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 > 第一卷 第46章 只有老实人才会受欺负

第一卷第46章只有老实人才会受欺负(第1/2页)

怕不是连祖宗都得丢到一旁,直接族谱单开一页了。

人心本就是偏着长的,村长一辈子都在村子里,与老二一家关系最近。

本就心疼二房,私心里更是希望分家的情况下,能帮着二房多争取一些好处。

“承小子,你去我家跑一趟,让你大奶奶去族长和里正家跑一趟,今天就把分家这事儿给落实了。”

未免夜长梦多,趁着李老头儿脑瓜子不灵光的时候抓紧把二房一家摘出来,免得以后李老头儿又跑出来压榨这一家子好孩子。

村长本就对老李家心生怨怼,每十年评选出一个优上村,可以减免全村壮劳力一年的徭役。

原本李家村是表现最好的那个,一来离镇上最近,卖粮食蔬菜很方便。二来有个县里的老爷在这边买了山头,多有照拂。

原本村子里出了个童生是极好的事情,可惜童生的亲娘不是个东西,不是骂东家就是骂西家。

偏偏她还不在村子里面折腾,经常跑到外面去和别的村里的女人们掐架,还喜欢占小便宜。

最重要的是突然曝出李家卖二丫去配冥婚的事,虽然最终的结果是没卖成,可这就是事实。

作为同村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把这件事报上去,全村都因此受连累,被别的村骂全村都是要人命的人贩子。

明年六月这优上村怕是落不到李家村的头上不说,从今天中午开始,好几户人家的妇人都来找自己的老妻哭诉。

说好的亲事一个接一个的全都黄了,有些人家连聘礼都过了,被人家给丢了回来不说,还要被人指着鼻子骂骗婚,没安好心。

要不是李老头儿现在这么惨,他的三儿子还昏迷不醒,村长都有一种想要现在就把他们在村里赶出去的想法了。

没一会儿,族长、里正都来了,那位族长甚至还格外贴心的把族谱都从祠堂里给请了出来。

李老大眼皮狠狠一跳,他搞不懂只是分个家而已,至于如此兴师动众吗?

李牧承倒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觉得这样最好,也免得以后这无良爷奶和破烂亲戚看自己家日子好了,再像块狗皮膏药一样,没脸没皮的硬贴上来捞好处。

“先说说你们家还有什么吧。”

族长毫不含糊,连寒暄的话都懒得说,直接步入正题。

“别说家里什么都没有,既然说了要分家,就要一碗水端平。”

“你偏心会读书的老大,会赚钱的老三无可厚非。但你自己扪心自问一下,若是家里没有老二一家任劳任怨的给你解决家里家外的事情,你们老两口能过得那么顺心?都是你们亲生的儿子,就算是有偏颇,也别做的太过分。”

族长一年到头也不见得掺和到别人家的家事里来,只在清明祭祖或同族中人家里有满岁的孩子需要上族谱时才会露个面。

平日里不怎么管事,但族里有什么大事,根本没有人敢和他叫板。

且他在李家村威望一点也不比村长低,辈分又高,连村长和李老头儿都得叫一声叔叔。

“年初的时候全村都去镇上买小鸡小鸭回来养,为的就是年节的时候可以卖蛋或自家留着吃,能省一笔算一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46章只有老实人才会受欺负(第2/2页)

“你们家是抓小鸡小鸭最多的人家,可这么多年下来,二房一家可吃到一块鸡肉,分到一枚鸡蛋了?”

李老太太一听这话瞬间瞪圆了眼睛。

她就不明白了,自己家的私事,怎么就轮到这个老不死的上门来说教了?

“七叔,你来这里是说分家的事,可不是来管我们家吃喝拉撒的。”

她偏心怎么了?她乐意,管得着吗?

族长懒得和这个不讲道理的泼妇对话,只是冷冷的注视着李老头儿。

“难怪你大儿子做了十几年的童生,有这么一个看不懂眼色的娘,能有什么长进。”

轻飘飘的语气,说出最扎人心的话。气得李老太又要拍腿大哭,下一秒就被自家老头子一个眼刀子给吓得不敢乱动。

“没眼色的东西,七叔和里正村长都过来了,不知道准备茶水端过来吗?白活这么一大把年纪,一点事也不懂!”

周氏刚想退出去帮忙,就被族长给喊住了。

“周氏,你不用出去忙。这分家分的只有你们二房一家,你是二房的女主人,这话你得听着。”

又看了一眼李二丫和李牧承,“你们俩也听一听,一天比一天年纪大了,多听多看多往脑子里面记,别走你们爹娘的老路,太老实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

只能说这话确实在理。

挨欺负被人压榨的永远都是那些本分的人,老人偏心的永远都是那个不懂事的。

老太太气得猛翻一个白眼却不敢多嘴,只能在走出门之前狠狠拧了一把三儿媳吴氏的胳膊。

“你一个妇道人家杵在这里看什么?分老二的家和你们三房也没关系,还不出来帮忙?可怜我家老三怎么就娶了你这么个懒婆娘!”

吴氏也不惯着她,走出去后直接扭着腰朝着他们的院子里走去,无视老太太怒骂的声音。

哼。

看不了热闹就回去守着自家男人,往糟老婆子身边凑什么?有钱拿还是有肉吃?

没了老太太在边上闹腾,主屋里终于恢复了平静。

“说说吧,家里除了三亩中等水田,两亩中等旱地和你们院子里这几间茅草屋以外,还有多少钱?”

族长也知道了十两欠条的事,只顿了一下又接着补充道:

“欠款的事就别往老二身上赖了,老二这么多年担了多少担子,有眼睛有心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要是把老二也放出去自己找活干,不见得比你家老三拿回来的钱少。”

不说别的,除了种庄稼,老二去别人家盖房子赚钱,如今已经都有了独自带队的本事。

还有家具一类的东西,老二自己也会做。

家里不给钱买农具,老二就自己在家里用木头和生了锈的铁片做,磨得亮堂堂的,完全不比农具店卖的东西差。

要手艺有手艺,要心性有心性。这样的人不管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闻言,李老头儿还没说什么,李老大又控制不住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