自家做饭能吃点儿好的。

“今天晚饭大嫂只给我留了汤,我都没吃饱,这个月都瘦了好几斤了”,马氏委屈,向张老三撒娇。

“娘子辛苦了,等分了粮我带你和孩子们赶集去,咱们自家多买点儿肉吃啊”,张老三有点心疼,安慰道。自家婆娘好像确实瘦了,晚上摸着都没那么舒服了,胸也缩水了,这可不行,自己也得补补,争取今年再拼个儿子。

张老头虽然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在古代已经属于长寿老人,但是因为不操心,吃喝对自己也舍得,日子顺遂,所以身体还很好,耳清目明,估计再活个十来年没问题。

老三两口子说话没避着人,他也听见了,说实在的他也想早点儿分开吃,大锅饭就是不得劲儿,吃啥都不方便。

磕了磕烟袋,张老头道,“老大,老二,老三,稻子也都脱粒的差不多了,明天咱们就把粮食各家分了,稻子刚脱粒水分还大,你们各家自己去晒谷场晒干,我就不管了,然后咱们还是跟往常一样分开做饭”。

众人都应好,其实各家也都想分开各吃各的了,一大家子二十几口人,吃个饭跟打仗似的,累的很。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吃完饭,张老头把儿子们聚在一起开始装麻袋称粮食,今年是个丰收年,收成还不错,四十亩地收了一万两千多斤稻谷,还有点在田边的黄豆绿豆也收了七八百斤,地都是自家的,交完税还能剩不少。

称完粮大家都喜得不行,一年到头也就这时候心里是最满足的,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张老头按照各家田亩数量,加上这段时间一起吃喝的花费用粮食扣掉,剩余的给估摸着分了粮,因为是分家不分户,现在每年分粮食都还是张老头做主,好在大面儿差不离,也就没人说什么。

要知道这相比较村中其他人家那可是幸福太多了,起码小家庭能自己当家做主,谁也不掺和谁。

张老二把麻袋搬到院子里靠近自家西厢房的地方,二十几个大麻袋看着就舒坦。

擦了擦汗,然后转头去了外面自家草垛搬了一捆新稻草进来,喊道,“大丫,大丫,过来”。

“来啦,爹,咋啦,喊我啥事儿”,大丫在后院井边在洗衣服,顺便看着五丫,听到张老二喊人,连忙擦了擦手过来。

“你等下把这稻草用洗衣杵多捶打捶打,捶打软了以后把咱家床上的稻草换了,你娘和你弟弟明天要搬回来”。

“哎,好勒爹,我洗完衣服就弄”,大丫脆生生应道。

张老二交代完就去村里找村长安排晒谷场的事儿,家里粮食得赶紧晒,自家只有前院儿用石碾子碾过,能脱粒和晒粮食,但是肯定是大哥先用,大哥家粮食多,轮到自己家还不知道得几天,村儿里晒谷场大的多,还是得去村儿里晒谷场划块地儿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