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兵王之我是一个交警 > 第64章 赶集

兵王之我是一个交警 第64章 赶集

簡繁轉換
作者:萧山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18 16:51:26 来源:源1

第64章赶集(第1/2页)

杨洛的脸皮简直厚得像老城墙的砖,洗完澡走进房间时,方才的小插曲仿佛压根没发生过似的,大大咧咧地说道:“睡觉睡觉,再不睡天就亮了。”

李子戈瞅着他这副浑不在意的模样,心里又觉得好笑,又有些莫名的发慌。方才脸上泛起的潮红还未完全褪去,仍带着点未散去的热意。

见杨洛正往地上铺褥子准备打地铺,李子戈犹豫了一下,轻声说道:“你……你也不用睡地上,就睡床上吧,不过得一人睡一头,夜里不许乱动弹。”

闻言,杨洛眼底闪过一丝促狭的笑意,故意拉长了语调逗她:“算了吧!我这自制力可不太好,万一忍不住把你就地正法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哼,不睡拉倒!”李子戈被他说得耳根瞬间又烫了起来,嗔怪地瞪了他一眼,便猛地别过脸去对着墙。

夜色渐深,房间里只剩下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蛙叫。二人各自心里都有些乱糟糟的,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紧张关系,不知不觉间,便在这寂静的乡村夜色里沉沉睡去。

农村的清晨总是来得格外早,天刚蒙蒙亮,东方的天际还晕着一层淡淡的鱼肚白,村子里的鸡圈就率先打破了这份宁静。

第一声鸡鸣嘹亮地划破晨雾,紧接着,家家户户的鸡仿佛接收到了信号,此起彼伏的啼叫声在村子里连成一片,像一首质朴的晨曲,轻轻唤醒了沉睡的村庄。

等杨洛和李子戈起床时,三叔杨高义已经在门口的空地上忙活开了。他手里端着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正一点一点往地上撒着米糠,院子里那群毛茸茸的小鸡小鸭“叽叽嘎嘎”地围上来,争抢着食物,热闹得很。

“三叔,早!”李子戈礼貌地问了声好。

“早,早!”杨高义抬起头,脸上堆着慈祥的笑容说道:“怎么不多睡会儿?我这就去给你们生火做早饭。”

杨洛赶紧拦住他:“三叔,不用忙活了,我们等会儿去镇上吃,顺便在镇上逛逛。”

“那行!”杨高义点点头,又笑着叮嘱道:“今天正好赶上镇上赶集,人多热闹,记得给侄媳妇多买些好吃的回来,她第一次来,别委屈了人家。”

“放心吧,三叔!”

农村早晨,农人已经扛着锄头、拎着水桶走进了田野。晨风带着露水的凉意轻轻吹过,成片的稻浪顺着风向缓缓起伏,带着露水的稻叶互相碰撞,发出“沙沙”的轻响。

这幅被晨露浸润、被晨光晕染的鲜活画卷,每一寸土地都透着勃勃生机,每一片叶子都闪着希望的光,让人看着,心里就莫名地涌上一股踏实与安宁。

开车前往镇里的路上,车窗外的景致不断向后退去。绿油油的田野、错落的农舍、路边带着露珠的野草……李子戈趴在车窗上,看着这满眼的清新,忍不住感叹道:“哇,你们村子可真美啊,空气也好新鲜。”

“来过的人都这么说。”

“我忽然觉得,在农村生活好像是件特别惬意的事情。”李子戈望着窗外,眼神里满是向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自在啊。”

杨洛忍不住给她泼了盆冷水:“那也就是你这样城里来的有钱人,一时兴起的想法。农村人大多也就图个温饱,真让你天天顶着大太阳下地除草、插秧,再挑上几天大粪试试,保管你不出三天就哭着喊着要回城里,再也不会觉得惬意了。”

李子戈不服气地扬了扬下巴,梗着脖子说道:“别小看人,我可是扛过枪、受过训的军人,这点苦算什么?挑个大粪还能难倒我不成?”

“行,你最牛,行了吧!”

农村的集市一般隔几天赶一次,每逢赶集日,四面八方的乡亲们就会涌到镇上,把街道挤得满满当当,真是热闹得像开了锅。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子们的嬉闹声混在一起,整个集市就像一个流动的大家庭,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和人情味,又像一首喧闹又鲜活的歌,唱出了最朴实的生活滋味。

李子戈打小在城里长大,哪里见过这般鲜活热闹的乡村集市。一踏进集市,她的眼睛都亮了,活脱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拉着杨洛的胳膊东瞧瞧西问问。

看那卖自家种的青菜的大婶如何捆菜,听那吹糖人的老师傅讲手艺,对着摊位上五颜六色的土布啧啧称奇……新鲜劲儿十足,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显然是乐坏了。

沿街的小吃摊更是勾得她挪不动脚。糖画儿咬一口甜丝丝的,带着麦芽糖的清香。刚出炉的烧饼掰一块,芝麻的香气混着面香扑鼻而来。炸得金黄的油糕尝一口,软糯的皮裹着流心的豆沙,甜到了心坎里……

这处小吃尝一口,那处美食抿一点,两人还没把集市逛到一半,李子戈就已经撑得直拍肚子,连说道:“装不下了,装不下了,再吃就要走不动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4章赶集(第2/2页)

这一幕,恰好被来赶集的一个女生看在眼里,她便是杨洛的同学夏珂。

望着李子戈美丽大方的模样,心里忍不住泛起一阵失落。这般出众的女子,自己哪里比得上。李鹏飞说的果然没错,杨洛根本不是什么普通人物,连他身边的人也都如此耀眼。

夏珂又悄悄打量了杨洛一眼,见到他和李子戈之间那亲昵的情景,眼神里黯淡无光。她默默地转过身,随着拥挤的人潮,一步步汇入了集市深处,消失在喧闹里。

回家的路上,李子戈依旧神采飞扬,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对赶集的新鲜劲儿丝毫未减,显然是意犹未尽。

“杨洛,你下次回老家,还带我来赶集好不好?”

“怎么,这才来一次,就还真打算做我杨家的媳妇,常来常往了?”

李子戈脸颊微红,嗔道:“可以……可以慎重考虑一下嘛。”

“那我还得考虑考虑要不要娶你呢。”

李子戈一听不乐意了,眼睛一瞪,质问道:“什么意思?你是觉得我配不上你?”

“非也,”杨洛摇头,一本正经地说道:“不是配不配得上的问题,是我根本瞧不上你。”

“杨洛!我打死你!”李子戈气鼓鼓地扬起手就要打过来。

“别闹,开着车呢。”杨洛笑着偏头躲开,指了指窗外,“你看路上这么多乡亲,被他们瞧见咱们这样,就不怕人笑话吗?”

“哼!”李子戈气鼓鼓地嘟着嘴,把脸扭向窗外,索性不再理他,只是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快到湾水村时,车窗外的景象忽然变得有些扎眼。只见一片金黄的稻田里,竟围得人山人海,一条鲜红的地毯赫然铺在田埂上,格外醒目。

一群大腹便便的人穿着光鲜的衣服,踩着地毯慢悠悠地走着,时不时抬手对着田里指指点点,那副派头与周围泥土的淳朴、稻穗的饱满格格不入,显得格外突兀。

李子戈皱着眉,指着那片热闹又怪异的场景问道:“他们是什么人啊?在田里还专门铺个红地毯,这也太奇怪了吧?哪有这样下田的?”

杨洛瞥了一眼,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嘲讽:“专家走红毯啊,这阵仗你没见过?”

“怕不是担心弄脏了他们的皮鞋吧!”李子戈瞬间明白了过来,语气里满是不屑,“考察农田还这么讲究。”

“知道就好。”

“他们应该学学那位水稻老人,每天卷起裤脚,光着脚下田地,任凭汗水浸湿衣衫,也只顾着弯腰查看禾苗的长势,仔细记录着每一株禾苗的变化,默默做着真正能帮到农民的研究。”

“呵呵,那位老人堪称是天上的仙人,心怀天下苍生,而这群所谓的专家,不过是人间的跳梁小丑,根本没有可比性。”杨洛的声音冷了几分。

“这群人真是让人觉得恶心至极!”李子戈的声音陡然拔高,满眼鄙夷,“这叫什么狗屁专家?铺着红地毯来地里考察,居然还有这么荒诞的事!”

如今有些所谓的专家,顶着光鲜的名号下乡,却连脚沾一点泥土都嫌麻烦,非要在田埂上铺上红地毯才肯考察。

田间的泥土本是孕育丰收的根基,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他们却视若敝屣,说到底,不过是借着调研的名义作秀,既不懂农事的辛劳,也无视农民的汗水。这般行径,难怪让人看了心生反感,哪里配得上专家二字。

杨洛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跑到这儿来教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的农民怎么插秧种地,本来就是件荒谬至极的事。”

“果然像电视里偶尔提到的一样,专家就是专门坑害人家。”

“也幸好铺了这地毯,他们那双脚和嘴脸那么金贵,我还真怕他们玷污了这农田,来年连禾苗都长不出来。”

“这种事就没人管管吗?”李子戈忍不住追问,眼里满是不解和愤懑。

杨洛看了她一眼,反问:“那你去管。”

“你停车,我下去看看。”李子戈的脾气也上来了。

“你还真想去呀。”

“那是当然,我倒想听听这些所谓的专家能说出什么高论来。”

“别去了,老百姓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不会相信他们的话。只要他们不损害农民的实际利益,就让他们去折腾吧。而且现在时间不早了,咱们得赶紧回去做饭,吃完饭好回新州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