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 > 第一卷 第36章 欠条

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 第一卷 第36章 欠条

簡繁轉換
作者:花间沽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8 16:57:33 来源:源1

第一卷第36章欠条(第1/2页)

“爷爷奶奶,大伯的束脩钱也用不上十两银子,差了几两银子咱们出去找亲戚们借一借。”

虽说李牧承手里有十两银子,但也想看看能不能从老两口手里抠出来一些。

倒也不是觉得自己花钱把姐姐赎回来浪费,实在是不想就这么便宜了老李家这群吸血鬼。

李牧承的声音响起的一瞬间,在老李家门口看热闹的众人也顾不上看热闹了。恨不得立刻就跑回家去,生怕被老李家人抓到借钱一样。

若换做以前,李牧承敢在这种场合下贸然开口,早就被家里的长辈给呵斥了。

偏偏现在的李老大生怕影响了自己的“钱”途,忙不迭的快速点头附和。

“承小子说得对,爹娘你们快借银子去,先把这件事给处理干净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老太婆又想在地上蹬腿儿撒泼了,奈何李老头一记眼刀就给她镇住了,难得这屋子里有这么多人,却安静到落针可闻的程度。

“这钱肯定得借够,只是让谁借钱比较合适?”

老两口拉不下那个脸面,再者就他们二个在村子里的人缘,怕是出去走一圈,顶多能借百来个铜板。

更何况老两口压根就没打算把这十两银子的外债背到自己身上,更不会背在老大的身上。

老两口突然想起家里最有钱的老三两口子了,环视一圈后,哪里还有那两口子的身影?

正如李牧承猜测的那样,老两口最终还是把背外债的压力丢到了李老二身上。

“老二啊,这二丫是你闺女,按理来说这买闺女的钱得你们二房出才合适。”

李牧承真想一拳头把他们的鼻子全都打歪。

听听,人言否?

人家好好的闺女养在家里被他们偷偷带走卖了,如今还得他们掏钱买人回来。

“爹娘,这话原本不该我这个当儿媳妇的说。你们这不明摆着要赖账吗?这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我们二房是家里的苦力,吃不饱也穿不暖,兜里空空没铜板。”

“你们绕过我们这做亲生父母的把我们闺女卖了,这会儿还要让我们无缘无故的欠十两银子的外债,未免太过欺负人了!”

李牧承也是没想到,他那个软包子一样的娘亲今天竟然这么硬气。

更让李牧承惊喜的还在后面。

“实在不行爹娘就去衙门敲鼓告我们这一大家子不孝好了。反正这十两银子我们赚不来,这么多年加起来,全家的家当也不过几个铜板。要死大家一起死,免得活受罪。”

别说是李牧承了,李家全家都被李老二这一番话给惊呆了。

这还是那个说什么就听什么的二儿子吗?

李老大这会儿反应特别快,急忙走到李老二身边,拉起他弟弟那粗糙的手苦苦哀求。

“二弟,你就帮大哥这一回。咱们这一大家子人,就属你们二房在村子里的人缘最好。俗话说得好,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有什么事儿以后咱们私底下关上门说行不行?”

说到这里,见二房全家的神色都没什么变化,李老大打算再接再厉,说些好听的糊弄糊弄。

却听赵管家那如同地府阴差索命一样的声音自后脑勺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36章欠条(第2/2页)

“我们走!就不应该陪这群小人在这里耗!”

李老大更慌张了,忙朝着自己那杵在原地已经懵了的媳妇儿大喊。

“快去咱们房间取纸笔来,我这就给二房写一张欠条,立字据为证!”

李牧承满意了。

不过读书人心眼子多,尤其这种坏心眼子的人,指不定要在背地里使坏。

爹娘都是老实人,估计都不识字。一会儿自己得扫一眼,万一有什么问题必须提出来,至于自己什么时候会识字这个问题,随便找个借口糊弄过去就行了。

可没想到又一次震惊到李牧承的事情发生了。

黑心的童生大伯竟真的老老实实打了欠条!

赵管家时刻盯着李牧承姐弟俩,见李二丫真的接过那张纸仔细看了一遍后,暗暗记在心里。

回去后必须得和自家老爷说一声,师爷口中那个才女,已经完全可以断定就是李二丫无疑了。

瞧瞧那从容淡定接过契书认真看了一遍的样子,明显就是识字的!

关于自家姐姐竟然也认字这件事情,李牧承也是第一天知道。

毕竟从他胎穿到这里已经五年了,从来没看过姐姐读书,更没见过姐姐拿起树枝藤条一类的东西写写画画过。

可实际情况却是李二丫只认识几个简单写的字,可还是要硬着头皮接过去仔细看。

毕竟事关自己的小命,哪怕是半看半猜那上面写的是什么,也足以让她心安了。

“欠条既然已经写了,我这就带着孩子们出去借银子。”

李老二不知道自家儿子有赚钱的本事,但不代表一向观察细致的娘亲周氏瞧不出,她相信李牧承是一个有成算的孩子,既然主动站出来挑明要出来借钱,就说明他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而赵管家就更不担心了。

毕竟他已经“确定”了才女的身份,自然也知道那次诗会的彩头不多不少,刚好十两。

李牧承和娘亲走出去的时候,脑子里还在盘算老两口手里还能有多少私房钱。

前面那几年风调雨顺,不给他们吃饱饭,官府收上去的税粮也不算特别多。

老李家每年都会卖出去不少粮食,再加上附近哪家娶新媳妇儿的需要盖房子时,爹要是农田里的活儿不多,保准就被奶奶赶去帮忙盖房子赚钱。

三叔虽然抠门,可也架不住老头老太太时不时的哭穷。

每逢年节和大伯去参加考试之前,三婶的娘家人都会带着重礼上门,红包也是没少给的。

零零总总的加在一起,哪怕之前那十两银子全都给大伯带走了,李牧承估算着老两口手里至少还能有个五两左右。

那么这借来的钱就不能刚刚好是十两,最起码得把爷奶手里那层棺材本给刮下来才行。

对了!

既然是出来借钱的,那就得多弄些铜板回来看着才真实,不然就那一家子掉钱眼里的人肯定会发现其中的猫腻。

想到这里,李牧承拉着母亲周氏,迈着步子直奔住在半山腰的猎户家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