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小北好奇地問:“什麽問題?”
他剛才也跟在杜錦寧身邊一起看了那田地,卻沒看出什麽問題來。
“那是水田,又耕過插了秧苗,下面的泥土本來應該是疏松而濕潤的。但我發現那秧苗下面水裡的泥土卻有裂痕。只有乾涸到一定程度,土地才會開裂。而且你看到了嗎?那秧苗接近根部的葉片發黃,長勢並不好。這說明這塊田前段時間嚴重地缺過水。這片田地就在溝渠旁邊,只要精心照料,在田地乾涸時放水進去,怎麽會缺少到土地開裂的地步?”
魯小北的眉頭皺了起來:“那會不會是他們家裡有事耽擱,沒顧得上田地裡的莊稼?”
杜錦寧搖搖頭:“另外幾畝不是同一家的田地,但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
“您的意思是那田地……”魯小北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心裡隱隱像是捕捉到了什麽,卻又一下子想不起來。
他自小就被人誇聰明,頭腦比起身邊的人來靈活上不少,便是那些大人,他也覺得自己不比他們差。可在杜錦寧身邊,他總感覺到一種智商的碾壓。好像就沒有杜錦寧不知道的東西,這讓魯小北受益良多的同時,自信心又不停地受到打擊。
但那種跟海綿一樣吸收新知識的求知欲,讓他總想離杜錦寧近一些,再近一些。這種渴求知識後得到的獲取感,比那一個月八錢銀子月例來得更讓他高興。
“那條溝渠,估計到了田地用水的季節,上流就會被人攔起來斷住。你不用去城裡找吳中人的熟人打聽,隻沿著那條溝渠往上遊走,一路看看是不是有村子攔水就知道了。”
魯小北思維頓時豁然開朗。
對呀,本來有溝渠,田地卻缺水,那只有上遊存在問題了。
雖然杜錦寧讓他去證實這件事,但魯小北心裡已經篤定,事情一定是這樣。而且,上游水源被攔截問題,絕對是歷年來一直存在、卻很難得到解決的,所以那三十畝田地的主人才會趁著現在田裡有水把田地給賣掉。
他恨不得馬上就去求證一番,但此時天已快黑了,出城也看不到什麽,隻得作罷。
“明兒個一早我就去看看。”他道。
杜錦寧點點頭:“如果事情確實如咱們猜想的那般,你就聯系龐中人,咱們把上次看的那十五畝田地買下來。然後你問問龐中人,那塊田地附近的山頭賣不賣,賣的話,咱們把南麓買下種茶樹。如果不行,叫他再幫咱們看看別處還有沒有好田。”
魯小北猶豫了片刻,還是把心底裡的疑問問出了口:“少爺,咱們為什麽一定要買田地呢?買上十五畝田地,再買個小鋪面豈不是好?”
按十兩銀子一畝算,十五畝也要一百五十兩銀子了。有這錢,買一個好鋪面完全沒問題。當初驛前街的那個鋪子,也不過是一百八十兩銀子。如果買鋪子不用來做茶館,完全不用買那麽寬敞,一百五十兩買個小鋪子綽綽有余了。
杜錦寧搖搖頭:“我大姐那個未來婆婆,有空的時候就在外面挑著擔子賣豆乾和豆腐。如果我大姐手上有個鋪子,難道寧願租出去收租金,也不給婆婆用來賣東西嗎?可鋪子一旦給了她婆婆使,這租金可就不好算了。損失點租金倒不算啥,我就擔心日長月久的,許家就會把那鋪子當成自己家的產業。雖說許家母子的人品我能信得過,但人心總是會變的,貪念也會隨著金錢的糾葛一點點的增長。到頭來為了這麽個鋪子鬧得家宅不寧,那就是我的罪過了。所以不如買田地,直接佃出去,按季收糧食或租金,與許家母子不相乾。到時候即便我大姐拿這糧食和銀子來貼補許家,許家母子也得承她的情,至少不會把她的田地當成許家自己的產業。”
這份考量,既周到又妥貼,魯小北覺得自己又有了收獲——凡事應該多往深處想,這樣做起事來就不容易出錯。而且,少爺對自己的姐姐能這樣費心費力地替她著想,自己只要好好做事,他必然也是不會虧待自己的。
“少爺,我明白了。我會把事情辦妥的。”他道。
杜錦寧點點頭,跟魯小北揮了揮手,便回了家。
家裡,陳氏正為杜方菲的嫁妝發愁呢。
這大半年來,家裡每日的進項不少,每日都能有幾百文錢的收益。而開銷又不大,糧食是原先董大成給預支的,蔬菜不用買,家裡自己有雞鴨蛋,隻偶爾買些豬肉等葷菜,再就是每人做了幾身衣服,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別的開銷了。
本來供一個讀書人,即便像杜家小三房這樣每日有許多進項的,也攢不下多少錢。但杜錦寧自己能賺錢,他的束修、筆墨紙硯、與同窗朋友的人情來往等開支,都是她自己承擔去了,所以家裡的錢就都攢了下來。
這幾日陳氏算了算,手頭上也有一百兩銀子的積蓄。
眼看著夏天快要過去, 秋天將近,杜方菲的婚期就在眼前了,她需得把嫁妝準備起來。
衣服鞋襪以及嫁衣,這些都不用陳氏操心,在謝氏教杜方菲做繡活的時候,杜方菲就已經在做了,兩個妹妹也幫著一起做。被子、鍋碗瓢盆等日常用品,到時候直接買就是了,簡單得很。最重要的是打家俱,外加準備一些陪嫁。
到底準備什麽陪嫁,陳氏想了很久,決定買一些金銀首飾給杜方菲,一來可以在成親的時候可以戴,也算是向親朋好友炫耀杜家的陪嫁;二來也給杜方菲作私房錢。一旦遇到什麽事,也能拿出去換錢急用。
陳氏一面做著手裡的活兒,一面思忖著這件事,就聽一聲清脆的聲音響起:“娘,我回來了。”
“怎的這麽晚?”陳氏放下手裡的活兒,去接杜錦寧手裡的書袋。
“去了城外一趟。”杜錦寧進了房裡,倒了一杯茶喝了,這才舒了一口氣,坐了下來。古代農家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