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农家下堂妇:我靠种田翻身了 > 第267章 流民想回乡

农家下堂妇:我靠种田翻身了 第267章 流民想回乡

簡繁轉換
作者:羽宝羽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7 16:56:18 来源:源1

第267章流民想回乡(第1/2页)

“去年那一场雪,果然是好兆头呀哈哈!”

“是呀是呀,好兆头好兆头!”

“今年肯定是个大丰收年!”

“那必须的!”

“新年好!新年好!”

“新年好呀哈哈!”

人们脸上带笑,脚下生风,开始了春节里热热闹闹的走亲串友活动。

谈资里无一例外这场大雨处于绝对的C位,谁都得说上几句,怎么说都不腻。

有那心急的,正月里就开始盘算着要春耕了。

流民们也坐不住了。

迫不得已离开家乡讨生活,但故土是根之所在,那一方水土嵌入骨髓、深入血脉,谁能轻易割舍忘怀?

出来的迟早是要回去的。

哪怕家乡并不富庶,哪怕只有那几亩薄田和一座旧屋。

这片儿下了雨,流民们少不得会想到自己的家乡:既然这儿下了,家乡肯定也下了吧?

越这么想,越按奈不住。

终于,归心似箭的一群人拉拉扯扯的去找柳采春,结结巴巴的表示自己想要回家乡。

柳采春当然不会拒绝。

每个人都有思念家乡、回归家乡的权力,那是根之所在的地方,流民们若是对自己的家乡好不牵挂那才不对劲儿。

柳采春干脆集合了所有流民,向众人说道:“我们这儿下雪下雨,想必你们的家乡也一样,大半年的干旱终于过去了,你们想要回家乡我绝不阻拦。我给你们两天时间考虑,考虑好了的上我这儿结算工钱,早日回想,不想回去的,也可以留下来。长留、短留都可以商量——”

柳采春后头的话压根儿还没有来得及说完,现场已经被不敢置信的流民们炸开了。

“什么什么?结算工钱?我们有工钱?”

“工钱!真的假的?我没有听错吧?”

“前边的你没有听错,我也听到了,夫人要给我们结算工钱哈哈哈!”

“原本我还担心回去的路费怎么办,这下好了,我们一家子节省些,总比一个子儿没有强太多啦!”

“谁说不是呢?我也这么想!”

“夫人好人啊!多谢夫人!”

“多谢夫人!多谢夫人!”

声音渐渐变得整齐划一而响亮,一句句的全都是“多谢夫人!多谢夫人!”

不知道是谁带的头跪了下去,呼啦啦跪了一地,许多人忍不住抹眼睛哭了起来。

他们过来干活儿之后,所得到的待遇如何,大家伙儿都有亲身体验,夫人作为主家,待他们不薄。

原本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担心路费的原因犹豫不决要不要回去的,这下子也下了决心:还是要回去看看!

柳采春等乱糟糟的现场终于渐渐平复,将手一挥:“好啦都起来吧,不兴这一套啊,你们心里记着我的好就行了。”

她就是这么大言不惭,她坦然觉得自己受得起。

来到这儿干活儿的流民们,不说吃好,顿顿吃饱没问题的,从没缺油少盐,肉是不可能有,但荤油没少放。住这儿将将两个月,小孩儿脸颊都长肉鼓起来了,老人脸上也没了那种只剩下一口气强撑着的菜色。

“你们来我这儿满打满算两个月,我就按照两个月给你们算,中青年壮劳力一个月一百文,老人和少年人一个月七十文,再按人口一人发放十五斤杂粮、一两盐——都别吵,先听我把话说完。再吵吵什么都没有了啊。无论留下的还是要走的,都这么结算,想要留下的便继续留,短留可以再留一个月,若是不打算回去了,也可长留,签契约,做我家的佃户。条件到时细谈,亏不了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67章流民想回乡(第2/2页)

憋的好辛苦不敢说话打断柳采春的流民们再次炸开了。

“多少?一个人多少?一百文!一百文啊!”

“对对,夫人说一个月一百文,发财啦哈哈!”

“可不是,回去了还能剩下不少,节省些能凑合到今年秋收啊。”

“谁说不是......”

“好好好,真是太好了......”

“你们现在要走吗?我想多留一个月,还能多赚些。”

“我爹我娘着急回去,要不让他们和我家兄弟他们先走,我们两口子再干一个月。”

“能这样吗?能这样我们家也分开好了!”

“对对,这样更好!能多赚点钱!咱问问夫人行不行。”

“你们呢?咋打算?”

“啊?我们啊、我们还不知道,还要再想一想......”

现场闹哄哄的比刚才还要闹,柳采春索性懒得多说话,挥了挥手:“你们商量好了再找我。”

“是,夫人!”

“好的夫人!”

“夫人慢走!”

无论是归心似箭的、还是决定留下来的,大家对工钱期盼的心显然一样的都是那么火急火燎一刻不想等。

当天下午,便都去找柳采春了。

柳采春便叫一家家排队,一家家的结算。

想清楚的落子无悔,还在犹豫的可以再想两天,都没关系。

她自己懒散惯了,对旁人很多时候要求都很宽容。

只要不踩踏她的底线,她很好通融。

一大半的人想要离开,领了工钱和杂粮,再三道谢,表示明天一大早就走。

小部分留下来准备再干一个月再走。

愿意留下来当佃户的共有八户,大小三十七人。

柳采春觉得这结果不错,留下来的一看都是老实憨厚能干活儿的。

留下来的人也有留下来的道理,在家乡没有什么牵挂了,田地又少又贫瘠,还不如出来找条活路。

夫人这儿有活干,又不是那把人扒层皮的狠毒抠门人,留在这儿岂不是要比回去的好?

初七看着柳采春有条不紊的安排这些事儿,指挥着人给她打下手,笑容骄傲又自豪,心里柔软的一塌糊涂:看看他媳妇多善良、多能干!

第二天,归心似箭的流民们该走的都走了,留下来的也开始干活儿。

趁着下过雪下过雨,泥土湿润,正好可以挖树坑。

存放在空间里的花椒、八角、猕猴桃、以及从省城季大少夫人那里买回来的各种果树苗,等天气暖和了正好可以种上。

除了这些,木薯和土豆也要种,只要整地,不用挖坑。

人少了也有人少的好处,安排起来更清晰分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